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1246U -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1246U
CN212691246U CN202020383838.4U CN202020383838U CN212691246U CN 212691246 U CN212691246 U CN 212691246U CN 202020383838 U CN202020383838 U CN 202020383838U CN 212691246 U CN212691246 U CN 212691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calibration
fixed
mounting sea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38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连军
张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38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1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1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1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校准领域,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所述标定支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移动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所述移动立杆可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制动件,用于提供趋使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固定的摩擦力;以及挂载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挂载件用于挂载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用于标定车辆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配置制动件,制动件提供趋使所述固定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固定的摩擦力,以使得横梁在挂载标定元件后能够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背景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震动、碰撞、环境温湿度等均会使上述传感器的物理安装状态发生改变,故需要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标定。
对上述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时,通常会在标定支架的横梁上挂载标定元件,以对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标定支架,在横梁挂载标定元件后,横梁不稳定,容易下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标定支架的横梁在挂载标定元件后不稳定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标定支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移动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所述移动立杆可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制动件,用于提供趋使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固定的摩擦力;以及挂载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挂载件用于挂载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用于标定车辆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包括标定元件和如上所述的标定支架,所述标定元件可挂载于所述标定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中,通过配置制动件,制动件提供趋使所述固定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固定的摩擦力,以使得横梁在挂载标定元件后能够稳定。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的立体图,其中所述标定支架挂载多线激光器;
图2为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立体图,其中标定支架的横梁组件处于折叠状态;
图4为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立架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立架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部分元件被省略;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立架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部分元件被省略;
图7为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横梁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横梁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横梁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7所示的横梁组件的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调节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的立体图,其中标定支架的移动立杆移动至下极限位置,虚线表示标定支架的横梁的另一个安装位置;
图14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其中标定支架的移动立杆移动至上极限位置;
图15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移动立杆及固定立杆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移动立杆及固定立杆的拆解图;
图17为图13所示的移动立杆及固定立杆的截面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移动立杆,固定立杆以及第二安装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20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第二安装座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第二安装座的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图22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导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导轮组件的截面图;
图24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第二安装座的爆炸图;
图25为图13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第二安装座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立体图;
图26为图25所示的第二安装座的拆解示意图;
图27为图26所示的第二安装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标定支架100,包括底座10,立架组件20以及横梁组件30,所述立架组件2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横梁组件30包括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连接部36,所述连接部36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20,所述连接部3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连接部3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相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也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背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展开。
所述“安装”包括焊接安装等固定安装,也包括可拆卸安装。
所述横梁组件30可用于挂载标定元件,例如,多线激光器200、标定标靶、雷达反射或吸收装置等,以对车载辅助驾驶系统进行标定。
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100中,所述第一横梁部32和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可枢转地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30折叠,可减小所述标定支架100的体积,以方便装运。
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二横梁部34和所述连接部36构成横梁。
可选的,所述横梁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立杆的顶面。这使得相比起传统的标定架,横梁组件的重心更加接近立杆重心,可以增加标定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使用面积更小的底座。
可选的,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相向地转动,例如,它们可以一起向下折叠,也可以一起向上、向前、向后折叠。可选的,当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向下折叠时,连接部36的长度可以相对较短,并且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呈下垂状态,这样横梁组件30可以无需从立架组件20上取下来,标定支架100占用空间也会显著减小,可以方便使用交通工具携带。当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向上、向前、向后折叠时,可以设置使横梁转动的装置,从而使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的最终折叠方向向下,也可以使得这两者呈下垂状态;或者可以使连接部36的长度相对较长,折叠后得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可以与连接部36紧贴放置,并且通过可松开的固定装置固定在连接部36上。在后一种情况中,为了进一步减小标定支架100所占用空间,横梁组件30可以从立架组件20上取下来,携带到需要使用的地方后,再安装在立架组件20 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横梁组件30的折叠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横梁可以折叠为两端,此时没有连接部36;横梁也可以折为四段或更多段。但优选为三段,因为这使得横梁中段无断口,那么可以在中段处只使用一个紧固部件,就可以将横梁稳定且平衡地固定在立杆上。
所述底座10包括底座本体12,滚轮14、高度调节件16和拉环18。
所述底座本体12为三角爪状,包括三个爪部,三个所述爪部分别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底座本体12可由金属材料制得。
所述滚轮14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2的底表面,所述滚轮1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每个所述滚轮14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爪部的末端,用于方便移动所述底座本体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14为万向移动滚轮,使得所述底座本体12可以前后左右任意移动。
所述高度调节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2,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2 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件16为调节旋钮,数量为三个,旋钮下方包含至少一段螺旋杆,该螺旋杆与底座处通孔的螺纹相配合,可以实现高度调节。每个所述高度调节件16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爪部,并且靠近对应的一个所述滚轮14,三个所述高度调节件16呈正三角形分布。
所述拉环18可以安装于其中的一个所述爪部的上表面,用于方便拉动所述标定支架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化,而不限于为三角爪状,例如所述底座本体12可为矩形或圆形;所述滚轮14和所述高度调节件16的数量可以分别根据实际需求增减,例如,对于三角爪状的底座本体12,高度调节件可以为两个,再配合一个固定高度的支脚以调节底座本体12的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立架组件20可以包括固定立杆22,移动立杆24和驱动机构26,所述移动立杆24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所述移动立杆24可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所述驱动机构26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22,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使用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套设连接的方式,立架组件20的高度可以减为接近原来的一半,配合横杆组件30的折叠,可以使立架组件20非常适合放置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后尾箱内携带。
可以理解,也可以视需要将固定立杆作为内杆,移动立杆作为外杆,驱动机构26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22,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分别为方通,所述移动立杆24紧密地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可使得所述移动立杆24仅能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并且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朝其它方向运动。这种构造对标定支架100 实现可折叠非常重要,因为在标定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标定支架100各部件之间固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有可能在固定立杆22的外表面固定一个激光器,使用该激光器来定位车辆中心轴线,从而确定横梁组件30上所携带标靶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如果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有些许变化,都会使标定精度受到影响,或者需要增设额外的微调机构来弥补。如果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较大,还有可能导致增设的额外微调机构失效。因此,在套叠方式下,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之间除了沿长度方向之外的相对运动,例如相对转动,是需要排除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同为方通,这样能确保两者之间只发生沿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 24也可为其它形状的管材,例如,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的管材,可使得所述移动立杆24仅能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 移动,并且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朝其它方向运动。此处“相互配合”不一定要求固定立杆22与移动立杆24的截面必须相同,例如设置在外的固定立杆22的截面可以为六边形,设置在内的移动立杆24 的截面可以为与该六边形相接的四边形,同样可以实现使得移动立杆24仅能沿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固定立杆22移动的效果。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的截面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椭圆形的圆柱形管材,椭圆形的截面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也可以分别为截面为圆形的圆柱形管材,此时可以通过导向机构防止所述固定立杆22相对于所述移动立杆24 转动,用于引导所述移动立杆24稳定地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或者在标定支架100的其他部件处增设检测及调整固定立杆22相对于移动立杆24 发生除长度方向运动的机构。一种简便的导向机构是导轨及与之配合的滑块装置,可以在固定立杆22和所述移动立杆24相互接触的表面处,在该两者之一上设置导轨,在另一者上设置例如凸块、塑料胶条、滚轮、滚珠、齿轮等的滑块装置,此时滑块装置将被限制在导轨上运动,也能确保两个立杆之间只发生沿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导轨可以是附加设置在立杆管壁上的凹槽、线状凸起、齿条等,也可以是立杆管壁自身形成的凹槽、线状凸起、两条线状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等,即立杆使用异形管壁,管壁本身形状就带有凹槽、线状凸起等可以作为导轨使用的部分。同样,滑块装置可以是附加设置在立杆管壁上的额外部件,也可以是依靠立杆管壁自身形成的凸起结构,而无需在立杆管壁处设置额外部件。此外,齿条等通过啮合来实现传动的机构,本身也有导向作用,本说明书也将其归入导轨范畴内。如下面实施例所描述的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机构,也能实现导向效果。可选的,齿条可以设置在凹槽导轨内。
可以理解的是,导轨与滑块装置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可以导轨设置在移动立杆上、滑块装置设置在固定立杆上,也可以互换。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机构并不限于截面为圆形的固定立杆22和移动立杆 24,其他截面形状的固定立杆22和移动立杆24上也可以使用导向机构来增强导向作用,并且获得更加稳定或摩擦力更小的相对运动。对于非圆形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使用导轨,仅使用直线运动装置来获得更稳定或摩擦力更小的相对运动,此时非圆形的外部立杆本身就起到导向作用。
所述驱动机构26包括齿条260,壳体261,手柄262,及齿轮减速组件。齿轮减速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263,第二斜齿轮264,第一传动齿轮265和第二传动齿轮266。
所述齿条260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并且所述齿条260沿所述移动立杆2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0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固定立杆22,所述移动立杆24和所述齿条260皆竖直设置。
所述壳体261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22。
所述手柄262安装于所述壳体261,所述手柄262可绕第一旋转轴线O1 转动。
齿轮减速组件可以使移动立杆的位置移动更加精确及省力,有利于精确地确定标定标靶的高度。在齿轮减速组件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63位于所述壳体261内,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柄262。所述第一斜齿轮263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手柄262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斜齿轮263与所述手柄262可一同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O1转动。
所述第二斜齿轮264安装于所述壳体261内壁,可绕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所述第一斜齿轮263和第二斜齿轮264啮合,所述第一斜齿轮263的直径小于第二斜齿轮264的直径。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斜齿轮26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斜齿轮264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与所述第二斜齿轮264可一同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安装于所述壳体261内壁,可绕第三旋转轴线O3 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65和齿条260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设置有凸柱2662,用于与棘轮(未示出)配合,使得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止动于预设位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和第二传动齿轮266皆为直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齿轮266的直径。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O1垂直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和第三旋转轴线O3,并且所述第一旋转轴线O1垂直于所述齿条260。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和第三旋转轴线O3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和第三旋转轴线O3垂直于所述齿条260。
所述手柄262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O1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斜齿轮263 绕第一旋转轴线O1转动,所述第二斜齿轮264和第一传动齿轮265绕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绕第三旋转轴线O3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在绕第三旋转轴线O3转动时,带动所述齿条260沿所述移动立杆24的长度方向上升或下降,使得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 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63和第二斜齿轮264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与第二斜齿轮264可一同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65和齿条260啮合,可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稳定移动。另外所述第一斜齿轮263的直径小于第二斜齿轮264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齿轮266的直径,使得可通过较小的力量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63和第二斜齿轮264可省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柄262,所述手柄 262可绕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5绕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63,第二斜齿轮 264和第一传动齿轮265可省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柄 262,所述手柄262可绕第三旋转轴线O3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266绕第三旋转轴线O3转动。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63,第二斜齿轮264和第一传动齿轮265可替换成蜗杆机构,所述蜗杆机构包括蜗杆263a和蜗轮 265a。
所述蜗杆263a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柄262,并且所述蜗杆263a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手柄262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蜗杆263a与所述手柄262可一同绕第一旋转轴线O1转动。
所述蜗杆263a为圆柱形,其外表面具有齿牙部264a,所述齿牙部264a 与所述蜗轮265a啮合。
所述蜗轮265a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所述蜗轮265a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6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蜗轮265a与第二传动齿轮266可一同绕第二旋转轴线O2转动。所述蜗轮265a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齿轮266的直径,使得可通过较小的力量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所述第一旋转轴线O1垂直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所述第二旋转轴线O2垂直于所述齿条260。
当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借助所述蜗杆机构的自锁功能,可将所述移动立杆24固定于需要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62可替换为电机。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除齿轮箱外,所述驱动机构26可为其它驱动机构,例如,丝杠传动、同步带等,只要能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 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立杆24设置有限位件242,所述限位件242 位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壁设置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固定立杆22的顶端,当所述移动立杆24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至所述限位件242抵触所述凸缘时,所述移动立杆24停止移动,可防止所述移动立杆24脱离所述固定立杆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242为套环,其套设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壁。
请参阅图7,图8和图9,所述横梁组件30包括第一托杆31,所述第一横梁部32,第二托杆33,所述第二横梁部34,安装座35,所述连接部36,调节机构37以及关节机构39。第一托杆31及第二托杆33的作用在于托举标靶以防坠落,尤其当标靶面积较大、重量较大时。
所述第一托杆31的一端可通过铰接机构、合页机构等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一托杆3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转动,以展开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也可卡合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且与所述第一横梁部32平行。
所述第一托杆31包括第一托杆本体310和第一托件312,所述第一托杆本体31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一托杆本体310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第一托件312。所述第一托杆本体310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图未示)。
相似地,所述第二托杆33的一端可通过铰接机构、合页机构等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所述第二托杆33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转动,以展开至垂直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也可卡合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且与所述第二横梁部34平行。所述第二托杆33包括第二托杆本体330和第二托件332,所述第二托杆本体33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所述第二托杆本体 330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第二托件332。所述第二托杆本体330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槽3300。所述第一托件312和第二托件332沿同一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托杆31展开至垂直于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二托杆33展开至垂直于第二横梁部34时,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3300背向设置,所述第一托件312和第二托件332可用于共同支承标定元件,例如图案板。
所述第一横梁部32设置有第一卡块320和第一导轨322。所述第一卡块 320和第一托杆31皆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同一侧,当所述第一托杆 31转动至与第一横梁部32平行时,所述第一卡块320卡入第一卡槽,将所述第一托杆31卡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所述第一导轨322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轨322与第一横梁部3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322用于挂载挂件以挂载标定元件,例如挂载标定标靶、反光镜、激光器等,所述挂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322滑动。
类似地,所述第二横梁部34设置有第二卡块340和第二导轨342。所述第二卡块340和第二托杆33皆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同一侧,当所述第二托杆33转动至与第二横梁部34平行时,所述第二卡块340卡入第二卡槽3300,将所述第二托杆33卡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所述第二导轨342 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轨342与第二横梁部34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轨342用于挂载挂件以挂载标定元件,例如挂载反光镜等,所述挂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342滑动。所述第一导轨322与第二导轨342 相对于连接部36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横梁部32与第二横梁部34也相对于连接部36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0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导轨322、第二导轨342,第一横梁部32和第二横梁部34皆水平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320与第一卡槽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所述第一卡块320安装于所述第一托杆本体310,而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一横梁部32;同样地,所述第二卡块340与第二卡槽3300 的位置也可以互换,也即所述第二卡块340安装于所述第二托杆本体330,而所述第二卡槽3300设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4。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3300凹设于相应的横梁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轨322及第二导轨342可以设置在横梁的其他面上,例如顶面。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不需要设置第一导轨322及第二导轨342,标定元件可以使用挂钩等直接挂在横梁上。第一导轨322及第二导轨342也可以有其他形态,不需要必须如图所示,例如,它们可以是一条或若干条设置于横梁顶面的凹槽线,并且可以使用横梁本身的外壁来形成所述凹槽线而无需安装额外导轨。
可以理解,所述托杆的数量不受上述实施例所限。例如,托杆可以只有一根,并设置在连接部36大致中央的位置,此时也可以很好地托举大致位于横梁组件30中部的标靶。当用于标定的标靶位于其他位置时,也可以将托杆设置于相应位置以进行托举。托杆的位置也可以大于两根。此外,托杆还可以设置在轨道上,该轨道设置在横梁组件30的侧面或底面,这样托杆可以沿着组装好的横梁组件30进行移动,以在合适的位置托举可能处于不同位置的标靶。
可以理解,当使用导轨来使托杆可以移动时,同样可以使用卡块、卡槽的方式,将托杆卡接在横梁组件30上。
横梁的所述连接部36套设于所述安装座35内,所述连接部36的第一表面360凹设有定位孔3604,定位孔360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孔 3604沿所述连接部36的长度方向设置。
请参阅图10,所述连接部36设置有固定槽3620,所述固定槽3620内设置有固定表面3624,所述固定槽3620与图11中的固定杆354配合使用以将横梁组件固定在安装座35上。可选的,设置固定槽3620以使得固定表面3624 与安装座35的底表面呈一定角度,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结合图11中的固定杆一起阐述。例如,固定槽3620可以设置在横梁的第二表面362与顶面之间,其中第二表面362与所述第一表面360平行设置,所述固定表面3624与第一表面360和第二表面362呈夹角,例如所述固定表面3624与第一表面360和第二表面362呈45度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连接部36皆为方通,可减轻所述标定支架100的重量,而且可使得所述连接部36容易被牢固地套设于所述调节机构38内。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部32,第二横梁部34和连接部36也可为其它形状的管材,异形材或杆等,例如,可为多边形或圆形的管材或杆。当横梁为其它形状的管材时,固定槽3620可以设置在能使固定表面3624与安装座35的底表面呈一定角度的位置上。
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安装座35用于套设所述连接部36。所述安装座35包括固持件352,固定杆354和安装壳356。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35可以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37上,这样所述安装座35可在调节机构37的调节下,绕调节旋转轴线L相对于立架组件20进行转动,以调节所述安装座35和横梁组件30的水平角度。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37与安装座呈上下关系设置,以利于在实现水平角度调节的同时方便地从上方拆卸及安装横梁。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与所述固定立杆22及移动立杆 24平行设置,也即在所述标定支架100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座35设有缺口350,用于方便将连接部36放入安装座35或者将连接部36从安装座35取下。
所述固持件352大体为勾状,以方便固持所述连接部36。所述固持件352 的一端与安装壳356固定连接,例如安装于所述安装壳356的上表面或侧面上,另一端环绕并把握住横梁组件20的连接部36,留下缺口350。例如,固持件352可以有图11所示形状,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圆环形的勾状、其他多边形的勾状、圆环与多边形结合的勾状,只要能实现对连接部36的稳定把持即可。此处所述“大体为勾状”是指固持件352能从某个角度、延伸一定长度,从而实现对连接部36的支撑与把持。
所述固持件352与安装壳356围设形成一安装通道,用于收容所述连接部36。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缺口350相连通。所述固持件35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柱3524,两个所述定位柱3524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用于插入两个所述定位孔3604(见图8),以方便将所述连接部36定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定位孔的作用是进一步减少进行标定时,横梁组件2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于安装座35的任何位移。定位柱3524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壳356的上表面上,或者设置在安装壳356上表面与固持件352内表面两者上。此处所述“定位柱”包括圆形、方形、长条形的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包括圆形、方形、长条形的定位孔。当定位柱及定位孔大致呈点状时,优选地沿连接部36长度方向有至少两个定位柱3524,以确保连接部36不沿其长度方向发生位移。当定位柱及定位孔大致呈长条状时,可以只使用一个对定位柱及定位孔。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3604与所述定位柱3524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所述定位孔3604开设于所述固持件352,并且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而所述定位柱3524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360(见图8)。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354设置于所述固持件352,其包含旋钮及至少一段螺杆,并且与所述固持件352的螺纹相配合,当所述连接部36套设于所述安装座35时,所述固定杆354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横梁连接部36处的所述固定表面3624,转动所述固定杆354,可使得所述固定杆354抵紧所述固定表面 3624,以使横梁组件的所述连接部36固定于所述安装座35,或者,转动所述固定杆354,可使得所述固定杆354脱离所述固定表面3624,可将连接部36通过所述缺口350从所述安装座35取下。
可选的,所述固定表面3624与安装座35的底表面(即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并且固定杆354与安装座35的底表面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可选的,该角度大体为45度。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只使用一个固定杆354,即可对连接部36施加朝向安装座的底面及一侧面压紧的力,该侧面为与固定杆354自身延伸方向相对的一侧面,从而实现固定座对连接部36 的高稳定度的固定,并且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及组装横梁组件。
可以理解,安装座35可以为其他构造,例如不一定保持有一个缺口,可以在连接部36放入安装座35后,使用挡板等将缺口挡起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所述连接部36,例如,安装座35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无缺口以放入横梁,此时可以先将衡量组装完毕,然后再插入安装座35,再使用固定杆354对横梁进行旋紧固定。
可以理解,连接部36所压紧的安装座35的底面或侧面可能为圆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此时同样可以使用所述固定杆354将连接部36压紧在这些面上,此时固定杆与这些面之间可能为线接触而非面接触,但不会影响压紧效果。
可选的,当所述安装座35包含缺口350时,安装座35背向所述缺口350 的表面还可以用于安装标定元件,例如,多线激光器200(见图1)等。
所述安装壳356大体为立方体,其一侧具有开口。所述调节机构37设置于所述安装壳356的开口内。所述安装壳356开设螺纹孔3562。所述调节机构37包括支承轴371,第一弹性件372,转动件373,轴承座374,基座375 和调节杆376。所述调节机构37用于调整横梁组件20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即,偏航角)。
所述支承轴371收容于所述安装壳356内,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 356的内壁。所述支承轴37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重合。
所述第一弹性件3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柱3560,所述第一弹性件372 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件3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72为接簧。
所述转动件373大体为立方体,其一端设置有凸起3732,所述凸起3732 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72分别位于所述转动件373的相对两侧。所述转动件373 套设于所述轴承座374。
所述轴承座374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375的一表面上,所述轴承座374 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重合。所述转动件373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375,并且套设于所述轴承座374。所述支承轴371的一端插入所述轴承座 374,使得所述支承轴371与所述安装壳356可一同绕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相对于所述转动件373,轴承座374和基座375转动。
所述基座375用于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所述移动立杆24可带动所述基座375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75为立方体,所述基座375 盖住所述安装壳356的开口。所述支承轴371,第一弹性件372和转动件373 皆收容于所述安装壳356与所述基座375围设形成的空腔内。
本说明书所述“立方体”包括薄板状的情况。
所述调节杆376安装于所述螺纹孔3562内,转动所述调节杆376,使得所述调节杆376抵紧所述凸起3732,推动所述安装座35绕所述调节旋转轴线 L相对于所述转动件373和基座375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安装座35和连接部 36的水平角度,所述第一弹性件372被拉伸。朝相反转动方向转动所述调节杆376,所述安装座35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372拉动绕所述调节旋转轴线L 相对于所述转动件373和基座375转动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75可以省略,所述转动件373和轴承座374可直接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顶表面处。
可以理解,上述调节机构37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当所述调节机构37取消时,上述安装座35的安装壳356可以取消,固持件352安装在移动立杆24 的顶表面处或其他额外的附加安装面上。应该理解,固持件352也可以延伸形成底面并环绕横梁组件30的连接部36的下表面,也就是固持件352可以具有底面,该底面安装在安装壳356之上。
参阅图13和图14,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标定支架100a,所述标定支架100a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标定支架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所述标定支架100a的横梁30a可拆卸地安装于移动立杆24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从而使得挂载在横梁30a上的标定元件能够位于不同的高度,进而能够配适于车辆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的更多系统。其中,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立架组件包括的移动立杆24与固定立杆22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所述标定支架100a还包括挂载件(图未示出)。所述挂载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用于挂载标定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所述横梁30a可以省略,也即,所述挂载件可直接挂载于所述移动立杆24上。
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所述标定支架100a包括两个安装座,分别为第一安装座35a和第二安装座35b。所述第一安装座35a及所述第二安装座35b 皆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移动立杆24如图16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 35a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所述横梁30a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35a或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当所述横梁30a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5a时,所述横梁3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横梁30a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 时,所述横梁3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移动立杆24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移动立杆24也可以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外,只要所述移动立杆24和所述固定立杆22两者中,一个为内杆,另一个为外杆,所述内杆套设于所述外杆内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成型有导向凹槽240a,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部成型有导向凸起220a。所述导向凹槽240a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凸起220a与所述导向凹槽240a相配合,以引导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向凹槽240a与所述导向凸起220a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即,所述导向凹槽240a成型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部,所述导向凸起220a成型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只要所述导向凹槽240a与所述导向凸起220a两者之一成型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另一者成型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部即可。
所述导向凹槽240a的数量为多个,相匹配地,所述导向凸起220a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导向凹槽240a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导向凸起220a相配合,以将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部相分隔开,以减少在所述移动立杆24移动时的摩擦力,所述移动立杆24能够更顺畅地移动。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向凹槽240a的数量也可以仅有一个,例如,所述导向凹槽240a成型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导向凸起220a相配合,所述移动立杆24的另一侧直接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相抵接。
所述导向凹槽240a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向凹槽240a平均地分布在所述移动立杆24的两相对侧。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向凹槽240a 的数量并不限制为四个,还可以为三个,五个以及五个以上,只要能够将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内部相分隔开即可。
所述导向凹槽240a内设置有制动件242a。所述制动件242a呈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片状构造,所述制动件242a固定于所述导向凹槽240a内,并抵接于所述导向凸起220a。所述制动件242a用于提供趋使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固定的摩擦力,通过配置制动件242a,在所述移动立杆24在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立杆24在承受一定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在任意位置,稳定性好。可以理解,一方面,所述制动件242a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导向凸起220a上,并与所述导向凹槽240a相抵接,只要所述制动件242a固定于所述导向凹槽240a与所述导向凸起220a 两者之一,并抵接于另一者即可。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向凸起 220a与所述导向凹槽240a皆可以省略,此时,所述制动件242a直接固定于所述移动立杆24外部和所述固定立杆22内部两者之一,并与另一者相抵接。
所述制动件242a可以通过背胶固定于所述导向凹槽240a内。
所述制动件242a可以为摩擦条,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制动件242a还可以为摩擦片,摩擦球等。
可以理解,所述制动件242a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仅有一个安装座的标定支架中,对于安装座的数量及位置,本申请不作限制。
请复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标定支架100a包括驱动机构26。所述驱动机构26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22,并连接所述移动立杆24,所述驱动机构26 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如前述实施例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6包括齿条260,手柄262以及齿轮(图未示出)。所述手柄262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260 相啮合,所述齿条260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所述齿条260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转动所述手柄262,所述手柄262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260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所述移动立杆24的外部还成型有安装凹槽244a。所述安装凹槽244a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条260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244a 内。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固定立杆22外部的一侧,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开设有通向所述固定立杆22内部的过孔222a,所述齿轮通过所述过孔222a与所述齿条260相啮合。
所述第一安装座35a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顶端,并裸露于所述固定立杆22外。所述第一安装座35a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座主体350a和第一挂板部352a。所述第一安装主体350a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的顶端,所述第一挂板部352a用于供所述横梁30a挂接,以将所述横梁30a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5a上。
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2外。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包括第二挂板部350b,所述第二挂板部350b用于供所述横梁30a挂接,以将所述横梁30a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上。
请一并参阅图19,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内部安装有导轮组件356b,所述导轮组件356b包括导轮3560b,所述导轮3560b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 转动,所述导轮3560b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相抵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 35b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时,所述导轮 3560b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35b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移动更顺畅。
所述导轮组件356b的数量为多个,以将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的内部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35b沿所述固定立杆22 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减少对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的摩擦阻力。
所述导轮组件356b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导轮组件356b平均分布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内部的两相对侧。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轮组件356b的数目并不仅限于四个,例如,所述导轮组件356b的数目还可以为三个,五个以及五个以上,只要能够将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的内部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分相隔开即可。
请复参阅图18,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成型有导向轮槽224a。所述导轮3560b通过所述导向轮槽224a抵接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以减少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之间的间隙,两者更为紧凑。所述导向轮槽224a的位置与所述导向凸起220a的位置相对,在保证所述固定立杆22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所述固定立杆22的厚度,所述固定立杆22的质量较轻。
所述导向轮槽224的形状与所述导轮2560b的形状相适配,以所述导轮 3560b沿所述导向轮槽224移动的稳定性,不易晃动。
请一并参阅图20和图21,所述第二安装座35b内部成型有安装轮槽358b。所述导轮组件356b安装于所述安装轮槽358b内,以使所述导轮3560b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轮槽358b内,另一部分显露于所述安装轮槽358b外并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相抵接。
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所述导轮组件356b还包括螺栓3562b,轴承 3564b,挡圈3566b,套筒3568b以及支撑座3569b。所述导轮3560b套设于所述轴承3564b的外圈外,所述螺栓3562b的螺柱依次穿过所述轴承3564b 的内圈,所述套筒3568b以及所述支撑座3569b,并与所述支撑座3569b相螺纹配合,所述螺栓35462b的头部抵接于所述轴承3564b的一侧,所述挡圈 3566b套设于所述导轮3560b内,并抵接于所述轴承3564b的另一侧,所述套筒3568b抵接于所述轴承3564b与所述支撑座3569b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24,所述第二安装座35b还包括第一支撑板352b和第二支撑板354b。所述第一支撑板352b与所述第二挂板部350b相对,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54b相对并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52b与所述第二挂板部350b 之间,四者共同围成一个用于套设所述固定立杆22的套筒部。所述第一支撑板352b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54b可以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354b与所述挂板部350b可以通过螺钉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25,图26以及图2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轮组件356b省略,所述制动件242a呈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柱状构造,所述制动件242a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的内部,并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槽224a省略,所述导向凹槽240a 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杆22的外部,并与所述制动件242a相配合。所述制动件 242a的形状与所述导向凹槽240a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制动件242a沿所述导向凹槽240a移动时,所述制动件242a能够更稳定地移动,不易晃动。所述制动件242a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5b上。因此,所述制动件242a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杆22外,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杆22内,只要其能够提供趋使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固定的摩擦力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所述制动件242a 并不仅限于应用于本实施例的标定支架100a,也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的只有一个安装座的标定支架,此处不再赘述。另一方面,所述驱动机构26可以省略,由手动驱动所述移动立杆24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22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所述标定支架100a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35a及所述第二安装座35b,以将所述第二安装座 35b间接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上。可以理解,根据实际情况,连接结构可以省略,此时,所述第二安装座35b直接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24上即可。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36a。所述连接杆36a沿所述固定立杆2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36a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主体35a,所述连接杆36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5b。
所述连接杆36a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36a分别位于所述固定立杆22的两侧。可以理解,连接杆36a的数目并不限制为两个,根据实际情况,连接杆36a的数目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标定系统,所述标定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标定支架100a及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可挂载于所述标定支架100a。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固定立杆,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
移动立杆,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所述移动立杆可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制动件,用于提供趋使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固定的摩擦力;以及
挂载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挂载件用于挂载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用于标定车辆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杆和所述移动立杆两者之一为内杆,另一个为外杆;
所述内杆套设于所述外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的外部成型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外杆的内部成型有导向凸起;
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凹槽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凹槽的数目为多个,所述导向凸起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导向凹槽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导向凸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内杆的外部与所述外杆的内部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凹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向凹槽平均地分布在所述内杆的两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固定于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凹槽两者之一,并抵接于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凹槽两者中的另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固定于所述内杆外部和所述外杆内部两者之一,并抵接于所述内杆外部和所述外杆内部两者中的另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为所述移动立杆,所述外杆为所述固定立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支架还包括横梁;
所述横梁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时带动所述横梁一并移动,所述挂载件通过所述横梁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皆所述第二安装座皆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位置;
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二安装座一并移动;
所述横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二安装座两者之一,以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挂板部,所述第一挂板部用于供所述横梁挂接,以将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挂板部,所述第二挂板部用于供所述横梁挂接,以将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的顶端,并显露于所述固定立杆外;
所述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固定立杆外,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以将所述第二安装座间接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安装有导轮组件,所述导轮组件包括导轮,所述导轮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所述导轮抵接于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
当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所述导轮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的数目为多个,以将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与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分隔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导轮组件平均地分布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的两相对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成型有导向轮槽,所述导向轮槽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轮通过所述导向轮槽与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相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槽的形状与所述导轮的形状相适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成型有安装轮槽,所述导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轮槽,以使所述导轮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轮槽内,所述导轮的另一部分显露于所述安装轮槽外,并与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相抵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还包括螺栓,轴承,挡圈,套筒以及支撑座;
所述导轮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外,所述螺栓的螺柱依次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套筒以及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支撑座相螺纹配合,所述螺栓的头部抵接于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挡圈套设于所述导轮内,并抵接于所述轴承的另一侧,所述套筒抵接于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挂板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挂板部相对,所述第二挂板部用于供所述横梁挂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并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挂板部之间,以形成一个用于套设所述固定立杆的套筒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和所述固定立杆外部两者之一,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和所述固定立杆外部两者中的另一者相抵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
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成型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制动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制动件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制动件的形状相适配。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制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立杆外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两者之一,并抵接于所述固定立杆外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两者中的另一者,以将所述固定立杆的外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分隔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制动件平均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的两相对侧。
28.一种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定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的标定支架,所述标定元件可挂载于所述标定支架。
CN202020383838.4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Active CN212691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3838.4U CN212691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3838.4U CN212691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1246U true CN212691246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3838.4U Active CN212691246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12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61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WO2021190362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61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WO2021190362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US11920725B2 (en) 2020-03-23 2024-03-05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support theref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8261A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2178432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111722192A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WO2021190362A1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2691246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5767682U (zh) 一种标定设备及标定系统
US20210132203A1 (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CN210036787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0514607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2691245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0514606U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210036786U (zh) 一种标定支架
CN111721345B (zh)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CN111397651A (zh) 一种标定支架
CN112945582A (zh) 一种汽车校准设备
CN111721346A (zh) 一种标定支架
CN211824509U (zh) 一种标定支架
WO2020156462A1 (zh) 一种确定标定支架相对于待测车辆的放置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