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0866U -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60866U CN212660866U CN202021230543.XU CN202021230543U CN212660866U CN 212660866 U CN212660866 U CN 212660866U CN 202021230543 U CN202021230543 U CN 202021230543U CN 212660866 U CN212660866 U CN 212660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flat plate
- culture
- plate
- cultur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培养容器,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方,所述培养容器放置在所述二平板表面,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二平板照射到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所述光源通过定时插座连接电源,所述定时插座控制通电时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点亮和关闭的切换。本实用新型涉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提高了桡足类存活率,利用定时插座控制光源的光照周期,模拟桡足类在野外生存的白天和黑夜,从而保证桡足类的正常生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装置,尤其是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活饵料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虫,易保种或购买商品休眠卵,可高密度培养,在水产育苗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两类饵料缺乏不饱和脂肪酸,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强化或配合添加剂使用。很多海水鱼幼鱼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需求较高,强化后的轮虫仍难以满足其幼体发育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需求。此外,小型海水神仙鱼仔鱼口裂约30-100μm,口裂较小的种类即使是最小的SS轮虫也难以开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粒径小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活饵料。
桡足类(copepod)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颚足纲(Maxillopoda)],桡足亚纲(Copepoda),是一类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桡足类如强额拟哲水蚤等,个体粒级小,营养丰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占总脂肪酸的60%),富含抗氧化剂,虾青素,维生素C、D、E等,营养价值高于轮虫和卤虫,其卵和早期幼体更适合做鱼类的开口饵料。而且,桡足类特殊的游泳方式还有助于诱发幼鱼强烈的摄食反应。目前生产育苗的桡足类基本源自野生采集,种类混杂且难以保证质量,极易携带病原生物。为了更好的发挥桡足类作为生物活饵料的作用,分离纯种进行规模化培养是必经之路。本专利发明了针对小型自由产卵哲水蚤桡足类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可获得纯种并在实验生态条件下保种培养,满足小型海水神仙鱼仔鱼开口及后期发育的需要。
桡足类按产卵发育方式,分为挂卵囊和自由产卵两类。挂卵囊种类较容易分离获得纯种。自由产卵的种类,常规的分离方法一般采用将桡足类经灯诱转移至培养皿中,再将其转移至适合放入解剖镜下观察的容器中,进行单个个体分离,分离的个体在显微镜下用巴斯德吸管转移至烧杯中,再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上述分离过程中依靠肉眼在显微镜下操作,吸管极易带入非目标生物,很难达到纯种分类,甚至由于引入优势种或肉食性种类,导致目标种后期培养困难。另外,桡足类无节幼虫因趋光性强,常常趋光于水表面,而水表面常常会积聚油膜,影响其存活。因此该分离方法,在分离过程中不仅无节幼虫存活率低,且在不保证幼体存活情况下,还需进行周期性地监测,工作强度大,耗时耗力。因此该分离方法不仅无节幼虫存活率低,且分离过程中靠肉眼在显微镜下观察,工作强度大,耗时耗力,容易出错而混杂其它种类。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哲水蚤桡足类,如强额拟哲水蚤、厦门矮隆水蚤、拟矮隆水蚤等,体长在1mm以下,所产的卵大小在55-75μm,个体小,常规的分离方法不便于观察,不能及时掌握所分离桡足类增殖的情况,以及分离容器中无节幼虫存活的情况,严重影响工作分离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通过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设置光源,从底部照射用于培养桡足类的培养容器,从而提高桡足类的存活率;借助定时插座实现对培养容器中的光照周期控制,以保证桡足类的生长需要。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培养容器,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方,所述培养容器放置在所述二平板表面,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二平板照射到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所述光源通过定时插座连接电源,所述定时插座控制通电时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点亮和关闭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容器为1-10个烧杯,或者水族缸。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平板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光源为LED平板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为玻璃板或者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板的四角设置支撑座,以支撑所述第二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为橡胶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容器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光源的平面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对所述培养容器内的生物生长情况进行记录。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搭建从底部照射的光源,大大提高了桡足类无节幼虫存活率,从而保障了桡足类的后续纯化和扩大培养;利用定时插座控制光源的光照周期,模拟桡足类在野外生存的白天和黑夜,从而保证桡足类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底部光源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底部光源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包括光源0、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2和培养容器3,所述光源0位于所述第一平板1和所述第二平板2之间,所述第二平板2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1上方,所述第一平板1的四角分别设置支撑座5,以支撑所述第二平板2。
所述培养容器3为若干个烧杯,烧杯并排放置在所述二平板2表面,使得所述光源0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二平板2照射到所述培养容器3的底部。采用烧杯可以实现分离培养,可以同时对比观察不同种类、或者不同生长阶段的桡足类生长情况。
所述光源0通过定时插座6连接电源7,所述定时插座6控制通电时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0点亮和关闭的切换,以模拟白天和黑夜条件。
使用时,将桡足类幼体放置在300ml的烧杯中,烧杯内事先装入新鲜的过滤海水,并加入球等鞭金藻,构成藻液。每隔2天用已配好的1×105cells/mL藻液换1/2的水,光照强度为500-800Lux。当需要模拟黑夜条件时,通过定时插座6断开电源7。例如,定时插座6控制光照周期为12h,设置12h黑暗和12h光照交替,以满足桡足类生长的需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光源0为平板光源,优选为LED平板光源,可选的尺寸为20cm×15cm。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2皆为透明玻璃板或者透明亚克力板。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2之间的支撑座4为橡胶支撑座,例如橡胶软垫,设置在第一平板1的四个角上,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使第二平板2借助重力扣压在第一平板1上。
本实施例采用平板光源插入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2之间,可以从底部提供较为均匀的光源,有利于桡足类幼体均匀分布在烧杯底部生长繁殖。
实施例3:
参考图2,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包括光源0、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2和培养容器3,所述光源0位于所述第一平板1和所述第二平板2之间,所述第二平板2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1上方,所述第一平板1的四角分别设置支撑座5,以支撑所述第二平板2。
所述培养容器3为水族缸,可选的体积为20L,水族缸放置在所述二平板2表面,使得所述光源0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二平板2照射到水族缸的底部;所述光源0通过定时插座6连接电源7,所述定时插座6控制通电时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0点亮和关闭的切换,以模拟白天和黑夜条件。
使用时,将纯化的桡足类成体,或者桡足类成体并孵化出下一代幼体时,将其转移到20L的水族箱中,水族箱中事先备好藻液,微充气培养,借助光源0使水表面光照强度为5500Lux左右,培养光照强度在3000-6000Lux,培养水体中藻类密度控制在1×105cells/mL。此时可以挑选部分成体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其体长,进行生物学研究。
可选地,当需要更高的光强时,在水族缸底部配置一个水族灯,配合光源0实现白天和黑夜的光照周期控制。当培养到桡足类特定生长阶段,也可以单独采用水族缸搭配水族灯进行培养。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2的形状相同,二者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将光源0放置在第一平板1的中心,培养容器3放置在第二平板2的中心,使得培养容器3的中心与光源0的中心重叠,保培养容器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光源0的平面范围内,培养容器内各角落接受到基本均一的光照。
优选地,光源0的平板的面积≥培养容器3的底表面积,以保证光照充足。
为了便于记录桡足类的生长情况,可以在培养容器一侧设置摄像装置,以实现自动录像和拍摄功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培养容器,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方,所述培养容器放置在所述二平板表面,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第二平板照射到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所述光源通过定时插座连接电源,所述定时插座控制通电时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点亮和关闭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为1-10个烧杯,或者水族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平板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光源为LED平板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为玻璃板或者亚克力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的四角设置支撑座,以支撑所述第二平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橡胶支撑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光源的平面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光源培养装置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对所述培养容器内的生物生长情况进行记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30543.XU CN212660866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30543.XU CN212660866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60866U true CN212660866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1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30543.XU Active CN212660866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60866U (zh)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21230543.XU patent/CN2126608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uller‐Feuga | Microalgae for aquaculture: the current global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 |
CN104115775B (zh) | 一种洄游型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 |
Lu et al. | Spawning and egg quality of th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ed solely on raw Spirulina throughout three generations | |
WO2010089864A1 (ja) | 動物プランクトン餌料用セレン含有単細胞微細藻類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セレン含有動物プランクトンの培養方法 | |
JPS60120928A (ja) | あわびの養殖装置 | |
Madhu et al. | Spawning and larval rearing of Amphiprion ocellaris under captive condition | |
CN212660866U (zh) | 一种底部光源培养装置 | |
Maeda-Martínez et al. | Laboratory culture of fairy shirmps using baker's yeast as basic food in a flow-through system | |
CN212669707U (zh) | 一种细胞培养板分离培养装置 | |
Shields et al. | Intensive cultivation of a subtropical paracalanid copepod, Parvocalanus sp., as prey for small marine fish larvae | |
CN111802290B (zh) | 一种自由产卵桡足类纯种分离和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2956434B (zh) | 一种水母种质淡化养殖方法 | |
CN1957685B (zh) | 南美白对虾生态繁殖法 | |
CN108782365A (zh) | 一种长薄鳅仔稚鱼苗种培育方法 | |
Silva | Culture of Chilean flounder | |
Oliver et al. | Live prey production systems | |
CN103262817A (zh) | 一种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高效构建方法 | |
KR102010192B1 (ko) | 해산 양식 품종의 먹이생물로 유용한 요각류(아포사이클롭스 로이) 및 이의 대량 배양 방법 | |
JP2010051292A (ja) | 付着性微細藻類の培養方法 | |
RU2200386C1 (ru) |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акообразных (камчатский краб) | |
Laidley et al. |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technology for the flame angelfish (Centropyge loriculus) | |
Nehr et al. | Development of an intensive culture system for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larvae in sea enclosures | |
KR20210106544A (ko) | 수산양식용 프로바이오틱 먹이 | |
JP7248994B1 (ja) | タツノオトシゴの陸上養殖装置 | |
RU2786108C1 (ru) | Способ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солоноватоводных кладоцер moina sali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