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5193U - 闭锁阀 - Google Patents

闭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5193U
CN212745193U CN202021249794.2U CN202021249794U CN212745193U CN 212745193 U CN212745193 U CN 212745193U CN 202021249794 U CN202021249794 U CN 202021249794U CN 212745193 U CN212745193 U CN 212745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cavity
valve cor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97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存法
李潭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tir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tir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tir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97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5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5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5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锁阀,它包括阀体,其内具有油路通道;阀体内设有与油路通道相连通的阀孔,且阀孔内设有弹性件;阀芯,滑动配合在阀孔内并与弹性件连接,该阀芯可将油路通道自第一油口向第二油口依次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阀芯的尾端与阀孔之间形成有阀腔;单向阀组件,安装在阀体上,单向阀组件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单向阀组件的出油口通过电磁阀与阀腔相连通。该闭锁阀能自动闭锁,使油缸的负载保持性能好,避免出现油缸倒退、油缸支撑不稳等现象,且结构简单,体积尺寸较小,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闭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闭锁阀。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领域中,有很多设备例如泵车、挖掘机、装载机、两头忙挖掘机等都是借助油缸进行承受负载,由此需要油缸具备负载保持功能。然而,对油缸的动作控制中主要依托于多路阀,而多路阀大多采用滑阀结构,阀体孔和阀杆之间存在着泄漏,这样当油缸承载的重物越重或承载不稳定时,多路阀的泄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油缸工作过程中的负载保持性能就会越差,出现油缸倒退、油缸支撑不稳的现象,引发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由于多路阀的泄漏问题而影响油缸的负载保持性能,人们在油缸的进油口处设置有闭锁阀或保持阀等,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公开号为CN104763822B、名称为负载保持阀的专利,其结构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一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容置腔,所述的第一阀芯设于容置腔内并将容置腔分隔成第一进油腔、第一出油腔和第一稳压腔,所述的第一弹性件具有使得第一阀芯与第一阀体相密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第一出油腔与第一稳压腔相连通;所述的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二进油口、泄油口和连通腔,所述的第二阀芯设于连通腔内,所述的连通腔通过连通孔与第一稳压腔相连通;该现有技术的负载保持阀的第一稳压腔泄压时还需要第二进油口进油,使第二阀芯开启泄压,控制比较繁琐,且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尺寸较大,不能集成安装在油缸上,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闭锁,使油缸的负载保持性能好,避免出现油缸倒退、油缸支撑不稳等现象,且结构简单,体积尺寸较小,生产成本低的闭锁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闭锁阀,它包括
阀体,其内具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的第一油口与油缸进油口相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与多路油阀相连通;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油路通道相连通的阀孔,且阀孔内设有弹性件;
阀芯,滑动配合在阀孔内并与弹性件连接,该弹性件具有使阀芯与油路通道相密封的运动趋势,该阀芯可将油路通道自第一油口向第二油口依次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阀芯的尾端与阀孔之间形成有阀腔;
单向阀组件,安装在阀体上,单向阀组件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单向阀组件的出油口通过电磁阀与阀腔相连通;在多路油阀供油时,阀芯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流经第一油口并进入油缸进油口;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在电磁阀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流入阀腔,阀芯在弹性件及阀腔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之间设有一环形台阶,所述阀芯的头部外缘与环形台阶弹性贴合;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第二油腔内,且环形槽远离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靠近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油腔设置为外端横截面面积大、内端横截面面积小的弧形油腔。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内设有回流通道,该回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油腔连通,回流通道的另一端与单向阀组件的进油口连通;且回流通道的轴线与第一油腔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阀孔外端的阀体上连接一盖板,阀芯的尾端、阀孔和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的阀腔;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阀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通过电磁阀与单向阀组件的出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位于环形槽上方的阀芯外径尺寸小于位于环形槽下方的阀芯外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的头部外缘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的内壁均设置为光滑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安装槽,所述的环形安装槽内设有一用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且环形密封圈的外侧壁与阀孔的内壁密封贴合。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闭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闭锁阀在使用时,将闭锁阀油路通道的第一油口与油缸进油口相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与多路油阀相连通;在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时,阀芯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流经第一油口并进入油缸进油口以驱动油缸活塞杆动作;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或发生故障时,油缸进油口向第一油腔回油,同时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在电磁阀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流入阀腔,阀芯在弹性件及阀腔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从而避免油缸内油液的泄露;起到油缸闭锁作用;当多路油阀再次给油缸供油时,电磁阀控制单向阀组件动作,使阀腔内的油液泄压,阀芯打开供油,依次循环,以实现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油缸进油口自动闭锁,使油缸的负载保持性能好,不会出现油缸倒退、油缸支撑不稳等现象。另外,该闭锁阀结构简单,体积尺寸较小,生产成本低,可集成安装在油缸上。
2、该闭锁阀的环形槽远离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靠近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这样设置,在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时,阀芯在油压的作用下可方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阀芯打开,从而使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第二油腔设置为外端横截面面积大、内端横截面面积小的弧形油腔,这样设置,使多路油阀输送到第二油腔内的油液具有增压作用,使阀芯更容易打开、阀芯动作的响应时间短;位于环形槽上方的阀芯外径尺寸小于位于环形槽下方的阀芯外径尺寸。这样设置,在多路油阀供油时,阀芯打开动作的响应时间更短。
3、阀芯的头部外缘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这样设置,使阀芯与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之间的环形台阶密封的更加紧密;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的内壁均设置为光滑的内壁,这样设置,使油液在闭锁阀内的流阻减小,压力损耗小。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设有一用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该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可防止阀腔内的油液泄露,且其耐高压,摩擦力小,有利于阀芯的开关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锁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锁阀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如图所示:
1、阀体,2、油路通道,200、第一油腔,201、第二油腔,202、环形台阶,3、阀孔,300、阀腔,4、阀芯,400、导向孔,401、环形槽,402、圆锥面,403、环形安装槽,404、环形密封圈,5、弹性件,6、单向阀组件,7、盖板,700、通孔,8、回流通道,9、电磁阀,A、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闭锁阀,它包括阀体1,其内具有油路通道2,所述油路通道2的第一油口A与油缸进油口相连通,油路通道2的第二油口B与多路油阀或滑阀相连通;在第一油口A的外缘设有一密封圈,用于与油缸的进油口密封;所述阀体1内设有与油路通道2相连通的阀孔3,该阀孔3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油口A的轴线方向垂直,且阀孔3内设有弹性件5;所述的弹性件5为弹簧,阀芯4,滑动配合在阀孔3内并与弹性件5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4的尾端设有内凹的导向孔400,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插放在导向孔400内并与导向孔400的内底壁相抵,该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阀体1外连接的盖板7内壁相抵;该弹性件5具有使阀芯4与油路通道2相密封的运动趋势,该阀芯4可将油路通道2自第一油口A向第二油口B依次分隔成第一油腔200和第二油腔201,所述阀芯4的尾端与阀孔3之间形成有阀腔300;单向阀组件6,安装在阀体1上,单向阀组件6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腔200相连通,单向阀组件6的出油口通过电磁阀9与阀腔300相连通;在多路油阀供油时,阀芯4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2的第二油口B流经第一油口A并进入油缸进油口;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第一油腔200内的油液在电磁阀9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6流入阀腔300,阀芯4在弹性件5及阀腔300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2。因此,该闭锁阀在使用时,将闭锁阀油路通道的第一油口A与油缸进油口相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B与多路油阀相连通;在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时,阀芯4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B流经第一油口A并进入油缸进油口以驱动油缸活塞杆动作;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或发生故障时,油缸进油口向第一油腔200回油,同时第一油腔200内的油液在电磁阀9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6流入阀腔300,阀芯4在弹性件5及阀腔300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2,从而避免油缸内油液的泄露;起到油缸闭锁作用;当多路油阀再次给油缸供油时,电磁阀控制单向阀组件动作,使阀腔内的油液泄压,阀芯打开供油,依次循环,以实现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油缸进油口自动闭锁,使油缸的负载保持性能好,不会出现油缸倒退、油缸支撑不稳等现象。另外,该闭锁阀结构简单,体积尺寸较小,生产成本低,可集成安装在油缸上。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油腔200和第二油腔201之间设有一环形台阶202,所述阀芯4的头部外缘与环形台阶202弹性贴合,所述阀芯4的头部外缘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402;所述阀芯4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401,该环形槽401位于第二油腔201内,且环形槽401远离阀芯4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401靠近阀芯4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且位于环形槽401上方的阀芯4外径尺寸小于位于环形槽401下方的阀芯4外径尺寸。这样设置,在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时,阀芯在油压的作用下可方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阀芯打开,从而使多路油阀给油缸供油。另外,所述阀芯4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安装槽403,所述的环形安装槽403内设有一用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404,且环形密封圈404的外侧壁与阀孔3的内壁密封贴合。该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可防止阀腔内的油液泄露,且其耐高压,摩擦力小,有利于阀芯的开关动作。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油腔201设置为外端横截面面积大、内端横截面面积小的弧形油腔。该第二油腔201自下向上弧形设置,多路油阀输送到第二油腔内的油液在第二油腔内具有增压作用,使阀芯更容易打开、阀芯动作的响应时间短。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阀体1内设有回流通道8,该回流通道8的一端与第一油腔200连通,回流通道8的另一端与单向阀组件6的进油口连通;且回流通道8的轴线与第一油腔200的轴线重合。这样设置,在多路油阀停止给油缸供油时,第一油腔内的油能快速通过回流通道经单向阀和电磁阀进入阀腔内;从而使阀芯能快速密封。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阀孔3外端的阀体1上连接一盖板7,阀芯4的尾端、阀孔3和盖板7之间形成所述的阀腔300;所述的盖板7上设有与阀腔300相连通的通孔700,所述的通孔700通过电磁阀9与单向阀组件6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201和第一油腔200的内壁均设置为光滑的内壁。使油液在闭锁阀内的流阻减小,压力损耗小。
再次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闭锁阀在多路油阀供油时,多路油阀将油液输送至第二油口B,阀芯4在油压的作用下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2的第二油口B流经第一油口A并进入油缸进油口;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油缸进油口的油液回流经第一油口A至第一油腔200内,第一油腔200内的油液在电磁阀9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6流入阀腔300,使阀腔300的压力增大,且阀芯4在弹性件5及阀腔300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2,以实现油缸进油口的闭锁;当多路油阀再次给油缸供油时,电磁阀9控制单向阀组件6动作,使阀腔300内的油液泄压,阀芯4的压力减小且在第二油腔201的油压下打开供油,依次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闭锁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阀体,其内具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的第一油口与油缸进油口相连通,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与多路油阀相连通;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油路通道相连通的阀孔,且阀孔内设有弹性件;
阀芯,滑动配合在阀孔内并与弹性件连接,该弹性件具有使阀芯与油路通道相密封的运动趋势,该阀芯可将油路通道自第一油口向第二油口依次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阀芯的尾端与阀孔之间形成有阀腔;
单向阀组件,安装在阀体上,单向阀组件的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单向阀组件的出油口通过电磁阀与阀腔相连通;在多路油阀供油时,阀芯打开,油液从油路通道的第二油口流经第一油口并进入油缸进油口;在多路油阀停止供油时,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在电磁阀的作用下经单向阀组件流入阀腔,阀芯在弹性件及阀腔内油压的作用下密封油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之间设有一环形台阶,所述阀芯的头部外缘与环形台阶弹性贴合;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第二油腔内,且环形槽远离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靠近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腔设置为外端横截面面积大、内端横截面面积小的弧形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回流通道,该回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油腔连通,回流通道的另一端与单向阀组件的进油口连通;且回流通道的轴线与第一油腔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外端的阀体上连接一盖板,阀芯的尾端、阀孔和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的阀腔;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阀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通过电磁阀与单向阀组件的出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位于环形槽上方的阀芯外径尺寸小于位于环形槽下方的阀芯外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头部外缘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的内壁均设置为光滑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安装槽,所述的环形安装槽内设有一用格莱圈制成的环形密封圈,且环形密封圈的外侧壁与阀孔的内壁密封贴合。
CN202021249794.2U 2020-06-30 2020-06-30 闭锁阀 Active CN212745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794.2U CN2127451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闭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794.2U CN2127451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闭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5193U true CN212745193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1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9794.2U Active CN2127451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闭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51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834A (zh) * 2022-06-23 2022-09-09 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等效标准砝码的液体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834A (zh) * 2022-06-23 2022-09-09 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等效标准砝码的液体容器
CN115027834B (zh) * 2022-06-23 2024-04-12 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等效标准砝码的液体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466C (zh) 压力补油阀
CN212745193U (zh) 闭锁阀
CN110792650B (zh) 一种螺纹插装式负载保持阀
CN103133446B (zh) 多路阀的阀杆和具有上述阀杆的多路阀
CN105247260B (zh) 主级直通式压力控制插装阀
RU2305802C2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 переключаемый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CN113417900B (zh) 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
CN201582240U (zh) 一种手动换向阀
CN110748518B (zh) 一种挖掘机负载保持阀
CN204878101U (zh) 一种带卸荷阀心的内泄式液压锁紧阀装置
CN109026889B (zh) 缓冲溢流阀
KR20170079250A (ko) 리프트 제어 구조를 갖는 솔레노이드 밸브
KR101509259B1 (ko) 유압장치의 홀딩밸브
CN103703266B (zh) 制动或联接系统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CN215109773U (zh) 高压超大流量随动式安全阀
CN213419545U (zh) 集成式泵送主阀
CN109162977B (zh) 回转缓冲阀
CN210686273U (zh) 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
CN109026888B (zh) 一种回转缓冲阀
CN103362890A (zh) 具有自动行程截断器的流体缸组件
CN212616537U (zh) 一种内置回油单向稳压结构的减压活门
US20150354173A1 (en)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KR102138935B1 (ko) 프리필밸브가 내장된 매니폴드블럭 일체형 유압장치
CN110778553B (zh)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油缸的负载保持阀
CN108843830B (zh) 自动反冲洗阀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100 1st floor, building 27, No.138, Lane 666, Jinsh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00 1st floor, building 27, No.138, Lane 666, Jinsh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tirl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