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2524U -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2524U
CN212712524U CN202021456168.0U CN202021456168U CN212712524U CN 212712524 U CN212712524 U CN 212712524U CN 202021456168 U CN202021456168 U CN 202021456168U CN 212712524 U CN212712524 U CN 212712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rotating shaft
shaft
block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61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国江
闵志强
任云龙
陆金菊
沈华
琚光平
严晓
陆娉
勾平
谈成隆
钱敏刚
沈华忠
虞剑峰
邵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61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2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2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2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端盖、前置轴承、后置轴承以及制动部。端盖和机壳相互扣合,以形成一装配腔。前置轴承、后置轴承分别装配于机壳、端盖上。转轴依序穿过前置轴承、装配腔、后置轴承。曳引轮套设于转轴的前端。定子、转子协同驱动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制动部包括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和轴刹式制动器。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对称地固定于机壳的左、右侧壁上。轴刹式制动器与转轴相配套使用,且固定于端盖的后侧壁上。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电梯曳引机具有极快的制动响应速度,确保其制动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另一方面,还有效地提高块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背景技术
曳引机就是电梯的心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曳引机用来对钢丝绳进行拖动,而钢丝绳连着电梯轿箱,以驱动电梯轿厢往复地进行上下位移运动。
电梯曳引机的负载较为特殊,曳引轮两侧受力大多情况是不一样的,须配置有制动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选用块式制动器对曳引轮进行制动。块式制动器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电梯曳引机的左、右侧。当电梯动力电源失电、控制电路电源失电或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运行时,电梯曳引机失电,与此同时,块式制动器发生动作,以驱动制动瓦块相向于曳引轮进行位移运动,直至制动瓦块将曳引轮抱住,从而使得电梯停止工作。然而,已知,在块式制动器制动的瞬间,曳引轮具有较高的旋转速度,即制动瓦块和曳引轮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对线性速度,从而必不可免地加大了制动瓦块的磨损速率,进而严重地降低了使用寿命。且在极端超速或超载情况下,还有一定的几率导致块式制动器的制动功能失效或电梯完全停止所需耗时较长,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利于制造实施,且具有高的制动可靠性、稳定性的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端盖、前置轴承、后置轴承以及用来限制曳引轮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的制动部。端盖和机壳相互扣合,以共同形成一装配腔。在机壳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一安装孔,以用来装入前置轴承。在端盖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二安装孔,以用来装入后置轴承。转轴依序穿过前置轴承、装配腔、后置轴承。曳引轮可拆卸地套设于转轴的前端。定子、转子协同驱动转轴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制动部包括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以及轴刹式制动器。其中,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分别包括有第一制动瓦块、第二制动瓦块。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对称地固定于机壳的左、右侧壁上。正对应于转子,在机壳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上述第一制动瓦块、第二制动瓦块通过的第一穿越孔、第二穿越孔。轴刹式制动器与转轴相配套使用,且固定于端盖的后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轴刹式制动器借助于第一螺钉可拆卸地固定于端盖上。制动部还包括有调节套。调节套套设于第一螺钉上,且夹设于轴刹式制动器和端盖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轴刹式制动器上开设沉槽,以用来沉放调节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轴刹式制动器包括轴刹式制动器本体和吊耳。转轴即穿设于制动器本体内。吊耳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固定于轴刹式制动器本体顶壁的左、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制动瓦块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一基座和第一制动瓦构成。上述第二制动瓦块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二基座和第二制动瓦构成。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电梯曳引机,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在块式制动器的基础上额外增设有轴刹式制动器。轴刹式制动器与转轴相配套使用,在制动初始阶段仅需要较小的制动力即可有效、快速地下降转轴的旋转速度,进而降低了制动瓦块和曳引轮之间的相对线性速度。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电梯曳引机具有极快的制动响应速度,确保其制动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另一方面,还有效地减小制动瓦块在与转子相接触瞬间所承受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其磨损速率,进而延长了块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4的I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机壳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机壳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第一块式制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第二块式制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中轴刹式制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1-机壳;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穿越孔;13-第二穿越孔;2-转轴;3-曳引轮;4-转子;5-定子;6-端盖;61-第二安装孔;7-前置轴承;8-后置轴承;9-制动部;91-第一块式制动器;911-第一制动瓦块;9111-第一基座;9112-第一制动瓦;92-第二块式制动器;921-第二制动瓦块;9211-第二基座;9212-第二制动瓦;93-轴刹式制动器;931-轴刹式制动器本体;932-吊耳;94-第一螺钉;95-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的立体示意图、后视图及其A-A剖视图,可知,其主要由机壳1、转轴2、曳引轮3、转子4、定子5、端盖6、前置轴承7、后置轴承8以及制动部9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端盖6和机壳1相互扣合联接,以共同形成一装配腔。在机壳1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一安装孔11,以用来装入上述前置轴承7(如图6中所示)。在端盖6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二安装孔61,以用来装入上述后置轴承8(如图8中所示)。转轴2依序穿过前置轴承7、装配腔、后置轴承8。曳引轮3可拆卸地套设于转轴2的前端。定子5与端盖6固定连接。转轴2套设与定子5的外围,且与转轴2通过键联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电磁感应力的作用下,转子4围绕定子5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转轴2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制动部9用来限制曳引轮3的周向旋转运动。当电梯动力电源失电、控制电路电源失电或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运行时,电梯曳引机失电,与此同时,制动部9发生动作直至电梯停止工作。
如图2、3中所示,制动部9包括有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以及轴刹式制动器93。其中,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分别包括有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对称地固定于机壳1的左、右侧壁上。正对应于转子4,在机壳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上述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通过的第一穿越孔12、第二穿越孔13(如图6、7中所示)。轴刹式制动器93与转轴2相配套使用,且固定于端盖6的后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在电梯曳引机的制动过程中,轴刹式制动器93与转轴2相配套使用,在制动初始阶段仅需要较小的制动力即可有效、快速地下降转轴2的旋转速度,进而降低了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和曳引轮3之间的相对线性速度。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电梯曳引机具有极快的制动响应速度,确保其制动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另一方面,还有效地减小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在与转子4相接触瞬间所承受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其磨损速率,进而延长了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出于降低装配困难度以及便于后期进行维护、换新操作等方面考虑,上述轴刹式制动器93优选借助于第一螺钉94可拆卸地固定于端盖6上(如图4、5中所示)。
已知,在轴刹式制动器93上开设有供转轴2穿过的制动孔。且为了确保轴刹式制动器93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需要严格地控制转轴2与制动孔的同轴度,鉴于此,制动部9还额外增设有调节套95。调节套95套设于第一螺钉94上,且夹设于轴刹式制动器93和端盖6之间(如图4、5中所示)。在执行轴刹式制动器93的具体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磨各个调节套95的高度,保证轴刹式制动器93相对于转轴2处于90°交叉状态,进而有效地确保其上制动孔与转轴2的同轴度。
再者,出于更进一步降低装配困难度,提供装配效率方面考虑,还可以在轴刹式制动器93上开设沉槽,以用来沉放调节套95。且调节套95和沉槽之间优选呈过渡配合关系(如图5中所示)。这样一来,在执行轴刹式制动器93的安装过程中,可预先将修磨完成的各个调节套95预先内置、固定于上述沉槽中,而后借助于第一螺钉94将其整体装配至端盖6上即可。
一般来说,轴刹式制动器93的自身重量较大,超过20Kg,不便于工人执行安装操作,且危险系数较高,鉴于此,上述轴刹式制动器93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吊耳932。且吊耳932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固定于轴刹式制动器本体931顶壁的左、右侧(如图11中所示)。在执行安装的进程中,可以借助于KPK起重机对轴刹式制动器93进行起吊,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已知,当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发生动作时,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均压紧于转子4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借助于摩擦力实现对转子4的制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第一制动瓦块911、第二制动瓦块921必不可免地受到磨损、甚至发生“偏磨”现象,从而影响第一块式制动器91、第二块式制动器92的实际制动性能。因而,出于提高后期维修、换新操作的便利性,降低维护成本方面考虑,上述第一制动瓦块911优选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一基座9111和第一制动瓦9112构成(如图9中所示)。上述第二制动瓦块921优选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二基座9211和第二制动瓦9212构成(如图10中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包括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端盖、前置轴承、后置轴承以及用来限制所述曳引轮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的制动部;所述端盖和所述机壳相互扣合,以共同形成一装配腔;在所述机壳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一安装孔,以用来装入所述前置轴承;在所述端盖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二安装孔,以用来装入所述后置轴承;所述转轴依序穿过所述前置轴承、所述装配腔、所述后置轴承;所述曳引轮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前端;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协同驱动所述转轴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包括第一块式制动器、第二块式制动器以及轴刹式制动器;所述第一块式制动器、所述第二块式制动器分别包括有第一制动瓦块、第二制动瓦块;所述第一块式制动器、所述第二块式制动器对称地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左、右侧壁上;正对应于所述转子,在所述机壳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制动瓦块、所述第二制动瓦块通过的第一穿越孔、第二穿越孔;所述轴刹式制动器与所述转轴相配套使用,且固定于所述端盖的后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刹式制动器借助于第一螺钉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制动部还包括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螺钉上,且夹设于所述轴刹式制动器和所述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刹式制动器上开设沉槽,以用来沉放所述调节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刹式制动器包括轴刹式制动器本体和吊耳;所述转轴即穿设于所述制动器本体内;所述吊耳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固定于所述轴刹式制动器本体顶壁的左、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瓦块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一基座和第一制动瓦构成;所述第二制动瓦块由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的第二基座和第二制动瓦构成。
CN202021456168.0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Active CN212712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6168.0U CN212712524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6168.0U CN212712524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2524U true CN212712524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6168.0U Active CN212712524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2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2524U (zh) 一种具有双重制动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CN211039472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360°机械锁止机构
CN209593196U (zh) 一种代步车电机
CN206985486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
CN208120623U (zh) 一种4吨的液压葫芦
CN210176274U (zh) 一种新型电梯曳引机
CN211499976U (zh) 弹簧复位式提升机构
CN217297102U (zh) 环链电动葫芦
CN1128505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限动保护装置
KR20210002777U (ko) 호이스트 구동장치
CN210855144U (zh) 一种电动搬运车
CN220787895U (zh) 一种电动葫芦
CN212292615U (zh) 一种双制动盘制动结构的高速重载电梯曳引机
CN206069166U (zh) 一种车盘式曳引机
CN215666501U (zh) 一种双抱闸安全型电梯主机
CN220578676U (zh) 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用摩擦轮
CN2421276Y (zh) 整体脱开式环链手扳葫芦
CN216833621U (zh) 一种液压动力制动阀用踏板锁定上装
CN212712291U (zh) 一种双支撑结构的外转子电梯曳引机
CN114314406A (zh) 一种大吨位电动环链葫芦结构
CN216923402U (zh) 一种油田钻机、修井机用液压动力手柄阀上装
CN216105487U (zh) 曳引机
CN213138384U (zh) 一种轮毂
CN217732463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欧式起重机
CN112010220A (zh) 一种欧式钢丝绳电动葫芦起升驱动的双制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567 tunheng Road, Nanxu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lock C, Zhiling highway Lingang elevator industrial park, Jiugua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FURDER DIV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