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6358U -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6358U
CN212676358U CN202021981713.8U CN202021981713U CN212676358U CN 212676358 U CN212676358 U CN 212676358U CN 202021981713 U CN202021981713 U CN 202021981713U CN 212676358 U CN212676358 U CN 212676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ated
film
coating
membran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17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远
张爱国
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17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6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6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6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本体和电池包膜;所述电池包膜包括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正面的正膜区域、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顶面的顶膜区域以及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背面的背膜区域;所述正膜区域、顶膜区域和背膜区域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至少部分不被所述电池包膜贴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无需贴覆顶部绝缘片,有利于降低制程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将动力电池进行模组化之前,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包膜处理,包膜的目的是防止模组化后相邻的动力电池之间发生短接。一般地,目前的包膜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回”型包膜方式:当动力电池电极朝上地放置时,从动力电池的正面开始包膜,依次经动力电池的右侧面、背面和左侧面后,回到动力电池的正面,进而实现电池四个竖直表面的包膜。包膜后,动力电池的顶面和底面没有被包覆,为实现顶面的绝缘,一般要在动力电池的顶部粘贴顶部绝缘片;
②“U”型包膜方式:当动力电池电极朝上地放置时,从动力电池的正面开始包膜,经动力电池的底面后,包覆至动力电池的背面,进而实现电池正面、底面和背面的包膜。包膜后,动力电池的顶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没有被包覆,为实现顶面的绝缘,一般要在动力电池的顶部粘贴顶部绝缘片。
以上两种包膜方式均需要在包膜后进行顶部绝缘片粘贴工序,极大地增加了制程成本。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动力电池包膜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工序繁多导致成本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无需贴覆顶部绝缘片,有利于降低制程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膜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电池包膜;
所述电池包膜包括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正面的正膜区域、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顶面的顶膜区域以及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背面的背膜区域;
所述正膜区域、顶膜区域和背膜区域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至少部分不被所述电池包膜贴覆。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膜还包括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底面的第一底膜区域和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底面并部分与所述第一底膜区域重叠的第二底膜区域;
当所述电池包膜展开时,所述第一底膜区域、正膜区域、顶膜区域、背膜区域和第二底膜区域沿所述电池包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膜由PET薄膜制成,所述PET薄膜的厚度为0.1mm~0.15mm。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面设有电池配件,所述顶膜区域与每一所述电池配件对应的位置均设置一避让通槽。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至少部分被所述电池包膜贴覆,所述两侧的贴覆区域由所述顶膜/正膜/背膜/底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
优选的,两侧的贴覆区域由所述正膜/背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全部不被电池包膜贴覆。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固定框体和位于所述固定框体内的若干包膜电池,
所述固定框体至少包括一个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包膜电池的侧面接触,且至少在与所述包膜电池的侧面不被电池包膜贴覆的部分通过绝缘层粘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涂层和/或绝缘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通过第二底膜区域和第一底膜区域、正膜区域、顶膜区域以及背膜区域,依次对电池的底面、正面、顶面和背面进行贴覆。由于电池本体的顶面已经被顶膜区域贴覆,故无需再粘贴顶部绝缘片,进而减少顶部绝缘片粘贴工序,减少制程、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包膜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膜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左侧板与包膜电池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包膜电池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框体;101、正面板;102、背面板;103、左侧面板;104、右侧面板;
200、包膜电池;
3、电池本体;301、正极极柱;302、负极极柱;303、防爆阀;
4、电池包膜;401、第一底膜区域;402、正膜区域;403、顶膜区域;4031、避让通槽;404、背膜区域;405、第二底膜区域;406、折边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固定框体1和位于所述固定框体1内的若干包膜电池200。
参见图2,所述包膜电池200包括电池本体3和电池包膜4。电池本体3大体呈长方体结构,其一般包括顶面和底面两个水平的表面以及正面、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统称为两侧的侧面)四个竖直的表面。通常,设有电极的表面为顶面,与顶面相对的表面为底面,正面和背面可对调,左侧面和右侧面两个侧面也可对调,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膜4用于贴覆电池本体3的外侧,增强电池本体3正面、顶面、背面和底面等四个外表面的绝缘性能。具体地,电池包膜4包括用于贴覆所述电池本体3底面的第一底膜区域401、用于贴覆所述电池本体3正面的正膜区域402、用于贴覆所述电池本体3顶面的顶膜区域403、用于贴覆所述电池本体3背面的背膜区域404以及用于贴覆所述电池本体3的底面并部分与所述第一底膜区域401重叠的第二底膜区域405。可选的,所述第一底膜区域401和第二底膜区域405的重叠部位的宽度尺寸约为5mm,既能保证粘贴强度,又不会浪费膜料。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3,电池包膜4展开时呈一矩形片状,所述第一底膜区域401、正膜区域402、顶膜区域403、背膜区域404和第二底膜区域405沿所述电池包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当电池包膜4对电池本体3进行包覆时,第一底膜区域401和第二底膜区域405部分重叠贴合,所述电池包膜4围蔽出两端开口(分别对应电池本体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长方体状容置空间。
所述电池本体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底膜区域401和/或第二底膜区域405贴合,正面与所述正膜区域402贴合,顶面与所述顶膜区域403贴合,背面与所述背膜区域404贴合。因此,电池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两个侧面即为未被电池包膜4完全包覆的部分。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膜4的宽度大于电池本体3的宽度,故电池包膜4贴覆于电池本体3上后,两端会露出,形成两折边区域406,每一折边区域406可弯折至贴覆于一所述电池本体3的一侧面。进一步地,折边区域406贴覆于电池本体3侧面上四周的边沿区域,侧面的中间位置露出,不被电池包膜4贴覆。可选的,所述折边区域406的折边宽度约为5mm。可选的,两侧的贴覆区域(即折边区域406)由所述顶膜/正膜/背膜/底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优选的,两侧的贴覆区域由所述正膜/背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
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电池包膜没有折边区域406,所述电池本体3两侧的侧面全部不被电池包膜4贴覆。可以理解的是,即便所述电池本体3两侧的侧面全部不被电池包膜4贴覆,只要保证左侧面板103/右侧面板104的面积大于电池本体3侧面的面积,以使得左侧面板103/右侧面板104足以遮盖电池板体3的侧面即可实现电池本体3侧面的绝缘保护。
可选的,参见图4,所述固定框体1至少包括一个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包膜电池200的侧面接触,且至少在与所述包膜电池200的侧面不被电池包膜4贴覆的部分通过绝缘层粘接。具体地,所述固定框体1包括与所述包膜电池200的正面相对的正面板101、与所述包膜电池200的背面相对的背面板102、与所述包膜电池200未被完全贴覆的左侧面相对的左侧面板103以及与所述包膜电池200未被完全贴覆的右侧面相对的右侧面板104。进一步地,正面板101的一端通过左侧面板103与背面板102的一端连接,正面板101的另一端通过右侧面板104与背面板102的另一端连接,进而围蔽出用于存放若干包膜电池200的存储空间。本实施例中,各包膜电池200沿所述左侧面板10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左侧面板103通过绝缘层与所述包膜电池200左侧面绝缘连接,所述右侧面板104通过绝缘层与所述包膜电池200右侧面绝缘连接;由此即可实现对电池本体3六个表面的全绝缘包覆。
可选的,所述电池包膜4由PET薄膜制成,所述PET薄膜的厚度为0.1mm~0.15mm。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因此,用PET薄膜制成的电池包膜4电绝缘性较佳,寿命持久。可以理解的是,PET薄膜厚度越大,制造成本越高,但是绝缘性能和耐磨性能越好;PET薄膜厚度越小,制造成本越低,但是绝缘性能和耐磨性能越差。经大量实验总结发现,厚度为0.1mm~0.15mm的PET薄膜制成的电池包膜4即可在用料成本和绝缘性能之间取得较佳的平衡,满足基本的设计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膜区域403设有若干避让通槽4031。所述电池本体3的顶面设有若干需外露的电池配件,每一所述电池配件对应设置一所述避让通槽4031。可选的,所述若干电池配件包括正极极柱301、负极极柱302和防爆阀303等。进一步地,电池本体3的顶面还可以设置用于标识电池本体3的相关信息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在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对应的区域也设置一避让通槽4031,以便扫码设备进行扫码。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涂层和/或绝缘胶。进一步地,侧面板的内侧涂覆有绝缘涂层,绝缘涂层与包膜电池200的侧面之间设有绝缘胶。绝缘涂层和绝缘胶同时使用,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
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关键是在电池本体3的顶面包覆绝缘膜;参见图5,以下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膜电池200的生产过程:
①PET薄膜成卷来料,厚度在0.1mm-0.15mm左右;
②裁切设备在PET薄膜上裁切出与正极极柱301、负极极柱302、防爆阀303和二维码等对应的若干避让通槽4031;然后根据电池本体3的长度将PET薄膜切断;
③使避让通槽4031与电池配件对齐,先将顶膜区域403贴覆在顶面上;然后分别贴覆正膜区域402和背膜区域404;
④接着将第一底膜区域401和第二底膜区域405贴覆到电池本体3的底部,大约重叠5mm;
⑤对电池本体左右两侧的折边区域406进行封边,折边区域406的宽度大约为5mm。
最后,将包膜结束的包膜电池200放入固定框体1中,并使各包膜电池200的左侧面与左侧面板103相对,右侧面与右侧面板104相对,进而完成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封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膜4、包膜电池200及电池模组,通过第二底膜区域405和第一底膜区域401、正膜区域402、顶膜区域403以及背膜区域404,依次对电池的底面、正面、顶面和背面进行贴覆。由于电池本体3的顶面已经被顶膜区域403贴覆,故无需再粘贴顶部绝缘片,进而减少顶部绝缘片粘贴工序,减少制程、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和电池包膜;
所述电池包膜包括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正面的正膜区域、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顶面的顶膜区域以及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背面的背膜区域;
所述正膜区域、顶膜区域和背膜区域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至少部分不被所述电池包膜贴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膜还包括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底面的第一底膜区域和贴覆于所述电池本体底面并部分与所述第一底膜区域重叠的第二底膜区域;
当所述电池包膜展开时,所述第一底膜区域、正膜区域、顶膜区域、背膜区域和第二底膜区域沿所述电池包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膜由PET薄膜制成,所述PET薄膜的厚度为0.1mm~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面设有电池配件,所述顶膜区域与每一所述电池配件对应的位置均设置一避让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至少部分被所述电池包膜贴覆,所述两侧的贴覆区域由所述顶膜/正膜/背膜/底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侧的贴覆区域由所述正膜/背膜延长部分弯折贴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侧的侧面全部不被电池包膜贴覆。
8.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固定框体和位于所述固定框体内的若干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包膜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体至少包括一个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包膜电池的侧面接触,且至少在与所述包膜电池的侧面不被电池包膜贴覆的部分通过绝缘层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涂层和/或绝缘胶。
CN202021981713.8U 2020-09-11 2020-09-11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2676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713.8U CN212676358U (zh) 2020-09-11 2020-09-11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713.8U CN212676358U (zh) 2020-09-11 2020-09-11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6358U true CN212676358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1713.8U Active CN212676358U (zh) 2020-09-11 2020-09-11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63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804A (zh) * 2021-08-26 2021-12-21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绝缘膜包膜工艺
CN114976390A (zh) * 2022-06-15 2022-08-30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6683014A (zh) * 2023-08-03 2023-09-01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提前备膜的方壳电池包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804A (zh) * 2021-08-26 2021-12-21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绝缘膜包膜工艺
CN114976390A (zh) * 2022-06-15 2022-08-30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4976390B (zh) * 2022-06-15 2023-08-1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的包膜方法、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6683014A (zh) * 2023-08-03 2023-09-01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提前备膜的方壳电池包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76358U (zh) 包膜电池及电池模组
KR101311252B1 (ko) 이차전지 팩
CN102064334B (zh) 二次电池
KR100913836B1 (ko) 향상된 안전성의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US20110086262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120225336A1 (en) Battery unit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employing the same
EP392670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4447477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KR20040054113A (ko) 파우치형 케이스와, 이를 적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WO2013168490A1 (ja) 電池積層体
CN219658819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230246305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217589192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269522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JPWO2019202960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5497001U (zh)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11088352U (zh) 封装结构及应用所述封装结构的电芯
JP7473367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8513503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2062471U (zh) 封装结构及应用所述封装结构的电芯
CN220984681U (zh) 一种电芯组件、无支架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4639904B (zh)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20368102U (zh) 一种电芯连接结构和电芯
CN220420834U (zh) 绝缘罩、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4254554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9

Address after: 215500 room 808, No. 1, Southeast Avenue, Changs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795 No.9 Jiayuan Road, Xiangshan Industrial Park, songmushan village,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