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2414U -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2414U
CN212662414U CN202020450191.2U CN202020450191U CN212662414U CN 212662414 U CN212662414 U CN 212662414U CN 202020450191 U CN202020450191 U CN 202020450191U CN 212662414 U CN212662414 U CN 212662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tracheal tube
cup
laryngeal mask
retractabl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01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优修
徐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4501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2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2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2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包括本体、罩杯、气管导管和可伸缩机构;其中,本体中设置有通道;罩杯设置在本体的一端,罩杯的轮廓边缘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导管;气管导管可活动地穿设在通道中;可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本体或罩杯的内壁相连,可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气管导管的外壁相连,可伸缩机构在可伸缩机构与本体或罩杯连接位置处的两侧的任一侧伸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实现了喉罩与气管导管的一体化,可以在患者咽腔内实现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快速切换。

Description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能满足大部分全麻手术需要,但不如气管导管确切,比如俯卧位、体位变动时,或者喉罩密封不良时都有将喉罩更换为气管导管的必要性,但这种更换增加较大的不便。再者,插入的气管导管刺激气管及声门,在患者苏醒期极不舒服,可引起剧烈呛咳,血压升高,甚至腹压高,伤口裂开等病症。为克服上述医疗难点,研究一种新的喉罩与气管导管复合的一体化气道管理工具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以在喉罩无需从患者咽腔取出的情况下,实现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快速切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中设置有通道;
罩杯,所述罩杯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罩杯的轮廓边缘设置有气囊;
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通道中;
可伸缩机构,所述可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本体或所述罩杯的内壁相连,所述可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导管的外壁相连,所述可伸缩机构在所述可伸缩机构与所述本体或罩杯连接位置处的两侧的任一侧伸缩。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管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通道的内径,且所述气管导管的外壁和所述通道的内壁之间通过所述可伸缩机构密封。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罩杯上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缘与所述气囊相连,所述连接部的内缘分别与所述罩杯的边缘和所述可伸缩机构相连。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可伸缩机构为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上内凹的一侧或外凸的一侧设置有豁口。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弧形段中嵌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气管导管上与所述弧形段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罩杯的侧壁中嵌设有第三磁铁,所述气管导管上与所述罩杯的侧壁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握持段,所述握持段与所述弧形段相连。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握持段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一侧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转动相连,所述转动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通过锁紧机构相连。
如上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罩杯上设置有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投影方向与所述气管导管伸出所述罩杯的方向一致或者成预设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实现了喉罩与气管导管的一体化,可以在患者咽腔内实现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快速切换。本实施例提供的喉罩解决了在患者体位变动时,或者喉罩密封不良时,需要将喉罩取出再重新进行插管的问题,减少了插管次数并减少耗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在患者苏醒期因气管导管引起的剧烈呛咳、血压升高,甚至腹压高、伤口裂开等病症。另外,使用时可将此气管导管直接置于完全前向伸长位时插入通过声门,以用于俯卧位手术;到苏醒期松开套囊或将气管导管从患者气管中拔出以保留喉罩部,此时体现出其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在使用喉罩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在使用气管导管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在使用喉罩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在使用气管导管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本体 110-弧形段 120-第一磁铁
130-豁口 140-握持段 141-固定部
142-转动部 143-转动连接位 200-罩杯
210-气囊 220-连接部 230-摄像头组件
300-可伸缩机构 400-气管导管 410-套囊
420-第二磁铁 500-弧形部 600-第四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本公开中的附图并非依照实际比例尺寸进行的绘制,仅作为示意性地说明各部件间的设置关系。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包括本体100、罩杯200、气管导管400和可伸缩机构300;其中,本体100中设置有通道;罩杯200设置在本体100的一端,罩杯200的轮廓边缘设置有气囊210,气囊21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气囊210充气或放气的充气导管;气管导管400可活动地穿设在通道中;可伸缩机构300的一端与本体100或罩杯200的内壁相连,可伸缩机构300的另一端与气管导管400的外壁相连,可伸缩机构300在可伸缩机构300与本体100或罩杯200连接位置处的两侧的任一侧伸缩。
在使用过程中,当不需要使用气管导管400,而仅需要采用喉罩进行通气时,可以将气管导管400向远离罩杯200的方向拉动,使可伸缩机构300向远离罩杯200的方向伸长,而当可伸缩机构300伸长至最大长度时,气管导管400的端部已完全进入罩杯200或本体100中,如图2所示,此时,仅可以通过罩杯200上的气囊210对患者声门周围食道及咽腔组织进行密封,并通过内部的气管导管400向患者气管中通气。
而在患者的体位变动而导致罩杯200密封不良时,可以将气管导管400向罩杯200所在方向推动,使可伸缩机构300先缩回至可伸缩机构300与本体100或罩杯200连接位置处,再随着气管导管400的持续推动作用向罩杯200所在方向伸出,当可伸缩机构300伸出至最大长度时,气管导管400上具有套囊410的一端伸出罩杯200,如图3所示,此时可以向套囊410充气,以完成气管插管;其中,在气管插管状态下,可以保持罩杯200上的气囊210始终处于充气状态,也可以将罩杯200上的气囊210放气,以减少罩杯200抵顶在声门周围组织上而造成的压迫。而在患者苏醒期,可以重新将罩杯200上的气囊210通过充气导管重新充气,而后向远离罩杯200的方向拉动气管导管400,以再次切换为使用喉罩进行通气,从而可以避免在患者苏醒期因气管导管400引起的剧烈呛咳、血压升高,甚至腹压高、伤口裂开等病症。
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实现了喉罩与气管导管400的一体化,可以在患者咽腔内实现喉罩与气管导管400的快速切换。本实施例提供的喉罩解决了在患者体位变动时,或者喉罩密封不良时,需要将喉罩取出再重新进行插管的问题,减少了患者的插管次数及耗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在患者苏醒期因气管导管400引起的剧烈呛咳、血压升高,甚至腹压高、伤口裂开等病症。
其中,罩杯200中设有弧形部500,以便于将气管导管400引导至预设方向。
其中,为了在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400具有足够的工作长度,该可伸缩机构300完全伸长后的长度可以为9cm~12cm。
进一步,气管导管400的外径小于通道的内径,从而可以便于气管导管400在通道中的移动,具体地,气管导管400的外径比通道的内径小3mm~4mm。此外,气管导管400的外壁和通道的内壁之间通过可伸缩机构300密封;其中,在可伸缩机构300分别连接气管导管400和本体100或罩杯200后,在可伸缩机构300与本体100之间或可伸缩机构300与罩杯200之间不能进行气体流通,仅能通过气管导管400内部进行气体流通。
其中,为了实现可伸缩机构300能够受气管导管400的推拉在可伸缩机构300与本体100或罩杯200连接位置处的两侧往复伸缩,可伸缩机构300材料可以为TPE、PVC、POE或硅胶等的柔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TPE材料。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伸缩机构300也可以为直径逐渐增加的螺纹伸缩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喉罩上的气囊210一般与罩杯200的边缘直接相连,这样的气囊210在充气后直接抵接在声门周围的组织上,气囊210不能翻折。而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罩杯200上还设置有连接部220,其中,连接部220可以为环形,该连接部220的外缘与气囊210相连,连接部220的内缘分别与罩杯200的边缘和可伸缩机构30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220在罩杯200边缘形成一种翻边结构,并向远离罩杯200的方向延伸,该连接部220可以发生弯折。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需要使用喉罩时,拉动气管导管400以使气管导管400的端部缩回至罩杯200或本体100中,此时,可伸缩机构300向本体100内部的方向拉伸,而由于可伸缩机构300与连接部220相连,连接部220会受可伸缩机构300的牵拉而向远离本体100的方向展开,从而可以使连接部220外缘处的气囊210抵顶在声门周围的组织上,实现密封。
而在需要使用气管导管400而不使用喉罩时,可以推动气管导管400以使气管导管400的端部伸出罩杯200,如图5所示,此时,可伸缩机构300向远离本体100的方向拉伸,而连接部220受到可伸缩机构300的牵拉及自身的材料特性相对于可伸缩机构300的外表面具有伸直的趋势,该伸直的趋势是指连接部220的表面与可伸缩机构300的外侧面之间接近于平面,从而可以使连接部220带动气囊210向靠近本体100的方向弯折,即气囊210可以与声门周围组织分离,此时仅通过气管导管400的插管作用实现通气,而不会使罩杯200上的气囊210对声门周围组织造成压迫。
其中,连接部220的材质可以与可伸缩机构300的材质相同,均可以为TPE、PVC、POE或硅胶等的柔性材料中的一种,优选的是,连接部220的材质与可伸缩机构300的材质均为TPE材质。
进一步,为了便于本体100、连接部220及可伸缩机构300的加工制造,本体100、连接部220和可伸缩机构300可以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体100上设置有弧形段110,弧形段110上内凹的一侧或外凸的一侧可以设置有豁口13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弧形段110上内凹的一侧设置有豁口130。
在该喉罩使用过程中,本体100内部的气管导管400会与上述弧形段110的内壁接触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造成气管导管400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推动,不易对气管导管400进行控制,同时也加速了气管导管400及喉罩的磨损。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段110上具有豁口130的位置处使气管导管400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同时不易使气管导管400与弧形段110的内壁接触而产生摩擦,从而保证了气管导管400的顺畅运动,增强了对气管导管400的可操控性。
进一步,上述弧形段110中嵌设有第一磁铁120,气管导管400上与弧形段110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二磁铁420,第二磁铁420与第一磁铁1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其中,由于第二磁铁420与第一磁铁1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根据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第一磁铁120可以对第二磁铁420产生排斥力,使气管导管400与弧形段110位置对齐的部位向豁口130所在的一侧轻微偏离,从而可以避免气管导管400与弧形段110的内壁接触,由此有效消除了摩擦力对气管导管400的运动及操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中,弧形段110的侧壁中可以设置有嵌入孔,第一磁铁120可以固定嵌设在该嵌入孔中。当然,气管导管400的侧壁中也可以设置有嵌入孔,以便于对第二磁铁420的固定。
进一步,在气管导管400伸出罩杯200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气管导管400的端部在运动过程中与罩杯200发生干涉,罩杯200的侧壁中可以嵌设有第三磁铁,该第三磁铁可以设置在弧形部500位置处,气管导管400上与罩杯200的侧壁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四磁铁600,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60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由此,第三磁铁可以对第四磁铁产生排斥力,以使气管导管400的端部轻微远离罩杯200侧壁,保证气管导管400顺利完成插管动作。
进一步,为了便于操控该喉罩,本体100上还可以设置有握持段140,握持段140与弧形段11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该握持段140的材质相对于本体100的材质较硬,在通过该握持段140操控喉罩时,握持段140上靠近弧形段110的一侧可以作为牙垫使用。
进一步,握持段140包括固定部141和转动部142,转动部142的一侧与固定部141的一侧转动相连,转动部142的另一侧与固定部141的另一侧通过锁紧机构相连。
当转动部142与固定部141通过锁紧机构扣合后,转动部142与固定部141形成一柱体的握持段140,操作者可以手持该握持段140操作该喉罩,以将罩杯200插入患者的咽腔中,实现通过罩杯200对患者的气管通气。
而在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时,需要持续调整气管导管400的姿态来保证气管插管成功插入气管中,但是,气管导管400的操作端受到上述握持段140的束缚不能获得足够的活动调整空间,影响了气管插管的精度,提升了气管插管失误率。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采用气管插管方式前,释放锁紧机构,将转动部142转动打开,以释放握持段140的内部空间,提升了气管导管400操作端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在不同方向上摆动气管导管400的操作端,实现对气管导管400插入端的调整,保证了气管插管的精度,提升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其中,锁紧机构可以包括卡扣和卡槽,卡扣可以设置在转动部142上,卡槽可以开设在固定部141上,已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实现转动部142与固定部141的紧固连接。当然,卡扣也可以设置在固定部141上,而卡槽设置在转动部142上,卡扣和卡槽的位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此外,转动部142和固定部141通过锁紧机构连接的位置处形成了一条贯通握持段140的细缝,该细缝与上述豁口130连通。在转动部142转动打开时,握持段140的内部空间与豁口130连通,并形成了气管导管400的调整空间。
其中,转动部142和固定部141之间转动相连的转动连接位143相对于转动部142或固定部141可以具有较薄的壁厚,从而可以使该壁厚较薄的位置处易发生弯折,以实现转动部142与固定部141的转动。此外,也可以采用现有的铰链连接等方式,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进一步,为了便于监控气管插管时的运动路径,保证气管插管的准确性,罩杯200上可以设置有摄像头组件230,摄像头组件230的投影方向与气管导管400伸出罩杯200的方向一致或者成预设的夹角。由此可以通过摄像头组件230实时监控气管导管400的插管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带有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600的罩杯200及气管导管400插入至患者咽腔中后,医护人员可以在患者体外采用其它辅助磁铁与上述第三磁铁或第四磁铁600配合使用,以通过该辅助磁铁与第三磁铁或第四磁铁600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来调整罩杯200或气管导管400在患者咽腔中的姿态。具体地,上述摄像头组件230可以外接至显示屏,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400或罩杯200在患者咽腔中的姿态,并通过上述辅助磁铁透过患者皮肤与第三磁铁或第四磁铁600之间产生吸引力,从而实现对气管导管40或罩杯200的姿态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实现了喉罩与气管导管的一体化,可以在患者咽腔内实现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快速切换。本实施例提供的喉罩解决了在患者体位变动时,或者喉罩密封不良时,需要将喉罩取出再重新进行插管的问题,减少了插管次数并减少耗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在患者苏醒期因气管导管引起的剧烈呛咳、血压升高,甚至腹压高、伤口裂开等病症。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0),所述本体(100)中设置有通道;
罩杯(200),所述罩杯(2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一端,所述罩杯(200)的轮廓边缘设置有气囊(210);
气管导管(400),所述气管导管(400)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通道中;
可伸缩机构(300),所述可伸缩机构(300)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00)或所述罩杯(200)的内壁相连,所述可伸缩机构(300)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导管(400)的外壁相连,所述可伸缩机构(300)在所述可伸缩机构(300)与所述本体(100)或罩杯(200)连接位置处的两侧的任一侧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400)的外径小于所述通道的内径,且所述气管导管(400)的外壁和所述通道的内壁之间通过所述可伸缩机构(300)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200)上还设置有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的外缘与所述气囊(210)相连,所述连接部(220)的内缘分别与所述罩杯(200)的边缘和所述可伸缩机构(30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所述连接部(220)和所述可伸缩机构(300)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上设置有弧形段(110),所述弧形段(110)上内凹的一侧或外凸的一侧设置有豁口(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110)中嵌设有第一磁铁(120),所述气管导管(400)上与所述弧形段(110)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二磁铁(420),所述第二磁铁(420)与所述第一磁铁(1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握持段(140),所述握持段(140)与所述弧形段(11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段(140)包括固定部(141)和转动部(142),所述转动部(142)的一侧与所述固定部(141)的一侧转动相连,所述转动部(142)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部(141)的另一侧通过锁紧机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200)的侧壁中嵌设有第三磁铁,所述气管导管(400)上与所述罩杯(200)的侧壁位置相对的侧壁中嵌设有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200)上设置有摄像头组件(230),所述摄像头组件(230)的投影方向与所述气管导管(400)伸出所述罩杯(200)的方向一致或者成预设的夹角。
CN202020450191.2U 2020-03-31 2020-03-31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Active CN212662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0191.2U CN212662414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0191.2U CN212662414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2414U true CN212662414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0191.2U Active CN212662414U (zh) 2020-03-31 2020-03-31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2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6231B2 (en) Imaging stylet for intubation
US10556077B2 (en) Reversible airwa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ventilating a subject
US6615835B1 (en) Flexible multiple port adaptor
US7694681B2 (en) Variable size endotracheal tube
US528785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tracheal stoma
JP5689056B2 (ja) 気管切開チューブ
US5853004A (en) Pharyngeal bulb airway
EP3082922B1 (en) Intubating airway device
US9314580B2 (en) Single lung/lobe ventilation endotracheal tube
WO2014127548A1 (zh) 气管导管完全内置式喉罩联合通气装置
KR20060026416A (ko) 삽관 장치
EP1092448A3 (en) Breathing tube apparatus
US20110265797A1 (en) Extendable tracheal tube
CN212662414U (zh)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EP2490742B1 (en) Cam action detachment for tracheostomy tube
CN111407994B (zh) 具有可伸缩式气管导管的喉罩
US10076622B2 (en) Single lung/lobe ventilation endotracheal tube
US20200030558A1 (en) Endotracheal tube exchange
WO2022171181A1 (zh) 气管导管的交换引导套件及应用
CN2910241Y (zh) 新型的气道食道双通喉罩
CN208031616U (zh) 脱卸式气管导管喉罩复合装置
CN210205546U (zh) 用于单肺通气的气管导管
US11565063B1 (en) Speaking endotracheal tube and method of use
US11793962B2 (en) Intub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US20210322700A1 (en) Tube changer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