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7881U -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7881U
CN212657881U CN202021378888.XU CN202021378888U CN212657881U CN 212657881 U CN212657881 U CN 212657881U CN 202021378888 U CN202021378888 U CN 202021378888U CN 212657881 U CN212657881 U CN 212657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air supply
bolt hole
mine ai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88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明
王京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ang Jinm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yang Jinm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yang Jinm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yang Jinm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88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7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7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7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送风装置,该实用新型包括通风管和电磁加热线圈,通风管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管芯,管芯为圆柱形结构,管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翅片,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管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换热效果,提高热效率,且组装拆卸方便,能够灵活的对矿井送风装置的长度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送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提供热风至矿井内部注入暖风。一般煤矿通风设备应用燃煤锅炉进行加热,用热交换器换热给矿道加热,热损耗大,燃煤加热污染环境。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煤改电政策,构建能源发展新模式,煤改电势在必行。实行煤改电——清洁取暖应从单一的能源规划向综合能源规划、从单一的能源供应向综合的能源供应服务去转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建设方面,若能做到热、电、气、煤友好协同,推进多能互补状态下的多能耦合,真正实现‘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等构想,才有望彻底做好‘保卫蓝天’工程。
然而,现有的矿井送风装置存在存在换热效果不好,热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送风装置,使其能够提高换热效果,提高热效率,且组装拆卸方便,能够灵活的对矿井送风装置的长度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电磁加热线圈,所述通风管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管芯,所述管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管芯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和所述管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翅片和所述通风管相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包括圆管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圆管的表面开设有线圈放置槽,所述线圈放置槽呈螺纹形结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嵌卡在线圈放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上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体,所述螺纹连接体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体和第二螺纹连接体,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圆管的左侧,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圆管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体和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包括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的上端,所述第三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的上端,所述第四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的下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通风管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采用SUS444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风管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通过电磁加热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而使通风管产生涡电流,涡电流的热效应使通风管发热,对环境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
2、管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翅片,通过翅片大大增加了通风管与管内流经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热效率;
3、应用SUS444材料制成,SUS444材料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45#、20#、SUS430等材料具有导磁性好,提高电磁导通率,热交换率、防腐性能优越性;
4、两个通风管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方便对通风管的搬运和移动,同时能够灵活的连接组装,进而调整送风装置的长度;
5、圆管的表面开设有线圈放置槽,线圈放置槽呈螺纹形结构,电磁加热线圈嵌卡在线圈放置槽内,增加对电磁加热线圈固定效果,同时电磁加热线圈缠绕的效果更加整齐。
综上,该种矿井送风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矿井送风装置存在存在换热效果不好,热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通风管、101-圆管、102-第一螺纹连接体、103-第二螺纹连接体、104-线圈放置槽、105-第一连接座、106-第二连接座、107-第一螺纹连接孔、108-第二螺纹连接孔、109-第一螺栓孔、1010-第二螺栓孔、1011-第三螺栓孔、1012-第四螺栓孔、2-连接螺栓、3-电磁加热线圈、4-管芯、5-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通风管1和电磁加热线圈3,通风管1采用SUS444材料制成,应用SUS444材料制成,SUS444材料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45#、20#、SUS430等材料具有导磁性好,提高电磁导通率,热交换率、防腐性能优越性,通风管1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3,通风管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通过电磁加热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而使通风管产生涡电流,涡电流的热效应使通风管发热,对环境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
通风管1的内部设置有管芯4,管芯4为圆柱形结构,管芯4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翅片5,通过翅片5大大增加了通风管1与管内流经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热效率,翅片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翅片均5匀分布在管芯4的外侧,翅片5和管芯4为一体成型结构,翅片5和通风管1相契合。
通风管1包括圆管101和连接座,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105和第二连接座106,圆管101的表面开设有线圈放置槽104,线圈放置槽104呈螺纹形结构,电磁加热线圈3嵌卡在线圈放置槽104内,增加对电磁加热线圈3固定效果,同时电磁加热线圈3缠绕的效果更加整齐。
圆管101上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体,螺纹连接体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体102和第二螺纹连接体103,第一螺纹连接体102设置在圆管101的左侧,第二螺纹连接体103设置在圆管101的右侧,第一连接座105上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107,第一螺纹连接体102和第一螺纹连接孔103采用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座106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108,第二螺纹连接体103和第二螺纹连接孔108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座上还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包括第一螺栓孔109、第二螺栓孔1010、第三螺栓孔1011和第四螺栓孔1012,第一连接座105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09和第三螺栓孔1011,第一螺栓孔109设置在第一螺纹连接孔107的上端,第三螺栓孔1011设置在第一螺纹连接孔107的下端,第二连接座106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栓孔1010和第四螺栓孔1012,第二螺栓孔1010设置在第二螺纹连接孔103的上端,第四螺栓孔1012设置在第二螺纹连接孔108的下端。
两个通风管1通过连接螺栓2相连接,方便对通风管1的搬运和移动,同时能够灵活的连接组装,进而调整送风装置的长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包括通风管和电磁加热线圈,所述通风管的外壁上缠绕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管芯,所述管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管芯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和所述管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翅片和所述通风管相契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包括圆管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圆管的表面开设有线圈放置槽,所述线圈放置槽呈螺纹形结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嵌卡在线圈放置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上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体,所述螺纹连接体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体和第二螺纹连接体,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圆管的左侧,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圆管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体和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采用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包括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的上端,所述第三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的上端,所述第四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风管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采用SUS444材料制成。
CN202021378888.X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Active CN212657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8888.XU CN2126578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8888.XU CN2126578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7881U true CN212657881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8888.XU Active CN212657881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7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7881U (zh) 一种矿井送风装置
CN204629673U (zh) 散热器
CN105934009A (zh) 一种法兰加热管
CN205666973U (zh) 一种法兰加热管
CN209857375U (zh) 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
CN212900346U (zh) 一种高效全天候的空温汽化器
CN205561271U (zh) 内置换热器的搪瓷水箱
CN210321317U (zh) 一种换热器总成及壁挂炉
CN209960740U (zh) 一种耐腐蚀性电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10952429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CN210807698U (zh) 双管翅片式煤改电环保加热器
CN209310271U (zh) 一种具有高效储能换热器的电蓄热锅炉
CN209246388U (zh) 一种高效储能换热器
CN207922578U (zh) 热交换器和燃气热水器
CN206648350U (zh) 一种易更换的地源热泵装置
CN205316447U (zh) 碳纤维电热地暖管
CN21393214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112739142A (zh) 一种水冷相变散热设备
CN2225538Y (zh) 油井井口内热自控加热器
CN205048621U (zh) 电子环保冷热风机
CN20472028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
CN209926584U (zh) 红外热能模块
CN205957477U (zh) 一种相变储能热泵热水器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CN109708505A (zh) 一种复合型固体蓄热体
CN209089258U (zh) 一种带风机加热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