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4709U -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4709U
CN212694709U CN202021921978.9U CN202021921978U CN212694709U CN 212694709 U CN212694709 U CN 212694709U CN 202021921978 U CN202021921978 U CN 202021921978U CN 212694709 U CN212694709 U CN 212694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block
support frame
warn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19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彦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Yongq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9219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4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4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4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板,所述转动轴位于支撑架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该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达到了底座、支撑架、转动轴、警示板、限位块、限位装置组成一个整体,警示板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进行转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便于进行警示,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限位块进行加固,进而固定警示板的角度,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底座进行支撑,且支撑装置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减少空间的浪费,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背景技术
施工路栏又名施工标志牌、施工牌、活动牌。用于道路施工现场、维修市政建设、建筑施工的外围防护提示,可随时放在需要的地方主导交通,以防止意外撞击事件发生,减少损失。目前,现有的公路施工用警示牌,整体结构相对固定,不便于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且整体进行收纳时,不便于进行收纳,容易造成空间浪费,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公路施工用警示牌,整体结构相对固定,不便于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且整体进行收纳时,不便于进行收纳,容易造成空间浪费,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它可以实现底座、支撑架、转动轴、警示板、限位块、限位装置组成一个整体,警示板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进行转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便于进行警示,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限位块进行加固,进而固定警示板的角度,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底座进行支撑,且支撑装置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减少空间的浪费,满足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板,所述转动轴位于支撑架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限位块卡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警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与拉杆套接,所述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栓。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底座、支撑架、转动轴、警示板、限位块、限位装置组成一个整体,警示板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进行转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便于进行警示,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限位块进行加固,进而固定警示板的角度,当需要调节警示牌的角度时,拉动拉环向下运动,带动拉杆运动,带动挡块运动,增加支撑弹簧的弹性势能,带动挤压杆向下运动,带动挡板运动,解除卡块对卡槽的限制,即可带动警示板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限位块转动,调节警示板的角度,松开拉环,支撑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卡块复位,卡块与卡槽进行卡接,进而对限位块进行固定,实现警示板的固定,方便调节,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展开,将整体立在地面上,将支撑板展开,使得连接架对地面进行支撑,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对底座进行支撑,提高整体稳定性,同时带动伸缩杆进行伸出,利用紧固螺栓对伸缩杆进行加固,对三角支撑结构进行支撑,提高整体稳定性,达到了底座、支撑架、转动轴、警示板、限位块、限位装置组成一个整体,警示板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进行转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警示板的角度,便于进行警示,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限位块进行加固,进而固定警示板的角度,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底座进行支撑,且支撑装置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减少空间的浪费,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支撑架;3、转动轴;4、警示板;5、限位块;6、限位装置;61、第一固定块;62、第二固定块;63、拉杆;64、拉环;65、挡块;66、支撑弹簧;67、挤压杆;68、挡板;69、卡块;610、卡槽;7、提手;8、支撑装置;81、支撑板;82、连接架;83、支撑块;84、伸缩杆;85、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板4,转动轴3位于支撑架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支撑架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6,限位装置6与限位块5卡接,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8。底座1、支撑架2、转动轴3、警示板4、限位块5、限位装置6组成一个整体,警示板4通过转动轴3与支撑架2进行转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警示板4的角度,便于进行警示,设置限位装置6,便于对限位块5进行加固,进而固定警示板4的角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警示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7。设置提手7,便于整体进行携带。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限位装置6包括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2,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2均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62滑动连接有拉杆63,拉杆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64,拉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65,挡块6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66,支撑弹簧66与拉杆63套接,挡块6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67,挤压杆67与第一固定块61滑动连接,挤压杆6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68,挡板6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9,限位块5的侧壁设置有卡槽610,卡块69与卡槽610卡接。当需要调节警示板4的角度时,拉动拉环64向下运动,带动拉杆63运动,带动挡块65运动,增加支撑弹簧66的弹性势能,带动挤压杆67向下运动,带动挡板68运动,解除卡块69对卡槽610的限制,即可调节警示板4转动,带动转动轴3转动,带动限位块5转动,调节警示板4的角度,松开拉环64,支撑弹簧66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卡块69复位,卡块69与卡槽610进行卡接,进而对限位块5进行固定,实现警示板4的固定,方便调节。
实施例4:
请参阅图2,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8,支撑装置8包括支撑板81,支撑板81与底座1转动连接,支撑板81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82,连接架82远离支撑板8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83,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4,伸缩杆84的底部与支撑块83固定连接,伸缩杆84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栓85。设置支撑装置8,便于展开,将整体立在地面上,将支撑板81展开,使得连接架82对地面进行支撑,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对底座1进行支撑,提高整体稳定性,同时带动伸缩杆84进行伸出,利用紧固螺栓85对伸缩杆84进行加固,对三角支撑结构进行支撑,提高整体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板(4),所述转动轴(3)位于支撑架(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支撑架(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与限位块(5)卡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2),所述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2)均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2)滑动连接有拉杆(63),所述拉杆(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64),所述拉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65),所述挡块(6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66),所述支撑弹簧(66)与拉杆(63)套接,所述挡块(6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67),所述挤压杆(67)与第一固定块(61)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6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68),所述挡板(6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9),所述限位块(5)的侧壁设置有卡槽(610),所述卡块(69)与卡槽(610)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包括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1)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82),所述连接架(82)远离支撑板(8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8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4),所述伸缩杆(84)的底部与支撑块(8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4)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栓(85)。
CN202021921978.9U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Active CN212694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978.9U CN212694709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978.9U CN212694709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4709U true CN212694709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0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1978.9U Active CN212694709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4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9703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道路指示牌
CN112814462A (zh) 一种具有矫正倾斜电线杆的支撑稳定装置
CN21269470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警示牌
CN212706623U (zh) 折叠式引擎支架
CN213571684U (zh) 一种城市道路环保绿化隔离架
CN110448051A (zh) 一种家居设计绘图展示装置
CN211397415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爬梯
CN210886991U (zh)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基于bim建筑施工用指示牌
CN215417284U (zh) 一种具有快速更换警示牌结构的台架
CN218934008U (zh) 一种市政园林施工用防护栏
CN2135096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CN109285445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牌
CN218291690U (zh) 一种折叠式市政道路维修用警示装置
CN217949956U (zh) 用于市政道路的可移动围栏
CN219588456U (zh) 一种电子信息标识牌
CN116220059B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基坑防护装置
CN219387444U (zh) 一种轻便离地帐篷支架
CN21190000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组合型可调节式防护栏
CN219697556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板
CN214463247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6663906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的弯道镜
CN209448863U (zh) 一种防雨音箱支架
CN218029430U (zh) 一种具有发光警示功能的建筑施工用警示栅栏
CN217637271U (zh)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CN219867052U (zh) 一种多功能显示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Yongq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Wentao

Inventor after: Zhou Zhiying

Inventor after: Fan Yanli

Inventor before: Fan Yan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5

Address after: 010000 Building 3, Unit 2, Unit 1, Jinfu Community, Houtan Beach, Huimin District,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Wu Yongqiang

Address before: 054000 Xingta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No.9 Chang'an South Road, Qiaodong District,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an Ya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