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8366U - 一种展陈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展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8366U
CN212698366U CN202021233722.9U CN202021233722U CN212698366U CN 212698366 U CN212698366 U CN 212698366U CN 202021233722 U CN202021233722 U CN 202021233722U CN 212698366 U CN212698366 U CN 212698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lot
module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37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2337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8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8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8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展陈支架,包括由板材制成的基座和支撑板,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竖向基板,所述支撑板由同一块板材制成,其包括支撑部以及分别可翻折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两端的固定插接部和移动插接部,所述移动插接部可翻折连接有移动插接支部;所述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竖向基板的前端;所述竖向基板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插槽,所述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第一插槽内;随着所述支撑部倾斜角度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口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使展陈支架能够调整支撑部的角度,并能够改善受力情况,保证展陈支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展陈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博物馆展陈支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展陈支架。
背景技术
在博物馆展陈中,通常需要将画作(带框已装裱或不带框未装裱)、标本、纸张等调整摆放角度,使其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获得良好的展陈效果——体现美感、便于观看、防止画框玻璃反光等,这就需要借助展陈支架。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物品的展陈,比如文物,还要求支架的制作材料和生产工艺不使用有害文物安全长久保存的物质,不含酸、不含可溶性盐类、尽量不使用粘接剂等。
在当前博物馆展陈中,如图1所示,现有的展陈支架包括一种利用瓦楞纸板弯折制成的支架类型,虽然材料满足博物馆环保要求,但制成的背撑角度、大小皆不可调,由于博物馆展柜高度通常是无法调节的,画作使用某一特定角度摆放,往往使画面展陈空间位置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观众不便欣赏和观看画作,有些带玻璃面板的画作,还会因展陈角度的单一而造成炫光,这也是画作展陈所避讳的情况,因此,其对展陈环境的适应性差较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的展陈支架的缺点是角度、宽度、高度不可调,不能很好的适应多变的展陈环境,因此,目前需要采用瓦楞纸板等不含有损害文物保存物质的材料,制作出一种可以调整角度的展陈支架,但是,以现有技术来看,会面临如何进行调整角度的技术问题,并且,如果采用瓦楞纸板制作并支撑,在能够调整角度的时候如何保证展陈支架支撑稳定性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陈支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展陈支架能够调整支撑部的角度,并能够改善受力情况,保证展陈支架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陈支架,包括由板材制成的基座和支撑板,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竖向基板,所述支撑板由同一块板材制成,其包括支撑部以及分别可翻折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两端的固定插接部和移动插接部,所述移动插接部可翻折连接有移动插接支部;
所述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竖向基板的前端;所述竖向基板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插槽,所述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第一插槽内;随着所述支撑部倾斜角度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口高度逐渐降低。
优选地,所述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配合的第四插槽;所述竖向基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槽插接配合的第三插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插接部可翻折连接有固定插接支部,所述固定插接支部翻折后能够插接到所述竖向基板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1个或多个附加支撑模块,所述附加支撑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插扣包括本体和可翻折的护翼;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包括有开口,所述护翼翻折后能够连同本体插入到所述开口内,所述护翼展开后使得所述第二插扣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附加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第二支撑模块和第三支撑模块;
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底端连接有抓手,所述抓手能够深入展陈物上设置的齿挂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
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支撑模块上部的两侧部向其支撑面的反向翻折,通过第一插板将翻折后的两侧部插接固定;所述第一插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
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两侧部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其支撑面的反面翻折,通过第二插板将翻折后的上下端部分别插接固定,所述第三支撑模块底端连接有另一抓手,所述抓手能够深入展陈物上设置的齿挂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所述第二插板在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同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插板,所述竖向基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五插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到所述第五插槽内,用于增强所述展陈支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板材为无酸瓦楞纸板、PP板材或尼龙板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支撑部上可翻折的连接有移动插接部,并且移动插接部还可翻折的连接有移动插接支部,通过移动插接支部与不同的第一插槽的插接配合,实现支撑部的角度的调整,从而能够调整支撑部所支撑的展陈物的展陈角度,来适应展陈需求;
(2)本实用新型第一插槽的槽口距离竖向基板的前端越远高度越低,也就是说,第一插槽所在的斜面整体呈现斜面的结构,移动插接支部与第一插槽的插接位置距离竖向基板的前端越远高度越低,能够使得支撑部在达到同一倾斜角度时,支撑部和移动插接部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槽口高度不变的情况会减小,此时,支撑部受到的展陈物的压力会更多的沿着移动插接部的板材方向,而不是垂直板材的方向,因此,能够避免移动插接部出现弯折而影响展陈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在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设置有第四插槽,第四插槽与竖向基板顶端的第一插槽插接配合,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插槽,第三插槽与竖向基板前端设置的第二插槽插接配合,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槽与插槽相互插接配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插接结构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插扣的护翼翻折后深入到第一插扣的开口中,然后在开口中展开,形成连接结构,而不用设置任何其他部件,因此,只依靠板材本身就能够实现不同结构的可靠连接;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种附加支撑模块,利用附加支撑模块通过第一插扣和第二插扣的连接结构连接到支撑部上,实现对支撑部的横向和竖向的扩展,能够支撑多种尺寸的展陈物,从而提高了展陈支架的应用范围;
(6)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三支撑模块上设置有抓手,抓手能够深入展陈物上设置的齿挂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避免了使用胶粘剂等与画作背板黏合才能稳定支撑展品、黏合后留下的痕迹不容易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展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平面图;
图3-9竖向基板与支撑板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0-14第一支撑模块与支撑板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5-20第一支撑模块与支撑板的拆解过程示意图;
图21-22第二支撑模块一组装示意图;
图23第二支撑模块一连接到支撑板上的示意图;
图24-29第三支撑模块组装示意图;
图30第三支撑模块连接到支撑板上时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1-33第二支撑模块二组装示意图;
图34第一支撑模块、第二支撑模块一连接到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35第三支撑模块、第二支撑模块一连接到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36第三支撑模块连接到支撑板后的示意图;
图37第三支撑模块、第二支撑模块二连接到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38在展陈物上标记抓手位置的示意图;
图39齿挂的结构示意图;
图40-43抓手与齿挂的连接示意图;
图44展陈物上设置齿挂后的示意图;
图45-46展陈物连接并固定到展陈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47展陈支架的最低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竖向基板;11、第二插槽;12、第一插槽;13、第五插槽;2、支撑板;21、第一插扣;22、第三插槽;23、第四插槽;24、固定插接部;25、移动插接部;251、移动插接支部;3、第一支撑模块;31、第二插扣;32、抓手;4、第二支撑模块一;5、第三支撑模块;6、第二支撑模块二;7、第一插板;8、第二插板;9、第三插板;10、展陈物;20、齿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陈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展陈支架能够调整支撑部的角度,并能够改善受力情况,保证展陈支架的稳定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陈支架,包括由板材制成的基座和支撑板2,基座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竖向基板1,竖向基板1包括前端、后端、顶端和底端,其中前端指的是指向展陈物10方向的一端,后端指的是与前端相反方向的一端;支撑板2由同一块板材制成,其包括支撑部以及分别可翻折连接在支撑部两端的固定插接部24和移动插接部25,移动插接部25可翻折连接有移动插接支部251,需要说明的是,可翻折连接指的是由同一块板材翻折形成的连接方式;
固定插接部24的自由端插接到竖向基板1的前端;竖向基板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插槽12,移动插接支部251的自由端插接到第一插槽12内,也就是说,通过移动插接支部251的翻折调整使其能够顺利的插入到竖向的第一插槽12内,因此,可以简化第一插槽12的设计结构,并且,使得插接的方式更加简便快捷;第一插槽12的槽宽大于等于移动插接支部251的厚度,或者,移动插接支部251上同样设置有插槽,该插槽为第四插槽23,此时,第一插槽12的宽度可以适当缩小,保证第四插槽23能够与第一插槽12相互插接配合;
随着支撑部倾斜角度的逐渐减小,第一插槽12的槽口高度逐渐降低,也就是说,第一插槽12的槽口距离竖向基板1的前端越远槽口的高度越低,第一插槽12所在的斜面整体呈现斜面的结构(请参考图9所示),移动插接支部251与第一插槽12的插接位置距离竖向基板1的前端越远高度越低,能够使得支撑部在达到同一倾斜角度时,支撑部和移动插接部25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槽口高度不变的情况会减小,此时,支撑部受到的展陈物10的压力会更多的沿着移动插接部25的板材方向,而不是垂直板材的方向,因此,能够避免移动插接部25出现弯折而影响展陈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的情况;第一插槽12设置有多个,移动插接支部251的自由端插接到不同的第一插槽12内实现支撑部倾斜角度的改变,进而,可以使得依靠支撑部支撑的展陈物10的展陈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插槽12设置6个,每个第一插槽12与移动插接支部251的配合可以使得支撑部的倾斜角度分别为60°、50°、45°、40°、35°和30°。
如图2-9所示,移动插接支部251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一插槽12插接配合的第四插槽23,一般来说,槽宽应该大于等于板材的厚度,以使得第一插槽12和第四插槽23插接后,两个槽底能够接触,以提高插接连接的稳定性;竖向基板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插槽11;固定插接部24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二插槽11插接配合的第三插槽22,同样的,其槽宽一般大于等于板材的厚度,以使得第二插槽11与第三插槽22插接后,两个槽底能够接触。
继续参考图2-9,固定插接部24可翻折连接有固定插接支部,固定插接支部翻折后能够插接到竖向基板1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竖向基板1的底部可以设置与固定插接支部相适应的插槽,另外,固定插接支部的端部同样可以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的关系与前文所述的插槽配合的方式相同;固定插接部24和固定插接支部为同一板材翻折而成,相当于在固定插接部设置一开口,开口根部设置有第三插槽22,固定插接部24和固定插接支部之间至少设置有三条翻折线,经过三道弯折,以使得固定插接支部能够顺利插接到竖向基板1的底部。
如图2、10-37所示,还包括1个或多个附加支撑模块,附加支撑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插扣31,第二插扣31包括本体和可翻折连接在本体两端的护翼;
支撑部设置有第一插扣21,第一插扣21包括有开口,护翼翻折后能够连同本体插入到第一插扣21的开口内,护翼展开后使得第二插扣31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此时,第一插口21与第二插扣31完成连接,第二插扣31不能直接由第一插扣21拔出。
请参考图10-20、21-22、24-29、31-33,附加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3、第二支撑模块、第三支撑模块5,其中,第二支撑模块具体为第二支撑模块一4和第二支撑模块二6;
如图10-20所示,第一支撑模块3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插扣31,第一支撑模块3底端连接有抓手32,抓手32能够深入展陈物10上设置的齿挂20内并进行翻折,形成U型结构,来固定展陈物10(抓手32连接的方式参考图38-43),齿挂20为已有轻工业产品“挂画齿挂”也称“相框直条暗挂”,具有不同规格尺寸,通常为黄铜材料制成,常见用法是用螺丝将其安装于画框背面顶端,然后在墙上钉木工钉后竖直悬挂画作,本实用新型可借助使用这一现有产品,如图39所示,示出了两种齿挂20结构,其中,左图为一特长齿挂,其弓高5mm,弓长65mm,两端的圆孔直径3.4mm;右图为一双面齿挂,其两端的圆孔直径同样为3.4mm;抓手32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翻折线,使得抓手32翻折形成U型,具体翻折后的结构参见图46所示;
如图21-22、31-33所示,第二支撑模块(具体为第一支撑模块一4和第二支撑模块二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插扣31,第二支撑模块上部的两侧部向其支撑面的反向翻折,形成截面为U型的结构,每一侧部上均设置有插槽,通过第一插板7将翻折后的两侧部插接固定,其中,第一插板7的插接端也设置有插槽,实现插槽与插槽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只在侧部上或者只在第一插板7上设置插槽均能够实现插接连接的目的;第一插板7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如图21-22所示,当设置一个时即为第二支撑模块一4;如图31-33所示,第一插板7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即为第二支撑模块二6,形成相对于第二支撑模块一4竖向延展的第二支撑模块二6,以能够适用于竖向尺寸更大的展陈物10的需求;
如图24-29所示,第三支撑模块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插扣31,第三支撑模块5的两侧部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其支撑面的反面翻折,通过第二插板8将翻折后的上下端部分别插接固定,其中,第二插板8设置有垂直方向的插槽,两个插槽分别插接到第三支撑模块5的翻折后的侧部,侧部上同样设置有插槽,实现插槽与插槽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只在翻折的侧部上设置插槽或者只在第三支撑模块5上设置插槽,均能够实现插接连接的目的;第三支撑模块5底端连接有另一抓手32,抓手32能够深入展陈物10上设置的齿挂20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10;第二插板8在第三支撑模块5的同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插板8能够实现第三支撑模块5的横向延展,从而能够适用于横向尺寸更大的展陈物10的需求。
如图35-37所示,还包括第三插板9,竖向基板1的顶端设置有第五插槽13,第三插板9插接到第五插槽13内,用于增强展陈支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插接稳定性,在第五插槽13上并列设置有与竖向基板1相对应的插槽,形成插槽与插槽连接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为无酸瓦楞纸板、PP板材或尼龙板材,也可以使用符合博物馆藏品保护要求且性能合适的其他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展陈支架在制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2所示,利用板材剪切制作出竖向基板1、支撑板2、第一支撑模块3、第二支撑模块一4、第二支撑模块二6、第三支撑模块5、第一插板7、第二插板8、第三插板9,并画出折线和反折线;
(2)如图3-4所示,将竖向基板1的第二插槽11插入支撑板2的固定插接部24的第三插槽22,沿逆时针推动支撑板一端;
如图5-7所示,使竖向基板1的底部的插槽对准固定插接支部的插槽,拇指推动固定插接支部向插槽内插接,完成支撑板2的固定插接部24的插接安装;
如图8所示,将支撑板2的移动插接部25插入竖向基板1顶端的第一插槽12内,完成基础款支架的装配,支撑板2的支撑部上设置有4处等距分布的第一插扣21,可用于搭载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附加支撑模块;
如图9所示,将移动插接支部251插入竖向基板1顶端的不同的第一插槽12,可使第一插扣21所在面板(支撑部)调整角度,可调角度依次为60°、50°、45°、40°、35°、30°;
(3)如图10-11所示,将翻折后的第一支撑模块3的第二插扣31对准组装好的基础款支架的支撑板2支撑部的第一插扣21;第一插扣21和第二插扣31交叉放置;
如图12所示,一手指拉开支撑板2外伸第一插扣21,另一手指按压第一支撑模块3的第二插扣31,使其完全插入第一插扣21的开口内,第二插扣31两侧的护翼自动弹开,实现锁定,其他第一插扣21和第二插扣31依同法操作;
如图13-14所示,一手固定支撑板2,一手下拉第一支撑模块3,第一插扣21和第二插扣31完成锁定,使两者锁紧;第一支撑模块3与基础款支架装配后,可用于支撑小幅带框画作;
如图15-16所示,欲拆解第一支撑模块3,先将支撑板2从竖向基板1的第一插槽12中拔出并翻转,再一手抓住支撑板2,另一手向箭头方向推动第一支撑模块3;
如图17-18所示,两指挤压第一支撑模块3的第二插扣31的护翼,并向第一插扣21的开口方向轻按;
如图19-20所示,一手抓住第一支撑模块3左拉,另一手抓支撑板2向右拉,使得第一支撑模块3从支撑板2上拆下;
如图21-22所示,将第一插板7的插槽插入翻折后的第二支撑模块一4的插槽内,实现第二支撑模块一4的组装;
如图23所示,第二支撑模块一4可连接支撑板2顶端两个第一插扣21,搭载于基础款支架上,也可与其它模块搭配;
如图24-29所示,利用4块第二插板8,将第二插板8插入第三支撑模块5的下部插槽,将插入第二插板8的第三支撑模块5下部上翻,使第二插板8的另一插槽对准第三支撑模块5上部插槽,使得第二插板8安装到位,其余三片同理,完成第三支撑模块5的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中的带“△”标记的挡板可提高此模块承重能力,可以省略,以降低第三支撑模块5与基础款支架的拆装难度;
第三支撑模块5与基础款支架的装配,操作方法参考第一支撑模块3的安装方法;
如图31-33所示,第二支撑模块二6借助两块第一插板7组装,将第一插板7插接到第二支撑模块二6翻折后的后端的插槽内,实现第二支撑模块二6的组装,第二支撑模块二6组装后可与其它附加支撑模块搭配安装于基础款支架;
如图34所示,第一支撑模块3、第二支撑模块一4与基础款支架装配后,倾角可调;
(4)如图35所示,第二支撑模块一4、第三支撑模块5与基础款支架装配后,在竖向基板1的顶端的第五插槽13内加装第三插板9可增加展陈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如图36所示,第三支撑模块5可与基础款支架单独装配;此时,可包括第三插板9;
如图37所示,第三支撑模块5、第二支撑模块二6可与基础款支架搭配,各个附加支撑模块还可按照其它所需进行更多排列组合,并可根据未来更多的使用场景,搭载未来进一步研发的第六支撑模块、第七支撑模块等,只要更新研发的附加支撑模块具有与基础款支架适用的第二插扣31即可;
(5)如图38所示,使用第一支撑模块3展陈小型画作,首先在装裱画作的画框背面标记第一支撑模块3的两个抓手32的宽度;
如图40所示,在画框背面底部用螺丝安装两枚齿挂20,采用黄铜双面结构,其间距与第一支撑模块3两个抓手32的间距一致,然后将第一支撑模块3的两抓手32插入两齿挂20;
如图41-42所示,将展陈支架向着画框背面翻转,画框与展陈支架装配到位,将其翻转正置即可展示陈列;
如图43所示,第一支撑模块3、第二支撑模块一4与基础款支架装配后,可用于支撑展陈窄而高的画作,同样需要如前所述在画框背面底部安装齿挂20。
如图44-46所示,对于再大再重的画作,在其背面底部安装两枚齿挂20,其间距与第三支撑模块5的抓手32间距一致;将基础款支架与第三支撑模块5、第二支撑模块二6搭配使用,安装第三插板9以增加展陈支架整体稳定性,第三支撑模块5的抓手32插入画框背面底部两齿挂20,完成展陈支架与画作的装配后,将展陈支架与画作整体翻转正立;基础款支架、第三支撑模块5、第二支撑模块二6、第三插板9模块装配后用于支撑展陈较大画作;
如图47所示,当支撑板2插入竖向基板1上30°角插槽并使用展陈支架支撑展陈画作时,第三支撑模块5所受压力最大,在这一展陈角度,第二插板8和带有△记号的部分底部会接触放置展陈支架的台面,支撑第三支撑模块5,保持画作和展陈支架整体稳定。
使用本实用新型支撑展陈画作时,观众欣赏画作时,展陈支架被画作遮挡,画作的展陈主体地位被有效烘托,为防止画作在展柜内展陈时出现反光,也为了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看角度,可根据现场的展陈环境调节支架,获得合理的展陈角度;配合展陈现场的光影造型,画作犹如悬浮于展柜内,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层次,画作的美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板材制成的基座和支撑板,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竖向基板,所述支撑板由同一块板材制成,其包括支撑部以及分别可翻折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两端的固定插接部和移动插接部,所述移动插接部可翻折连接有移动插接支部;
所述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竖向基板的前端;所述竖向基板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插槽,所述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插接到所述第一插槽内;随着所述支撑部倾斜角度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口高度逐渐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插接支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配合的第四插槽;所述竖向基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固定插接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槽插接配合的第三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接部可翻折连接有固定插接支部,所述固定插接支部翻折后能够插接到所述竖向基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个或多个附加支撑模块,所述附加支撑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插扣包括本体和可翻折的护翼;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包括有开口,所述护翼翻折后能够连同本体插入到所述开口内,所述护翼展开后使得所述第二插扣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第二支撑模块和第三支撑模块;
所述第一支撑模块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底端连接有抓手,所述抓手能够深入展陈物上设置的齿挂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
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二支撑模块上部的两侧部向其支撑面的反向翻折,通过第一插板将翻折后的两侧部插接固定;所述第一插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
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扣,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两侧部的上下端部分别向其支撑面的反面翻折,通过第二插板将翻折后的上下端部分别插接固定,所述第三支撑模块底端连接有另一抓手,所述抓手能够深入展陈物上设置的齿挂内并进行翻折,来固定展陈物;所述第二插板在所述第三支撑模块的同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时,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插板,所述竖向基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五插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到所述第五插槽内,用于增强所述展陈支架的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为无酸瓦楞纸板、PP板材或尼龙板材。
CN202021233722.9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展陈支架 Active CN212698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3722.9U CN21269836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展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3722.9U CN21269836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展陈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8366U true CN21269836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3722.9U Active CN21269836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展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8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561A (zh) * 2020-06-29 2020-09-04 北京大学 一种展陈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561A (zh) * 2020-06-29 2020-09-04 北京大学 一种展陈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16561B (zh) * 2020-06-29 2023-10-24 北京大学 一种展陈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7235B2 (en) Greeting card holder
US20080000126A1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displaying a plurality of items
CN212698366U (zh) 一种展陈支架
CN111616561A (zh) 一种展陈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US4991813A (en) Frameless portable display
CN210324957U (zh) 一种电子桌牌、电子桌牌的固定座以及电子桌牌组件
US6092673A (en) Receptacle
US5058359A (en) Lightweight overhead beam for portable display structure
US20210390888A1 (en) Artistic tiles mountable to a surface
CN212208843U (zh) 一种展示道具
US10586476B1 (en) Artistic tiles mountable to a surface
CN217048092U (zh) 一种多功能纸屋
US6339890B1 (en) Multiple position easel mat
US4945706A (en) Lightweight overhead beam for portable display structure
US7467488B2 (en) Picture stand
CN220035952U (zh) 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装饰墙板
CA2189779A1 (en) A picture or text display unit
JP2003061796A (ja) 吊り下げ形態と載せ置き形態とに使い分けできる陳列装置
CN216804974U (zh) 一种折叠雕花笔筒
CN211124881U (zh) 一种用于动漫设计作品展示的灯箱
CN216454399U (zh) 一种画框铝材
CN218635781U (zh) 一种墙面固定安装结构
CN211591966U (zh) 一种悬挂式显示器文件夹及其悬挂固定装置
CN213487602U (zh) 一种建筑学人员手绘制图专用桌子
CN201512218U (zh) 窗型台灯礼盒提手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