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5469U -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5469U
CN212725469U CN202021227472.8U CN202021227472U CN212725469U CN 212725469 U CN212725469 U CN 212725469U CN 202021227472 U CN202021227472 U CN 202021227472U CN 212725469 U CN212725469 U CN 212725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le
positive
anodal
bas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74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境佑
凌书强
李凯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pu Power New Ener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pu Power New Ener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pu Power New Ener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pu Power New Ener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74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5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5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5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涉及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基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基座,所述正极基座的中部设有正极滑动槽和正极退让槽,所述正极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正极顶杆。该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弹性金属制成的正极适应接头能够以包容的形式包容电池正极盖帽,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电池盖冒,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卡紧正极盖帽形状不同的电池的问题,通过负极控制螺纹和负极外螺纹的配合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吸收大量公差从而避免电池发生晃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电池离不开与之配套的电池安装槽,电池安装槽内部的电池卡合机构能够保证电池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电池能够有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因电池安装槽晃动时电池随之晃动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等情况,现有电池安装槽的卡合机构大多采用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难以安装具有不同形状正极盖帽的电池,并且当电池长度小于电池安装槽的长度时,电池极易晃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0575069.5中公开有一种双电池卡榫结构,包含一壳体、两电池及一卡榫,卡榫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壳体的两电池槽之间,并选择性地卡合两电池,卡榫有一卡榫卡合部,电池有一电池卡合部,卡榫相对壳体转动至卡榫卡合部同时卡合两电池的电池卡合部或转动至卡榫卡合部仅卡合其中一电池的电池卡合部。该双电池卡榫结构,没有解决现有的电池卡合机构难以卡紧正极盖帽形状不同的电池,难以吸收大量公差从而避免电池发生晃动的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卡紧正极盖帽形状不同的电池,难以吸收大量公差从而避免电池发生晃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基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基座,所述正极基座的中部设有正极滑动槽和正极退让槽,所述正极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正极顶杆,所述正极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连接件,所述正极连接件的远离正极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旋转元件,所述正极基座远离正极旋转元件的一侧设有正极挡板,所述正极旋转元件的内腔设有正极适应弹簧和正极适应接头,所述负极基座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有负极挡板,所述负极基座的中部开设有负极退让槽和负极控制槽,所述负极控制槽的内部设有负极顶出弹簧和负极顶杆,所述负极顶杆远离负极顶出弹簧的一端设有负极连接件和负极旋转元件。
优选的,所述正极退让槽的直径大于正极滑动槽,所述正极滑动槽贯穿正极退让槽和正极基座。
优选的,所述正极挡板的远离正极基座的一侧设有正极固定螺丝,所述正极固定螺丝有四个,四个所述正极固定螺丝呈对称分布,所述正极固定螺丝贯穿正极挡板并与正极基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滑动槽的内部设有正极顶出弹簧,所述正极顶出弹簧的一端与正极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顶出弹簧的另一端与正极顶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适应接头与正极旋转元件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弹簧的一端与正极旋转元件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弹簧的另一端与正极适应接头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接头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负极挡板远离负极基座的一侧设有负极固定螺丝,所述负极固定螺丝有四个,四个所述负极固定螺丝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负极固定螺丝均贯穿负极挡板并与负极基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极退让槽的直径大于负极控制槽,所述负极控制槽贯穿负极退让槽和负极基座,所述负极顶出弹簧的一端与负极顶杆固定连接,所述负极顶出弹簧的另一端与负极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极控制槽内部远离负极顶出弹簧的一端设有负极控制螺纹,所述负极顶杆靠近负极顶出弹簧的一端设有负极外螺纹,所述负极外螺纹与负极控制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负极顶杆固定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负极旋转元件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弹性金属制成的正极适应接头能够以包容的形式包容电池正极盖帽,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电池盖冒,正极适应弹簧能够避免正极适应接头形变量过大,也能将弹力输出到正极适应接头,使正极适应接头更加紧密的贴合电池正极盖帽,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卡紧正极盖帽形状不同的电池的问题。
2、该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通过负极控制螺纹和负极外螺纹的配合设置,当电池的长度小于放置槽的长度时,能够通过转动负极旋转元件使负极控制螺纹和负极外螺纹配合从而使负极顶杆推动负极旋转元件顶紧电池,避免电池发生晃动,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吸收大量公差从而避免电池发生晃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基座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极基座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11、放置槽;2、正极基座;21、正极滑动槽;22、正极退让槽;23、正极挡板;24、正极固定螺丝;25、正极顶出弹簧;26、正极顶杆;27、正极连接件;28、正极旋转元件;29、正极适应弹簧;210、正极适应接头;3、负极基座;31、负极挡板;32、负极固定螺丝;33、负极退让槽;34、负极控制槽;35、负极控制螺纹;36、负极顶出弹簧;37、负极顶杆;38、负极外螺纹;39、负极连接件;310、负极旋转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装置外壳1的内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基座2,装置外壳1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基座3,正极基座2的中部设有正极滑动槽21和正极退让槽22,正极滑动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正极顶杆26,正极退让槽22的直径大于正极滑动槽21,正极滑动槽21贯穿正极退让槽22和正极基座2,正极顶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连接件27,正极连接件27的远离正极顶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旋转元件28,正极基座2远离正极旋转元件28的一侧设有正极挡板23,正极挡板23的远离正极基座2的一侧设有正极固定螺丝24,正极固定螺丝24有四个,四个正极固定螺丝24呈对称分布,正极固定螺丝24贯穿正极挡板23并与正极基座2螺纹连接,正极滑动槽21的内部设有正极顶出弹簧25,正极顶出弹簧25的一端与正极挡板23固定连接,正极顶出弹簧25的另一端与正极顶杆26固定连接,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设有正极适应弹簧29和正极适应接头210,正极适应接头210与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正极适应弹簧29的一端与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正极适应弹簧29的另一端与正极适应接头210内侧固定连接,正极适应接头210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弹性金属制成的正极适应接头210能够以包容的形式包容电池正极盖帽,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电池盖冒,正极适应弹簧29能够避免正极适应接头210形变量过大,也能将弹力输出到正极适应接头210,使正极适应接头210更加紧密的贴合电池正极盖帽,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卡紧正极盖帽形状不同的电池的问题,负极基座3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有负极挡板31,负极挡板31远离负极基座3的一侧设有负极固定螺丝32,负极固定螺丝32有四个,四个负极固定螺丝32呈对称分布,四个负极固定螺丝32均贯穿负极挡板31并与负极基座3螺纹连接,负极基座3的中部开设有负极退让槽33和负极控制槽34,负极退让槽33的直径大于负极控制槽34,负极控制槽34贯穿负极退让槽33和负极基座3,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与负极顶杆37固定连接,负极顶出弹簧36的另一端与负极挡板31固定连接,负极控制槽34的内部设有负极顶出弹簧36和负极顶杆37,负极控制槽34内部远离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控制螺纹35,负极顶杆37靠近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外螺纹38,负极外螺纹38与负极控制螺纹35相适配,负极顶杆37远离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连接件39和负极旋转元件310,负极连接件39的一端与负极顶杆37固定连接,负极连接件39的另一端与负极旋转元件310固定连接,通过负极控制螺纹35和负极外螺纹38的配合设置,当电池的长度小于放置槽11的长度时,能够通过转动负极旋转元件310使负极控制螺纹35和负极外螺纹38配合从而使负极顶杆37推动负极旋转元件310顶紧电池,避免电池发生晃动,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卡合结构难以吸收大量公差从而避免电池发生晃动的问题。
工作原理:安装电池时,将电池放进装置外壳1内的放置槽11中,将电池正极对准正极基座2上的正极适应接头210,弹性金属制成的正极适应接头210能够以包容的形式包容电池正极盖帽,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电池盖冒,正极适应弹簧29顶动正极适应接头210,避免正极适应接头210发生较大形变,也能初步的顶紧电池正极,随后将电池完全安装进放置槽11内,若电池的长度小于放置槽11的长度,则电池会因为装置的移动而发生晃动,此时旋转转动负极旋转元件310使负极控制螺纹35和负极外螺纹38配合从而使负极顶杆37推动负极旋转元件310顶紧电池,避免电池发生晃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基座(2),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基座(3),所述正极基座(2)的中部设有正极滑动槽(21)和正极退让槽(22),所述正极滑动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正极顶杆(26),所述正极顶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连接件(27),所述正极连接件(27)的远离正极顶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旋转元件(28),所述正极基座(2)远离正极旋转元件(28)的一侧设有正极挡板(23),所述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设有正极适应弹簧(29)和正极适应接头(210),所述负极基座(3)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有负极挡板(31),所述负极基座(3)的中部开设有负极退让槽(33)和负极控制槽(34),所述负极控制槽(34)的内部设有负极顶出弹簧(36)和负极顶杆(37),所述负极顶杆(37)远离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连接件(39)和负极旋转元件(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退让槽(22)的直径大于正极滑动槽(21),所述正极滑动槽(21)贯穿正极退让槽(22)和正极基座(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挡板(23)的远离正极基座(2)的一侧设有正极固定螺丝(24),所述正极固定螺丝(24)有四个,四个所述正极固定螺丝(24)呈对称分布,所述正极固定螺丝(24)贯穿正极挡板(23)并与正极基座(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滑动槽(21)的内部设有正极顶出弹簧(25),所述正极顶出弹簧(25)的一端与正极挡板(23)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顶出弹簧(25)的另一端与正极顶杆(2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适应接头(210)与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弹簧(29)的一端与正极旋转元件(2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弹簧(29)的另一端与正极适应接头(210)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正极适应接头(210)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挡板(31)远离负极基座(3)的一侧设有负极固定螺丝(32),所述负极固定螺丝(32)有四个,四个所述负极固定螺丝(32)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负极固定螺丝(32)均贯穿负极挡板(31)并与负极基座(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退让槽(33)的直径大于负极控制槽(34),所述负极控制槽(34)贯穿负极退让槽(33)和负极基座(3),所述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与负极顶杆(37)固定连接,所述负极顶出弹簧(36)的另一端与负极挡板(3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控制槽(34)内部远离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控制螺纹(35),所述负极顶杆(37)靠近负极顶出弹簧(36)的一端设有负极外螺纹(38),所述负极外螺纹(38)与负极控制螺纹(35)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件(39)的一端与负极顶杆(37)固定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39)的另一端与负极旋转元件(310)固定连接。
CN202021227472.8U 2020-06-29 2020-06-29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Active CN212725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7472.8U CN212725469U (zh) 2020-06-29 2020-06-29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7472.8U CN212725469U (zh) 2020-06-29 2020-06-29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5469U true CN212725469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7472.8U Active CN212725469U (zh) 2020-06-29 2020-06-29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5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25469U (zh) 旋转弹力复合卡合结构
CN21973915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
CN206461007U (zh) 一种防电池老化装备
CN210462840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壳体
CN208336428U (zh) 一种动力型铅酸蓄电池极板
CN204577495U (zh) 可拆卸的电池架
CN203056000U (zh) 电池盒
CN213026410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注射装置
CN205016627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及电动车
CN207116624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循环电解结构
CN208954817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动力电池的壳体端盖总成
CN210040341U (zh) 一种具有防水散热功能的电池箱
CN211605233U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无人机电池盒
CN216467974U (zh) 锂电池电解液用防溢出转运装置
CN107895764B (zh) 一种太阳能储能设备
CN2171145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低成本的电池
CN204614852U (zh) 一种蓄电池及电动车
CN21378219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池的电池安装盒
CN220233285U (zh) 设有利用线路板做usbc口充电母座的圆柱锂电池
CN220569877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补水装置
CN219979605U (zh) 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电池
CN111276710A (zh) 一种易取出型干电池
CN216213773U (zh) 一种高效新能源锂电池
CN220233278U (zh) 一种带内置bms板的圆柱锂电池盖帽密封结构
CN212855189U (zh) 一种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