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7182U -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7182U
CN212677182U CN202021832078.7U CN202021832078U CN212677182U CN 212677182 U CN212677182 U CN 212677182U CN 202021832078 U CN202021832078 U CN 202021832078U CN 212677182 U CN212677182 U CN 212677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irectional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trans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20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纯捷
张灿
夏威钧
张鑫龙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eidou Industrial Safe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unan Howatt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dou Industry Safe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dou Industry Safe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20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7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7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7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公开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带有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的控制指令;定向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方位定向;发射单元:用于发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信号。还公开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包括基站罩,基站罩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导航信号接收天线、通讯模块,所述基站还外设有与所述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信号连接的定向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向发射装置的外置,单独控制定向发射装置的开闭,可进一步降低基站的辐射功率,减少对防御区域及周边通信设备的干扰,快速满足各类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以及提高维护效率。

Description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无人机性能优良且价格优惠,无人机给不法分子也带来了不少便利,利用无人机窃取偷听、监视、偷拍一些重要场所的信息,造成了重大/重要及隐私信息外泄。
目前,国内无人机预警防御手段有固定式防御基站,可以对无人机发射防御信号,起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客户定制需求不同,要对基站内部进行发射信号模块单元的更换,不便于及时满足客户对非法无人机的管控需求,全天候的固定式防御基站,对周围的电子通讯设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扰信号极低、且易于更换,成本低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包括:相互信号连接的接收单元、定向单元和发射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带有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的控制指令;
定向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方位定向;
发射单元:用于发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方位定向包括对向待防御区域进行定向,或对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来向进行定向,或驱离方向/迫降方向进行定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向单元,用于对所述定向单元进行转向;所述转向单元为一转台,所述定向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台上。
还提供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包括一基站罩,所述基站罩内设有相互连接的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生成器、导航信号接收天线、通讯模块,所述基站还外设与所述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生成器信号连接的如上所述的定向发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与所述定向发射装置通过串口或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罩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向发射装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为4N等分周向布置,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当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转台上时,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基站罩的顶端凹槽内,所述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与所述定向发射装置通过转台内置的有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发射装置为定向天线,与所述通讯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天线集成于一天线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罩的下端与一底盘结合,所述底盘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基站还设有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网络接口,以及信号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易更换:通过将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独立设置,与基站可以多种配合使用,有线/无线连接,或者设置在基站表面,易于更换定向天线模块,可以快速满足各类反制无人机的客户需求,免去各类客户的各类不同款信号发射要求的天线,节省重新开模的时间,提高产品开发周期;
2、干扰信号降低:本防御基站使用定向发射装置,只是在无人机非法入侵时候,发射定向信号,对定向发射装置进行单独开闭控制,且在发射时候,还能减少了大面积的周边广域信号,只需针对性发射定向信号,即可满足反制黑飞无人机,极大降低了待防御区域内及周边通信设备的干扰信号,及对人们的信号辐射;
3、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使用定向天线,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全向天线成本低,降低客户成本,也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时间频率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1,包括:相互信号连接的接收单元、定向单元和发射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带有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的控制指令;定向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方位定向;发射单元:用于发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信号。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1中的接收单元将接收带有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定向单元,其定向单元根据控制指令的指示,进行有目标的方位定向,方位具体可以为待防御区域,也可以为无人飞行器的来向,或者是要驱离无人飞行器的方向,或者是迫降无人飞行器的方向,发射单元则发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信号,有效提高防御无人飞行器的效率及能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信号干扰,定向发射装置独立设置,相对全向天线成本低,便于满足客户需求,利于反无人机市场的推广。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向单元,用于对所述定向单元进行转向;或所述转向单元为一转台,所述定向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既可以是定向单元设置在转台上,便于转动定向方位,也可以发射装置设置在转台上,便于发射定向无人飞行器的防御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11,包括基站罩,所述基站罩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4、真实导航信号接收天线3、通讯模块2,所述基站11还外设与所述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信号连接的如上所述的定向发射装置1。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防御信号生成器:包括外部数据接口、时间频率单元、仿真计算单元、信号再生单元,所述仿真计算单元通过外部数据接口获取星座参数信息,所述时间频率单元向所述仿真计算单元、信号再生单元输出所需的时频基准信号;且所述时间频率单元驱动所述仿真计算单元依据星座参数信息计算仿真数据;所述信号再生单元根据所述时频基准信号与所述仿真数据生成无人机防御信号,形成与真实卫星导航信号一致的诱偏防御信号,设置在基站罩外部的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与所述信号再生单元连接,从而对非法入侵的无人飞行器发射定向的防御信号,迫使无人飞行器进行迫降或者驱使无人飞行器离开,进而保护待防御区域的安全。
在另一实施例中,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发射压制干扰信号。最佳实施例,则是先对无人飞行器发射压制干扰信号,使得无人飞行器导航系统失效或者迷航,再发射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生成的诱偏防御信号。
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设置在基站罩的外部,只是在无人机非法入侵时候,发射定向信号,对定向发射装置进行单独开闭控制,可极大降低/减少了无人机防御信号对周边通讯设备/人们的干扰或者影响。还能根据客户的定制需求,或者维修需求,及时更换定向发射装置,也可按照客户需求,安装全向天线,安装/更换较为灵活。单一的定向天线的更换,也极大的减少了发射天线及基站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罩外部可以指基站侧面,也可以为基站罩顶端,只要是能实现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设置在基站罩的外面,或独立设置的外部,易于更换,安装,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包括定向天线,可以只有定向天线,具体地,所述基站罩表面设置有定向天线固定的卡槽,所述卡槽为4N等分周向布置,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根据客户精度需求,可以设置4个东西南北方向,也可以设置8个,16个等分的方向,精度越高,卡槽越密,使用时,人为将定向天线固定卡设在需要防御的方向对应的卡槽内,通过固定定向天线的方向来发射无人机防御信号。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可以在基站罩表面设置一转台(未视出),所述定向天线与转台活动连接。转台根据基站罩内的控制指令,对定向天线实现自动转向,减少人为操作,定向天线转向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基站罩的顶端凹槽内,设置在顶端,指向更加明确,且在凹槽内,便于基站的包装与存放。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防御信号生成器与所述定向天线通过转台内置有线连接,在转台的中间开孔,贯穿无人机防御信号生成器与所述定向天线的连线,不会绕线,同时也使得基站比较美观。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定向天线与通讯模块信号连接。通讯模块可以为现有的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sim卡或者WIFI模块,其可以提供一个标准的联网信号,进行无线通讯,可以由后台人员或者现场操作人员发送操作指令,通过通讯模块传达到防御系统传达定向天线的指向。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定向发射装置可以为定向天线,可以集成于在天线罩内进行防护,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基站罩为顶端凹槽的圆帽型,所述基站罩的下端与一底盘结合,所述底盘设置有散热孔,减少底部污染,同时解决基站罩中设备的散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基站还设有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网络接口,以及信号指示灯。通过对这些部件的设置,提供人机交互的开关或者界面,提高了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操作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底盘还可以设置螺孔、或卡扣或吸盘等结构,便于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通过定向发射天线的外置,单独控制定向发射天线的开闭,进一步降低了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的辐射功率,快速满足定向发射天线的定制要求,以及便于维护更换。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干扰信号降低:本防御基站使用定向发射装置,只是在无人机非法入侵时候,发射定向信号,对定向发射装置进行单独开闭控制,且在发射时候,还能减少了大面积的周边广域信号,只需针对性发射定向信号,即可满足反制黑飞无人机,极大降低了待防御区域内及周边通信设备的干扰信号,及对人们的信号辐射;
2、易更换:通过将无人机防御信号定向发射装置独立设置,与基站可以多种配合使用,有线/无线连接,或者设置在基站表面,易于更换定向天线模块,可以快速满足各类反制无人机的客户需求,免去各类客户的各类不同款信号发射要求的天线,节省重新开模的时间,提高产品开发周期;
3、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使用定向天线,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全向天线成本低,降低客户成本,也便于推广应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信号连接的接收单元、定向单元和发射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带有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的控制指令;
定向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方位定向;
发射单元:用于发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定向包括对向待防御区域进行定向,或对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来向进行定向,或驱离方向/迫降方向进行定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单元,用于对所述定向单元进行转向;所述转向单元为一转台,所述定向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台上。
4.一种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罩,所述基站罩内设有相互连接的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生成器、导航信号接收天线、通讯模块,所述基站还外设与所述防御无人飞行器信号生成器信号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向发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定向发射装置通过串口或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罩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向发射装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为4N等分周向布置,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转台上时,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基站罩的顶端凹槽内,所述无人飞行器防御信号生成器与所述定向发射装置通过转台内置的有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发射装置为定向天线,与所述通讯模块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天线集成于一天线罩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罩的下端与一底盘结合,所述底盘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基站还设有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网络接口,以及信号指示灯。
CN202021832078.7U 2020-08-27 2020-08-27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Active CN212677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078.7U CN212677182U (zh) 2020-08-27 2020-08-27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078.7U CN212677182U (zh) 2020-08-27 2020-08-27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7182U true CN212677182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2078.7U Active CN212677182U (zh) 2020-08-27 2020-08-27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7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8900U (zh) 空天地一体化北斗应急指挥系统
US11049379B2 (en) Marker system with zone notification
US20240177620A1 (en) Mobile aerial drone early warning privacy breach detect, intercept, and defen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507084B (zh) 用于无人机多机载设备同频加密数字化通信传输控制系统
CN110166265A (zh) 一种网络管控的方法及其模块
CN106507276A (zh) 无人机、无人机的标识方法及无人机管理系统
CN102201865B (zh) 无人飞行器电力巡线混合通讯系统
CN105827314A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2387186A (zh)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台基站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4206180U (zh) 可循环物流器具
CN109360407A (zh) 一种无人机无线激光遥控系统和遥控方法
CN212677182U (zh) 防御无人飞行器的定向发射装置及基站
CN206331121U (zh) 一种车载式反导航信号基站和反导航移动车
CN104486170B (zh) 一种新型矿用综合接入系统
CN209218104U (zh) 散热模组及信号屏蔽装置
US8102793B2 (en) 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system
CN105828460A (zh) 一种嵌入蓝牙功能的无线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6772443A (zh) 一种车载式反导航信号基站和反导航移动车
CA3151848C (en) Interior positioning system for track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in a remote lo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e
CN209373787U (zh) 一种无人机无线激光遥控系统
CN207200997U (zh) Wcdma制式移动通信终端智能定位装置及系统
Zhang et al. Integrated On-site Localization and Optical Camera Communication for Drones
CN206331120U (zh) 一种固定式反导航信号基站
CN205751230U (zh) 防阳光干扰的红外线通信系统
CN206975211U (zh) 一种用于反无人机的干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0000 4th floor, building 16, phase I, headquarters building, Changsha Zhongdian Software Park, 39 Jianshan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Beidou Industrial Safe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4th floor, building 16, phase I, headquarters building, Changsha Zhongdian Software Park, 39 Jianshan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DOU INDUSTRY SAFET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17, Phase I, CESTC Software Park, No. 39, Jianshan Road,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Howatt Defens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4th floor, building 16, phase I, headquarters building, Changsha Zhongdian Software Park, 39 Jianshan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Beidou Industrial Safe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NAN MATRIX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