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7640U -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7640U
CN212737640U CN202020996746.3U CN202020996746U CN212737640U CN 212737640 U CN212737640 U CN 212737640U CN 202020996746 U CN202020996746 U CN 202020996746U CN 212737640 U CN212737640 U CN 21273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turn
layer
bead
be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67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Shin Petrel Tire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Shin Petrel Tire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Shin Petrel Tire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Shin Petrel Tire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67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和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该胎唇结构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层和钢丝子口层;三角胶设置在钢圈上;胎体层由轮胎内侧至轮胎外侧从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三角胶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反包端;钢丝子口层包覆于胎体层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外侧构造出第二反包端,在轮胎内侧构造出第一包覆端,第二反包端位于第一反包端的下方,第一反包端位于第一包覆端的下方;第一反包端、第二反包端和第一包覆端上均包裹贴合胶片。从而可在不影响轮胎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提高轮胎的产量。

Description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今轮胎产业发展的趋势。由于环境污染,国家号召轮胎行业生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出和及时翻新的轮胎。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今的载重汽车轮胎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负荷和越来越高的速度,加之轮胎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最大限度地提高载重轮胎的耐久性能比以往更具重要意义。提高耐久性能需要轮胎有良好的初始里程以及优良的翻新价值。因此,具有滚动阻力小、节油、耐久耐磨性能好和翻新性能佳等优点的全钢子午线轮胎成为轮胎产业中的主力。但是,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行驶过程中,胎唇部位往往会发生裂口、变形等,成为轮胎产生故障的多发部位。对此,胎唇部位的结构设计改进已经成为重要课题。
相关技术中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通过降低胎唇应力集中,提高了胎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但其生产效率较低,占用工装及半制品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其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层和钢丝子口层;
所述三角胶设置在所述钢圈上;
所述胎体层由轮胎内侧至轮胎外侧从所述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所述三角胶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反包端;
所述钢丝子口层包覆于所述胎体层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外侧构造出第二反包端,在轮胎内侧构造出第一包覆端,所述第二反包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包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包端位于所述第一包覆端的下方;
所述第一反包端、所述第二反包端和所述第一包覆端上均包裹贴合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其通过在第一反包端、第二反包端和第一包覆端点上设置贴合胶片包裹,可减少端点集中应力和分散剪切应力,提高胎唇耐久力;此外,通过无尼龙补强层设计降低胎唇部散热,增强胎唇耐老化性能;从而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产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包覆端、所述第一反包端和所述第二反包端形成阶梯式缓冲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包端与所述第二反包端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20mm;所述第一包覆端与所述第一反包端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内衬层复合件和胎侧耐磨胶,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所述胎体层和所述钢丝子口层,所述胎侧耐磨胶包覆所述钢丝子口层并与所述内衬层复合件衔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胎侧耐磨胶的端点延伸至接近所述三角胶的顶点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三角胶的宽度为21mm~24mm;所述三角胶的高度为65mm~7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上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胎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胎唇结构100;
钢圈1;
三角胶2;
胎体层3、第一反包端31;
钢丝子口层4、第二反包端41、第一包覆端42;
贴合胶片5;
内衬层复合件6;
胎侧耐磨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相关技术中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通过降低胎唇应力集中,提高了胎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但其生产效率较低,轮胎设计每班(8小时)成型生胎只有70-80条,同时占用工装及半制品转换。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其轮胎设计每班(8小时)成型生胎可达110-130条,提升了生产效率,简化前工程备料工序,减少了工装及帘线的压延等工艺过程,降低制程不良率。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100,包括钢圈1、三角胶2、胎体层3和钢丝子口层4。
具体而言,三角胶2设置在钢圈1上,作为胎圈部分的主要填充物,起到支撑胎壁的作用。胎体层3由轮胎内侧至轮胎外侧从钢圈1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三角胶2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反包端31;如此,胎体层3具有位于轮胎内侧的胎体层主体部和位于轮胎外侧的胎体层反包部;胎体层主体部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包覆三角胶2,胎体层反包部从胎体层主体部延伸并绕过钢圈1反包想轮胎外侧,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一反包端31。钢丝子口层4包覆于胎体层3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外侧构造出第二反包端41,在轮胎内侧构造出第一包覆端42,第二反包端41位于第一反包端31的下方,第一反包端31位于第一包覆端42的下方。也就是说,钢丝子口层4包覆于胎体层3外,与胎体层3共同包住钢圈1及三角胶2与钢圈1连接的一端,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二反包端41,位于轮胎内侧的一端为第一包覆端42,并且第二反包端41位于第一反包端31的下方,第一反包端31位于第一包覆端42的下方,也即钢丝子口层4构造出内高外低的U型结构。然后,第一反包端31、第二反包端41和第一包覆端42上均包裹贴合胶片5。
其中,可以理解地,该胎唇结构100相较相关技术中的胎唇部,没有设置尼龙补强层,且其钢丝子口层4只有一层。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100,其通过在第一反包端31、第二反包端41和第一包覆端点42上设置贴合胶片5包裹,可减少端点集中应力和分散剪切应力,提高胎唇耐久力;此外,通过无尼龙补强层设计和仅一层的钢丝子口层4降低胎唇部散热,增强胎唇耐老化性能;从而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产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包覆端42、第一反包端31和第二反包端41形成阶梯式缓冲带,从而缓解来自轮辋的作用力。
可选地,第一反包端31与第二反包端41之间的高度差L2为10mm~20mm;第一包覆端42与第一反包端31之间的高度差L1为10mm~20mm。如此设置,可进一步合理化分散胎唇处应力,可使胎体层反包部位的应力过渡更为均匀,降低胎体层反包端点处的应力集中,缓解来自轮辋的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内衬层复合件6和胎侧耐磨胶7。其中,内衬层复合件6包覆胎体层3和钢丝子口层4,胎侧耐磨胶7包覆钢丝子口层4并与内衬层复合件6衔接。具体地,内衬层复合件6位于轮胎内侧,胎侧耐磨胶7位于轮胎外侧并包覆钢丝子口层4相对钢圈1的底部,内衬层复合件6与胎侧耐磨胶7在轮胎内侧衔接。
可选地,胎侧耐磨胶7的端点延伸至接近三角胶2的顶点位置处,从而提高胎唇的耐久性能。
可选地,三角胶2的宽度为21mm~24mm;三角胶2的高度为65mm~75mm。如此设置,可保证轮胎胎唇部位的耐久性能满足市场使用的条件。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轮胎的胎唇结构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简化前工程备料工序,减少了工装及帘线的压延等工艺过程,降低制程不良率,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载重轮胎的胎体耐久性能,满足翻新性能,起到节能降耗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上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在胎唇部采用上述的胎唇结构,使得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产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层和钢丝子口层;
所述三角胶设置在所述钢圈上;
所述胎体层由轮胎内侧至轮胎外侧从所述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所述三角胶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反包端;
所述钢丝子口层包覆于所述胎体层的外表面并在轮胎外侧构造出第二反包端,在轮胎内侧构造出第一包覆端,所述第二反包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包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包端位于所述第一包覆端的下方;
所述第一反包端、所述第二反包端和所述第一包覆端上均包裹贴合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端、所述第一反包端和所述第二反包端形成阶梯式缓冲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包端与所述第二反包端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20mm;所述第一包覆端与所述第一反包端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层复合件和胎侧耐磨胶,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所述胎体层和所述钢丝子口层,所述胎侧耐磨胶包覆所述钢丝子口层并与所述内衬层复合件衔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耐磨胶的端点延伸至接近所述三角胶的顶点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胶的宽度为21mm~24mm;所述三角胶的高度为65mm~75mm。
7.一种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的胎唇结构。
CN202020996746.3U 2020-06-03 2020-06-03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Active CN21273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6746.3U CN212737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6746.3U CN212737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7640U true CN21273764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6746.3U Active CN212737640U (zh) 2020-06-03 2020-06-03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7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78404B1 (en) Tire with reduced bead mass
CN1073026C (zh) 低纵横比卡车轮胎
US4408648A (en) Tubeless radial ply tire for heavy-duty vehicles
US5885388A (en) Pneumatic tire with swelled bead core inner surface
JPWO2009078425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588248A (zh) 一种耐沟底裂的载重用轮胎
EP0884200B1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radial tyres
CN211222914U (zh) 一种耐沟底裂的载重用轮胎
US9073389B2 (en) All steel fabric radial construction for agricultural tires
CN101596841A (zh) 充气轮胎
US7562685B2 (en) Run-flat tire
US6260597B1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radial tires with organic fiber cord bead reinforcing layer
EP3798027B1 (en) Tire with improved bead portion
CN212737640U (zh) 轮胎的胎唇结构及载重汽车全钢子午线轮胎
US7165590B2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radial tire with carcass ply winding-up portion
JPH06156022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200221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647977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211106782U (zh) 轻载半钢子午线轮胎
CN215590404U (zh) 一种载重子午线轮胎
EP4005826B1 (en) Radial tire
CN220163594U (zh) 一种肩部耐久的uhp轮胎
CN218489406U (zh) 一种宽基低断面轮胎
CN219382125U (zh) 一种应用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胎圈结构
CN114312169B (zh) 一种支撑胶及防爆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