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9154U - 一种发热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9154U
CN206659154U CN201720374594.1U CN201720374594U CN206659154U CN 206659154 U CN206659154 U CN 206659154U CN 201720374594 U CN201720374594 U CN 201720374594U CN 206659154 U CN206659154 U CN 206659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foil
carbon nano
tube film
film layer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45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娟
郑莉
金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Weiy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Weiy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Weiy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45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9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9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9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背心,包括发热单元、保护单元、控制单元和电路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个碳纳米管薄膜层,相邻两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任一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电连接,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向电连接,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设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之间。本实用新型至少有以下优点:发热效率高、舒适性好、可水洗、质地柔软且调温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背心。
背景技术
当气温变化温度降低时,人们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增加衣着,如添加毛衣、厚外套或羽绒背心等防寒衣物,使身体能够保持温暖。传统的防寒衣物是以保暖布料或毛料织成,本身并无产生热量的能力,主要是阻挡使用者所散发的热量散失至外界,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然而防寒衣物虽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保暖功能,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暖功效,无法实时提供热源,而且传统防寒衣物材质膨松,会影响到使用者行动的灵活性。
目前市场是提供了多种的保暖装置,例如现有的保暖衣公开了一种将电热片与衣物相互分离的设计方式,并采用拉链或纽扣将电热片固定于衣物上,如欲清洗衣物时,需要将电热片从衣物上拆卸下来,不可直接进行水洗。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使用碳纤维作为发热单元,但是碳纤维质地较硬,且为线状发热,舒适性能较差。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和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下,消费者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则需要通过档位调节去控制温度,一般是通过调节电流实现所需要的温度,但是目前基本没出现通过调节电阻以实现温度的控制,且温度调节的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背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水洗、舒适性差、温度不可便捷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热背心,包括发热单元、保护单元、控制单元和电路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个碳纳米管薄膜层,相邻两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任一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电连接,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向电连接,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设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之间设有信号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通过所述信号控制开关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远离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的表面分别设有磁性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背心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包括10-15个层叠的碳纳米管薄膜,相邻两层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之间通过化学键、范德华力、氢键、粘接或热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的定位槽,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与所述定位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档位开关、预约开关和定时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连接的无线终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有碳纳米管薄膜层,包括若干个层叠的碳纳米管薄膜,其密度比较低且柔韧性能好,任意折叠弯曲的情况下不影响其导电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够快速使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碳纳米管薄膜具有优越的远红外性能,在取暖的同时达到保健舒筋活络的功效;
2、通过设置有保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热塑性弹性体层,热塑性弹性体层具有高弹性、耐老化、环保无毒,舒适性能好的优点,且质地柔软,可水洗;
3、通过设置有信号控制开关,在需要不同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通过信号输出直接有效的调节信号控制开关的通电情况,以控制碳纳米管薄膜层通电情况,从而对温度进行调节;
4、通过设有磁性纤维层,可直接配合设置在与其对应的吸合部分,代替了传统需要拉链或纽扣的固定方式,采用磁性纤维层,固定方式简单便捷,拆卸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控制单元;2、碳纳米管薄膜层;3、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4、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5、第一铜箔片;6、第二铜箔片;7、磁性纤维层;8、热敏电阻;9、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发热背心,包括发热单元、保护单元、控制单元1和电路单元,所述发热背心在使用时外接有5V的直流电源。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个碳纳米管薄膜层2,相邻两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之间的间距在32-38㎜之间。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贴覆在人体腰部位置,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沿人体脊椎对称设置,符合人体脊椎结构特征,增强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每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包括10-15个层叠的碳纳米管薄膜,相邻两层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之间通过化学键、范德华力、氢键、粘接或热压连接。通过设置有碳纳米管薄膜层2,包括若干个层叠的碳纳米管薄膜,其密度比较低且柔韧性能好,任意折叠弯曲的情况下不影响其导电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够快速使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碳纳米管薄膜具有优越的远红外性能,在取暖的同时达到保健舒筋活络的功效。使用过程中,通电10s后表面温度可升到35℃,1min内即可达到设定的最高温度。碳纳米管薄膜具有优越的远红外性能,使用过程中红外线波长为3-25μm,符合人体健康波段,在取暖的同时达到保健舒筋活络的功效。使用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发热材料,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产生负面影响,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3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4,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3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的定位槽9,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分别与所述定位槽9过盈配合。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具有高弹性、耐老化、环保无毒,舒适性能好的优点,且质地柔软,可水洗,本发明中优选的水洗次数为20次,水洗的方式为机洗。
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任一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电连接,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电连接。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之间设有信号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分别通过所述信号控制开关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电连接。通过设置有信号控制开关,在需要不同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通过信号输出直接有效的调节信号控制开关的通电情况,以控制碳纳米管薄膜层2的通电情况,从而对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第一铜箔片5和第二铜箔片6设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3和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4之间,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3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4远离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的表面分别设有磁性纤维层7。通过设有磁性纤维层7,可直接配合设置在与其对应的吸合部分,代替了传统需要拉链或纽扣的固定方式,采用磁性纤维层7,固定方式简单便捷,拆卸方便。
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档位开关、预约开关和定时开关。所述发热背心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2温度的热敏电阻8,所述热敏电阻8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电连接。所述发热背心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1通过无线连接的无线终端。通过设置有控制单元1和与其无线连接的无线终端,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所述控制单元1实施操作和监控,提高整体的智能化程度。本发明中优选的无线终端为手机APP客户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发热背心,包括发热单元、保护单元、控制单元和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个碳纳米管薄膜层,相邻两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任一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电连接,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向电连接,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设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之间设有信号控制开关,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通过所述信号控制开关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和第二热塑性弹性体层远离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的表面分别设有磁性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背心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碳纳米管薄膜层包括10-15个层叠的碳纳米管薄膜,相邻两层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之间通过化学键、范德华力、氢键、粘接或热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弹性体层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的定位槽,所述第一铜箔片和第二铜箔片分别与所述定位槽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档位开关、预约开关和定时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连接的无线终端。
CN201720374594.1U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发热背心 Active CN206659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4594.1U CN206659154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发热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4594.1U CN206659154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发热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9154U true CN206659154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8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4594.1U Active CN206659154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发热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9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417A (zh) * 2021-07-05 2021-09-10 深圳市时尚发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磨防触电结构功能的智能服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417A (zh) * 2021-07-05 2021-09-10 深圳市时尚发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磨防触电结构功能的智能服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586A (zh) 一种远红外柔性可穿戴加热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8783122U (zh) 一种远红外柔性可穿戴加热片及智能加热服装
CN106626633A (zh) 一种即热式碳纤维布
CN206659154U (zh) 一种发热背心
CN206659169U (zh) 可水洗的发热背心
CN206894925U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发热布料
CN109041299A (zh) 一种柔性电发热片及服装
CN209643007U (zh)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环保电热毯
CN106983195A (zh) 可水洗的发热背心
CN209437472U (zh) 具远红外线功能的肩颈热敷护具
CN205306052U (zh) 一种可拆卸多点电加热服
CN108235469A (zh) 一种采用石墨烯发热膜的防水发热桌垫
CN209563519U (zh) 一种具有石墨烯加热模块的内衬
CN202843010U (zh) 具有温差发电装置的保暖床垫
CN206808715U (zh) 一种智能监控碳纤维发热衣服
CN218044585U (zh) 一种组合发热形式的电热毯
CN210840089U (zh) 一种新型石墨烯发热膜带
CN111901908A (zh) 一种石墨烯电加热布及其制造工艺
CN200987219Y (zh) 衣物发热模块
CN205961480U (zh) 一种加热片
CN213909538U (zh) 一种会发热的被子
CN211240128U (zh) 一种可随意粘贴的取暖贴
CN206294923U (zh) 一种可发热服装
CN205425118U (zh) 一种碳纳米涂覆发热垫
CN209284376U (zh) 一种颈腰两用加热围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02, 3rd floor, building 1, Zone C, Dongfang Industrial Park, No.1 Huayu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IYI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4-b101-20, creative industry park,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WEIYI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REATIVE-CARBON NANO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