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9270U -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99270U CN212699270U CN202020633513.7U CN202020633513U CN212699270U CN 212699270 U CN212699270 U CN 212699270U CN 202020633513 U CN202020633513 U CN 202020633513U CN 212699270 U CN212699270 U CN 212699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fixing device
- lower limb
- functional position
- position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卡扣、凹槽、凸块、转盘、棘齿、转动卡扣、锁止部件及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位于固定卡扣与转动卡扣之间。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转动一定角度,能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调节,能够使患者保持正确的患肢位置,调节后的弹性带能够固定,转盘转动即可控制弹性带的拉长的长度,使第二板体的转动角度方便调节,脚部在做踝泵运动时第二板体会跟随转动,并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患者想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改变第二板体的位置,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绯总神经损伤和跟腱挛缩均可引起足下垂。下肢水平牵引时,踝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若不将踝关节置于功能位,加之关节不活动,会发生跟腱挛缩,产生足下垂畸形。此外胫骨结节牵引定位不准,也易损伤绯总神经,导致足下垂。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在骨突处易发生压疮,如外踝、足后跟等。长时间下肢制动,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者在牵引过程中极易出现患肢外旋,由于患肢牵引及疼痛,很难进行患肢主动活动,容易出现关节僵硬和跟腱挛缩。长时间下肢抬高,下肢皮肤容易受压,从而形成压疮。长时间下肢制动,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根据传统丁字鞋的原理,但传统丁字鞋存在足跟处的布不柔软易发生压疮,固定的横杠易擦伤另一只肢体,不能暴露内外踝。传统丁字鞋固定的鞋型限制了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等功能锻炼,由于不同康复期的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现有的丁字鞋不能够对踝泵运动的范围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造成压疮、能够对踝泵运动范围进行调节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一板体、用于固定脚部的第二板体及用于调节转动范围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板体上的固定卡扣、设于第一板体上的凹槽、设于凹槽内的凸块、转动设于凸块上的转盘、设于转盘上的多个棘齿、设于转盘上的多个转动卡扣、用于控制转盘转动的锁止部件及用于调节第二板体转动角度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位于固定卡扣与转动卡扣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转动一定角度,能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调节,患者的小腿固定在第一板体上,脚部固定在第二板体上,能够使患者保持正确的患肢位置,凹槽位于第一板体上,转盘转动设于凸块上,棘齿位于转盘的内侧锁止部件能够与棘齿啮合,使转盘不能回转,使调节后的弹性带能够固定,转动卡扣位于转盘上,固定卡扣位于第二板体上,弹性带套设于固定卡扣与转动卡扣之间,转盘转动即可控制弹性带的拉长的长度,使第二板体的转动角度方便调节,脚部在做踝泵运动时第二板体会跟随转动,并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患者想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改变第二板体的位置,使用方便。
所述锁止部件包括设于凸块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弹簧槽、设于弹簧槽内的弹簧、与弹簧相连的推板及设于推板上的插齿;所述插齿与棘齿啮合,所述弹簧为压缩状态;固定块固连在凸块上,弹簧槽位于固定块的内部,弹簧和推板的部分位于弹簧槽内,插齿位于固定块的外侧,且与棘齿啮合,能够防止转盘回转,能够保持第二板体的转动范围不会发生改变。
所述弹性带为环形,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固定卡扣相连,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转动卡扣相连;弹性带位于固定卡扣与转动卡扣之间,转动卡扣转动到不同位置使弹性带的伸长量不同,使第二板体的转动范围保持不变。
所述转盘包括设于凹槽内的安装部和与安装部固连的转动部;所述安装部与凸块之间设有轴承;转动部位于凹槽内,安装部与转动部固连,轴承位于安装部与凸块之间,使转盘能够转动,方便转动卡扣的位置调节。
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垫环,所述垫环位于多个活动卡扣的内侧;垫环位于转动部上,能够使部分弹性带贴在垫环外侧,使第二板体的转动角度调节更为方便。
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铰接,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抵接部;限位部位于第一板体一端的顶部,抵接部位于第二板体底部的一侧,使第二板体能够与第一板体垂直,使患者的踝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避免患者绯总神经和跟腱挛缩。
所述第一板体的中部设有凸部,所述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凹部;凸部能够使患肢抬高,使足跟悬空,防止足跟处压疮,能够充分暴露内外踝,使患者更舒适,同时使患肢更方便做踝泵运动,凹部位于凸部的一侧,使足跟进一步抬高,能够进一步的防止足跟处压疮。
所述凸部上设有多个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管夹,多个导气管的一端连通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气囊位于凸部上,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抬高高度,气泵与供气管连通,供气管与多个导气管连通,单个导气管与单个气囊连通,使气泵可以对多个气囊进行充气,管夹为多个,安装在导气管上,能够控制单个气囊的进气,能够缓解不同部位的皮肤受压情况,单个充气可以适当抬高足跟,方便进行患肢的锻炼。
所述转动部的外侧设有多个横条;多个横条位于转动部的外侧,能够增大转动部的摩擦,使转盘的转动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分别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为多个,用于对患者的小腿和脚部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板体转动一定角度,能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调节,能够使患者保持正确的患肢位置,调节后的弹性带能够固定,转盘转动即可控制弹性带的拉长的长度,使第二板体的转动角度方便调节,脚部在做踝泵运动时第二板体会跟随转动,并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患者想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改变第二板体的位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及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卡扣31、凹槽32、凸块33、转盘34、棘齿35、转动卡扣36、锁止部件及弹性带38;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为木材或塑料制成,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与患者接触的部位包覆有柔性材料层,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泡沫,泡沫比较柔软,能够减少压疮的产生,固定卡扣31和转动卡扣 36均为金属或硬度较高的塑料制成,凹槽32位于第一板体1的一侧,凸块33与第一板体1材质相同,转盘34为金属或硬度较高的塑料制成,棘齿35为多个,呈环形排布于转盘34的内侧,且能够与插齿 375啮合,弹性带38为橡胶支撑,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弹性带38 为环形,所述弹性带38的一端与固定卡扣31相连,所述弹性带38 的另一端与转动卡扣36相连,能够提高弹性带38的强度,转动转盘 34即可控制第二板体2的转动范围,方便患肢的锻炼。
转盘34反转会使弹簧373收缩,使患者锻炼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所述锁止部件包括固定块371、弹簧373槽372、弹簧373、推板374及插齿375;所述插齿375与棘齿35啮合的一侧面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转盘34不会发生反转,所述插齿375与棘齿35的另一侧面为倾斜设置,方便转盘34沿相反方向转动,能够方便控制转盘34 沿相反方向转动,能够使弹性带38进一步拉长,使弹性带38的长度调节更加方便,弹簧373槽372内的弹簧373能够推动推板374,使插齿375插入底部的棘齿35中,方便固定。
为使转盘34转动更加方便,所述转盘34包括安装部341和转动部342;所述安装部341与凸块33之间设有轴承343,安装部341和转动部342为一体结构,轴承343能够方便安装部341的转动,使转盘34的转动更加省力,所述转动部342的外侧设有多个横条3422,多个横条3422能够增大转动部342外侧的摩擦,方便手动控制转盘 34的转动,使转动更加方便。
为避免出现调节不便的问题,所述转动部342上设有垫环3421,所述垫环3421位于多个活动卡扣的内侧,垫环3421为塑料制成,转盘34在转动时弹性带38会部分绕在垫环3421外侧,使弹性带38的长度调节更加精确,不易影响内部棘齿35的固定。
为了避免第二板体2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铰接,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有限位部11,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有抵接部21,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设有铰链图中未示出,第二板体2会绕铰链图中未示出转动,在第二板体2复位时,抵接部21会抵在限位部11上,防止第二板体2反向转动。
为避免患者的患肢长时间受压造成压疮,所述第一板体1的中部设有凸部12,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有凹部13,凸部12能够将患肢抬高,防止足跟处长时间受压,避免足跟处压疮的产生;所述凸部12 上设有气囊141,所述气囊141与导气管142连通,所述导气管142 上设有管夹143,导气管142与供气管144连通,所述供气管144与气泵145连通,管夹143为市面上直接购得的塑料管夹143,气囊141 和气泵145均可从市面上直接购得,供气管144与多个导气管142连通,管夹143能够控制导气管142的进气,能够对不同的气囊141单独供气,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缓解不同部位的皮肤受压情况,避免患肢部位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上分别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为粘贴式松紧带,不仅能固定患肢,还能根据患者肢体的大小自由调节,也能利于护士触摸足背动脉搏动、观察血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患肢通过固定带4固定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由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具有一定的宽度,使患者的脚部不会内旋和外旋,保持正确的患肢位置,当患者的患肢需要锻炼时,可以向内侧转动脚踝,进行踝泵运动,当脚部不能大范围活动时,逆时针转动转盘34,使弹性带38拉长,此时弹性带38的剩余拉伸量会降低,使第二板体2的转动范围缩小,当患者脚部可以进行较大范围活动时,向内侧按压推板374,使弹簧 373收缩,此时弹性带38会拉着转盘34顺时针转动,使弹性带38 缩短,使弹性带38的剩余伸长量增大,实现第二板体2的大范围转动。
Claims (10)
1.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一板体(1)、用于固定脚部的第二板体(2)及用于调节转动范围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板体(2)上的固定卡扣(31)、设于第一板体(1)上的凹槽(32)、设于凹槽(32)内的凸块(33)、转动设于凸块(33)上的转盘(34)、设于转盘(34)上的多个棘齿(35)、设于转盘(34)上的多个转动卡扣(36)、用于控制转盘(34)转动的锁止部件及用于调节第二板体(2)转动角度的弹性带(38);所述弹性带(38)位于固定卡扣(31)与转动卡扣(3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包括设于凸块(33)上的固定块(371)、设于固定块(371)上的弹簧(373)槽(372)、设于弹簧(373)槽(372)内的弹簧(373)、与弹簧(373)相连的推板(374)及设于推板(374)上的插齿(375);所述插齿(375)与棘齿(35)啮合,所述弹簧(373)为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8)为环形,所述弹性带(38)的一端与固定卡扣(31)相连,所述弹性带(38)的另一端与转动卡扣(3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4)包括设于凹槽(32)内的安装部(341)和与安装部(341)固连的转动部(342);所述安装部(341)与凸块(33)之间设有轴承(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42)上设有垫环(3421),所述垫环(3421)位于多个活动卡扣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铰接,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有限位部(11),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有与限位部(11)相配合的抵接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中部设有凸部(12),所述第一板体(1)靠近第二板体(2)的一端设有凹部(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2)上设有多个气囊(141),所述气囊(141)上连接有导气管(142),所述导气管(142)上设有管夹(143),多个导气管(142)的一端连通有供气管(144),所述供气管(144)的一端连接有气泵(14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42)的外侧设有多个横条(34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上分别设有固定带(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3513.7U CN212699270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3513.7U CN212699270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99270U true CN212699270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4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33513.7U Active CN212699270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992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7675A (zh) * | 2021-04-16 | 2021-06-15 | 南京磁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踝泵运动器 |
CN113317966A (zh) * | 2021-06-24 | 2021-08-31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便于调节锻炼强度的老年护理用腿脚锻炼器 |
CN113876524A (zh) * | 2021-11-22 | 2022-01-04 |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一种医用外科门诊用换药辅助设备 |
-
2020
- 2020-04-23 CN CN202020633513.7U patent/CN2126992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7675A (zh) * | 2021-04-16 | 2021-06-15 | 南京磁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踝泵运动器 |
CN113317966A (zh) * | 2021-06-24 | 2021-08-31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便于调节锻炼强度的老年护理用腿脚锻炼器 |
CN113876524A (zh) * | 2021-11-22 | 2022-01-04 |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一种医用外科门诊用换药辅助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99270U (zh) |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 |
EP1143906B1 (en) | Ortho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US7857776B2 (en) | Dynamically adjustable joint extension and flexion device | |
CA2878196C (en) | Posture corrective brace | |
CN209285883U (zh) | 一种肩关节支具 | |
CN215021666U (zh) |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 |
CN211581741U (zh) | 一种逐级下肢负重康复训练鞋 | |
CN211095040U (zh) | 一种便于矫正腿型腿雕 | |
CN210121314U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康复器 | |
CN214967259U (zh) | 一种足下垂矫正装置 | |
CN222285704U (zh) | 一种使用灵活的脚趾矫正装置 | |
CN222426354U (zh) | 一种可调节矫形鞋垫 | |
CN217091318U (zh) | 一种足部穿戴组件、外骨骼踝关节装置及外骨骼系统 | |
CN22124314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足部外骨骼 | |
CN219307064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辅助鞋 | |
CN219614335U (zh) | 一种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加压腿套组件 | |
CN218500876U (zh) | 一种预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支具 | |
CN108392791A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康复器 | |
CN220757522U (zh) | 一种智能调整型足下垂康复矫形器 | |
CN219049018U (zh) | 一种矫正器 | |
CN216725057U (zh) | 一种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装置 | |
CN221512345U (zh) | 一种扭力可调的足部外骨骼 | |
CN221229476U (zh) | 一种可旋转的足部外骨骼 | |
CN209187417U (zh) | 一种屈膝易辅助拉力带 | |
CN221205971U (zh) | 踝关节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