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2108U -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2108U
CN212712108U CN202021341738.1U CN202021341738U CN212712108U CN 212712108 U CN212712108 U CN 212712108U CN 202021341738 U CN202021341738 U CN 202021341738U CN 212712108 U CN212712108 U CN 212712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lock
device shell
rotating wheel
electronic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1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 Zhenmingj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 Zhenmingj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 Zhenmingj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 Zhenmingj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1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2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2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21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人工缠绕电子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现有的缠绕装置不能均匀缠绕电子线的问题,其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腔两侧的上部均活动安装有转轮轴,两个转轮轴相对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转轮,转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背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卡紧环,装置外壳内腔底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装置外壳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使电子线能够均匀的缠绕在转轮上,减少了电子线的生产成本,并且转轮能够便捷的拆卸,加快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线是电器设备内部线的一种简称,通电性主要是以弱电为主,跟强电范畴的电缆是不同概念的,市面上流通的电子线有区分为UL标准,3C标准,VDE标准3个系列的线材,以AWG为单位的一般为UL标准,以平方为单位的一般为3C标准或VDE标准,国内电子线生产商主要以3C和UL这两个标准为主。
现有的电子线大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缠绕的,这样使得缠绕效率低下,缠绕成本高昂,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电子线缠绕装置,但却不能使电子线均匀的缠绕在绕线桶上,结果还是需要人工来控制电子线的缠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人工缠绕电子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现有的缠绕装置不能均匀缠绕电子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腔两侧的上部均活动安装有转轮轴,两个转轮轴相对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转轮,转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背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卡紧环,装置外壳内腔底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装置外壳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装置外壳内腔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轮轴相背的一端均贯穿装置外壳并延伸至装置外壳两侧的外部,其中一个转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块,两个转轮轴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齿槽,限位块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槽,第一齿槽与第二齿槽活动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卡紧环的两端均开设有咬合槽,卡紧环的两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部的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小转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轴、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第一电机与装置外壳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相连接,第一主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第一主动轴的另一端与主动轮固定相连接,从动轮固定连接在其中另一个转轮轴一侧的中部,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转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动块、延伸条、连接条、活动块、椭圆孔和矩形槽,第二电机与第三支撑块的顶部活动相连接,转动块通过第二主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转动块的一端与延伸条的一端固定相连接,延伸条的另一端与连接条的一端转动相连接,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活动块的一侧转动相连接,椭圆孔开设在活动块的另一侧,矩形槽开设在第二支撑块的上部,活动块活动连接在矩形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矩形块、卡紧环、螺纹销、咬合槽、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转轴、小转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转动块、延伸条、连接条、活动块、椭圆孔和矩形槽,使电子线能够均匀的缠绕在转轮上,减少了电子线的生产成本,并且转轮能够便捷的拆卸,加快了工作效率;
(2)、在工作时:首先将需要缠绕的电子线穿过椭圆孔并缠绕在转轮的表面,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开始转动,从动轮的转动会带动转轮轴开始转动,转轮轴的转动会带动转轮开始转动,从而使转轮开始缠绕电子线;同时转动块的转动会带动延伸条开始转动,延伸条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条开始转动,连接条的转动会带动活动块开始左右移动,活动块的左右移动会通过椭圆孔带动电子线左右移动,从而使电子线均匀的缠绕在转轮的表面;当转轮缠绕足够的电子线后,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然后转动两个螺纹销,使两个咬合槽相分离,此时向外拉动矩形块使第一齿槽与第二齿槽相分离,从而使转轮能够进行拆卸,更换转轮后反方向转动两个螺纹销,使两个咬合槽活动相接触,从而固定住转轮;然后按上述操作步骤开始继续工作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传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传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2、转轮轴;201、第一齿槽;202、第二齿槽;3、矩形块;4、转轮;5、限位块;6、卡紧环;601、螺纹销;602、咬合槽;7、第三支撑块;8、第一支撑块;9、转轴;10、小转轮;11、第二支撑块;12、第一传动机构;1201、第一电机;1202、第一主动轴;1203、主动轮;1204、皮带;1205、从动轮;13、第二传动机构;1301、第二电机;1302、转动块;1303、延伸条;1304、连接条;1305、活动块;1306、椭圆孔;1307、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内腔两侧的上部均活动安装有转轮轴2,两个转轮轴2相对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转轮4,转轮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通过限位块5的设置,使通过本装置缠绕的电子线能够被限制在转轮4的表面,两个限位块5相背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卡紧环6,装置外壳1内腔底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12,装置外壳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8,通过第一支撑块8的设置,使未经过缠绕的电子线能够延伸至转轮4处,第一支撑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11,装置外壳1内腔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7,通过第三支撑块7的设置,使第二电机1301能够有足够的工作高度,第三支撑块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13。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6给出,两个转轮轴2相背的一端均贯穿装置外壳1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两侧的外部,其中一个转轮轴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块3,两个转轮轴2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齿槽201,限位块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槽202,第一齿槽201与第二齿槽202活动相卡接,使转轮4能够进行拆卸。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卡紧环6的两端均开设有咬合槽602,卡紧环6的两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销601,使转轮4能够稳定的连接在转轮轴2的中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第一支撑块8顶部的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小转轮10,使电子线能够平稳有效的通向转轮4。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5给出,第一传动机构12包括第一电机1201、第一主动轴1202、主动轮1203、皮带1204和从动轮1205,第一电机1201与装置外壳1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相连接,第一主动轴120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20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第一主动轴1202的另一端与主动轮1203固定相连接,从动轮1205固定连接在其中另一个转轮轴2一侧的中部,主动轮1203与从动轮1205通过皮带1204转动相连接,使转轮4能够转动从而缠绕电子线。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4给出,第二传动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1301、转动块1302、延伸条1303、连接条1304、活动块1305、椭圆孔1306和矩形槽1307,第二电机1301与第三支撑块7的顶部活动相连接,转动块1302通过第二主动轴与第二电机130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转动块1302的一端与延伸条1303的一端固定相连接,延伸条13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条1304的一端转动相连接,连接条1304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305的一侧转动相连接,椭圆孔1306开设在活动块1305的另一侧,矩形槽1307开设在第二支撑块11的上部,活动块1305活动连接在矩形槽1307的内部,使电子线能够均匀的缠绕的转轮4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01和第二电机1301采用Y2(电器型号)。
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将需要缠绕的电子线穿过椭圆孔1306并缠绕在转轮4的表面,同时启动第一电机1201和第二电机1301,主动轮1203通过皮带1204带动从动轮1205开始转动,从动轮1205的转动会带动转轮轴2开始转动,转轮轴2的转动会带动转轮4开始转动,从而使转轮4开始缠绕电子线;同时转动块1302的转动会带动延伸条1303开始转动,延伸条1303的转动会带动连接条1304开始转动,连接条1304的转动会带动活动块1305开始左右移动,活动块1305的左右移动会通过椭圆孔1306带动电子线左右移动,从而使电子线均匀的缠绕在转轮4的表面;当转轮4缠绕足够的电子线后,关闭第一电机1201和第二电机1301,然后转动两个螺纹销601,使两个咬合槽602相分离,此时向外拉动矩形块3使第一齿槽201与第二齿槽202相分离,从而使转轮4能够进行拆卸,更换转轮4后反方向转动两个螺纹销601,使两个咬合槽602活动相接触,从而固定住转轮4;然后按上述操作步骤开始继续工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腔两侧的上部均活动安装有转轮轴(2),两个转轮轴(2)相对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转轮(4),转轮(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两个限位块(5)相背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卡紧环(6),装置外壳(1)内腔底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12),装置外壳(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8),第一支撑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11),装置外壳(1)内腔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7),第三支撑块(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轮轴(2)相背的一端均贯穿装置外壳(1)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两侧的外部,其中一个转轮轴(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块(3),两个转轮轴(2)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齿槽(201),限位块(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槽(202),第一齿槽(201)与第二齿槽(202)活动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环(6)的两端均开设有咬合槽(602),卡紧环(6)的两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销(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8)顶部的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小转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2)包括第一电机(1201)、第一主动轴(1202)、主动轮(1203)、皮带(1204)和从动轮(1205),第一电机(1201)与装置外壳(1)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相连接,第一主动轴(120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20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第一主动轴(1202)的另一端与主动轮(1203)固定相连接,从动轮(1205)固定连接在其中另一个转轮轴(2)一侧的中部,主动轮(1203)与从动轮(1205)通过皮带(1204)转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1301)、转动块(1302)、延伸条(1303)、连接条(1304)、活动块(1305)、椭圆孔(1306)和矩形槽(1307),第二电机(1301)与第三支撑块(7)的顶部活动相连接,转动块(1302)通过第二主动轴与第二电机(130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转动块(1302)的一端与延伸条(1303)的一端固定相连接,延伸条(13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条(1304)的一端转动相连接,连接条(1304)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305)的一侧转动相连接,椭圆孔(1306)开设在活动块(1305)的另一侧,矩形槽(1307)开设在第二支撑块(11)的上部,活动块(1305)活动连接在矩形槽(1307)的内部。
CN202021341738.1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12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738.1U CN21271210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738.1U CN21271210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2108U true CN21271210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7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17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1210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2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8482A (zh) 电力电气工程用避免电缆收卷时发生缠绕的收线盘及使用方法
CN212712108U (zh) 一种电子线生产用缠绕装置
CN218909376U (zh) 一种电缆加工收卷机构
CN11236636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制作系统
CN209721193U (zh) 一种绝缘电缆用绕设装置
CN113113788B (zh) 一种电力输变电工程用接线装置
CN112917136A (zh) 一种易于固定和保证油封与端盖同轴的电机配件压装装置
CN210985895U (zh) 一种起动机电枢插线装置
CN208670258U (zh) 一种传导发射测试系统用线缆自动固定装置
CN110899348A (zh) 一种基于偏心转动的铜线生产用拉伸缠绕装置
CN206712128U (zh) 电源线延长线防脱落结构
CN220474966U (zh) 一种多位一体化电性连接通电接插件
CN213429373U (zh) 一种旋转式展示装置
CN213894678U (zh) 一种用于线材加工的输送装置
CN220155929U (zh) 一种线材端子自动组装机构
CN211150878U (zh) 一种电缆接线装置
CN218769129U (zh) 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中压阳极箔贴箔机
CN213781687U (zh) 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绝缘用可倾斜且防偏心修正机构
CN212310466U (zh) 一种铜线紧密收线设备
CN217521793U (zh) 一种高压线缆加工用束丝机
CN207765525U (zh) 动力锂电池输出结构
CN210120288U (zh) 一种自动收线电源盘
CN211743591U (zh) 一种家用电子设备接电面板
CN216751473U (zh) 一种电机用转子绕组绕线装置
CN216471437U (zh) 一种电缆用自动收卷成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