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3743U -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3743U
CN212743743U CN202021082709.8U CN202021082709U CN212743743U CN 212743743 U CN212743743 U CN 212743743U CN 202021082709 U CN202021082709 U CN 202021082709U CN 212743743 U CN212743743 U CN 21274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art
plate
arc
corner brace
sec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27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伟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ogaobang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ipinhui Ho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ipinhui Ho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ipinhui Ho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27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包括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第二角码安装部和芯板安装部;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和第二角码安装部依次从左至右设置,芯板安装部设于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右侧面;第一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一内腔,第一内腔由第一顶面、第一底面、第一左面和第一右面围成;提手加强部包括通长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顶面高于第一角码安装部的外顶面;第二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卡槽;芯板安装部为通长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抗弯折能力强,且能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当中的橱柜门可以由型材框架和芯板组成,而型材框架通常是由四条型材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型材一般是金属加工而成的,例如可以是铝型材。
现有的型材框架一般由技术人员焊接或者粘接而成;如果采用焊接的方式制造型材框架,则要求技术人员有较高的焊接水平,虽然焊接而成的型材框架结构强度也是足够的,但是组装效率会较低;如果采用粘接的方式制造型材框架,则在粘接后,需要等待粘接胶凝固,才能保证型材框架完成制造,但这种型材框架的结构强度不够,使用寿命较低,组装效率也会较低;还存在一个问题,现有的型材抗弯折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抗弯折能力强,且能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包括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第二角码安装部和芯板安装部;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和第二角码安装部依次从左至右设置,所述芯板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右侧面;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由第一顶面、第一底面、第一左面和第一右面围成;
所述提手加强部包括通长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的外顶面;
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卡槽;
所述芯板安装部为通长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提手加强部还包括加强台阶和圆弧台阶;
所述加强台阶设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右侧,所述圆弧台阶设于所述加强台阶的右侧;
所述加强台阶的顶面高于所述弧形台阶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顶部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直板和弧形板;
所述直板的左侧连接于所述提手加强部的右侧面,所述直板的右侧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左侧,所述弧形板的右侧连接于所述芯板安装部的左侧面。
进一步,所述芯板安装部包括加强顶板,所述加强顶板为顶面鼓起的板体。
进一步,还包括L型板和横向板;
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和竖板;
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内底面,所述横板被所述竖板架离于所述内底面;
所述横向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内壁;
所述横板和所述横向板处于相同的高度;
所述横板、横向板和内底面围成所述卡槽;
所述横板的右侧面与所述横向板的左侧面之间设有避空位。
进一步,所述弧形凸起的左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顶部。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抗弯折能力强,且能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以门板的型材框架的其中某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为例说明,使用所述型材生产门板时,在其中一条型材的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的第一内腔插入角码的一端,在另外一条型材的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的第一内腔插入角码的另一端,从而,使得第一内腔的第一顶面、第一底面、第一左面和第一右面均抵住角码的外壁面;同样地,将另一角码的一端插入至其中一条型材的卡槽内,将该角码的另一端插入至另外一条型材的卡槽内;
而型材的两端均有斜切角,完成了角码的放置之后,再施力把两条型材的距离推近,两条型材端部的斜切角相互贴合,则完成了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一方面不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另一方面不需要采用粘接的方式,便可快速地将型材生产成型材框架,从而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一般门板生产完成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是位于门框(指的是型材框架)外侧的位置,所以两条型材之间利用通过它们的第一角码安装部的第一内腔连接时,一般会采用较大尺寸的角码,保证此处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门板的外侧端角不会发生开裂的情况。
在门板生产完成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是位于门框内侧的位置,因为门框的外侧已经通过较大尺寸的角码进行连接,所以两条型材之间利用通过它们的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卡槽连接时,不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角码,所以,为了保证门框内侧位置的连接强度,一般会采用尺寸较小的扁平型的角码。
对于所述型材本身的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角码安装部和第二角码安装部,保证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能够采用两个角码进行,提高了型材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在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和第二角码安装部之间设置提手加强部,尤其是在所述提手加强部的顶部设置通长的弧形凸起,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型材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所述型材的使用寿命。
所述提手加强部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当采用所述型材制成门板后,由于门板的重量会较大,由于在所述提手加强部的顶部设置了通长的弧形凸起,因此,所述弧形凸起也可以作为工作人员提起门板的受力点,方便技术人员提起门板。
所述芯板安装部为通长的凹槽,所述芯板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右侧面,因此,所述芯板安装部可以作为芯板的安装位置;而型材框架一般由四条型材组成,通过四个所述凹槽便能将芯板卡稳,因此,能够提高门板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第一角码安装部1、第一顶面11、第一底面12、第一左面13、第一右面14、第一内腔101、提手加强部2、弧形凸起21、加强台阶22、圆弧台阶23、第二角码安装部3、支撑件31、直板311、弧形板312、第二内腔301、内底面3011、卡槽30111、L型板303、横向板304、避空位305、芯板安装部4、加强顶板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包括第一角码安装部1、提手加强部2、第二角码安装部3和芯板安装部4;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提手加强部2和第二角码安装部3依次从左至右设置,所述芯板安装部4设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右侧面;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设有通长的第一内腔101,所述第一内腔101由第一顶面11、第一底面12、第一左面13和第一右面14围成;
所述提手加强部2包括通长的弧形凸起21,所述弧形凸起21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的外顶面;
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设有通长的第二内腔301,所述第二内腔301的内底面3011设有卡槽30111;
所述芯板安装部4为通长的凹槽。
基于现有技术中指出的缺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型材制造型材框架时的组装效率会更高,并且连接牢固,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以门板的型材框架的其中某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为例说明,使用所述型材生产门板时,在其中一条型材的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的第一内腔101插入角码的一端,在另外一条型材的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的第一内腔101插入角码的另一端,从而,使得第一内腔101的第一顶面11、第一底面12、第一左面13和第一右面14均抵住角码的外壁面;同样地,将另一角码的一端插入至其中一条型材的卡槽30111内,将该角码的另一端插入至另外一条型材的卡槽30111内;
而型材的两端均有斜切角,完成了角码的放置之后,再施力把两条型材的距离推近,两条型材端部的斜切角相互贴合,则完成了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一方面不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另一方面不需要采用粘接的方式,便可快速地将型材生产成型材框架,从而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一般门板生产完成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是位于门框(指的是型材框架)外侧的位置,所以两条型材之间利用通过它们的第一角码安装部1的第一内腔101连接时,一般会采用较大尺寸的角码,保证此处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门板的外侧端角不会发生开裂的情况。
在门板生产完成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是位于门框内侧的位置,因为门框的外侧已经通过较大尺寸的角码进行连接,所以两条型材之间利用通过它们的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卡槽30111连接时,不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角码,所以,为了保证门框内侧位置的连接强度,一般会采用尺寸较小的扁平型的角码。
对于所述型材本身的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角码安装部1和第二角码安装部3,保证两条型材之间的连接能够采用两个角码进行,提高了型材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在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和第二角码安装部3之间设置提手加强部2,尤其是在所述提手加强部2的顶部设置通长的弧形凸起21,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型材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所述型材的使用寿命。
所述提手加强部2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当采用所述型材制成门板后,由于门板的重量会较大,由于在所述提手加强部2的顶部设置了通长的弧形凸起21,因此,所述弧形凸起21也可以作为工作人员提起门板的受力点,方便技术人员提起门板。
所述芯板安装部4为通长的凹槽,所述芯板安装部4设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右侧面,因此,所述芯板安装部4可以作为芯板的安装位置;而型材框架一般由四条型材组成,通过四个所述凹槽便能将芯板卡稳,因此,能够提高门板的制造效率。
进一步,所述提手加强部2还包括加强台阶22和圆弧台阶23;
所述加强台阶22设于所述弧形凸起21的右侧,所述圆弧台阶23设于所述加强台阶23的右侧;所述加强台阶22的顶面高于所述弧形台阶23的顶面。
通过设置所述加强台阶22和圆弧台阶23,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所述型材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顶部设有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包括直板311和弧形板312;
所述直板311的左侧连接于所述提手加强部2的右侧面,所述直板311的右侧连接于所述弧形板312的左侧,所述弧形板312的右侧连接于所述芯板安装部4的左侧面。
由于门板在制作时,芯板的边沿是卡进所述芯板安装部4内,并且由于芯板本身的重量相对于型材来说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设置支撑件31来支撑所述芯板安装部4的左侧面,保证芯板固定在所述芯板安装部4时,所述芯板安装部4本身不会发生形变,保证芯板安装得更稳。
而所述支撑件31由直板311和弧形板312组成,所述弧形板312能够提高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抗弯折程度。
进一步,所述芯板安装部4包括加强顶板41,所述加强顶板41为顶面鼓起的板体;
由于所述芯板安装部4是需要安装芯板的,当门板组装完成之后,所述加强顶板41是处于门板的正面,所以所述加强顶板41起到支撑所述芯板正面的作用,因此,将所述加强顶板41设置成顶面鼓起,使所述加强顶板41的结构强度更大,保证所述芯板安装部4能够更稳定地卡主所述芯板。
进一步,还包括L型板303和横向板304;
所述L型板303包括横板3031和竖板3032;
所述竖板303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内底面3011,所述横板3031被所述竖板3032架离于所述内底面3011;
所述横向板304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3的内壁;
所述横板3031和所述横向板304处于相同的高度;
所述横板3031、横向板304和内底面3011围成所述卡槽30111;
所述横板3031的右侧面与所述横向板304的左侧面之间设有避空位305。
由于所述卡槽30111一般是配合扁平的角码使用,而这种角码本身的尺寸也较小,因此,通过设置所述避空位305,减少角码插入至所述卡槽30111时与所述横板3031、横向板304和竖板303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角码插入至所述卡槽30111内的摩擦力,使得扁平角码能够更快速轻易地插入至所述卡槽30111内,从而提高型材框架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所述弧形凸起21的左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顶部,使得所述弧形凸起21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1的外顶面。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第二角码安装部和芯板安装部;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提手加强部和第二角码安装部依次从左至右设置,所述芯板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右侧面;
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由第一顶面、第一底面、第一左面和第一右面围成;
所述提手加强部包括通长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的外顶面;
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设有通长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卡槽;
所述芯板安装部为通长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加强部还包括加强台阶和圆弧台阶;
所述加强台阶设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右侧,所述圆弧台阶设于所述加强台阶的右侧;
所述加强台阶的顶面高于所述圆弧台阶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顶部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直板和弧形板;
所述直板的左侧连接于所述提手加强部的右侧面,所述直板的右侧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左侧,所述弧形板的右侧连接于所述芯板安装部的左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安装部包括加强顶板,所述加强顶板为顶面鼓起的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板和横向板;
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和竖板;
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内底面,所述横板被所述竖板架离于所述内底面;
所述横向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角码安装部的内壁;
所述横板和所述横向板处于相同的高度;
所述横板、横向板和内底面围成所述卡槽;
所述横板的右侧面与所述横向板的左侧面之间设有避空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左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角码安装部顶部。
CN202021082709.8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Active CN21274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709.8U CN2127437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709.8U CN2127437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3743U true CN212743743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2709.8U Active CN2127437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65045U (zh) 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
CN212743743U (zh) 一种提高型材框架组装效率的型材
CN217563597U (zh) 一种光伏钢边框用转角连接件、光伏边框和光伏组件
CN217563598U (zh) 一种光伏边框用钢框条、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4591298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2743771U (zh) 一种门板
CN211774897U (zh) 超大尺寸单元式玻璃幕墙
CN213014970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的安装结构
CN209413057U (zh) 转角连接组件
CN208481300U (zh) 底座结构以及洗碗机
CN212837402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组角角码
CN220954098U (zh) 一种加强型幕墙系统
CN219671847U (zh) 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gmt板
CN216611359U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
CN219158086U (zh) 一种拼装式幕墙连接结构
CN216851872U (zh) 型材无折边的双玻组件
CN221101594U (zh) 一种便捷可拆卸盛具连体标识牌
CN217537825U (zh) 一种防变形的建筑铝模结构
CN215630647U (zh) 一种阳光房的框架连接结构
CN220254440U (zh) 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
CN219576973U (zh) 一种便于和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边框
CN219204425U (zh) 新型光伏组件边框装配用钢角码
CN211369342U (zh) 一种拼接式加强角钢
CN21108071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玻璃幕墙结构
CN215802296U (zh) 一种锚固度高的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Address after: 528000 no.12-1, Minhong Road, changhongling Industrial Park,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Patentee after: Foshan gaogaobang Aluminum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12-5, Minhong Road, changhongling Industrial Park,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ipinhui Hom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