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6877U -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6877U
CN212726877U CN202021566277.8U CN202021566277U CN212726877U CN 212726877 U CN212726877 U CN 212726877U CN 202021566277 U CN202021566277 U CN 202021566277U CN 212726877 U CN212726877 U CN 212726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terminal
diode
switch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62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刚
赵礼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62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6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6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6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第一二极管、变压器、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其中,整流滤波电路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与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第四电压信号,简化了开关电源结构,降低了PCB设计难度,减小了PCB面积。

Description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器具,如电磁炉或电磁灶,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随着技术的进步,元器件质量的不断提高,电磁加热器具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出现了双灶电磁加热器具。
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常见的做法是采用两路开关电源电路,分别为两个灶头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供电,这种方式中由于涉及两路开关电源电路,PCB设计复杂且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减小了PCB的面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第一二极管、变压器、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其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负向输出端接于第一接地点,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向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向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四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点。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整流滤波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变压器的绕组输出四路电压信号,从而可以分别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两路驱动电路和两路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简化了电磁加热器具中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开关电源结构,降低了PCB设计难度,减小了PCB面积。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向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通过第一电容的滤波作用以及第二二极管的整流作用,使得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能够保持持续稳定。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向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向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点。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向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该开关电源电路中,通过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对电流信号进行整流,使得输出的信号能够保持连续稳定。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通过第二电容的滤波作用以及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整流作用,使得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三电压信号和第四电压信号能够保持持续稳定。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通过第一电阻来增加第一电压信号的负载,使得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不会过低,从而能够正常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供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通过第二电阻来增加第三电压信号的负载,使得第三电压信号和第四电压信号的电压不会过低,从而能够正常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供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其中,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向端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向端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向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向端与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芯片、第四电容和第七二极管,其中,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向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一加热主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四电阻、第二加热主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五电阻,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中,
所述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接于第一接地点;
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接于第二接地点;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以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连接,以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中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以为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电磁加热电路中,由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的回路连接于第一接地点,而输出第三电压信号和第四电压信号的回路连接于第二接地点。由于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之间仅间隔了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而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上的电压较小,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之间的压差也较小。因此,对于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变压器,绕组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较低,可以选择普通骨架,减小变压器体积,减小走线面积,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降低了器件成本。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磁加热电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该开关电源电路中,整流滤波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变压器的绕组输出四路电压信号,从而可以分别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两路驱动电路和两路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简化了电磁加热器具中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开关电源结构,降低了PCB设计难度,减小了PCB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加热电路应用于双灶或多灶电磁加热器具中,以双灶电磁炉为例,两个灶头能够同时加热,也可以分别加热。通常双灶电磁炉采用两个控制电路,例如微控制单元(MCU),分别控制两个驱动电路,从而驱动两个灶头各自对应的加热电路对锅具进行加热。因此,也就需要两组开关电源来为两个灶头各自的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由于涉及两组开关电源电路,PCB设计复杂且面积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采用一组开关电源电路来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两组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从而降低PCB设计难度,减少PCB面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提出的电路改进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开关电源电路300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10、开关控制电路120、第一二极管D1、变压器T1、第一稳压电路130和第二稳压电路140。
其中,整流滤波电路110的正向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10的负向输出端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CC1,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三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120通过内部的开关管的通断来控制输出信号的电压。
第一二极管D1的负向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端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
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还与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稳压电路30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DD1,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
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VCC2。
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与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出端输出第四电压信号VDD2,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
本实施例中,整流滤波电路110对输入的市电电压进行整流并滤波,将经过整流滤波的电流输出至开关控制电路120,开关控制电路120通过内部的开关管的通断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降压并输出。开关控制电路120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CC1。该第一电压信号VCC1可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一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一二极管D1用于在开关控制电路120关断时形成续流回路。
变压器T1具有两个次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通过第一稳压电路130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DD1,第二电压信号VDD1可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一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二次级绕组输出两路电压信号,其中,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VCC2,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以及第二端通过第二稳压电路140输出第四电压信号VDD2,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二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变压器的绕组输出四路电压信号,从而可以分别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两路驱动电路和两路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简化了电磁加热器具中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开关电源结构,降低了PCB设计难度,减小了PCB面积。
以下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电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
第二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向端与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二极管D3的正向端与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向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且第三二极管D3的负向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
第四二极管D4的正向端与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向端与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2中所示,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的信号经过第一电容C1滤波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CC1,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一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二二极管D2对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的电流进行整流,经过整流后的电流信号输出至第一稳压电路130,经过第一稳压电路130的稳压和滤波后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DD1,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一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三二极管D3对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的电流进行整流,整流后的电流经过第二电容C2滤波后输出第三电压信号VCC2,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第四二极管D4对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输出的电流进行整流,经过整流后的电流信号输出至第二稳压电路140,经过第二稳压电路140的稳压和滤波后输出第四电压信号VDD2,用于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第二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通过本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实现了通过一组开关电源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的两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各二极管的整流和各电容的滤波,使得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四路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以称为假负载电阻。由于第一电压信号VCC1由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DD1由次级绕组输出,因此,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CC1的时刻会先于第二电压信号VDD1,为了保证第一电压信号VCC1的电压大小以及感应的第二电压信号VDD1能够满足使用需求,通过第一电阻R1来增加第一电压信号VCC1的负载,使得第一电压信号VCC1和第二电压信号VDD1的电压不会过低,从而能够正常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供电。
以下进一步结合具体电路图对本申请的开关电源电路进行说明。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四。
如图4所示,开关电源电路中,整流滤波电路10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其中,第五二极管D5的正向端与火线输入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向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向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向端与零线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
其中,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用于对市电电流进行整流,第三电容C3用于对整流后的电流进行滤波,第三电阻R3用于限流。
开关控制电路20包括电源芯片IC1、第四电容C4和第七二极管D7,其中,电源芯片的第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110的正向输出端连接,电源芯片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向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芯片的第三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并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第七二极管D7的正向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第四电容C4和第七二极管D7用于为电源芯片IC1供电。
第一稳压电路130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一稳压芯片IC2。其中,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接地点GND1;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和第一稳压芯片IC2的输入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接地点GND1;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与第一稳压芯片IC2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接地点GND1;第一稳压芯片IC2同样连接至第一接地点GND1,第一稳压芯片IC2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DD1。
第二稳压电路140包括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和第二稳压芯片IC3。其中,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接地点GND2;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和第二稳压芯片IC3的输入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接地点GND2;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与第二稳压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接地点GND2;第二稳压芯片IC3同样连接至第二接地点GND2,第二稳压芯片IC3的输出端输出第四电压信号VDD2。
第一稳压电路130中的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以及,第二稳压电路140中的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均用于滤波,电容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中通过一个开关电源电路可以为双灶电磁加热器具中两个灶头对应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别供电,简化了开关电源,使得PCB设计简单,PCB面积减小。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两个灶头对应的电路之间的干扰,本申请中还对电磁加热器具中的电磁加热电路进行改进。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磁加热电路包括:整流电路200、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第一驱动电路213、第一控制电路212、第四电阻R4、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第二驱动电路223、第二控制电路222和第五电阻R5,以及开关电源电路300。其中,开关电源电路3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电路。
整流电路200用于对输入的电流进行整流,整流电路200的正向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第一端和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电路21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13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电路2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212的第二端与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第三端连接并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
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第二端与第二驱动电路22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驱动电路223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电路2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222的第二端与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第三端连接并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
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电路213连接,用于为第一驱动电路213供电,即,第一电压信号VCC1用于为第一驱动电路213供电。
开关电源电路中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电路212连接,用于为第一控制电路212供电,即第二电压信号VDD1用于为第一控制电路212供电。
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电路223连接,用于为第二驱动电路223供电,即,第三电压信号VCC2用于为第二驱动电路223供电。
开关电源电路中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电路222连接,用于为第二控制电路222供电,即第四电压信号VDD2用于为第二控制电路222供电。
整流电路200对输入的电流进行整流后,为第一加热主电路211和第二加热主电路212供电。第一加热主电路211和第二加热主电路221共用了整流电路200。
第一电阻R1为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电流采样电阻,第一控制电路212检测第一电阻R1的电流以确定相应灶头加热时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电流,第一控制电路212还可以进一步对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实时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第一驱动电路213以驱动第一加热主电路211进行加热。
第一电阻R2为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电流采样电阻,第二控制电路222检测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以确定相应灶头加热时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电流,第二控制电路222还可以进一步对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电压进行检测,以确定实时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第二驱动电路223以驱动第二加热主电路221进行加热。
第一电阻R1与第一加热主电路211连接,并且连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第一控制电路212同样连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第二电阻R2与第二加热主电路221连接,并且连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第二控制电路222同样连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第一接地点GND1和第一接地点GND2为不同的接地点,即,第一加热主电路211和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参考地不同,第一控制电路212和第二控制电路222的参考地不同,避免了两个灶头同时加热时的干扰问题。
从图5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加热主电路211和第二加热主电路221共用了整流电路200,因此,第一接地点GND1和第二接地点GND2之间仅间隔了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作为电流采用电阻,其阻值通常较小,示例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以为毫欧级康铜电阻或锰铜电阻,两个电阻的电压比较小,压差也较小,压差通常小于控制电路的供电电压,因此PCB的设计时,对于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要求较低,使得PCB的设计难度较小,且PCB的面积也较小。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电路,由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CC1和第二电压信号VDD1的回路连接于第一接地点GND1,而输出第三电压信号VCC2和第四电压信号VDD2的回路连接于第二接地点GND2。因此,对于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变压器T1,绕组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较低,可以选择普通骨架,减小变压器体积,减小走线面积,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降低了器件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该电磁加热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电路,或者,该电磁加热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加热电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10)、开关控制电路(120)、第一二极管D1、变压器T1、第一稳压电路(130)和第二稳压电路(140);其中,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10)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10)的负向输出端接于第一接地点,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20)的第三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向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出端输出第四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接于第二接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二极管D2;
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向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向端输出第三电压信号,且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向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向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还包括第一电阻R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10)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其中,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向端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向端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向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向端与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20)包括电源芯片IC1、第四电容C4和第七二极管D7,其中,所述电源芯片IC1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10)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IC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向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IC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并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向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9.一种电磁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200)、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第一驱动电路(213)、第一控制电路(212)、第四电阻R4、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第二驱动电路(223)、第二控制电路(222)和第五电阻R5,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300),其中,
所述整流电路(200)的正向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2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212)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主电路(2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接于第一接地点;
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22)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200)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主电路(22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接于第二接地点;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中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3)连接,以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3)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中第一稳压电路(1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212)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212)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中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3)连接,以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3)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300)中第二稳压电路(14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22)连接,以为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22)供电。
10.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电路。
CN202021566277.8U 2020-07-31 2020-07-31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Active CN212726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6277.8U CN2127268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6277.8U CN2127268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6877U true CN212726877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6277.8U Active CN2127268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68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9408A (zh) * 2023-10-25 2024-01-23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9408A (zh) * 2023-10-25 2024-01-23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135B (zh) 谐振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
CN104137648B (zh) 在感应加热炊具上操作的无线厨房用具
CN103227575A (zh) 三相软切换pfc整流器
CN212726877U (zh) 开关电源电路、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CN104467437A (zh) 低待机功耗开关电源
CN101627528B (zh) 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的简化的初级侧控制电路
CN105745992A (zh) 用于给炉灶面双感应线圈加热区供电的同步电路
CN104850019B (zh) 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磁炉
CN106329938B (zh) 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68866U (zh) 一种包含可关断启动电路的高电位取能装置
US20210345459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WO2022127049A1 (zh) 谐振槽电路、宽电压输入输出电源和电子设备
CN201947180U (zh) 非隔离型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207022236U (zh) 一种电磁灶控制电路及电磁灶
CN202750315U (zh) 一种磁控管灯丝供电电路
CN207766170U (zh) 烹饪机电源及烹饪机
CN106452121A (zh) 一种电动振动台可调励磁电源
EP2333945A2 (en) Power supplying device
CN115486206A (zh) 电源转换器及电源转换方法
CN106329939B (zh) 一种开关电源变换器
CN212727465U (zh) 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加热器具
CN215580936U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开关电源系统
CN107295708A (zh) 一种电磁灶控制电路及电磁灶
CN207588728U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电磁炉
CN214069815U (zh) 谐振槽电路、宽电压输入输出电源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