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5770U - 一种octa支撑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octa支撑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5770U
CN212745770U CN202021449596.0U CN202021449596U CN212745770U CN 212745770 U CN212745770 U CN 212745770U CN 202021449596 U CN202021449596 U CN 202021449596U CN 212745770 U CN212745770 U CN 212745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octa
transmission
support arm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95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营
梁俊强
张润芹
王志东
王洪旗
王建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l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l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l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l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95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5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5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5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CTA支撑臂;其包括实验台、升降机构、旋转臂和扫描探头;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实验台上,且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与所述实验台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旋转臂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所述扫描探头铰接在所述旋转臂的活动端。该OCTA支撑臂中的旋转臂能够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转动,且扫描探头能够绕着旋转臂的活动端转动,使探头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以使该扫描探头在对复杂的样品取样时更加的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OCTA支撑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CTA支撑臂。
背景技术
OCTA(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成像技术,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基于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后,利用来自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的红外光散射,将运动对比度成像应用于高分辨率的体积血流信息,可在几秒钟内生成血管造影图像。
近年来OCTA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眼科领域用来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成像,可用于鉴别多种疾病,如青光眼、眼底黄斑病变等眼科疾病。
现有技术中,OCTA的探头只能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在面对复杂样品的扫描过程中,该探头就无法灵活应对,例如:灌流心脏采样时,样品(心脏)不能够任意摆放,导致该探头存在灵活性差以及适应性差的缺点。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探头的位置调整的支撑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CTA支撑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探头的位置不容易调整,而导致取样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OCTA支撑臂,包括实验台、升降机构、旋转臂和扫描探头;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实验台上,且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与所述实验台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旋转臂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所述扫描探头铰接在所述旋转臂的活动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悬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铰接,所述扫描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远离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实验台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悬臂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实验台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悬臂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悬臂远离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设置有万向球,所述扫描探头上设置有与所述万向球匹配的沉槽,所述扫描探头通过所述沉槽和所述万向球的配合与所述第二悬臂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壳体、控制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动装置的动作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丝杆、支架和传动齿轮,所述丝杆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丝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实验台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匹配的螺母,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螺母活动设置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旋转臂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啮合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动作端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舵机,所述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臂设置在所述舵机的动力输出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OCTA支撑臂中的旋转臂能够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转动,且扫描探头能够绕着旋转臂的活动端转动,使探头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以使该扫描探头在对复杂的样品取样时更加的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OCTA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OCTA支撑臂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实验台;
2、升降机构;21、壳体;22、控制装置;23、传动装置;231、丝杆;232、支架;233、传动齿轮;
3、旋转臂;31、第一悬臂;32、第二悬臂;
4、扫描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OCTA支撑臂,包括实验台1、升降机构2、旋转臂3和扫描探头4;
升降机构2设置在实验台1上,且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与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垂直;
旋转臂3的固定端铰接在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扫描探头4铰接在旋转臂3的活动端。
在需要进行样品的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上述结构的OCTA支撑臂中的旋转臂3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通过旋转臂3将探头移动到一边,然后再将需要取样的样品放置在实验台1上,通过转动旋转臂3,将扫描探头4移动至样品的上方,再通过升降机构2将扫描探头4下移至合适的位置,最后扭转旋转臂3以及扫描探头4,将扫描探头4移动至最佳的成像位置,以更好的完成信息的采集。
该OCTA支撑臂中的旋转臂3能够在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上转动,且扫描探头4能够绕着旋转臂3的活动端进行多角度的转动,使探头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以使该扫描探头4在对复杂的样品取样时更加的灵活、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旋转臂3包括第一悬臂31和第二悬臂32;其中,
第一悬臂31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第二悬臂32铰接在第一悬臂31远离升降机构2的一端,上述的扫描探头4铰接在第二悬臂32远离第一悬臂31的一端;该旋转臂3的结构使扫描探头4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从而更加容易的获得所需采集的信息。
具体的,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于上述的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而第一悬臂31则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的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以使第一悬臂31能够绕着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也即扫描探头4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的调整。
优化的,第一悬臂31远离升降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的轴线平行于上述的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第二悬臂32通过第二转轴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悬臂31上,使第二悬臂32能够绕着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也即扫描探头4在竖直平面内的位置的调整,以使样品的信息的采集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阻尼转轴,该阻尼转轴使第一悬臂31和第二悬臂3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该OCTA支撑臂在对样品的信息的采集时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第二悬臂32上设置有万向球,该万向球位于第二悬臂32远离第一悬臂31的一端,上述的扫描探头4上设置有沉槽,该沉槽与万向球相匹配,使扫描探头4能够通过沉槽与万向球的配合设置在第二悬臂32上,以使扫描探头4能够绕着万向球进行转动,从而使扫描探头4的角度(即朝向)的调整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壳体21、控制装置22和传动装置23;其中,
壳体21固定设置在实验台1上,传动装置23设置在壳体21内,且传动装置23的动作端穿过壳体21与上述的旋转臂3连接;控制装置22设置在壳体21上,且控制装置22与传动装置23传动连接;
在调整扫描探头4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22来操控传动装置23动作,以使传动装置23的动作端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完成旋转臂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
具体的,传动装置23包括丝杆231、支架232和传动齿轮233;其中,
丝杆231转动的设置在壳体21内,且丝杆231的轴线垂直于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支架232上设置有螺母,该螺母与丝杆231相匹配,使支架232能够通过螺母沿丝杆231的长度方向移动;上述的控制装置22通过传动齿轮233与丝杆231传动连接;
在调整扫描探头4的位置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装置22来驱动传动齿轮233,使传动齿轮233能够带动丝杆231转动,从而使支架232能够沿着丝杆23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转动臂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
优选的,丝杆231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该丝杆231通过轴承转动的设置在壳体21内,使丝杆231的转动更加的顺畅,以使该OCTA支撑臂中扫描探头4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传动齿轮233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控制装置22连接,从动齿轮与丝杆231连接,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工作人员仅需通过操控控制装置22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驱动丝杆231转动,以完成旋转臂3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的调整。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OCTA的支撑臂,上述的控制装置22包括控制器和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控制器能够实现步进电机的启动、关闭以及转动方向的调整;
该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233与丝杆231传动连接,使旋转臂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上设置有舵机,该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控制器能够控制舵机的启动、关闭以及转动方向;
该舵机的动力输出端的轴线垂直于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上述的第一悬臂31设置在舵机的动力输出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舵机转动,以完成第一悬臂31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的调整,使该OCTA支撑臂的操作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第一悬臂31上设置有舵机A,该舵机A也与控制器电连接,该舵机A的动力输出端的轴线与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平行,上述的第二悬臂32设置在该舵机的动力输出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舵机A转动,以完成第二悬臂32在竖直平面内的位置的调整,使该OCTA支撑臂的操作更加的方便。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OCTA的支撑臂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记载的OCTA的支撑臂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便不再重复赘述,具体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记载的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1)、升降机构(2)、旋转臂(3)和扫描探头(4);
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实验台(1)上,且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的升降方向与所述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旋转臂(3)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所述扫描探头(4)铰接在所述旋转臂(3)的活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3)包括第一悬臂(31)和第二悬臂(32),所述第一悬臂(3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悬臂(32)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悬臂(31)远离所述第二悬臂(32)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铰接,所述扫描探头(4)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32)远离所述第一悬臂(3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悬臂(3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31)远离所述升降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悬臂(3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32)远离所述第一悬臂(31)的一端设置有万向球,所述扫描探头(4)上设置有与所述万向球匹配的沉槽,所述扫描探头(4)通过所述沉槽和所述万向球的配合与所述第二悬臂(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壳体(21)、控制装置(22)和传动装置(23),所述传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且所述传动装置(23)的动作端穿过所述壳体(21)与所述旋转臂(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2)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上,且所述控制装置(22)与所述传动装置(23)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3)包括丝杆(231)、支架(232)和传动齿轮(233),所述丝杆(231)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且所述丝杆(2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实验台(1)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架(232)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231)匹配的螺母,所述支架(232)通过所述螺母活动设置在所述丝杆(231)上,所述旋转臂(3)设置在所述支架(232)上,所述控制装置(22)通过所述传动齿轮(233)与所述丝杆(231)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33)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控制装置(22)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丝杆(231)上,所述控制装置(22)通过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啮合与所述丝杆(23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2)包括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动作端通过所述传动齿轮(233)与所述丝杆(231)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OCTA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32)上设置有舵机,所述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臂(3)设置在所述舵机的动力输出端。
CN202021449596.0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octa支撑臂 Active CN212745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596.0U CN2127457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octa支撑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596.0U CN2127457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octa支撑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5770U true CN21274577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3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9596.0U Active CN21274577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octa支撑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5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5730A (en) Telescoping X-ray support arms
CN109549630A (zh) 一种智能中医脉象及心脏检测仪
CN209751171U (zh) 一种血管成像导航仪
CN111938971A (zh) 一种耳鼻喉临床微创手术系统
CN212745770U (zh) 一种octa支撑臂
CN109087557A (zh) 一种信息工程教学专用展示装置
CN106344159B (zh) 一种设有摆动爪手的手术机器人
CN208641165U (zh) 一种电动手术台
CN107028579B (zh) 腹腔镜设备的绕点移动机构
CN106361438B (zh) 一种设有手腕的手术机器人
CN109746846A (zh) 一种用于医疗的便捷型夹取装置
CN213157375U (zh)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CN212369243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临床用牵引装置
CN106236274B (zh) 一种设有摆动臂的手术机器人
CN110151330A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治疗用手术支撑装置
CN217784664U (zh) 一种人工智能技术的问诊装置
CN211674315U (zh) 一种可调节b超检查专用臂架
CN20913687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消化内镜支架
CN217885990U (zh) 一种用于同视机的垂直眼位检查调节机构
CN217208691U (zh) 一种超声介入用可调节移动的图像显示设备
CN106974682A (zh) 具可伸缩性的医疗器械控制机构
CN213309646U (zh) 一种皮肤检测与面部三维扫描一体机
CN108542423A (zh) 一种妇产科b超检查器械
CN220370058U (zh) 一种双重保护的升降组件、患者手术平台及手术机器人
CN217069692U (zh) 一种药学用药物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