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1042U - 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1042U
CN212721042U CN202020716270.3U CN202020716270U CN212721042U CN 212721042 U CN212721042 U CN 212721042U CN 202020716270 U CN202020716270 U CN 202020716270U CN 212721042 U CN212721042 U CN 212721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ojection
heat exchang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62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62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1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1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1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的第一板组包括多张第一板片和多张第二板片,第一板片的各孔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板片的各孔口层叠形成若干孔道;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板组,第二板组与第一板组相固定,且第二板组比第一板组靠近第一边板;第二板组包括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第三板片比第四板片靠近第一边板;若干孔道中存在至少一个孔道,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均设有与该孔道相配合的加强结构;第三板片的加强结构一侧与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另一侧与第一边板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本申请的板式换热器具有较好的承压性能。

Description

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板式换热器内流动的流体的工作压力较高,因此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对换热器的强度要求也较高。对应角孔通道处这样的具有较大的空腔的流动位置,为了保证位于角孔通道外侧的边板在工作受压时不会外凸变形,发明人了解的方案是在板式换热器的边板的外侧再组装并焊接一加强板,要求该加强板的厚度要足以抵抗住换热流体的工作压力从而不会使边板外凸变形。但是这样不利于在保证产品强度的同时降低产品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能力较好且利于减轻产品重量的板式换热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板组;所述第一板组包括多张第一板片和多张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均包括若干孔口;所述第一板片的各孔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板片的各孔口对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具有若干孔道;
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边板,所述第一边板沿板片层叠方向设于所述换热芯体外侧;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第二板组,所述第二板组与所述第一板组相固定,且所述第二板组比所述第一板组靠近所述第一边板;所述第二板组包括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第三板片比所述第四板片靠近所述第一边板;
所述第三板片和所述第四板片均设有加强结构;所述若干孔道中存在至少一个孔道,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三板片的加强结构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所述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所述第三板片的加强结构一侧与所述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边板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
本申请提供的板式换热器,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第三板片的加强结构的投影与该孔道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重合,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的投影与该孔道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重合,从而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均通过与孔道对应的局部位置处设置加强结构,有利于降低整体产品重量,且有利于将第三板片的加强结构的厚度和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的厚度与第一边板自身厚度形成叠加效果,从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边板受压外凸变形的风险,板式换热器可以获得较好的承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换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图1的板式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板片和一种第二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第三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第四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图7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图5所示的第三板片的局部位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图6所示的第四板片的局部位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第三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应用图11所示意的第三板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具体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又一种第三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应用图13所示意的第三板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具体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图15中板式换热器剖面结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10,包括换热芯体11,换热芯体1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100。相邻的板片100之间形成供流体通过的间隙。且板片100的两侧通常流动不同类的换热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换热芯体11包括第一板组12,第一板组12包括多张第一板片101和多张第二板片102,第一板片101和第二板片102交替设置。
第一板片101和第二板片102均包括若干孔口,第一板片101的各孔口分别与第二板片102的各孔口层叠形成若干孔道30。对于板片上设置的孔口数量,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板片100设有4个角孔,板式换热器可以采用两种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在其他一些应用场景中,板片100还可以设有6个角孔,板式换热器可采用三种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具体换热形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芯体11的多张板片100层叠设置形成不相通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二流体通道用于流通载冷剂。相应的,多张板片100层叠形成的多个板间通道以一层流动制冷剂,相邻的另一层流动载冷剂的方式交替设置。
本申请的第一板片101和第二板片102均包括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四个孔口可以分别分布于板片的四个角部位置。第一板片101的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分别对应第二板片102的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设置,具体的,第一板组12的各板片的第一孔口21对齐形成第一孔道31,各板片的第二孔口22对齐形成第二孔道32,各板片的第三孔口23对齐形成第三孔道33,各板片的第四孔口24对齐形成第四孔道34。其中,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为第一流通通道的一部分,第三孔道33和第四孔道34为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
板式换热器10还包括第一边板14,第一边板14沿板片100的层叠方向设于换热芯体11的外侧。换热芯体11还包括第二板组13,第二板组13与第一板组12相固定,且第二板组13比第一板组12靠近第一边板14。第二板组13可以固定于第一板组12与第一边板14之间,从而第二板组13靠近第一板组12的最外层板片与第一板组12之间相固定设置,第二板组13靠近第一边板14的最外层板片与第一边板相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组13和第一边板14之间可能还设置有翅片板或者其他板片,从而第二板组13与第一边板14之间可能不直接接触,对于第一板组12所形成的孔道而言,在该孔道内流动的流体并不直接接触第一边板14,在该孔道的延伸方向上,流体与第一边板14之间通过第二板组相间隔,相应的第二板组可对第一边板14的强度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具体如下所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组13包括第三板片103和第四板片104,第三板片103比第四板片104靠近第一边板14。第三板片103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于第四板片104和第一边板14之间。
第一板组12的若干孔道30中存在至少一个孔道30,孔道30的延伸方向与板片100的层叠方向重合,即为板式换热器10的厚度方向。在孔道3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边板14与该孔道30的延伸方向相干涉,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该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边板14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之内,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一侧与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
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可以与第三板片103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也可以与第四板片104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铝钎焊板式换热器的边板料厚通常为1.2mm~1.5mm,而板片的料厚一般为0.4~0.5mm,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以及第一边板14叠加后,对应孔道30的局部位置处的厚度可以得到有效增加。而板片的孔口形成的孔道位置是影响板式换热器产品强度的关键部位,不需要在板式换热器10的第一边板14之外再额外增加加强板或者加强块以增加边板强度,通过换热芯体11的第三板片103和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与第一边板14的配合,可以有效提升板式换热器的整体强度。
对于板式换热器10里流动的流体而言,制冷剂的压力通常较载冷剂大很多,因此,在各孔道位置中优先考虑将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设于制冷剂所流动的孔道对应的延伸方向上。这样可以针对制冷剂的高压力特点有效提升板式换热器的承压性能。第三板片103和第四板片104对应载冷剂流动的孔道依然可以设置角孔,可参考图3所示意的板式换热器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第三板片103设有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第四板片也设有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板片的第三孔口23分别对应且同轴设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板片的第四孔口24分别对应且同轴设置,第一边板14可以承受针对低压力的载冷剂的压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板14与各孔道30的延伸方向均相干涉,从而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各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第一边板14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之内。如图3、图7示意,第一边板14可以为板式换热器10的底侧边板,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包括第一加强结构401和第二加强结构402,第一加强结构401与第一孔道31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二加强结构402与第二孔道32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包括第三加强结构403和第四加强结构404,第三加强结构403与第一孔道31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四加强结构404与第二孔道32的延伸方向相干涉。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所在的平面,第一加强结构401在该平面的投影、第三加强结构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一孔道31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第二加强结构402在该平面的投影、第四加强结构404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二孔道32的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
第一加强结构401一侧与第三加强结构403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第二加强结构402一侧与第四加强结构40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
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可以和第三板片103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可以和第四板片104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从而有利于简化板式换热器产品装配制造的难度。示例的,对于制造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的方式可以如下,可以提供多张第一模具板和多张第二模具板,对所述第一模具板的4个待冲孔位置进行冲孔得到包括4个孔口的第一板片101、对所述第二模具板的4个待冲孔位置进行冲孔得到包括4个孔口的第二板片102。对所述第一模具板的对应第一孔道31、第二孔道32的待冲孔位置不进行冲孔操作从而得到第三板片103,所述第三板片103未进行冲孔操作的待冲孔位置形成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对第二模具板的对应第一孔道31、第二孔道32的待冲孔位置不进行冲孔操作得到第四板片104,第四板片104未进行冲孔操作的待冲孔位置形成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
也就是说,第一板片101和第三板片103可以采用同一第一模具板进行制作。该第一模具板对应四个孔道的位置冲孔即形成第一板片101,该第一模具板对应第一孔道31的位置和对应第二孔道32的位置不冲孔则形成第三板片103,可参考图9所示的第三板片103的局部位置示意图,第三板片103其中一个待冲孔位置a1,当沿a1所示意的虚线位置进行冲孔,可以得到带有对应位置孔口的第一板片101。同理,第二板片102和第四板片104也可以采用同一第二模具板进行制作,该第二模具板对应四个孔道的位置冲孔即形成第二板片102,该第二模具板对应第一孔道31的位置和对应第二孔道32的位置不冲孔则形成第四板片104,可参考图10所示的第四板片104的局部位置示意图,第四板片104其中一个待冲孔位置a2,当沿a2所示意的虚线位置进行冲孔,可以得到带有对应位置孔口的第二板片102。这样有利于降低板片加工制造的难度,节省模具开发费用。
当然,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和第三板片103的其他部分也可以通过二次加工形成一体结构,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和第四板片104的其他部分也可以通过二次加工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分别位于板式换热器10长度方向的两侧,其中,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位于板式换热器10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相应的,流体在板片上流动的方式为单边流形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也可以呈对角设置,相应的,流体在板片上流动的方式为对角流形式。相应的,第三板片103在对应第一孔道31的延伸方向上和第二孔道32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对应孔道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的加强结构40,第四板片104在对应第一孔道31的延伸方向上和第二孔道32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对应孔道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的加强结构40’,这样可以从板片换热器10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第一边板14对应孔道的局部位置进行加强,更加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和承压性能。
参考图7、图8所示,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相接触的区域记为第一接触区域S1,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第一边板14相接触的区域记为第二接触区域S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垂直孔道30轴向方向的平面,第一接触区域S1在该平面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二接触区域S2在该平面的投影的范围之内。具体的,第一接触区域S1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二接触区域S2在该平面的投影大致重合,这样有利于最大化的将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与第一边板14相叠加的范围扩大,有利于提高第一边板14的承压能力,从而有利于整体上提高板式换热器的强度。或者第一接触区域S1在该平面的投影可以略小于第二接触区域S2在该平面的投影,当然,第一接触区域S1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二接触区域S2在该平面的投影也可以以相交的方式设置,二者均与对方存在部分相重合的区域。
板式换热器10还包括第二边板15,换热芯体11固定连接于第一边板14与第二边板15之间,第一板组12固定连接于第二边板15和第二板组13之间,第二板组13固定连接于第一板组12和第一边板14之间。
第二边板15开设有若干板孔151,在若干孔道30中,每个孔道30分别对应与一板孔151相连通。图3中,板孔151的数量是4个,其中两个作为制冷剂通道的一部分,另外两个作为载冷剂通道的一部分。
每张板片100均具有平板部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张板片100中间的主换热区可以设有相对于平板部200凸起的换热元件,换热元件可以是凸点类型,也可以是人字波类型,换热元件可以实现对流体的强化换热。
参考图5至图10所示,第三板片103具有第一平板部2001,第三板片103设有自其第一平板部2001向远离第一边板14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台部201,第三板片103还设有第一凹槽部301,第一凹槽部301自第一凸台部201下凹设置,第一凹槽部301形成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的至少一部分。
第四板片104还具有第二平板部2002,第四板片104设有自其第二平板部2002朝向第一边板14的方向下沉的第二凹槽部302,第二凹槽部302形成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第三板片103和第四板片104装配后,第一凸台部201与第四板片104的第二平板部2002密封连接,第二凹槽部302与第一凹槽部301堆叠设置,第一凹槽部301一侧与第二凹槽部302贴合并固定,第一凹槽部301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贴合并固定。
第一凸台部201包括第一顶部2011和第一侧壁2012,第一顶部201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第一侧壁2012连接于第一顶部2011与第一平板部2001之间,第一侧壁2012相对于第一平板部2001倾斜设置。
第一凹槽部301包括第一底部3011和第二侧壁3012,第一底部301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第二侧壁3012连接于第一顶部2011与第一底部3011之间,第二侧壁3012相对第一平板部2001倾斜设置,第一底部3011与第三板片103的第一平板部2001平齐。
第二凹槽部302包括第二底部3021和第三侧壁3022,第二底部302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第三侧壁3022连接于第二平板部2002与第二底部3021之间,第三侧壁3022相对于第二平板部2002倾斜设置。
第一侧壁2012、第二侧壁3012和第三侧壁3022均为倾斜设置的侧壁结构,从而有利于板片脱模制造,降低制造难度。第一侧壁2012和第二侧壁3012延伸方向相交,这样更利用板片脱模。
第二侧壁3012与第三侧壁3013可以相贴合固定,二者之间也可以具有微小的间隙。第一凹槽部301的第一底部3011一侧与第二凹槽部302的第二底部3021相贴合固定,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贴合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10的承压性能。如图11所示,第三板片103还包括第五加强结构405和第六加强结构406,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所在的平面,第五加强结构405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三孔道33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第六加强结构406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四孔道34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第五加强结构405与第三孔道33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六加强结构406与第四孔道34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三板片103的第五加强结构405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且固定,第三板片104的第六加强结构406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且固定。第三板片103的第五加强结构405和第六加强结构406均为第三板片103的第一平板部2001的一部分。
第四板片104的结构可以不变,即参考图6所示,第四板片104设有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这样有利于使得板片与板片之间形成的板间通道得到合理利用,具体的,第三板片103以及第四板片104之间形成第一板间通道,参考图12所示意的板式换热器局部位置放大图,在第三孔道33的延伸方向上,第三板片的第五加强结构405与第三孔道33的延伸方向相干涉,第四板片104的第三孔口23形成第三孔道33的一部分,第四板片104围绕所述第三孔口23周侧的板面与第三板片103相间隔设置,第四板片104围绕所述第四孔口24周侧的板面与第三板片103相间隔设置,从而使得第四板片104的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均与第一板间通道相连通,第一板间通道为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由于第三孔道33主要用于流通载冷剂,而载冷剂虽然通常的工作压力较制冷剂小,但是载冷剂依然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为了保证第三孔道和第四孔道内流动的流体的工作压力不会使第一边板14外凸变形,可以利用第五加强结构405的厚度和第六加强结构406的厚度与第一边板14的厚度进行叠加,这样可以利用距离第一边板14较近的第三板片103的第五加强结构405和第六加强结构406对第一边板14局部位置进行加强,有利于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承压性能。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3,图14所示,第三板片103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凹槽部301,即第三板片103设有自其第一平板部200向远离第一边板14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台部201,第一凸台部201在第三板片103靠近第一边板14的一侧形成凹陷区域1031,第一凸台部201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
第四板片104的第一平板部200与孔道30轴向方向相干涉的部分形成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
第一边板14包括主体部141和第二凸台部203,第二凸台部203相对于主体部141向第三板片103所在的一侧凸起,第一凸台部201与第二凸台部203堆叠设置,第二凸台部203至少部分位于凹陷区域1031,第一凸台部201的顶部2011一侧与第二凸台部203的顶部2031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第四板片104的第一平板部200贴合并固定。
第二凸台部203与主体部141一体成型,或者第二凸台部203与主体部141焊接为一体结构,以焊接方式为例,焊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是钎焊。第一边板14的主体部141封闭凹陷区域1031的开口,第二凸台部203容纳于凹陷区域1031,第二凸台部203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主体部141与第一凸台部201之间。
换热芯体11的各板片100和第一边板14的材质为3系铝合金,第二凸台部203的材质为3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7系铝合金、不锈钢以及碳钢中任一种。对板式换热器10产品而言,其还可以包括两种流体即制冷剂和载冷剂的进出口对应的外部接管或其他转接件,示例的,参考图1,板式换热器10还可以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位于第二边板15的外侧,安装板1可以用于与转接件3或外部接管2相连接。图1中,对两种流体而言,两种流体均从板式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进入换热芯体内的流道进行换热。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5,板式换热器10的两个外部接管2可以位于板式换热器10厚度方向的一侧,例如图15中产品的上侧,板式换热器10的另外两个转接件3可以位于板式换热器10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例如图15中产品的下侧。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板14也可以为位于板式换热器10上侧的边板,即第一边板14可以位于换热芯体11和安装板1之间,参考图16中板式换热器局部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第三板片103位于第一边板14和第四板片104之间,第四板片104位于第三板片103和第一板组12之间。在第一孔道31处,流体与第一边板14之间通过第二板组相间隔,相应的第二板组可对第一边板14的强度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具体的,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第一孔道31在该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边板14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之内,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孔道31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第一孔道31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一侧与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另一侧与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该种实施方式对应的加强效果与前述实施方式原理类似,本申请不再过多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板式换热器(10),包括换热芯体(11),所述换热芯体(1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多张层叠设置的板片(100);所述换热芯体(11)包括第一板组(12);所述第一板组(12)包括多张第一板片(101)和多张第二板片(102),所述第一板片(101)和所述第二板片(102)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片(101)和所述第二板片(102)均包括若干孔口;所述第一板片(101)的各孔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板片(102)的各孔口对应设置,所述换热芯体具有若干孔道(30);
所述板式换热器(10)还包括第一边板(14),所述第一边板(14)沿板片层叠方向设于所述换热芯体(11)外侧;所述换热芯体(11)还包括第二板组(13),所述第二板组(13)与所述第一板组(12)相固定,且所述第二板组(13)比所述第一板组(12)靠近所述第一边板(14);所述第二板组(13)包括第三板片(103)和第四板片(104),所述第三板片(103)比所述第四板片(104)靠近所述第一边板(14);
所述第三板片(103)和所述第四板片(104)均设有加强结构;所述若干孔道(30)中存在至少一个孔道(30),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所述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在该平面的投影与该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区域相重合;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一侧与所述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的平面,各孔道(30)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边板(14)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之内;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和第三板片(103)其他部分一体成型;所述第四板片的加强结构(40’) 和第四板片(104)其他部分一体成型;
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所述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相接触的区域记为第一接触区域(S1);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与所述第一边板(14)相接触的区域记为第二接触区域(S2);在垂直板片层叠方向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区域(S1)在该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域(S2)在该平面的投影的范围之内;
所述板式换热器(10)还包括第二边板(15),所述换热芯体(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板(14)与所述第二边板(15)之间;所述第一板组(1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板(15)和所述第二板组(13)之间,所述第二板组(1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组(12)和所述第一边板(14)之间;所述第二边板(15)开设有若干板孔(151);所述若干孔道(30)的每个孔道(30)分别对应与一所述板孔(15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片(103)具有第一平板部(2001),所述第三板片(103)还设有自其第一平板部(2001)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板(14)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台部(201);所述第三板片(103)还设有第一凹槽部(301),所述第一凹槽部(301)自所述第一凸台部(201)下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部(301)形成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四板片(104)具有第二平板部(2002),所述第四板片(104)还设有自其第二平板部(2002)朝向所述第一边板(14)的方向下沉的第二凹槽部(302),所述第二凹槽部(302)形成所述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一凸台部(201)与所述第四板片(104)的第二平板部(2002)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凹槽部(302)与所述第一凹槽部(301)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凹槽部(301)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部(302)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边板(14)贴合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部(201)包括第一顶部(2011)和第一侧壁(2012),所述第一顶部(201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所述第一侧壁(2012)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2011)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001)之间,所述第一侧壁(2012)相对于所述第一平板部(2001)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凹槽部(301)包括第一底部(3011)和第二侧壁(3012),所述第一底部(301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所述第二侧壁(3012)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2011)与所述第一底部(3011)之间,所述第二侧壁(3012)相对所述第一平板部(200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底部(3011)与所述第三板片(103)的第一平板部(2001)平齐;
所述第二凹槽部(302)包括第二底部(3021)和第三侧壁(3022),所述第二底部(3021)为便于焊接的平板结构,所述第三侧壁(3022)连接于所述第二平板部(2002)与所述第二底部(3021)之间,所述第三侧壁(3022)相对于所述第二平板部(2002)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张板片(100)层叠设置形成不相通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用于流通载冷剂;
所述第一板片(101)和所述第二板片(102)均包括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所述第一板片(101)的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分别对应所述第二板片(102)的第一孔口(21)、第二孔口(22)、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设置,所述换热芯体(11)对应形成第一孔道(31)、第二孔道(32)、第三孔道(33)和第四孔道(34);其中所述第一孔道(31)和所述第二孔道(32)为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三孔道(33)和所述第四孔道(34)为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40)包括第一加强结构(401)和第二加强结构(402),所述第四板片(104)的加强结构(40’)包括第三加强结构(403)和第四加强结构(404);
在垂直于所述板片层叠方向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加强结构(401)在该平面的投影、所述第三加强结构(403)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一孔道(31)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第二加强结构(402)在该平面的投影、所述第四加强结构(404)在该平面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二孔道(32)的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
所述第一加强结构(401)一侧与所述第三加强结构(403)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结构(402)一侧与所述第四加强结构(40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道(31)和所述第二孔道(32)分别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10)长度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孔道(31)和所述第二孔道(32)呈对角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孔道(31)和所述第二孔道(32)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宽度方向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片(104)设有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所述第四板片(104)的第三孔口(23)、所述第一板片(101)的第三孔口(23)以及所述第二板片(102)的第三孔口(23)同轴设置;所述第四板片(104)的第四孔口(24)、所述第一板片(101)的第四孔口(24)以及所述第二板片(102)的第四孔口(24)同轴设置;
所述第三板片(103)还包括第五加强结构(405)和第六加强结构(406);在垂直于所述板片层叠方向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五加强结构(405)在该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三孔道(33)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第六加强结构(406)在该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四孔道(34)在该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第三板片(103)的第五加强结构(405)与所述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且固定;所述第三板片(103)的第六加强结构(406)与所述第一边板(14)至少部分区域贴合且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片(103)的第五加强结构(405)和第六加强结构(406)均为与所述第三板片(103)其他部分一体成型的平板结构;
所述第三板片(103)以及所述第四板片(104)之间形成第一板间通道;所述第四板片(104)围绕所述第三孔口(23)周侧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板片(103)相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板片(104)围绕所述第四孔口(24)周侧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板片(103)相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板片(104)的第三孔口(23)和第四孔口(24)均与第一板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板间通道为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片(103)具有第一平板部(2001),所述第三板片(103)还设有自其第一平板部(2001)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板(14)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台部(201),所述第一凸台部(201)在所述第三板片(103)靠近所述第一边板(14)的一侧形成凹陷区域(1031);所述第一凸台部(201)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板片(103)的加强结构;
所述第一边板(14)包括主体部(141)和第二凸台部(203),所述第二凸台部(203)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41)向靠近所述第三板片(103)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凸台部(20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陷区域(1031),且所述第一凸台部(201)与所述第二凸台部(203)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并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换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部(203)与所述主体部(141)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二凸台部(203)与所述主体部(141)焊接为一体结构。
CN202020716270.3U 2020-04-30 2020-04-30 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12721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270.3U CN21272104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6270.3U CN21272104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1042U true CN212721042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6270.3U Active CN212721042U (zh) 2020-04-30 2020-04-30 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1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4548B2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KR20060113896A (ko) 특히 자동차의 오일냉각기에서의 적층판 열교환기
CN106958472B (zh) 热交换器
JPH10281691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US10697354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9312994B (zh) 层叠型热交换器
US7121331B2 (en) Heat exchanger
WO2014091850A1 (ja) 多板積層式熱交換器及びそのコアプレート
CN212721042U (zh) 板式换热器
CN109791030B (zh) 具有高耐用性的热交换器
CN112414181A (zh) 板式换热器
KR20180136257A (ko)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KR20110086995A (ko) 플레이트 적층형 오일열교환기
MX2014008795A (es)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de placa con resistencia mejorada en el area de lumbrera.
JP4675620B2 (ja) オイルクーラ
JP2004293880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13050240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491222U (zh) 一种复合式换热器
JP2017020694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EP4215861A1 (en)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CN212843085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5063985U (zh) 带有偏心浮凸的适配板和包括其的板式换热器
EP3872434B1 (en) A plate assembly
CN112567191B (zh) 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传递板和盒
CN116659275A (zh) 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