CN212746740U - 一种转轮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轮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6740U
CN212746740U CN202021138820.4U CN202021138820U CN212746740U CN 212746740 U CN212746740 U CN 212746740U CN 202021138820 U CN202021138820 U CN 202021138820U CN 212746740 U CN212746740 U CN 212746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fold
air
cavity
dehumidifying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88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e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e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e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e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88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6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6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6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箱体、转轮机构、风道组件和向风道组件送风的送风机构,箱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转轮机构包括除湿转轮和用于驱动除湿转轮工作的驱动部,风道组件包括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第二歧管上还连接有加热组件,风道组件中还设置有换向部,换向部用于改变风道组件中的气流流向;当换向部将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导向第一歧管时,气流经除湿转轮干燥后从出风口排出,当换向部将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导向第二歧管时,气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后对除湿转轮进行干燥。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除湿转轮进行干燥,结构简单且能够长时间保持除湿转轮的除湿效果,使得该除湿机工作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用于对潮湿空气进行除湿操作的设备,通常通过风扇或气泵等设备将潮湿的空气抽入除湿机箱体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程度。根据除湿机工作原理的不同,除湿机可分为冷冻式除湿机、转轮除湿机、电渗透除湿机等不同的类型。
在转轮除湿机当中,起主要除湿作用的为设置在箱体内的转轮机构,潮湿的气流经送风机构向风道输送后再吹向转轮进行干燥,然而部分转轮除湿机在长时间使用后,转轮经过长时间对潮湿水汽的干燥工作会积累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干燥的效果减弱甚至无法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其具有可对转轮进行干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箱体、转轮机构、风道组件和向所述风道组件送风的送风机构,所述箱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轮机构包括除湿转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转轮工作的驱动部,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所述第二歧管上还连接有加热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中还设置有换向部,所述换向部用于改变所述风道组件中的气流流向;当所述换向部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第一歧管时,气流经所述除湿转轮干燥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当所述换向部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第二歧管时,气流经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对所述除湿转轮进行干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壳壁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壳壁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所述除湿转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除湿转轮向所述隔板的垂直投影面内还开设有若干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歧管朝向所述除湿转轮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歧管朝向所述除湿转轮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歧管位于所述第二歧管的上方;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连接管和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管,所述第一歧管远离所述除湿转轮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歧管远离所述除湿转轮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换向部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歧管或所述第二歧管密封的转动板和用于调节所述转动板的调节杆,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转动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歧管、所述第二歧管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铰接,所述连接管上侧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的上侧箱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伸出至所述箱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和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中的加热器,所述第二歧管远离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箱连通,所述加热箱上还设置有干燥口,所述第二歧管中的气流进入所述加热箱经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后从所述干燥口吹出以对所述除湿转轮进行干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与所述连接管及所述进风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块吸附的第二磁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一通孔处位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除湿转轮进行干燥,通过在风道组件中设置的第一歧管、第二歧管以及用于改变气流流向的换向部,使得气流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流向的改变;当需要除湿时,气流经过换向部的引导直接通过第一歧管流向除湿转轮使得除湿转轮对气流进行干燥,当需要对除湿转轮进行除湿干燥时,换向部将气流引导至第二歧管然后流入加热箱中,经过加热器的加热后吹向除湿转轮对除湿转轮进行干燥。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且能够长时间保持除湿转轮的除湿效果,使得该除湿机工作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转轮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转轮除湿机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1、箱体;2、转轮机构;3、风道组件;4、送风机构;5、进风口;6、出风口;7、除湿转轮;8、驱动部;9、第一歧管;10、第二歧管;11、加热组件;12、换向部;13、隔板;14、第一腔体;15、第二腔体;16、支撑轴;17、通风口;18、连接管;19、进风管;20、转动板;21、调节杆;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加热箱;25、加热器;26、干燥口;27、过滤箱;28、第一磁块;29、第二磁块;30、密封条;3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箱体1、转轮机构2、风道组件3和向风道组件3送风的送风机构4,箱体1上设置进风口5和出风口6,转轮机构2包括除湿转轮7和用于驱动除湿转轮7工作的驱动部8,风道组件3包括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0,第二歧管10上还连接有加热组件11,风道组件3中还设置有换向部12,换向部12用于改变风道组件3中的气流流向;当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进入的气流导向第一歧管9时,气流经除湿转轮7干燥后从出风口6排出,当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进入的气流导向第二歧管10时,气流经过加热组件11加热后对除湿转轮7进行干燥。本方案当中,送风机构4可以为能够将环境中的潮湿气流向除湿转轮7输送的抽风机,驱动部8为具有旋转运动输出功能的结构,可以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除湿转轮7之间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比如在除湿转轮7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置一圈齿圈,通过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齿圈啮合的齿轮,从而使得伺服电机带动除湿转轮7转动;转轮除湿机在进行除湿工作时,驱动部8工作带动除湿转轮7旋转,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经抽风机抽入的气流引导向第一歧管9,气流从第一歧管9流向处于旋转中的除湿转轮7经除湿转轮7的干燥后从出风口6排出至箱体1外;当转轮除湿机中的除湿转轮7需要干燥时,驱动部8工作带动除湿转轮7旋转,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经抽风机抽入的气流引导向第二歧管10,位于第二歧管10中的气流经加热组件11加热除湿后吹向除湿转轮7,使得经过加热的气流带走除湿转轮7上的水汽从而实现对除湿转轮7的干燥。
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进风口5设置在箱体1壳壁位于第一腔体14的一侧,出风口6设置在箱体1壳壁位于第二腔体15的一侧,风道组件3位于第一腔体14内;隔板13上设置有支撑轴16,支撑轴16设置在隔板13朝向第一腔体14的一侧,除湿转轮7转动连接在支撑轴16上,隔板13上位于除湿转轮7向隔板13的垂直投影面内还开设有若干通风口17,隔板13的设置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能够防止没有经过除湿转轮7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第二腔体15中并排出至箱体1外。
第一歧管9朝向除湿转轮7的一端及第二歧管10朝向除湿转轮7的一端分别位于支撑轴16的上下两侧,第一歧管9位于第二歧管10的上方;风道组件3还包括连接管18和与进风口5连通的进风管19,第一歧管9远离除湿转轮7的一端及第二歧管10远离除湿转轮7的一端均与连接管18的一端连通,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进风管19连通。第一歧管9及第二歧管10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从第一歧管9吹出的气流经除湿转轮7干燥后进入第二歧管10的可能,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换向部12包括用于对第一歧管9或第二歧管10密封的转动板20和用于调节转动板20的调节杆21,转动板20设置在连接管18内,转动板2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歧管9、第二歧管10与连接管18的连接处,转动板20的另一端与调节杆21铰接,连接管18上侧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箱体1的上侧箱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3,调节杆21滑动连接在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3中,调节杆21远离转动板20的一端伸出至箱体1外。当需要对气流的流向进行改变时,只需通过调节杆21调节转动板20即可实现,当需要将气流导向第一歧管9时,向下推动调节杆21,调节杆21在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3中滑动并带动转动板20对第二歧管10进行密封;当需要将气流导向第二歧管10时,向上拉动调节杆21使得调节杆21带动转动板20对第一歧管9进行密封。
加热组件11位于第二腔体15中,加热组件11包括加热箱24和设置在加热箱24中的加热器25,第二歧管10远离与连接管18连接的一端贯穿隔板13与加热箱24连通,加热箱24上还设置有干燥口26,第二歧管10中的气流进入加热箱24经加热器25的加热后从干燥口26吹出以对除湿转轮7进行干燥。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25可以为现有的电加热器25;需要对除湿转轮7进行干燥处理时,加热箱24中的电加热器25工作,在送风机构4的作用下,第二歧管10中的气流流入加热箱24中,使得电加热器25对气流进行加热除湿,经过加热后的气流在送风机构4的作用下从干燥口26吹向除湿转轮7,从而带走除湿转轮7上的水分以起到干燥效果。
第一腔体14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27,过滤箱27与连接管18及进风管19连通。过滤箱27可以为现有的能去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结构,这样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该除湿机最后排出的干燥空气的洁净程度。
转动板2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8,连接管18的外壁上位于转动板2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磁块28吸附的第二磁块29。当调节杆21带动转动板20对第一歧管9完成密封时,转动板20与调节杆21铰接的一端与连接管18的内壁抵接,并且此时转动板20上的第一磁块28与连接管18外壁上端的第二磁块29吸附从而对转动板20起到固定作用;当调节杆21带动转动板20对第二歧管10完成密封时,转动板20与调节杆21铰接的一端与连接管18的内壁抵接,此时转动板20上的第一磁块28与连接管18外壁下端的第二磁块29吸附从而对转动板20起到固定作用。
转动板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条30,第一通孔22处位于调节杆2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31。密封条30的设置提高了转动板20的密封性,优化了结构设计。
工作原理:
本方案中,转轮除湿机在工作时,驱动部8带动除湿转轮7在隔板13的支撑主轴上转动;在进行除湿工作时,通过推动调节杆21使得调节杆21带动转动板20对第二歧管10进行密封,使得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经抽风机抽入的气流引导向第一歧管9,气流从第一歧管9流向处于旋转中的除湿转轮7,经除湿转轮7的干燥后从隔板13上的通风口17流入第二腔体15,最后从出风口6排出至箱体1外;当转轮除湿机中的除湿转轮7需要干燥时,通过拉动调节杆21使得调节杆21带动转动板20对第一歧管9进行密封,使得换向部12将从进风口5经抽风机抽入的气流引导向第二歧管10然后流入加热箱24中,流入加热箱24中的气流经过加热器25的加热后从干燥口26吹出,并通过隔板13上的通风口17吹向除湿转轮7,从而带走除湿转轮7上的水分以起到干燥效果。

Claims (8)

1.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箱体(1)、转轮机构(2)、风道组件(3)和向所述风道组件(3)送风的送风机构(4),所述箱体(1)上设置进风口(5)和出风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机构(2)包括除湿转轮(7)和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转轮(7)工作的驱动部(8),所述风道组件(3)包括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0),所述第二歧管(10)上还连接有加热组件(11),所述风道组件(3)中还设置有换向部(12),所述换向部(12)用于改变所述风道组件(3)中的气流流向;当所述换向部(12)将从所述进风口(5)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第一歧管(9)时,气流经所述除湿转轮(7)干燥后从所述出风口(6)排出,当所述换向部(12)将从所述进风口(5)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第二歧管(10)时,气流经过所述加热组件(11)加热后对所述除湿转轮(7)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所述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所述进风口(5)设置在所述箱体(1)壳壁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4)的一侧,所述出风口(6)设置在所述箱体(1)壳壁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5)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4)内;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支撑轴(16),所述支撑轴(16)设置在所述隔板(13)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4)的一侧,所述除湿转轮(7)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16)上,所述隔板(13)上位于所述除湿转轮(7)向所述隔板(13)的垂直投影面内还开设有若干通风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歧管(9)朝向所述除湿转轮(7)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歧管(10)朝向所述除湿转轮(7)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轴(16)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歧管(9)位于所述第二歧管(10)的上方;所述风道组件(3)还包括连接管(18)和与所述进风口(5)连通的进风管(19),所述第一歧管(9)远离所述除湿转轮(7)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歧管(10)远离所述除湿转轮(7)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管(18)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管(1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部(12)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歧管(9)或所述第二歧管(10)密封的转动板(20)和用于调节所述转动板(20)的调节杆(21),所述转动板(20)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8)内,所述转动板(2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歧管(9)、所述第二歧管(10)与所述连接管(18)的连接处,所述转动板(20)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21)铰接,所述连接管(18)上侧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所述箱体(1)的上侧箱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3),所述调节杆(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23)中,所述调节杆(21)远离所述转动板(20)的一端伸出至所述箱体(1)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1)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5)中,所述加热组件(11)包括加热箱(24)和设置在所述加热箱(24)中的加热器(25),所述第二歧管(10)远离与所述连接管(18)连接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13)与所述加热箱(24)连通,所述加热箱(24)上还设置有干燥口(26),所述第二歧管(10)中的气流进入所述加热箱(24)经所述加热器(25)的加热后从所述干燥口(26)吹出以对所述除湿转轮(7)进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27),所述过滤箱(27)与所述连接管(18)及所述进风管(1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8),所述连接管(18)的外壁上位于所述转动板(2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块(28)吸附的第二磁块(2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条(30),所述第一通孔(22)处位于所述调节杆(2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31)。
CN202021138820.4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转轮除湿机 Active CN212746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820.4U CN2127467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转轮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820.4U CN2127467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转轮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6740U true CN21274674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8820.4U Active CN212746740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转轮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6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6502A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6282392U (zh) 一种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箱
CN212746740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
CN209295349U (zh) 湿度可控的转轮除湿新风系统
CN215523558U (zh) 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
CN211060252U (zh) 新风除湿机
CN2419528Y (zh) 一种多功能冷风机
CN106451143A (zh) 一种电力柜除湿装置
CN208849243U (zh) 一种防潮通风机电柜
CN209042601U (zh) 空调机除湿机一体机装置
CN219177932U (zh) 一种进气结构及除湿转轮除湿机
CN116717863A (zh) 一种基于智能窗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19908316U (zh) 一种除湿模块及洗护设备
CN218523679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220338595U (zh) 一种用于浴室的通风加热除湿一体机
CN217031518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7629030U (zh) 一种干衣柜
CN221036016U (zh) 一种小型室内用除湿机
CN219086525U (zh) 一种除湿装置
CN219385705U (zh) 一种晾衣机
CN109323353A (zh) 湿度可控的转轮除湿新风系统
JP2012091128A (ja) 屋内用除湿装置
CN219674380U (zh) 一种热回收除湿设备
CN219920211U (zh) 一种杨梅除湿风干房
CN215008952U (zh) 一种防潮除湿型电力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