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0309U -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0309U
CN212720309U CN202020710266.6U CN202020710266U CN212720309U CN 212720309 U CN212720309 U CN 212720309U CN 202020710266 U CN202020710266 U CN 202020710266U CN 212720309 U CN212720309 U CN 212720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avity
cooling
shel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02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凡
潘同基
李学研
李罗标
张上兵
张华平
岑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02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0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0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0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热水设备,由于第一连通组与换热壳保持接触状态,因此,第一流通空腔内的水会通过第一连通组吸收换热壳上的热量,降低换热壳的表面温度,有效避免换热壳的表面高温对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吸收换热壳表面的热量,也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本方案将冷却管直接安装在换热壳内,并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相比传统的冷却盘管,减少冷却管的使用量,有效增大了冷却管与换热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壳表面的降温效果。另外,冷却管位于冷却腔内,对冷却腔的腔壁而言相当于隔离层结构,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水设备通常采用翅片管换热器,在加热过程中,燃烧器对水管进行加热,以实现水管内的水温上升,比如:燃气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等。
在目前产品中,换热器主要包括壳体、换热直管、冷却管、进水接头及出水接头,换热直管安装在壳体内,且换热器上的换热直管之间通过“U”型管连通。在连通过程中,将“U”型管的两端分别插在换热直管伸出换热壳外的一端、并进行焊接。同时,冷却管采用盘管结构,以缠绕方式围绕在壳体外围,以对壳体进行降温。
然而,这样形成的换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直管与“U”型管之间的焊接处容易出现漏水故障。同时,由于盘管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即使用多层盘管换热冷却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用多盘管后不但浪费材料,还会产生冷凝水腐蚀盘管和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换热器,其能有效地避免换热管上发生漏水故障;同时,也有效降低换热壳的表面温度,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热水设备,其能有效地避免换热管上发生漏水故障;同时,也有效降低换热壳的表面温度,提高换热效果。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壳,所述换热壳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冷却腔与换热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装设在所述换热腔的腔壁上,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换热壳;第一连通组,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组连通、并形成换热通路,其中,所述第一连通组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通组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流通空腔,所述第一连通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套入所述换热管上,并与所述换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组一侧面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的外侧面;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装设在所述冷却腔的腔壁上,且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换热壳,所述冷却管的侧面与所述冷却腔的腔壁接触;及进水接头与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所述换热通路、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出水接头依次水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组装过程中,将换热管安装在换热腔的腔壁上,并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设置;再将换热管通过第一连通组连通,使得所有换热管之间形成换热通路;接着,将冷却管安装在冷却腔的腔壁上,并将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设置;将冷却管的侧面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最后,将冷却管一端与换热通路一端连通、冷却管一端与出水接头连通以及换热通路的另一端与进水接头连通,如此,使得水依次从进水接头、换热管、冷却管及出水接头进行流通。由于第一连通组与换热壳保持接触状态,因此,第一流通空腔内的水会通过第一连通组吸收换热壳上的热量,降低换热壳的表面温度,有效避免换热壳的表面高温对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吸收换热壳表面的热量,也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本方案将冷却管直接安装在换热壳内,并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相比传统的冷却盘管,减少冷却管的使用量,有效增大了冷却管与换热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壳表面的降温效果。另外,冷却管位于冷却腔内,对冷却腔的腔壁而言相当于隔离层结构,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同时,也避免冷却管表面产生冷凝水而腐蚀换热壳。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组包括第一底座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底座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流通空腔,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底座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的外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背向所述第一流通空腔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沿着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设置;和/或,所述换热壳上设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沿着所述换热管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换热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倒角部和/或所述第二倒角部形成第一容纳缝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连通组,所述第二连通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通组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流通空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换热通路一端连通,其余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冷却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通空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沿着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换热管或者所述冷却管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连通组,所述第三连通组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及第三流通空腔,所述第三连通组与所述换热管或者所述冷却管密封连接,并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的外侧面,所述第三流通空腔经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换热管或者所述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组上还与所述进水接头或者所述出水接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流通空腔经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进水接头或者所述出水接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连通组朝向所述第三流通空腔一侧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对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之间水进行导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四连通组,所述冷却管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两组所述冷却管分别对应与所述冷却腔的相对两腔壁接触,第一组的所述冷却管一端均与所述换热通路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管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二组的所述冷却管通过所述第四连通组连通,第二组的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第四连通组一端均与所述出水接头连通。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水设备,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换热器,在组装过程中,将换热管安装在换热腔的腔壁上,并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设置;再将换热管通过第一连通组连通,使得所有换热管之间形成换热通路;接着,将冷却管安装在冷却腔的腔壁上,并将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设置;将冷却管的侧面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最后,将冷却管一端与换热通路一端连通、冷却管一端与出水接头连通以及换热通路的换热通路另一端与进水接头连通,如此,使得水依次从进水接头、换热管、冷却管及出水接头进行流通。由于第一连通组与换热壳保持接触状态,因此,第一流通空腔内的水会通过第一连通组吸收换热壳上的热量,降低换热壳的表面温度,有效避免换热壳的表面高温对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之间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吸收换热壳表面的热量,也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本方案将冷却管直接安装在换热壳内,并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相比传统的冷却盘管,减少冷却管的使用量,有效增大了冷却管与换热壳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壳表面的降温效果。另外,冷却管位于冷却腔内,对冷却腔的腔壁而言相当于隔离层结构,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与冷却腔的腔壁接触;同时,也避免冷却管表面产生冷凝水而腐蚀换热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结构一视角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通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换热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通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通组与换热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连通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连通组与冷却管配合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圈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连通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连通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所述的第四连通组与冷却管配合示意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连通组与冷却管配合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圈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连通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所述的第四连通组与冷却管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连通组;110、第一底座;111、第一翻边;112、第一倒角部;113、第一容纳缝隙;120、第一面板;121、第二翻边;130、第一流通空腔;131、第一分体腔;140、第一安装孔;150、第二焊接部;160、第一分隔板;200、换热壳;210、第一端板;220、第二端板;230、第一侧板;240、第二侧板;250、第三焊接部;251、第二倒角部;252、第四倒角部;260、第七焊接部;261、第六倒角部;270、冷却腔;280、换热腔;300、换热管;310、热交换片;311、固定孔;320、换热通路;400、冷却管;410、第一组;420、第二组;500、第二连通组;510、第二底座;520、第二面板;530、第二流通空腔;600、第三连通组;610、第三底座;611、第三安装孔;612、第五焊接部;6121、第三倒角部;613、第三翻边;620、第三面板;621、第四安装孔;622、第四焊接部;623、第四翻边;630、第三流通空腔;640、第二容纳缝隙;650、导流板;700、第四连通组;710、第四底座;711、第五安装孔;712、第六焊接部;7121、第五倒角部;713、第五翻边;714、第三容纳缝隙;720、第四面板;721、第六翻边;730、第四流通空腔;731、第一空腔部;732、连通部;733、第二空腔部;734、第二分体腔;740、第二分隔板;800、进水接头;900、出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图3及图6,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壳200、换热管300、第一连通组100、冷却管400、进水接头800及出水接头900。换热壳200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冷却腔270与换热腔280。换热管300为至少两个,换热管300装设在换热腔280的腔壁上,且换热管300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换热管300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组100连通、并形成换热通路320,其中,第一连通组10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40,第一连通组100内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40连通的第一流通空腔130,第一流通空腔130经第一安装孔140与换热管300连通。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密封连接,第一连通组100一侧面贴合固定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冷却管400装设在冷却腔270的腔壁上,且冷却管400 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冷却管400的侧面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进水接头800、换热通路32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依次水路连通。
上述的换热器,在组装过程中,将换热管300安装在换热腔280的腔壁上,并将换热管 300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设置;再将换热管300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组100连通,使得所有换热管300之间形成换热通路320;接着,将冷却管400安装在冷却腔270的腔壁上,并将冷却管400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设置;将冷却管400的侧面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最后,将冷却管400一端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冷却管一端与出水接头900连通以及换热通路320另一端与进水接头800连通,如此,使得水依次从进水接头800、换热管 30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进行流通。由于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壳200保持接触状态,因此,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水会通过第一连通组100吸收换热壳200上的热量,降低换热壳200的表面温度,有效避免换热壳200的表面高温对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吸收换热壳200表面的热量,也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本实施例将冷却管400直接安装在换热壳200内,并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相比传统的冷却盘管,减少冷却管400的使用量,有效增大了冷却管40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壳200 表面的降温效果。另外,冷却管400位于冷却腔270内,对冷却腔270的腔壁而言相当于隔离层结构,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同时,也避免冷却管400表面产生冷凝水而腐蚀换热壳200。
需要说明的是,进水接头800、换热通路32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依次水路连通应理解为:四种结构连通后,水流依次经过进水接头800、换热通路32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从而使得水流从进水接头800上输入,最终出水接头900上输出。其中,进水接头800、换热通路32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具体连通方式可为多种方式,只需要保证水流从进水接头800上输入,最终出水接头900上输出即可。比如:当冷却管400为一根时,冷却管400一端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冷却管400的另一端与出水接头900连通;当冷却管400为多根、并形成两组时,两组中的冷却管400一一对应连通,其中一组中的冷却管 400一端均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另一组中的冷却管400一端均与出水接头90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密封连接应理解为:换热管300 插入第一安装孔140中,或多或少与第一安装孔140的孔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因此,通过密封连接方式,将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连接,且使得换热管300与第一安装孔 140的孔壁之间的缝隙封闭。其中,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橡胶垫圈与螺母组合结构、结构胶粘接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6,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进行焊接,其中,第一连通组100的焊接部分可为第一安装孔140的孔壁;也可为第一安装孔140的边缘上的凸台结构。
具体地,冷却腔270内设有凹槽,凹槽与冷却管400的表面尺寸相适配,这样,保证冷却管400与冷却腔的腔壁贴合更加紧密,降温效果更佳。
还需说明的是,第一连通组100通过第一安装孔140套在换热管300上时,可通过胀管工艺,对换热管300冷态扩张,使得换热管300与第一安装孔140之间保持径向压力,实现两者紧密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可选地,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连接可为焊接、粘接、螺栓连接、卡接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与图5,第一连通组100包括第一底座110及连接在第一底座110 上的第一面板120。第一面板120与第一底座110围合形成第一流通空腔130。第一安装孔 140开设在第一底座110上,且第一底座110贴合固定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流通空腔130由第一底座110与第一面板120围合而成,这样,有效增加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空间,使得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受压面积变小,保证第一连通组100 与换热管300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稳固。
具体地,请参考图6,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及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壳200 之间均进行焊接。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在换热管300伸出换热壳200外的部分上装上焊料;再将第一底座110套在换热管300上;接着,在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之间装入焊料;装入后,将第一底座110压紧在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并对换热管300进行胀管工艺,使得换热管300与第一连通组100稳定结合;最后,在第一底座110上装上焊料,再将第一面板 120装在第一底座110上,并将换热器进入焊炉中进行焊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第一底座110背向第一流通空腔130一侧面用于与换热壳200 的外侧面贴合设置。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座110一侧面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平面度相适配,当第一底座110压紧在换热壳200上时,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之间接触更加紧密,这样,使得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换热效果更佳,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换热壳200上的表面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贴合设置应理解为:第一底座110的一侧面的平面度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的平面度一致或者基本一致,即,换热壳200的外侧面为平面时,第一底座 110的一侧面为平面;或者,换热壳200的外侧面为曲面时,第一底座110的一侧面也为曲面,且曲面率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第一底座110背向第一流通空腔13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倒角部112。第一倒角部112沿着第一安装孔140的边缘设置;和/或,换热壳200上设有第二倒角部251。第二倒角部251沿着换热管300的周向设置。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 之间通过第一倒角部112和/或第二倒角部251形成第一容纳缝隙113。由此可知,当第一底座110套接在换热管300上,并压紧在换热壳200时,通过第一倒角部112和/或换热壳200 上的第二倒角部251形成第一容纳缝隙113,方便作业人员将焊料装入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之间,进一步提高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焊接可靠性。同时,本实施例将第一底座110焊接在换热壳200上,使得第一流通空腔130与换热壳200内之间构成两层密封结构,即:第一底座110与换热壳200的侧壁,有效防止换热壳200内的高温烟气渗入至第一底座110与换热管300之间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焊接被氧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纳缝隙113可由第一倒角部112或者第二倒角部251 单独构成,也可由第一倒角部112与第二倒角部251共同形成。当第一容纳缝隙113由第一倒角部112或者第二倒角部251单独形成时,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则没有倒角部结构设计;或者,第一底座110上没有倒角部结构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与图5,第一底座110与第一面板120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翻边111与第二翻边121,且第一翻边111与第二翻边121均围绕第一流通空腔130设置。第二翻边121套接在第一翻边111的内部或者外部,如此,通过第一翻边111与第二翻边121套接,增加第一底座110与第一面板120之间的焊接面积,保证第一面板120与第一底座110紧密结合,避免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水从第一面板120与第一底座110之间渗漏出。同时,分别在第一底座110与第一面板120上增设翻边,有利于增加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空间,提高水流流通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第一流通空腔130的腔壁上设有第二焊接部150。第二焊接部150沿着第一安装孔140的边缘设置,第二焊接部150与换热管300焊接。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二焊接部150呈环状结构。当换热管300插入第一安装孔140中时,换热管300一部分也插入第二焊接部150内,通过将第二焊接部150与换热管300进行焊接,有效增加了连通本体与换热管300之间的焊接面积,大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同时,将第二焊接部150与换热管300进行焊接,也有效增加连通本体与换热管300之间的密封面积,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换热腔280的腔壁上设有第三焊接部250,第三焊接部250绕换热管300的周向设置,第三焊接部250与换热管300焊接,如此,增加换热管30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两者之间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与图9,第一流通空腔130的腔壁设有第一分隔板160。第一分隔板160将第一流通空腔130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分体腔131。第一分体腔131与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40连通。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分隔板160,将第一流通空腔130分隔多个第一分体腔131,一个第一分体腔131即可实现两个换热管300之间连通,如此,本实施例的连通本体能够同时实现多组换热管300之间实现水路连通,大大节省了第一连通组100的制作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换热器还包括装设在换热壳200内的热交换片310,热交换片310上设有固定孔311,固定孔311穿入换热管300,如此,通过热交换片310,增加换热管300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管300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热交换片310,使得散热管稳定安装在换热壳20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连通组500。第二连通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第二连通组500内设有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流通空腔530。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其余第二安装孔与冷却管400连通,如此,通过第二连通组500,使得换热管300与冷却管400之间的水流畅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第二流通空腔530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焊接部。第一焊接部沿着第二安装孔的边缘设置,第一焊接部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焊接。如此,通过第一焊接部,增加第二连通组500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第二连通组500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请参考图2,第二连通组500包括第二底座510与第二面板520,第二底座510 与第二面板520围成第二流通空腔530,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底座510上,第二安装孔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用于插入换热管300,另外两个第二安装孔分别对应插入冷却管 400,如此,实现一个换热管300同时向两个冷却管400供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与图11,换热器还包括第三连通组600,第三连通组600 上设有第三安装孔611、第四安装孔621及第三流通空腔630,第三连通组600与换热管300 或者冷却管400密封连接,并贴合固定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第三流通空腔630经第三安装孔611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连通,第三连通组600上还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密封连接,第三流通空腔630经第四安装孔621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 连通。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第三连通组600连接在换热壳200上,因此,使得第三流通空腔630与换热壳200内之间构成两层密封结构,即:第三连通组600与换热壳200的侧壁,有效防止换热壳200内的高温烟气渗入至底座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之间而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被氧化破坏,有效解决换热壳200内发生漏水问题,如此,保证换热管300 或者冷却管400在换热壳200上的结构稳定,使得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稳定运行。
可选地,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橡胶垫圈与螺母组合结构、结构胶粘接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1,第三安装孔611与第四安装孔621错开设置,有效避免第三安装孔611与第四安装孔621之间的水流处于直流直通状态,使得从第三安装孔611或者第四安装孔621处输送的水先进入第三流通空腔630内,再对应从第四安装孔621或者第三安装孔611中输出,如此,保证输入的水在第三流通空腔630内充分吸收换热壳200上的热量,使得换热壳200的表面温度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第三连通组600包括第三底座610与第三面板620。第三面板620连接在第三底座610上,且围合形成第三流通空腔630,第三安装孔611设置在第三底座610上,第四安装孔621设置在第三面板620上。由此可知,第三流通空腔630由第三底座610与第三面板620围合而成,这样,有利于增大第三流通空腔630内的空间,提高第三连通组600对换热壳200的降温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第三面板620朝向第三流通空腔630的一侧设有第四焊接部622,第四焊接部622沿着第四安装孔621的边缘设置,第四焊接部622与进水接头800 或者出水接头900焊接。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四焊接部622呈环状结构。当进水接头800 或者出水接头900插入第四安装孔621中时,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一部分也插入第四焊接部622内;通过将第四焊接部622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进行焊接,有效增加了第三面板620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之间的焊接面积,大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同时,将第四焊接部622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进行焊接,也有效增加第三面板620与进水接头800或者出水接头900之间的密封面积,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与图12,第三底座610朝向第三流通空腔630的一侧设有第五焊接部612,第五焊接部612沿着第三安装孔611的边缘设置,第五焊接部612用于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焊接。同理,有效增加了第三底座610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之间的焊接面积,大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同时,将第五焊接部612与换热管300 或者冷却管400进行焊接,也有效增加第三底座610与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之间的密封面积,进一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第三底座610背向第三流通空腔63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倒角部6121。第三倒角部6121沿着第三安装孔611的边缘设置,第三倒角部6121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或者换热壳200上的第四倒角部25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缝隙640。由此可知,当第三底座610套接在换热管300或者冷却管400上,并压紧在换热壳200时,第三倒角部6121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或者换热壳200上的第四倒角部252之间会形成第二容纳缝隙640,方便作业人员将焊料装入第三底座610与换热壳200之间,进一步提高第三底座61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焊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容纳缝隙640可单独由第三倒角部6121构成,也可由第三倒角部6121与第四倒角部252共同形成。当第二容纳缝隙640由第三倒角部6121单独形成时,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则没有倒角部结构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第三底座610与第三面板620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三翻边 613与第四翻边623,且第三翻边613与第四翻边623均围绕第三流通空腔630设置。第四翻边623套接在第三翻边613的内部或者外部,如此,通过第三翻边613与第四翻边623套接,增加第三底座610与第三面板620之间的焊接面积,保证第三面板620与第三底座610紧密结合,避免第三流通空腔630内的水从第三面板620与第三底座610之间渗漏出。同时,分别在第三底座610与第三面板620上增设翻边,有利于增加第三流通空腔630内的空间,提高水流流通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第三底座610背向第三流通空腔630一侧面用于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贴合设置。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三底座610一侧面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平面度相适配,当第三底座610压紧在换热壳200上时,第三底座610与换热壳200之间接触更加紧密,这样,使得第三底座61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换热效果更佳,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换热壳200上的表面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13,第三安装孔611为至少两个。第三面板620和/或第三底座610朝向第三流通空腔630一侧上设有导流板650。导流板650用于对第三安装孔611与第四安装孔621之间水进行导流,如此,通过导流板650,使得第三流通空腔630 内的水流更加平稳。
具体地,请参考图2,第三安装孔611为两个,两个第三安装孔611分别对应插入两个冷却管400,这样,使得两个冷却管400中的水在第三流通空腔630内汇流,并集中从第四安装孔621处排出。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3,导流板650为第三面板620和/或第三底座610朝向第三流通空腔630内凹形成环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换热器还包括第四连通组700。冷却管400分为第一组 410与第二组420。两组冷却管400分别对应与冷却腔270的相对两腔壁接触。第一组410的冷却管400一端均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冷却管400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二组420的冷却管400通过第四连通组700连通。第二组420的冷却管400远离第四连通组700一端均与出水接头900连通,由此可知,两组的冷却管400以并联连接方式,对冷却腔270的腔壁进行降温冷却;同时,通过第四连通组700,使得两组的冷却管400对应连通。
进一步,请参考图14与图15,第四连通组700包括第四底座710与第四面板720。第四底座7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五安装孔711。第五安装孔711用于穿入冷却管400。第四底座710用于与冷却管400密封连接,且第四底座710一侧面用于贴合固定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第四面板720连接在第四底座710上,且第四面板720与第四底座710围合形成与第五安装孔711连通的第四流通空腔730。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第四底座710连接在换热壳200上,因此,使得第四流通空腔730与换热壳200内之间构成两层密封结构,即: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的侧壁,有效防止换热壳200内的高温烟气渗入至第四底座710与冷却管400之间而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被氧化破坏,有效解决冷却管400发生漏水问题,如此,保证冷却管400在换热壳200上的结构稳定,使得冷却管400对换热壳200稳定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为焊接、橡胶垫圈与螺母组合结构、结构胶粘接等。
具体地,第四底座710与冷却管400进行焊接,其中,第四底座710的焊接部分可为第五安装孔711的孔壁;也可为第五安装孔711的边缘上的凸台结构。同时,第四底座710与第四面板720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得换热器的抗氧化性能大大增强,有利于增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还需说明的是,第四底座710通过第五安装孔711套在冷却管400上时,可通过胀管工艺,对冷却管400冷态扩张,使得冷却管400与第五安装孔711之间保持径向压力,实现两者紧密连接,从而使得第四底座710与冷却管400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可选地,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连接可为焊接、粘接、螺栓连接、卡接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4,第四流通空腔73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部731、连通部732 及第二空腔部733,第一空腔部731与第二空腔部733分别与两个第五安装孔711连通。由此可知,当第四底座710安装在两个冷却管400上时,其中一个冷却管400向第一空腔部731 内输送水;进入第一空腔部731内的水,通过连通部732向第二空腔部733内流动,最后,从第二空腔部733内流入另一个冷却管400内,如此,实现两根冷却管400之间的水流流通。本实施例将第四流通空腔730分别三段,有效延长水在第四流通空腔730内的路径,使得水通过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换热时间变长,使得水充分降低换热壳200的表面温度。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4,第一空腔部731与连通部732平滑过渡连接,且在第一空腔部731靠近连通部732的一段中,第一空腔部731的两侧之间间距D1沿第一空腔部731至连通部732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不仅保证第一空腔部731与连通部732之间的水流平稳流通;而且还保证第一空腔部731内的水压小于连通部732内的水压,避免水刚从冷却管400中出来时水压过大而破坏冷却管400与第四底座710之间的连接。同样,第二空腔部733与连通部732平滑过渡连接,且在第二空腔部733靠近连通部732的一段中,第二空腔部733 的两侧之间间距D2沿第二空腔部733至连通部732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与图17,第四流通空腔730的腔壁上设有第六焊接部712。第六焊接部712沿着第五安装孔711的边缘设置,第六焊接部712与冷却管400焊接。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六焊接部712呈环状结构。当冷却管400插入第五安装孔711中时,冷却管400一部分也插入第六焊接部712内,通过将第六焊接部712与冷却管400进行焊接,有效增加了第四底座710与冷却管400之间的焊接面积,大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
具体地,第六焊接部712沿第五安装孔711的边缘形成的孔与冷却管400的尺寸相适配,即,第六焊接部712与冷却管400紧密配合。同时,冷却腔270的腔壁上设有第七焊接部260,第七焊接部260绕冷却管400的周向设置,并与冷却管400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7,第四底座710背向第四流通空腔73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五倒角部7121,第五倒角部7121沿着第五安装孔711的边缘设置,第五倒角部7121用于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或者换热壳200上的第六倒角部261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缝隙714。由此可知,当第四底座710套接在冷却管400上,并压紧在换热壳200时,第五倒角部7121与换热壳200的外侧面或者换热壳200上的第六倒角部261之间会形成第三容纳缝隙714,方便作业人员将焊料装入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之间,进一步提高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 之间的焊接可靠性。同时,本实施例将第四底座710焊接在换热壳200上,使得第四流通空腔730与换热壳200内之间构成两层密封结构,即:第四底座710与换热壳200的侧壁,有效防止换热壳200内的高温烟气渗入至第四底座710与冷却管400之间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焊接被氧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三容纳缝隙714可单独由第五倒角部7121构成,也可由第五倒角部7121与第六倒角部261共同形成。当第三容纳缝隙714由第五倒角部7121单独形成时,换热壳200的外侧面则没有倒角部结构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第四底座710与第四面板720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五翻边 713与第六翻边721,且第五翻边713与第六翻边721均围绕第四流通空腔730设置。第六翻边721套接在第五翻边713的内部或者外部,如此,通过第五翻边713与第六翻边721套接,增加第四底座710与第四面板720之间的焊接面积,保证第四面板720与第四底座710紧密结合,避免第四流通空腔730内的水从第四面板720与第四底座710之间渗漏出。同时,分别在第四底座710与第四面板720上增设翻边,有利于增加第四流通空腔730内的空间,提高水流流通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8与图19,第四流通空腔730的腔壁设有第二分隔板740。第二分隔板740将第四流通空腔730分为至少两个第二分体腔734。第二分体腔734与至少两个第五安装孔711连通。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分隔板740,将第四流通空腔730分隔多个第二分体腔734,一个第二分体腔734即可实现两个冷却管400之间连通,如此,本实施例的第四底座710能够同时实现多组冷却管400之间实现水路连通,大大节省了第四连通组700的制作材料。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冷却管400之间的连通操作,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组装效率。此外,在第四流通空腔730内增设第二分隔板740,也有利于增强第四底座 710的抗压能力,保证冷却管400之间的水流稳定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换热壳200包括第一端板210、第二端板220及连接在第一端板210与第二端板220之间的第一侧板230及第二侧板240,换热管300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端板210与第二端板220。同时,换热管300具有两排,一排中具有多个换热管300,且两排中的换热管300相互错开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图3及图6,一种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上述的热水设备,采用以上的换热器,在组装过程中,将换热管300安装在换热腔280 的腔壁上,并将换热管300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设置;再将换热管300通过第一连通组100连通,使得所有换热管300之间形成换热通路320;接着,将冷却管400安装在冷却腔270的腔壁上,并将冷却管400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壳200设置;将冷却管400的侧面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最后,将冷却管400一端与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冷却管400一端与出水接头900连通以及换热通路320另一端与进水接头800连通,如此,使得水依次从进水接头800、换热管300、冷却管400及出水接头900进行流通。由于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壳200保持接触状态,因此,第一流通空腔130内的水会通过第一连通组100吸收换热壳 200上的热量,降低换热壳200的表面温度,有效避免换热壳200的表面高温对第一连通组 100与换热管300之间的连接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一连通组100与换热管300之间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吸收换热壳200表面的热量,也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本实施例将冷却管400直接安装在换热壳200内,并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相比传统的冷却盘管,减少冷却管400的使用量,有效增大了冷却管400与换热壳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壳200表面的降温效果。另外,冷却管400位于冷却腔270内,对冷却腔 270的腔壁而言相当于隔离层结构,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与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同时,也避免冷却管400表面产生冷凝水而腐蚀换热壳2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壳(200),所述换热壳(200)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冷却腔(270)与换热腔(280);
换热管(300),所述换热管(300)为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300)装设在所述换热腔(280)的腔壁上,且所述换热管(300)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换热壳(200);
第一连通组(100),所述换热管(30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组(100)连通、并形成换热通路(320),其中,所述第一连通组(10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40),所述第一连通组(10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40)连通的第一流通空腔(130),所述第一流通空腔(130)经所述第一安装孔(140)与所述换热管(300)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组(100)与所述换热管(300)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组(100)一侧面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200)的外侧面;
冷却管(400),所述冷却管(400)装设在所述冷却腔(270)的腔壁上,且所述冷却管(400)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换热壳(200),所述冷却管(400)的侧面与所述冷却腔(270)的腔壁接触;及
进水接头(800)与出水接头(900),所述进水接头(800)、所述换热通路(320)、所述冷却管(400)及所述出水接头(900)依次水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组(100)包括第一底座(110)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10)上的第一面板(120),所述第一面板(120)与所述第一底座(110)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流通空腔(130),所述第一安装孔(140)开设在所述第一底座(110)上,且所述第一底座(110)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200)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0)背向所述第一流通空腔(13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倒角部(112),所述第一倒角部(112)沿着所述第一安装孔(140)的边缘设置;和/或,所述换热壳(200)上设有第二倒角部(251),所述第二倒角部(251)沿着所述换热管(300)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底座(110)与所述换热壳(20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倒角部(112)和/或所述第二倒角部(251)形成第一容纳缝隙(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连通组(500),所述第二连通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通组(500)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流通空腔(530),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其余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冷却管(4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空腔(530)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沿着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换热管(300)或者所述冷却管(400)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连通组(600),所述第三连通组(60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611)、第四安装孔(621)及第三流通空腔(630),所述第三连通组(600)与所述换热管(300)或者所述冷却管(400)密封连接,并贴合固定于所述换热壳(200)的外侧面,所述第三流通空腔(630)经所述第三安装孔(611)与所述换热管(300)或者所述冷却管(400)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组(600)上还与所述进水接头(800)或者所述出水接头(900)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流通空腔(630)经所述第四安装孔(621)与所述进水接头(800)或者所述出水接头(90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611)与所述第四安装孔(621)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611)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连通组(600)朝向所述第三流通空腔(630)一侧上设有导流板(650),所述导流板(650)用于对所述第三安装孔(611)与所述第四安装孔(621)之间水进行导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四连通组(700),所述冷却管(400)分为第一组(410)与第二组(420),两组所述冷却管(400)分别对应与所述冷却腔(270)的相对两腔壁接触,第一组(410)的所述冷却管(400)一端均与所述换热通路(320)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管(400)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二组(420)的所述冷却管(400)通过所述第四连通组(700)连通,第二组(420)的所述冷却管(400)远离所述第四连通组(700)一端均与所述出水接头(900)连通。
10.一种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020710266.6U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Active CN212720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0266.6U CN212720309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0266.6U CN212720309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0309U true CN212720309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0266.6U Active CN212720309U (zh) 2020-04-30 2020-04-30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0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2658A (zh)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KR102413829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5953407B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WO2015180665A1 (zh) 热水器和形成热水器的方法
KR102173362B1 (ko) 전기소자 쿨링모듈
CN103712508A (zh) 热交换器
CN109844942B (zh) 层叠型热交换器
US20170301610A1 (en) Cooler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oler module
CN212720309U (zh)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CN212320516U (zh) 进出水接头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KR102173312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212340043U (zh) 换热管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US20080135222A1 (en) Pipe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a heat exchanger
KR102173395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212721078U (zh) 冷却管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CN113383205A (zh) 换热器
US6129146A (en) Manifold for a brazed radiator
CN215114158U (zh) 导流装置及换热器
KR20150030594A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209747686U (zh) 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组
KR200352327Y1 (ko) 결합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열교환기
JP2018151075A (ja) 熱交換器
CN212339639U (zh) 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KR20090029861A (ko) 오일쿨러 및 라디에이터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3880731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