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7448U -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7448U
CN212727448U CN202021906626.6U CN202021906626U CN212727448U CN 212727448 U CN212727448 U CN 212727448U CN 202021906626 U CN202021906626 U CN 202021906626U CN 212727448 U CN212727448 U CN 212727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ayer
heating pad
graphene
pa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66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张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66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7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7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7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包括加热垫主体,加热垫主体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两侧设置有铝箔层,铝箔层远离加热层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粘结层远离铝箔层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远离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纤维层,纤维层外侧设置有毛毡层,加热层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外侧设置有PET板,PET板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涂层,加热丝弯曲处设置有凸起;该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通过设置凸起与PET板,使加热垫主体散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的情况;通过设置石墨烯涂层与铝箔层,使加热垫主体预热快,减少热量损耗;通过设置阻燃层,使加热垫主体使用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垫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背景技术
加热垫是一种用于人体局部热疗的装置,通常通过与电源连接,使内部发热,从而对人体局部进行热疗,加热垫主要是用在身体的局部热敷,通过加热垫的加热实现对身体局部放松保健的功效;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排列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质新材料,具优异的导热特性,在电子、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石墨烯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添加剂来提高材料的热学性能。
现有的加热垫通常都是采用三层结构,加热丝被上下两层固定夹在中间,然后利用粘结剂或者缝制实现加热丝的固定,然而加热垫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搓揉,容易造成加热丝变形,从而导致加热丝之间的间距缩短,长时间通电就会使加热垫的局部过热,进而造成加热丝的烧毁或者使用者的烫伤;另外,由于现有的加热垫多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加热丝在加热之后,热量通过隔热材料散发,由于隔热材料导热性不佳,导致加热丝产热的利用率不高,使加热垫预热时间过长,从而加大了电量使用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包括加热垫主体,所述加热垫主体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远离加热垫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所述加热垫主体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两侧设置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远离加热层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远离铝箔层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外侧设置有毛毡层,所述加热层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侧设置有PET板,所述PET板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涂层,所述加热丝外侧贯穿PET板设置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丝弯曲处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一端通过电路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另一端通过电路贯穿加热垫主体与加热丝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宽度尺寸与铝箔层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层通过粘结层与铝箔层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外侧通过粘结层与阻燃层固定连接,所述阻燃层外侧通过粘结层与纤维层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层宽度尺寸与毛毡层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纤维层内部纤维与毛毡层交织连接,所述纤维层与毛毡层通过编织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丝贯穿加热通道,所述加热丝呈S形曲折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ET板宽度尺寸与加热丝弯曲高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丝通过加热通道贯穿PET板与石墨烯涂层,所述加热丝两端与PET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起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起与PET板固定连接,所述凸起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凸起排布于加热丝弯曲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通过设置凸起与PET板,利用加热丝贯穿PET板,通过PET板的特异的耐蠕变性能,能有效阻碍加热丝变形,且通过凸起设置在加热丝弯曲处,进一步阻碍加热丝变形,使加热丝在PET板内稳定的呈S形排布,从而使加热垫主体散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的情况;
2、该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通过设置石墨烯涂层与铝箔层,加热丝发热后,利用石墨烯涂层增加加热垫主体内部的热传导性,从而使热量快速传递到铝箔层,通过铝箔层进一步加快热量传导,使加热垫主体预热快,减少热量损耗;
3、该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通过设置阻燃层,通过对加热垫主体内部热量进行阻燃,防止加热层热量过高,将纤维层与毛毡层点燃,使加热垫主体使用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热丝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垫主体;2、控制器;3、电源插头;4、加热层;5、铝箔层;6、粘结层;7、阻燃层;8、纤维层;9、毛毡层;10、加热丝;11、PET板;12、石墨烯涂层;13、加热通道;1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包括加热垫主体1,加热垫主体1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远离加热垫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3,加热垫主体1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层4,加热层4两侧设置有铝箔层5,铝箔层5远离加热层4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6,粘结层6远离铝箔层5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7,阻燃层7远离粘结层6的一侧设置有纤维层8,纤维层8外侧设置有毛毡层9,加热层4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丝10,加热丝10外侧设置有PET板11,PET板11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涂层12,加热丝10外侧贯穿PET板11设置有加热通道13,加热丝10弯曲处设置有凸起14。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一端通过电路与电源插头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加热垫主体1,控制器2另一端通过电路贯穿加热垫主体1与加热丝10电性连接,利用加热垫主体1控制加热丝10发热;加热层4宽度尺寸与铝箔层5宽度尺寸相适配,加热层4通过粘结层6与铝箔层5固定连接,使加热垫主体1结构稳固,防止加热层4脱落,铝箔层5外侧通过粘结层6与阻燃层7固定连接,铝箔层5用于导热,阻燃层7用于防止加热层4温度过高,引燃外侧纤维层8与毛毡层9,阻燃层7外侧通过粘结层6与纤维层8固定连接,使加热垫主体1内部结构稳固;纤维层8宽度尺寸与毛毡层9宽度尺寸相适配,纤维层8内部纤维与毛毡层9交织连接,纤维层8用于确保加热垫主体1的柔软度,毛毡层9用于增加加热垫主体1表面的舒适度,使加热垫主体1使用更舒适,加热垫主体1纤维层8与毛毡层9通过编织固定连接,防止毛毡层9脱落;加热丝10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13内径尺寸相适配,加热丝10贯穿加热通道13,用于加热垫主体1内产热,加热丝10呈S形曲折排布,使热量散布均匀;PET板11宽度尺寸与加热丝10弯曲高度尺寸相适配,加热丝10通过加热通道13贯穿PET板11与石墨烯涂层12,PET板11用于阻碍加热丝10受压变形,石墨烯涂层12用于增强加热垫主体1内部的导热性,且使热量散发更均匀,加热丝10两端与PET板11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加热丝10;凸起14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13内径尺寸相适配,凸起14与PET板11固定连接,使凸起14结构稳定,凸起14数量为若干组,凸起14排布于加热丝10弯曲处,用于阻碍加热丝10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首先将电源插头3与电源连接,通过控制器2控制加热垫主体1开启并调节温度,加热丝10通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量通过加热丝10发出,从PET板11散发出去,利用石墨烯涂层12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使其快速传递到铝箔层5,利用铝箔层5进一步加快热量传导,使加热垫主体1预热快,减少热量损耗,热量通过阻燃层7降温,防止加热层4热量过高,将纤维层8与毛毡层9点燃,然后热量散发到纤维层8与毛毡层9,从而使使用者可以感受到加热垫主体1表面的热度,实现对身体局部的放松保健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垫主体1的柔软性,外力容易对加热丝10进行挤压,通过PET板11特异的耐蠕变性能,能有效阻碍加热丝10变形,且通过凸起14设置在加热丝10弯曲处,进一步阻碍加热丝10变形,使加热丝10在PET板11内稳定的呈S形排布,从而使加热垫主体1散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垫主体(1),所述加热垫主体(1)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远离加热垫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3),所述加热垫主体(1)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两侧设置有铝箔层(5),所述铝箔层(5)远离加热层(4)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6),所述粘结层(6)远离铝箔层(5)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远离粘结层(6)的一侧设置有纤维层(8),所述纤维层(8)外侧设置有毛毡层(9),所述加热层(4)内部中心设置有加热丝(10),所述加热丝(10)外侧设置有PET板(11),所述PET板(11)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涂层(12),所述加热丝(10)外侧贯穿PET板(11)设置有加热通道(13),所述加热丝(10)弯曲处设置有凸起(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一端通过电路与电源插头(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另一端通过电路贯穿加热垫主体(1)与加热丝(1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4)宽度尺寸与铝箔层(5)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层(4)通过粘结层(6)与铝箔层(5)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5)外侧通过粘结层(6)与阻燃层(7)固定连接,所述阻燃层(7)外侧通过粘结层(6)与纤维层(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8)宽度尺寸与毛毡层(9)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纤维层(8)内部纤维与毛毡层(9)交织连接,所述纤维层(8)与毛毡层(9)通过编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10)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13)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丝(10)贯穿加热通道(13),所述加热丝(10)呈S形曲折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板(11)宽度尺寸与加热丝(10)弯曲高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加热丝(10)通过加热通道(13)贯穿PET板(11)与石墨烯涂层(12),所述加热丝(10)两端与PET板(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外径尺寸与加热通道(13)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凸起(14)与PET板(11)固定连接,所述凸起(14)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凸起(14)排布于加热丝(10)弯曲处。
CN202021906626.6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Active CN212727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626.6U CN21272744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626.6U CN21272744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7448U true CN21272744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25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6626.6U Active CN21272744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7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3328B1 (ko) 신축성 발열선
KR101865825B1 (ko) 탄소펠트 발열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7311207U (zh) 一种ptc石墨烯座椅加热垫及应用其的加热座椅
JP2015531148A (ja) 微細発熱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発熱体
CN212727448U (zh) 一种可避免局部过热的石墨烯加热垫
TW201412178A (zh) 電熱(地)毯之發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與發熱系統
CN206894925U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发热布料
KR20190057008A (ko) 탄소 섬유를 이용한 복사열이 강한 온열 시트
KR20100127435A (ko) 매트리스
CN204180299U (zh) 一种碳纤维面状发热体及包含其的电热毯和交通工具
CN101449623B (zh) 用于弯曲自调节的线缆的方法和用于保护过热的加热垫
JP2015122180A (ja) 可撓性ヒータ
CN203554705U (zh) 云母加热片
KR20110053863A (ko) 유연성 발열체를 이용한 착용형 발열패드
CN207179784U (zh) 具有复合型电热丝的电暖器
KR20170000610A (ko) 휴대용 온열패드
CN214070184U (zh) 石墨烯编织发热膜片
CN206659154U (zh) 一种发热背心
CN206272873U (zh) 一种即热式碳纤维电暖空调的发热装置
CN204539496U (zh) 可挠性透气电热构造
CN221010331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保暖装备
CN218044585U (zh) 一种组合发热形式的电热毯
KR200269305Y1 (ko) 발열 면시트
CN21325028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辅助用石墨烯加热垫
CN2574328Y (zh) 电热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