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4111U -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4111U
CN212744111U CN202021680231.9U CN202021680231U CN212744111U CN 212744111 U CN212744111 U CN 212744111U CN 202021680231 U CN202021680231 U CN 202021680231U CN 212744111 U CN212744111 U CN 212744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orage area
oil storage
deep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0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红梅
翟国芳
李巍
李立建
翟利刚
王婧
张�浩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cai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Beijing Sinoma Composit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Beijing Sinoma Composit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0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4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4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4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吸油管;其中壳体包括:深储油区和浅储油区;深储油区和浅储油区的安装面处于同一平面,深储油区的底面和浅储油区的底面通过斜面连接,安装面和深储油区的底面相对;安装面上设置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侧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截面形状为矩形,密封凹槽外侧设置有安装孔;吸油管包括圆形区和矩形区;圆形区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区通过焊接筋与深储油区的底面焊接连接;矩形区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区的端部通过焊接筋与出油口焊接连接;其中,壳体和吸油管分别是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单次注塑成型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减小油底壳的重量,减少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目前重型卡车发动机油底壳主要以钢板冲压成型为主。钢板冲压对于复杂结构需要拆分成多部件后组装连接,一方面需要较高的模具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产品的装配成型需要增加工序,制造过程成本较高。且油底壳的储油量受其安装位置的限制,油底壳储油腔的深度不够,储油量小。
可见,现有技术中,重型卡车发动机油底壳制作成本较高,储油量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以减小油底壳减少制作成本,增加储油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吸油管;
所述壳体包括:深储油区和浅储油区;
所述深储油区和所述浅储油区的安装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深储油区的底面和所述浅储油区的底面通过斜面连接,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深储油区的底面相对;
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侧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密封凹槽外侧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深储油区的两相对侧面向外凸出,用于增大储油体积,且所述深储油区的两相对侧面和所述浅储油区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中固定有放油嵌件,所述深储油区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
所述浅储油区的底面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加强筋条,所述浅储油区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
所述吸油管包括圆形区和矩形区;
所述圆形区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圆形区的端部四周设置有焊接筋,所述圆形区通过焊接筋与所述深储油区的底面焊接连接,且所述圆形区的端部与所述深储油区的底面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圆形区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区的一端连通;
所述矩形区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区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焊接筋,所述矩形区的端部通过所述焊接筋与所述出油口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吸油管分别是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单次注塑成型的。
可选地,相邻所述安装孔的外侧通过横向加强筋连接,形成多层法兰结构。
可选地,所述密封凹槽中安装有橡胶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安装螺栓,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螺栓与发动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螺栓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或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或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
可选地,所述圆形区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圆形区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横纵相交的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6-13mm,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1-4mm,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4-20毫米。
可选地,还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用于阻挡所述浅储油区和所述深储油区内的油来回流动。
可选地,所述深储油区的侧面和所述浅储油区的侧面设置有油尺孔,用于安装机油尺确定油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吸油管两部分,吸油管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然后通过焊接方式与壳体连接形成闭合管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成型加工难度和制作成本,且装配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壳体也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吸油管、放油嵌件等全部集成在注塑壳体上,形成油底壳总成,使得产品重量大大减小,并且可以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与同外形尺寸的油底壳相比,装载机油量增加,发动机保养公里数增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实施例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11深储油区,12浅储油区;
101安装面,102斜面,103密封凹槽,104出油口,105安装孔,106放油孔,107油尺孔,108支撑筋板,109加强筋条;
111深储油区的底面,112深储油区的侧面,121浅储油区的底面,122浅储油区的侧面;
2吸油管,21圆形区,23矩形区;
3放油嵌件;
4挡油板;
5橡胶密封垫;
6安装螺栓;
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位词顶和底,是以图2所示的油底壳实施例的位置为基准进行限定的。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底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1和吸油管2。
其中,壳体1包括:深储油区11和浅储油区12;
深储油区11和浅储油区12的安装面101处于同一平面,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和浅储油区12的底面121通过斜面102连接,安装面101和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相对;安装面101上设置有密封凹槽103,密封凹槽103内侧设置有出油口104,出油口104截面形状为圆形,密封凹槽103外侧设置有安装孔105;
具体地,参加图1,本实施例中,出油口104的数量可以为1个,且设置于深储油区11内;安装孔105的数量可以为28个,长边方向各10个,短边方向各4个。
深储油区11的两相对侧面112向外凸出,用于增大储油体积,且深储油区11的两相对侧面112和浅储油区12的两相对侧面122设置有放油孔106,放油孔106中固定有放油嵌件3,深储油区11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108;支撑筋板108用于增加深储油区11的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深储油区11的两相对侧面112可以各设置一个放油孔106,浅储油区12的两相对侧面122可以各设置一个放油孔106,当需要在深储油区11处放油时,可以将浅储油区12的侧面122处的两个放油孔106堵住,打开深储油区11处的两个放油口106,当需要在浅储油区12处放油时,可以将深储油区11的侧面112处的两个放油孔106堵住,打开浅储油区12处的两个放油口106;当然,为提高放油速度,也可以将四个放油口106同时打开进行放油。
具体地,放油嵌件3可以在壳体1注塑时直接成型在深储油区的侧面和/或底面,也可以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将放油嵌件3与壳体1连接。
浅储油区12的底面121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加强筋条109,浅储油区12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108;加强筋条109和支撑筋板108用于增加浅储油区12的强度以及改善模态效果。
吸油管2包括圆形区21和矩形区22;
圆形区2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区21的端部四周设置有焊接筋,圆形区21通过焊接筋与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焊接连接,且圆形区21的端部与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具有预设距离,圆形区21的另一端与矩形区22的一端连通;
矩形区2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区2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焊接筋,矩形区22的端部通过焊接筋与出油口104焊接连接;
其中,壳体1和吸油管2分别是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单次注塑成型的。
可以理解,安装面101即为壳体1的顶部处的法兰面,也即与发动机连接时的密封面。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用油底壳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吸油管两部分,吸油管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然后通过焊接方式与壳体连接形成闭合管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成型加工难度和制作成本,且装配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壳体也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吸油管、放油嵌件等全部集成在注塑壳体上,形成油底壳总成,使得产品重量大大减小,并且可以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与同外形尺寸的油底壳相比,装载机油量增加,发动机保养公里数增大。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油底壳法兰强度,进而提高油底壳的整体强度,相邻安装孔105的外侧通过横向加强筋连接,形成多层法兰结构。也就是说,安装孔105的外侧通过若干根横向加强筋将相邻安装孔105连接,形成绕壳体1上安装孔15外侧的层状结构,可选地,同时层状结构之间可以设有若干纵向的支撑筋,形成栅栏结构。可以理解,为便于成型,相邻安装孔105之间的横向加强筋的厚度可以加厚,层数为一层,形成片状结构,即相邻安装孔105之间通过一片加强筋板连接。
参加图1,本实施例中,深储油区11两相对侧面112向外凸出处的安装面103上的相邻安装孔105之间的加强筋为三层,且,层状结构之间设有纵向的支撑筋,其他位置处的相邻安装孔105之间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3,为了能够保证壳体1与缸体的气密性,在密封槽103中安装有橡胶密封垫5。利用橡胶的弹性保证壳体1与缸体的气密性,且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使得油底壳拆卸后橡胶密封垫5再继续循环使用。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用油底壳的整体安装强度,安装孔105内安装有安装螺栓6,壳体1通过安装螺栓6与发动机连接。
具体地,为了使安装螺栓6稳定的固定在安装孔105中,保证连接强度,安装螺栓6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安装孔105中,例如,可以在安装孔105内设置限位结构,也可以在安装螺栓6的套筒上设置限位结构,以将安装螺栓6固定在安装孔105中;或者,安装螺栓6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安装孔105中,或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孔105中。再举例而言,安装螺栓6也可以在壳体1注塑时,直接成型在壳体1上。
可选地,为了可以有效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在圆形区21内安装有过滤网7,过滤网7与圆形区21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地,圆形区21的端部可以距离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大约10mm,过滤网7可以设置在距离圆形区21的端部大约10mm。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过滤网7预先放置在吸油管2的成型模具中,注塑完成后直接成型在吸油管2上;也可以采用粘接、焊接、铆接或卡扣连接方式,将过滤网7与吸油管2固定连接。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的刚度和强度,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横纵相交的加强筋。加强筋高矮、平行分布,通过横纵相交的加强筋,不仅可以增加产品刚度,还可以解决金属油底壳行驶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解决油底壳产品耐冲击性和高强度的问题。
更为具体地,加强筋的高度为6-13mm,加强筋的宽度为1-4mm,相邻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4-20毫米。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挡油板4,挡油板4用于阻挡浅储油区12和深储油区11内的油来回流动。挡油板4安装与浅储油区12的底面121上,且靠近斜面102。
进一步地,为能准确的确定出油底壳内的储油量,深储油区11的侧面112和浅储油区12的侧面122设置有油尺孔107,用于安装机油尺确定油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深储油区11的一侧面设置有两个油尺孔107,浅储油区12的两相对侧面122各设置一个油尺孔107,共四个油尺孔10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吸油管(2);
所述壳体(1)包括:深储油区(11)和浅储油区(12);
所述深储油区(11)和所述浅储油区(12)的安装面(101)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和所述浅储油区(12)的底面(121)通过斜面(102)连接,所述安装面(101)和所述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相对;
所述安装面(101)上设置有密封凹槽(103),所述密封凹槽(103)内侧设置有出油口(104),所述出油口(104)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密封凹槽(103)外侧设置有安装孔(105);
所述深储油区(11)的两相对侧面(112)向外凸出,用于增大储油体积,且所述深储油区(11)的两相对侧面(112)和所述浅储油区(12)的两相对侧面(122)设置有放油孔(106),所述放油孔(106)中固定有放油嵌件(3),所述深储油区(11)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108);
所述浅储油区(12)的底面(121)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加强筋条(109),所述浅储油区(12)的内部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板(108);
所述吸油管(2)包括圆形区(21)和矩形区(22);
所述圆形区(2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圆形区(21)的端部四周设置有焊接筋,所述圆形区(21)通过焊接筋与所述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焊接连接,且所述圆形区(21)的端部与所述深储油区(11)的底面(111)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圆形区(21)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区(22)的一端连通;
所述矩形区(2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区(2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焊接筋,所述矩形区(22)的端部通过所述焊接筋与所述出油口(104)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1)和所述吸油管(2)分别是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单次注塑成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安装孔(105)的外侧通过横向加强筋连接,形成多层法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凹槽(103)中安装有橡胶密封垫(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5)内安装有安装螺栓(6),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安装螺栓(6)与发动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栓(6)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05)中,或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05)中,或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05)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区(21)内安装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与所述圆形区(21)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横纵相交的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6-13mm,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1-4mm,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4-2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油板(4),所述挡油板(4)用于阻挡所述浅储油区(12)和所述深储油区(11)内的油来回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储油区(11)的侧面(112)和所述浅储油区(12)的侧面(122)设置有油尺孔(107),用于安装机油尺确定油位。
CN202021680231.9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Active CN212744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0231.9U CN2127441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0231.9U CN2127441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4111U true CN212744111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8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0231.9U Active CN212744111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4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571A (zh) 具有一体式吸油管的可翻转的油盘
CN212744111U (zh)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2744112U (zh)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08153088U (zh)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4464476U (zh) 一种中型发动机用高储油量油底壳
CN102787882A (zh) 双层结构集成型油底壳
CN20314605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CN219139157U (zh) 一种重卡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03978549U (zh) 双缸发动机用油底壳组件
CN214464477U (zh) 一种中型发动机用高储油量油底壳
CN217002007U (zh) 一种重卡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5213637U (zh)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2774457U (zh) 一种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3510781U (zh) 发动机及车辆
CN212744167U (zh) 一种发动机用纤维增强热塑性气缸盖罩组件
CN218117873U (zh) 一种集成式重型发动机用油底壳
CN211648324U (zh) 一种发动机用缸盖罩
CN206221023U (zh) 重型汽车发动机用复合材料油底壳
CN20485136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CN220539705U (zh) 发动机及车辆
CN220914538U (zh) 底护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482758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CN217501819U (zh) 一种发动机用纤维增强热塑性气缸盖罩组件
CN215256378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垫片
CN215110431U (zh) 主减速器后盖及主减速器壳体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101 No.261 Kangxi Road, Bada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q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cai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101 No.261 Kangxi Road, Bada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q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NOMA COMPOSITE AUTO PARTS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Sinoma automobile composite mate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