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8590U -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8590U
CN217138590U CN202220515233.5U CN202220515233U CN217138590U CN 217138590 U CN217138590 U CN 217138590U CN 202220515233 U CN202220515233 U CN 202220515233U CN 217138590 U CN217138590 U CN 217138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kle
sole
children
wrapp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52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晓琳
张伟玲
邹昌业
陈肃霜
周萌
黄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5152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8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8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8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包括脚掌包裹部、脚踝包裹部以及拉伸带,所述脚掌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绑带;所述脚踝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绑带;所述拉伸带与脚掌包裹部相连接;其中,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采用包边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的连接处形成足跟过渡部,所述足跟过渡部上开设有足跟裸露孔洞,所述拉伸带设置于所述脚掌包裹部远离所述脚踝包裹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均设置成可调节方式,能够匹配不同脚型的儿童使用,使得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更加的简便、快速、有效,并发症减少;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背景技术
骨肿瘤累及腓总神经,致术后踝关节背伸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足处于趾屈位时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功能障碍或完全不能。在护理儿童踝关节背伸障碍时,主要为被动的背屈锻炼,术后6小时即指导主动与被动的踝泵运动,以期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肢体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和踝关节僵硬等作用。
因为小腿后侧肌群的力量远大于前侧肌群的力量,长期不负重时,踝关节很难在主动背屈功能锻炼下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范围。因此,患者的踝关节背屈功能锻炼多需要家属的辅助,即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锻炼,这样既增加了家属的时间与精力支出,又很难把握良好的锻炼程度(因为无法体会患者在锻炼时的感受),锻炼效果常不十分满意,由于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较差,往往无法达到功能锻炼的要求。
其次,成人的锻炼带尺寸相对固定,且绑带位置不能调节,当应用于儿童训练时,则不能很好的匹配儿童的脚型,导致无法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且儿童的脚型随着身高的增加而不断变化,固定的绑带则不能匹配患者的脚部,大幅降低了锻炼的效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599175A)公开了一种用于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的康复装置,该装置需要量身订制,费用高,而且适用于伤口愈合良好的患者,不适用手术后伤口未愈合的卧床患者。此外,现有技术记载的一种踝关节功能锻炼带(公开号CN205849721U),它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在病床上对于踝关节进行活动康复训练,不适用于儿童患者。
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很好的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锻炼带不能通过调节而适用不同脚型的儿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用于克服上述缺陷。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包括
脚掌包裹部,所述脚掌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绑带;
脚踝包裹部,所述脚踝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绑带;
拉伸带,所述拉伸带与脚掌包裹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采用包边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的连接处形成足跟过渡部,所述足跟过渡部上开设有足跟裸露孔洞,所述拉伸带设置于所述脚掌包裹部远离所述脚踝包裹部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母贴,当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缠绕脚掌后所述第一魔术公贴与第一魔术母贴相互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脚掌包裹部的内部缝合固定有两个软胶垫,两个所述的软胶垫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缝合固定于所述脚掌包裹部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脚掌包裹部的背面开设有与支撑板长度相对应的调节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绑带与脚掌包裹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滑套,所述调节滑套穿过所述调节缺口伸进脚掌包裹部的内部,所述调节滑套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公贴,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母贴,当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缠绕脚踝后所述第二魔术公贴与第二魔术母贴相互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脚踝包裹部的背面设置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缝合部,所述第一缝合部与脚踝包裹部缝合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绑带与脚踝包裹部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缝合部,所述第二缝合部穿过并缠绕调节带后与第二固定绑带缝合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脚掌包裹部的长度为16~20cm,宽度为7~10cm,所述脚踝包裹部的长度为14~16cm,宽度为7~10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足跟裸露孔洞的最大宽度不大于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均设置成可调节方式,能够匹配不同脚型的儿童使用,使得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更加的简便、快速、有效,并发症减少;且本方案不需要根据儿童患者的脚型进行量身订制,有利于功能锻炼带的量产,提高存货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踝包裹部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掌包裹部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脚掌包裹部;2-脚踝包裹部;3-足跟过渡部;4-足跟裸露孔洞;5-拉伸带;101-第一固定绑带;102-第一魔术公贴;103-第一魔术母贴;104-软胶垫;105-支撑板;106-调节滑套;201-第二固定绑带;202-第二魔术公贴;203-第二魔术母贴;204-调节带;205-第一缝合部;206-第二缝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远离”、“靠近”、“内”、“外”、“之间”、“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包括脚掌包裹部1、脚踝包裹部2以及拉伸带5,所述脚掌包裹部1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绑带101;所述脚踝包裹部2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绑带201;所述拉伸带5与脚掌包裹部1相连接;其中,所述脚掌包裹部1与脚踝包裹部2采用包边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脚掌包裹部1与脚踝包裹部2的连接处形成足跟过渡部3,所述足跟过渡部3上开设有足跟裸露孔洞4,所述拉伸带5设置于所述脚掌包裹部1远离所述脚踝包裹部2的一侧,采用该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固定绑带101与第二固定绑带201均设置成可调节方式,能够匹配不同脚型的儿童使用,使得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更加的简便、快速、有效,并发症减少;且本方案不需要根据儿童患者的脚型进行量身订制,有利于功能锻炼带的量产,提高存货量,降低成本。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绑带10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公贴102,所述第一固定绑带10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母贴103,当所述第一固定绑带101缠绕脚掌后所述第一魔术公贴102与第一魔术母贴103相互贴合;采用该方案,有利于第一固定绑带101在缠绕脚掌后能顺利固定,提升拆装的效率。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脚掌包裹部1的内部缝合固定有两个软胶垫104,两个所述的软胶垫104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05,所述支撑板105缝合固定于所述脚掌包裹部1的内部;所述脚掌包裹部1的背面开设有与支撑板105长度相对应的调节缺口;所述第一固定绑带101与脚掌包裹部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滑套106,所述调节滑套106穿过所述调节缺口伸进脚掌包裹部1的内部,所述调节滑套106与支撑板105活动连接;采用该方案,调节时,手动拨动第一固定绑带101,此时调节滑套106沿着支撑板105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完成调节,使得第一固定绑带101能调节对应脚掌的各个位置进行固定,而支撑板105则能增加脚掌包裹部1的整体强度和支撑力度,保证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更加的简便、快速、有效。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绑带20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公贴202,所述第二固定绑带20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母贴203,当所述第二固定绑带201缠绕脚踝后所述第二魔术公贴202与第二魔术母贴203相互贴合;采用该方案,有利于第二固定绑带201在缠绕脚踝后能顺利固定,提升拆装的效率。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脚踝包裹部2的背面设置有调节带204,所述调节带20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缝合部205,所述第一缝合部205与脚踝包裹部2缝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绑带201与脚踝包裹部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缝合部206,所述第二缝合部206穿过并缠绕调节带204后与第二固定绑带201缝合连接;采用该方案,当需要调节时,由于第二固定绑带201与调节带204活动连接,通过人工手动拉动第二固定绑带201的位置即可调整第二固定绑带201的位置,使得第二固定绑带201能包裹住脚踝,同时通过调节能避免第二固定绑带201与脚踝的同一位置长期接触,避免皮肤出现摩擦灼伤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所述脚掌包裹部1的长度为16~20cm,宽度为7~10cm,所述脚踝包裹部2的长度为14~16cm,宽度为7~10cm,所述足跟裸露孔洞4的最大宽度不大于4cm,其中,所述脚掌包裹部1的长度优选为18cm,所述脚踝包裹部2的长度优选为15cm,为了保证脚掌包裹部1与脚踝包裹部2采用包边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脚掌包裹部1以及脚踝包裹部2的宽度均为9cm,采用该尺寸的锻炼带更能匹配儿童的脚型,使得踝关节背伸障碍被动训练更加的简便、快速、有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脚掌包裹部,所述脚掌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绑带;
脚踝包裹部,所述脚踝包裹部上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绑带;
拉伸带,所述拉伸带与脚掌包裹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采用包边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脚掌包裹部与脚踝包裹部的连接处形成足跟过渡部,所述足跟过渡部上开设有足跟裸露孔洞,所述拉伸带设置于所述脚掌包裹部远离所述脚踝包裹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魔术母贴,当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缠绕脚掌后所述第一魔术公贴与第一魔术母贴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包裹部的内部缝合固定有两个软胶垫,两个所述的软胶垫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缝合固定于所述脚掌包裹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包裹部的背面开设有与支撑板长度相对应的调节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绑带与脚掌包裹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滑套,所述调节滑套穿过所述调节缺口伸进脚掌包裹部的内部,所述调节滑套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公贴,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魔术母贴,当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缠绕脚踝后所述第二魔术公贴与第二魔术母贴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包裹部的背面设置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缝合部,所述第一缝合部与脚踝包裹部缝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绑带与脚踝包裹部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缝合部,所述第二缝合部穿过并缠绕调节带后与第二固定绑带缝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包裹部的长度为16~20cm,宽度为7~10cm,所述脚踝包裹部的长度为14~16cm,宽度为7~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裸露孔洞的最大宽度不大于4cm。
CN202220515233.5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Active CN217138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5233.5U CN217138590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5233.5U CN217138590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8590U true CN21713859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5233.5U Active CN217138590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8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4072B2 (en) Knee rehabilitation machine with multi-position synchronous force application
US20100106065A1 (en) Orthotic Assembly for Selectively off-Loading a Weight-Bearing Joint
CN212699270U (zh) 一种改良版下肢功能位固定装置
CN217138590U (zh) 一种儿童型踝关节背伸障碍功能锻炼带
CN211884197U (zh) 一种多功能下肢制动器
EP4122430A1 (en)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oot conditions
CN213283987U (zh) 一种髋关节防脱位侧躺垫
CN213310655U (zh) 一种膝关节矫正辅助装置
CN212347095U (zh) 一种整脊固定椅
CN209220596U (zh) 一种足下垂矫正器
CN210932128U (zh) 一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用限动装置
CN216754918U (zh) 一种主动式由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锻炼的器械
CN209790116U (zh) 一种可伸缩丁字鞋
CN208989291U (zh) 一种带有防护座的下肢牵引器
CN111920561A (zh) 一种膝关节矫正辅助装置
CN211985810U (zh) 一种用于早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20938475U (zh) 一种多功能外展枕
RU21511U1 (ru) Костюм для лечения детского церебрального паралича
CN209790119U (zh) 改良型足踝支具矫形器
CN211884172U (zh) 一种髋关节外旋矫形器
CN214857897U (zh) 防足下垂气垫弹力功能袜
CN215385443U (zh) 一种下肢护理康复支架
CN213490143U (zh) 一种具有绑脚功能的手术床结构
CN215307986U (zh) 用于膝关节术后锻炼且具有多角度调节组件的矫形装置
CN212547287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