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0658U -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0658U
CN212670658U CN202021204046.2U CN202021204046U CN212670658U CN 212670658 U CN212670658 U CN 212670658U CN 202021204046 U CN202021204046 U CN 202021204046U CN 212670658 U CN212670658 U CN 212670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unit
proof
air
dampproof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40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鹏
刘永鑫
阎冰
刘志明
彭连辉
宋乐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f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f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f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f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40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0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0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0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包括若干防潮单元,每个防潮单元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个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到第二个防潮单元的进气口,第二个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到第N个防潮单元的进气口。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驱动空气进入防潮单元内部,防潮单元内部设置有吸水组件,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驱动空气进入防潮单元内部,防潮单元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将进入防潮单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的热量传导给防潮单元,外部的空气遇到防潮单元不发生液化,有效的防止水蒸汽液化而导致地面、墙面发霉。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然而由于地下室的外墙和地板都深埋在底下,收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渗透,且地下室温度一般低于室温,地下室墙面、地面或物品表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汽 遇到冷的墙面、地面或物品表面,水蒸汽 容易在上面液化,导致室内物品发霉现象。
为了解决地下室防潮的问题,传统方法是保持通风,但在梅雨季节时,换入的空气也存在大量水蒸汽 、甚至水蒸汽 含量更高;为解决地下室防潮的问题另外还有将地下室中的空气排出,这样导致地下室形成负压,人体舒适度降低。其他相关技术是将墙体进行改造,将空气中的水蒸汽 排出,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墙体的改造工程浩大;解决地下室防潮的方法还有在地下室放置干燥空气的设备,但是由于地下室空间大,如要将空气干燥则需要多个设备,但在水蒸汽 遇到冷的墙面、底面和物品表面时,仍然会液化,长时间后导致物品发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具有地下室干燥防潮、防止水蒸汽 在墙面或底面液化而发霉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包括若干防潮单元,所述防潮单元内部设置有空腔,每个所述防潮单元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到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到第三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第三个所述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到第N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
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上设置有加热组件,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和/或第N个所述防潮单元内设置有吸水组件;
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上还设置有气流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驱动组件驱动空气进入防潮单元内部,经过加热和干燥之后再重新排出,既去除的空气中的水蒸汽 ,又提高了防潮单元的温度,局部潮湿的空气在防潮单元上发生液化。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潮单元的数量在10--20个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提升防潮单元的表面温度,防潮单元的数量不能过多,热空气经过与前面多个防潮单元的热量交换之后,防止末尾几个防潮单元温度提升不明显,而导致空气遇到防潮单元外表面仍然发生液化。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所述防潮单元的出气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漏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空气从连接管和防潮单元的连接处泄漏而导致防潮效果不佳。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组件设置于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或第二个防潮单元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组件设置在前几个防潮单元内部,防止未曾去除水蒸汽 的空气在进入防潮单元内时,在内壁上发生液化。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流驱动组件是指气泵,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外部空间进入到所述防潮单元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气泵驱动空气,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防潮单元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防潮单元安装到墙面或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方便防潮板固定于墙面或地面,无需再外部安装固定结构,方便防潮板安装。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组件是指电热丝,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进入腔体内的空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热丝加热空气,加热效果好,且组件价格低廉、方便安装。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的进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可有效地防止地下室的杂物被吸到防潮板内部而导致防潮板内部堵塞,延长了防潮板的使用年限。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驱动空气进入防潮单元内部,防潮单元内部设置有吸水组件,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再将干燥的从防潮单元的出气口排回地下室,保持地下室气压基本不变。
2. 驱动空气进入防潮单元内部,防潮单元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将进入防潮单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防潮板之间形成气流,热空气的热量传导给防潮单元,使得防潮单元的温度升高,外部的空气遇到防潮单元不发生液化,有效的防止水蒸汽 液化而导致地面、墙面发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防潮板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的防潮单元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的防潮单元斜视图。
图中,200、防潮单元;201、进气口;202、出气口;203、连接管;204、吸水组件;205、加热组件;206、气流驱动区间;207、过滤组件;208、固定组件;2081、第一件;2082、第二件;2041、第一滤网;2042、第二滤网;2043、吸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包括若干个防潮单元200,防潮单元200呈板状,其为烤瓷铝板质地,其内部设置有空腔,每个防潮单元200上都设置有进气口201和出气口202,防潮单元200应用于墙面或地面上。
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二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连接管203为PVC软管,在连接管203与进气口201、出气口20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组件,本实施例中,防漏组件是指涂抹在连接管203与进气口201、出气口202的连接处的防漏胶;第二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三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三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N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
防潮单元200的数量在10--20个之间,在10个防潮单元200连接形成的防潮板无法铺满墙面或地面时,可以增设多组防潮板将墙面或地面铺满,本实施例中,防潮单元200的数量为10个,也就是说,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二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二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三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九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十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十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与地下室空间连通;防潮单元200安装位置呈S形设置。
如图2所示,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设置有加热组件205,加热组件205是指电热丝,电热丝用于加热进入防潮板内腔的空气。
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第二个防潮单元200、和/或第N个防潮单元200内设置有吸水组件204;本实施例中,防潮单元200的数量为10,也就是说,可在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第二个防潮单元200、……、和/或第10个防潮单元200内设置有吸水组件204,也可在10个防潮单元20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内设置吸水组件204;为提高吸水效果、防止水蒸汽 在防潮板内壁上液化,吸水组件204设置于第一个防潮板或第二个防潮板内,本实施例中,吸水组件204设置在第一个防潮单元200内,吸水组件204包括第一滤网2041,第一滤网2041垂直设置于防潮单元200内,使得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与出气口202处于两个空间内,还包括与第一滤网2041平行的第二滤网2042,在第一滤网2041与第二滤网2042之间填充有吸水材料2043,吸水材料2043种类繁多,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在累述。
在第一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设置有气流驱动组件,气流驱动组件是指气泵,气流驱动组件用于将驱动空气进入到第一防潮单元200内部并在多个连续的防潮单元200内流动,再从末尾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排出。
在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205,加热组件205是指电热丝,电热丝用于将气流驱动组件吸入的空气对其升温加热。
在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还设置有过滤组件207,过滤组件207是指安装在进气口201的一层过滤网,当然,过滤组件207也可设置在气泵进口。
如图3所示,在每个防潮单元200上设置有固定组件208,固定组件208用于将防潮单元200安装到墙面或地面上,固定组件208包括垂直设置在防潮单元200一面上的第一件2081,在第一件2081上垂直连接有第二件2082,第二件2082用于嵌入与墙面混凝土以固定防潮单元20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气体驱动组件驱动潮湿空气进入到防潮单元200内腔,经过加热组件205的加热之后空气温度上升,经过吸水组件204,将热空气中的水蒸汽 吸收,随着气流驱动组件的运作,持续不断的潮湿空气进入到防潮单元200内,在第一个防潮单元200、第二个防潮单元200、第N个防潮单元200之间形成气流,再从第N个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排出。
由于空气经过加热和吸水,在防潮单元200内流动的空气是干燥的,且具有一定的热量,空气在防潮板之间流动时,空气与防潮板内壁发生热传导,空气的热量传递给防潮单元200,使得防潮单元200的温度提升,气体驱动组件和加热组件205持续工作,防潮单元200的温度保持提升后的状态,即使防潮单元200外部的空气仍然是潮湿的,但防潮单元200的温度提升,水蒸汽 遇到防潮单元200的外壁时不会发生液化。
这样一来,气流被驱动进入防潮单元200内部经过吸水后再重新排到地下室空间内,减少了地下室空间内的水蒸汽 含量;另外,气流经过加热组件205的加热,把热量传递给其经过的防潮单元200,防止外部空气在防潮板外壁上发生液化,防潮效果有了显著地增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包括若干防潮单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单元(200)内部设置有空腔,每个所述防潮单元(200)上设置有进气口(201)和出气口(202),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三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第三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上设置有连接管(203)连接到第N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
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设置有加热组件(205),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第二个所述防潮单元(200)、和/或第N个所述防潮单元(200)内设置有吸水组件(204);
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还设置有气流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单元(200)的数量在10--20个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与所述连接管(203)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所述防潮单元(200)的出气口(202)与所述连接管(203)之间设置有防漏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组件(204)设置于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或第二个防潮单元(2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组件是指气泵,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外部空间进入到所述防潮单元(200)的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潮单元(200)上设置有固定组件(208),所述固定组件(208)用于防潮单元(200)安装到墙面或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5)是指电热丝,所述加热组件(205)用于加热进入腔体内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防潮单元(200)的进气口(201)上设置有过滤组件(207)。
CN202021204046.2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Active CN212670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4046.2U CN212670658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4046.2U CN212670658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0658U true CN212670658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4046.2U Active CN212670658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0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7021B (zh) 一种建筑结构与设备一体化被动房及其建造方法
CN207277391U (zh) 一种双墙防水结构
CN206916776U (zh) 一种防潮地下室
CN212670658U (zh) 一种地下室用防潮装置
JP2520125B2 (ja) 建築物構造
CN212689018U (zh) 一种地下建筑用防潮结构
CN109098272A (zh) 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地热能的房屋结构
CN206503337U (zh) 保温地暖结构
JPH0893069A (ja) 高気密高断熱性家屋と建築工法
CN100427703C (zh) 一种具有空气调节功能的预制建筑隔板
CN202521816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
CN201567807U (zh) 节能建筑物
Bhatia Alternatives to Active HVAC systems
CN205710387U (zh) 一种底部通风式干化平台
CN214245020U (zh) 一种便于收集废水的收纳衣柜式烘干机
CN218741182U (zh) 一种地下室工程用干燥防潮装置
JPS646368B2 (zh)
CN208023777U (zh) 一种绿化节能型建筑外墙结构
CN106885322A (zh) 一种利用地基水制冷与太阳能联合供暖的空调系统
CN203559553U (zh) 一种多功能的辐射供冷供热地板
CN206815513U (zh) 一种新型三维立体外立面结构
CN218348802U (zh) 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
CN210887302U (zh)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CN211690874U (zh) 一种具有防潮隔热功能的墙体
TWM375850U (en) Water curtain cooling sheet and water curtain wa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