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2650U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92650U CN212692650U CN202022126694.7U CN202022126694U CN212692650U CN 212692650 U CN212692650 U CN 212692650U CN 202022126694 U CN202022126694 U CN 202022126694U CN 212692650 U CN212692650 U CN 212692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subcooler
- stop valve
- outlet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过冷器,冷凝器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冷凝器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进口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冷凝器设置有左冷侧进口、左冷侧出口、右冷侧进口和右冷侧出口,冷凝器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连接的第二管道和与左冷侧出口连接的第三管道,过冷器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过冷器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过冷器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和过冷器侧出水口,过冷器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连接的第四管道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连接的第五管道,蒸汽出口与过冷器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属于电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依托项目搬迁改造项目的锅炉补给水处理超滤反渗透系统。该项目进蒸汽温度300-414℃,压力为0.8-1.337MPa;温度较高,若用常规的管壳式换热系统可以满足换热温度要求,但布置空间位置较小,管壳式换热系统无法布置;若选用全焊接板换换热系统,换热蒸汽温度需不高于300℃,该项目蒸汽温度和压力都比较高,换热系统前需设置降温减压装置,但单独的降温减压装置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过冷器,所述冷凝器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冷凝器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进口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蒸汽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和左冷侧出口,冷凝器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和右冷侧出口,冷凝器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连接的第二管道和与左冷侧出口连接的第三管道,所述过冷器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过冷器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过冷器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和过冷器侧出水口,过冷器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连接的第四管道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连接的第五管道,蒸汽出口与过冷器进水口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和B手动截止阀,所述A手动截止阀和B手动截止阀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所述电动截止阀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A手动截止阀和B手动截止阀分布在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上设置有旁路阀;设置A手动截止阀、B手动截止阀和电动截止阀,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与出水口截止阀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进入出水系统。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法兰连接,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控制生水进口管系统内的生水输出流量。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过冷器侧出水口法兰连接,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左冷侧进口法兰连接,第五管道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右冷侧进口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管道,第六管道的一端与右冷侧进口法兰连接,第六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与过冷器侧出水口之间的管段上;使从过冷器侧出水口输出的生水能从右冷侧进口进入冷凝器。
前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所述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七管道,第七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第七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与过冷器侧出水口之间的管段上,第七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截止阀与生水进口管系统之间的管段上;第七管道用于输送9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输送至第五管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凝器和过冷器,冷凝器和过冷器通过多根管道连接,对温度为414℃的蒸汽换热处理,形成温度为50℃的冷凝水;还对温度为5℃的生水换热处理,形成温度为25℃的生水。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凝器,2-过冷器,3-蒸汽进口,4-蒸汽出口,5-第一管道,6-左冷侧进口,7-左冷侧出口,8-右冷侧进口,9-右冷侧出口,10-第二管道,11-第三管道,12-过冷器进水口,13-过冷器出水口,14-过冷器侧进水口,15-过冷器侧出水口,16-第四管道,17-第五管道,18-A手动截止阀,19-B手动截止阀,20-电动截止阀,21-截止阀电机,22-旁路管道,23-旁路阀,24-出水口截止阀,25-出水系统,26-生水进口管系统,27-第一截止阀,28-第二截止阀,29-第六管道,30-第七管道,31-第三截止阀。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9进入出水系统2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9进入出水系统25;所述第四管道16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法兰连接,第四管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26,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27;第一截止阀27控制生水进口管系统26内的生水输出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9进入出水系统25;所述第四管道16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法兰连接,第四管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26,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27;第一截止阀27控制生水进口管系统26内的生水输出流量;所述第五管道17的一端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的另一端与左冷侧进口6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9进入出水系统25;所述第四管道16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法兰连接,第四管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26,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27;第一截止阀27控制生水进口管系统26内的生水输出流量;所述第五管道17的一端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的另一端与左冷侧进口6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8;所述右冷侧进口8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管道29,第六管道29的一端与右冷侧进口8法兰连接,第六管道2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28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之间的管段上;使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输出的生水能从右冷侧进口8进入冷凝器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可进行耐大温差操作产生的热应力、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和安装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设置A手动截止阀18、B手动截止阀和19电动截止阀20,用以控制温度为414℃的蒸汽的输送至第一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使生水也能从右冷侧出口9进入出水系统25;所述第四管道16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法兰连接,第四管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26,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27;第一截止阀27控制生水进口管系统26内的生水输出流量;所述第五管道17的一端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的另一端与左冷侧进口6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8;所述右冷侧进口8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管道29,第六管道29的一端与右冷侧进口8法兰连接,第六管道2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28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之间的管段上;使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输出的生水能从右冷侧进口8进入冷凝器1;所述第四管道16与第五管道17之间设置有第七管道30,第七管道30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31,第七管道3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28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之间的管段上,第七管道3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截止阀27与生水进口管系统26之间的管段上;第七管道30用于输送9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输送至第五管道17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温度为414℃的蒸汽输送至第一管道5,使温度为414℃的蒸汽从蒸汽进口3进入冷凝器1,形成温度为200.5℃的冷凝水,将温度为200.5℃的冷凝水从蒸汽出口4输送至过冷器进水口12,使温度为200.5℃的冷凝水进入过冷器2,形成温度为50℃的冷凝水;然后,生水进口管系统26将1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输送至第四管道16,使1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输送至过冷器2,形成10%流量的温度为40℃的生水,通过生水进口管系统26将90%流量的温度为5℃生水输送至第四管道16,使9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通过第七管道30输送至第五管道17内,10%流量的温度为40℃的生水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输送至第五管道17内与90%流量的温度为5℃的生水混合,形成温度为9.2℃的生水,使温度为9.2℃的生水通过第五管道17从左冷侧进口6输送至冷凝器1,同时温度为9.2℃的生水通过第六管道29从右冷侧进口8输送至冷凝器1,温度为9.2℃的生水经过冷凝器1处理,形成温度为25℃的生水,将温度为25℃的生水从左冷侧出口7通过第三管道11输送至第二管道10,同时温度为25℃的生水从右冷侧出口9输送至第二管道10,使温度为25℃的生水通过第二管道10进入出水系统25。
Claims (8)
1.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和过冷器(2),所述冷凝器(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3),冷凝器(1)的下部设置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进口(3)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进口(3)连接,冷凝器(1)的左侧设置有左冷侧进口(6)和左冷侧出口(7),冷凝器(1)的右侧设置有右冷侧进口(8)和右冷侧出口(9),冷凝器(1)还包括与右冷侧出口(9)连接的第二管道(10)和与左冷侧出口(7)连接的第三管道(11),所述过冷器(2)的上部设置有过冷器进水口(12),过冷器(2)的下部设置有过冷器出水口(13),过冷器(2)的一侧设置有过冷器侧进水口(14)和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过冷器(2)还包括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连接的第四管道(16)和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连接的第五管道(17),蒸汽出口(4)与过冷器进水口(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所述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之间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0),所述电动截止阀(20)上设置有截止阀电机(21),第一管道(5)上还设置有旁路管道(22),所述旁路管道(2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管道(5),A手动截止阀(18)和B手动截止阀(19)分布在旁路管道(22)的两端之间的管段上,旁路管道(22)上设置有旁路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出水口截止阀(24),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右冷侧出口(9)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系统(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11)的一端与左冷侧出口(7)的一端法兰连接,第三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冷侧出口(9)与出水口截止阀(24)之间的管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16)的一端与过冷器侧进水口(14)法兰连接,第四管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生水进口管系统(26),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17)的一端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的另一端与左冷侧进口(6)法兰连接,第五管道(17)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冷侧进口(8)的一端设置有第六管道(29),第六管道(29)的一端与右冷侧进口(8)法兰连接,第六管道(2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28)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之间的管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16)与第五管道(17)之间设置有第七管道(30),第七管道(30)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31),第七管道(3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截止阀(28)与过冷器侧出水口(15)之间的管段上,第七管道(3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截止阀(27)与生水进口管系统(26)之间的管段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26694.7U CN212692650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26694.7U CN212692650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92650U true CN212692650U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88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26694.7U Active CN212692650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926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2417A (zh) * | 2020-09-24 | 2020-12-15 |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N112082417B (zh) * | 2020-09-24 | 2024-11-08 |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
2020
- 2020-09-24 CN CN202022126694.7U patent/CN2126926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2417A (zh) * | 2020-09-24 | 2020-12-15 |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CN112082417B (zh) * | 2020-09-24 | 2024-11-08 |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36907B (zh) | 一种汽轮机高背压供热系统及其辅助系统 | |
CN207145026U (zh) | 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快速启动暖机系统 | |
CN108087944B (zh) | 一种基于水水喷射器的凝结水再循环供热系统 | |
CN113404563B (zh) | 一种低压缸切缸供热机组低加回热系统 | |
CN203476412U (zh) | 一种基于ncb机组的新型高效供热系统 | |
CN212692650U (zh)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 | |
CN109404074B (zh) | 一种350mw超临界光轴供热改造汽轮机 | |
CN207454031U (zh) | 一种基于低压光轴供热转子的300mw亚临界汽轮机 | |
CN212481463U (zh) | 一种采暖和恒温卫浴用水系统 | |
CN112082417A (zh)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
CN110718705A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与发动机 | |
CN105042666A (zh) |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 |
CN108952844A (zh) | 一种200mw超高压背压式汽轮机 | |
CN208332240U (zh) | 无除氧器给水机组及热能系统 | |
CN112082417B (zh) | 一体化高温换热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 |
CN206539380U (zh) | 一种火电厂背压式汽轮机排汽驱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 | |
CN219639056U (zh) | 热电厂水环式真空泵系统 | |
CN221527457U (zh) | 热交换装置 | |
CN113431643B (zh) | 一种凝结水系统与锅炉联合的低压工业供汽系统 | |
CN108506994A (zh) | 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 | |
CN219473770U (zh) | 供热系统 | |
CN210660225U (zh) | 一种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系统 | |
CN221825383U (zh) | 主凝结水系统 | |
CN221483701U (zh) | 一种基于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的供热装置及海水淡化系统 | |
CN220186797U (zh) | 一种基于给水补充加热的供热蒸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