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6917U -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6917U
CN212656917U CN202021465564.XU CN202021465564U CN212656917U CN 212656917 U CN212656917 U CN 212656917U CN 202021465564 U CN202021465564 U CN 202021465564U CN 212656917 U CN212656917 U CN 212656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ccommodating cavity
sealing sheet
shell
val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5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战胜
李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s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5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6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6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6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车阀,其包括上盖、阀片、壳体、密封片、阀芯、弹簧、底座以及金属卡环。上盖扣合于壳体的顶端,以形成第一容纳空腔。阀片内置于第一容纳空腔内。底座扣合于壳体的底端,以形成第二容纳空腔。在壳体内设有隔挡件,且在其上开设有通气孔。阀芯内置于第二容纳空腔内,且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下位移运动。密封片的一侧与阀芯的顶壁相铰接,且布置于第一通气孔的正下方。由阀芯的顶壁向上延伸出用来托靠密封片的顶靠凸起。这样一来,放松了对翻车阀装配精度的要求。另外,密封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地调整地自身倾斜度,且不会受到阀芯自身倾斜度的影响,确保其对通气孔的良好封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了翻车阀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燃油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翻车阀在汽车领域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零部件,翻车阀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和污染物排放。在汽车中,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会经燃油箱体蒸发到外界,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法规对燃油蒸汽的蒸发排放规定也越来越严格。安装了翻车阀,可以有效地使燃油箱内产生的燃油蒸汽通过该阀进入炭罐,并被活性炭吸附。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被吸附的燃油蒸汽脱附进入发动机燃烧。因此,翻车阀有效地降低了燃油蒸汽向外界的排放量。同时,如果汽车发生意外侧翻,翻车阀阀门关闭,阻止燃油通过翻车阀进入炭罐,防止车辆燃烧,有效地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如图1中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476627U公开了一种汽油机翻车阀,包括上盖、阀片、卡圈、壳体、阀芯、弹簧和底盖。上盖连接至壳体的顶端。底盖连接至壳体的底部。阀芯设置在壳体内,其一端与底盖连接,且阀芯顶部设置有密封凸起。弹簧分别与阀芯和底盖连接。卡圈分别与上盖和壳体连接。阀片设置在上盖和壳体之间,且上盖上设置有半球形凸起。壳体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分别与密封凸起及半球形凸起位置相对应。在汽油机翻车阀的制造成型过程中,要求阀芯相对于壳体具有精确的位置精度,以确保其上密封凸起准确无误插入至通气孔内。虽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通气孔设计为锥形孔可以在一定程度放松对对位精度的要求,然而,用来顶靠阀芯的弹簧为柔性件,在实际动作过程中,尤其在车辆起步、停步或加减速阶段弹簧自身必不可免地会发生晃动现象,从而致使密封凸起与通气孔对位失败,进而造成油气外泄现象发生。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锥形设计以强制对密封凸起和通气孔的对位性进行导正,必然导致密封凸起和通气孔的磨损加剧,严重地降低了翻车阀的使用寿命。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气密性良好,具有较高使用寿命,且有效地放松装配精度要求,降低制造难度的翻车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翻车阀,其包括上盖、阀片、壳体、密封片、阀芯、弹簧和底座。上盖扣合于壳体的顶端,以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腔。阀片内置于上述第一容纳空腔内,且可沿着第一容纳空腔的侧壁进行上下滑移运动。金属卡环套设于壳体的外围,其被压靠于上盖和壳体之间。底座扣合于壳体的底端,以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腔。在壳体内设有隔挡件,以用来分隔上述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且在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阀芯内置于第二容纳空腔内,且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弹簧连接于阀芯和底座之间。密封片亦内置于第二容纳空腔内,且布置于第一通气孔的正下方。密封片的一侧与阀芯的顶壁相铰接。由阀芯的顶壁向上延伸出至少一顶靠凸起。顶靠凸起托靠于密封片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阀芯的顶壁向上延伸出两个相对而置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沿着前后方向,在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上均开设有铰接孔。由密封片的前、后侧壁对称地延伸出有与上述铰接孔相适配的铰接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顶靠凸起的数量优选为1,且与上述第一通气孔相对位而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阀片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围绕阀片的周缘进行周向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当油箱中油液上浮到一定高度而导致其内部压力增大时,或者油箱倾斜或翻倒时,密封片会在阀芯的带动下向上进行位移运动,直至与第一通气孔相完全地进行贴靠,以确保对第一通气孔的可靠封堵,以最终确保翻车阀处于不通气状态或者不漏油状态。由上叙述可知,该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对插密封方式,而是在壳体内增设有密封片,从而放松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进而降低了翻车阀的制造难度。另外,密封片可自由摆动地铰接于阀芯上,使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地调整地自身倾斜度,且不会受到阀芯自身倾斜度的影响,保证其与第一通气孔的良好贴合,进而确保对第一通气孔的可靠密封。
另外,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车阀安装结构,其包括法兰接口、金属卡环以及上述的翻车阀。正对应于上盖、由壳体的外侧壁向内延伸出有环形顶靠台阶。金属卡环被压靠于上盖和环形顶靠台阶之间,且被整体地套入到法兰接口内。金属卡环的外径大于法兰接口的内径。围绕金属卡环的周缘均布有一系列卡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围绕上盖的周缘向外延伸出有环形弹性裙边。环形弹性裙边的底端外径大于法兰接口的内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翻车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车阀安装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车阀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车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阀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密封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阀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中金属卡环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翻车阀处于排气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1-法兰接口;2-翻车阀;21-上盖;211-环形弹性裙边;22-阀片;221-第二通气孔;23-壳体;231-隔挡件;2311-第一通气孔;232-环形顶靠台阶;24-密封片;241-铰接轴;25-阀芯;251-顶靠凸起;252-第一铰接座;2521-铰接孔;253-第二铰接座;26-弹簧;27-底座;28-金属卡环;281-卡齿;29-第一容纳空腔;210-第二容纳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翻车阀采用配对插合的方式来实现密封效果,即要求密封凸起直接准确无误插入至与之相适配的通气孔内,从而要求阀芯相对于壳体具有精确的位置精度,从而增加了制造、装配困难度。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车阀。图3、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翻车阀的爆炸示意图及其结构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上盖21(如图5中所示)、阀片22(如图6中所示)、壳体23(如图7中所示)、密封片24(如图8中所示)、阀芯25(如图9中所示)、弹簧26、底座27以及金属卡环28(如图10中所示)等几部分构成。其中,上盖2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扣合于壳体23的顶端,以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腔29。阀片22即内置于上述第一容纳空腔29内,且可沿着第一容纳空腔29的侧壁进行上下滑移运动。金属卡环28套设于壳体23的外围,其被压靠于上盖21和壳体23之间。底座27扣合于壳体23的底端,以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腔210。在壳体23内设有隔挡件231,以用来分隔上述的第一容纳空腔29和第二容纳空腔210,且在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2311。阀芯25内置于上述第二容纳空腔210内,且在弹簧26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弹簧26连接于阀芯25和底座27之间。密封片24亦内置于上述第二容纳空腔210内,且布置于第一通气孔2311的正下方。密封片24的一侧与阀芯25的顶壁相铰接。由阀芯25的顶壁向上延伸出至少一顶靠凸起251(如图9中所示)。顶靠凸起251托靠于密封片24的正下方。一般来说,顶靠凸起251的数量宜优选为1,且其在阀芯25未倾斜、偏置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通气孔2311相对位而置。该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对插密封方式,而是在壳体23内增设有密封片24,从而放松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进而降低了翻车阀2的制造难度。另外,密封片24可自由摆动地铰接于阀芯25上,使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地调整地自身倾斜度,且不会受到阀芯25自身倾斜度或偏置量的影响,保证其与第一通气孔2311的良好贴合,进而确保对第一通气孔2311的可靠密封。
上述翻车阀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正常状态下,阀芯25位于壳体23的下部,而密封片24落靠于阀芯25的顶面上;当油箱内部压力大于外部时,油气依序经由阀芯25和壳体23之间的空隙、第一通气孔2311、阀片22上的开孔、上盖21上的开孔排出,此时翻车阀2处于排气状态,如图11中所示;当油箱压力过大,或者油箱中油液上浮到一定高度。阀芯25即会上升,直至密封片24完全地封堵第一通气孔2311下端,此时翻车阀2处于不通气状态;当油箱倾斜或翻倒,阀芯25亦会上升,此时密封片24也会堵住第一通气孔2311下端,此时翻车阀2处于不通气,且不漏油的状态;当油箱恢复至正常状态时,阀芯25即回落复位。
根据设计常识,可以选用多种结构来实现上述密封片24和阀芯25的铰接,不过,在此推荐一种优选设计方案,具体如下:由阀芯25的顶壁向上延伸出两个相对而置的第一铰接座252、第二铰接座253。沿着前后方向,在第一铰接座252上开设有铰接孔2521。第二铰接座253参照第一铰接座252来执行(如图9中所示)。由密封片24的前、后侧壁对称地延伸出有与上述铰接孔2521相适配的铰接轴241(如图8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实施,不但有效地优化了密封片24、阀芯25的连接部结构,且利于提高阀体的重新打开性能。
已知,出于确保排气功能性方面考虑,须在阀片22上开设有通气孔,为了与上述的第一通气孔2311作区别,其命名为第二通气孔。如图6中所示,第二通气孔2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围绕阀片22的周缘进行周向均布,这样一来,从而使得翻车阀2具有较大的流量,利于其工作性能的发挥。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翻车阀安装结构,如图2中所示,可知,其主要由法兰接口1以及上述的翻车阀2等几部分构成。正对应于上盖21、由壳体23的外侧壁向内延伸出有环形顶靠台阶232(如图7中所示)。金属卡环28被压靠于上盖21和环形顶靠台阶232之间,且被整体地套入到法兰接口1内。金属卡环28的外径大于法兰接口1的内径。围绕金属卡环28的周缘均布有一系列卡齿281(如图10中所示)。这样一来,在翻车阀2插入到法兰接口1的进程中,金属卡环28发生自适应性弹性变形,使得其上卡齿281压入到法兰接口1侧壁内(法兰接口内壁为塑料材质,具有较低结构强度,利于刺入),从而实现了对翻车阀2的可靠固定,且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作为上述翻车阀安装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可以围绕上盖21的周缘向外延伸出有环形弹性裙边211(如图4、5中所示)。环形弹性裙边211的底端外径大于法兰接口1的内径。当翻车阀2相对于法兰接口1安装完毕后,环形弹性裙边211会良好地贴靠于法兰接口1的内侧壁上,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杜绝出现气体或油液泄漏现象的发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翻车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阀片、壳体、密封片、阀芯、弹簧、底座以及金属卡环;所述上盖扣合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以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腔;所述阀片内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且可沿着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侧壁进行上下滑移运动;所述金属卡环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围,其被压靠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底座扣合于所述壳体的底端,以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挡件,以用来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和所述第二容纳空腔,且在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阀芯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腔内,且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阀芯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密封片亦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腔内,且布置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正下方;所述密封片的一侧与所述阀芯的顶壁相铰接;由所述阀芯的顶壁向上延伸出至少一顶靠凸起;所述顶靠凸起托靠于所述密封片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阀,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阀芯的顶壁向上延伸出两个相对而置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沿着前后方向,在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上均开设有铰接孔;由所述密封片的前、后侧壁对称地延伸出有与所述铰接孔相适配的铰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靠凸起的数量为1,且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相对位而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车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片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围绕所述阀片的周缘进行周向均布。
5.一种翻车阀安装结构,其包括法兰接口以及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车阀;正对应于所述上盖、由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向内延伸出有环形顶靠台阶;所述金属卡环被压靠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环形顶靠台阶之间,且被整体地套入到所述法兰接口内;所述金属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法兰接口的内径;围绕所述金属卡环的周缘均布有一系列卡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车阀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上盖的周缘向外延伸出有环形弹性裙边;所述环形弹性裙边的底端外径大于所述法兰接口的内径。
CN202021465564.X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2656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5564.XU CN212656917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5564.XU CN212656917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6917U true CN212656917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7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5564.XU Active CN212656917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6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5051B1 (en) Low profile overfill limit device with reverse flow capability
US6941966B2 (en) Outflow-limiting device of fuel tank
US6003539A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liquid shut-off valve device
US6848463B2 (en) Vapor vent valve
JP2000073881A (ja) 通気弁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JPH0932670A (ja) 蒸発燃料制御弁
JP3331269B2 (ja) 止め弁の構造
EP1221566A1 (en) Noise dampened float type fuel vapor vent valve
CN109664750B (zh) 燃料箱用阀装置
US8297298B2 (en) Vent control valve for a fuel tank
US20040055638A1 (en) Apparatus for inhibiting fuels from flowing out of fuel tanks
EP0853014B1 (en) Gas pressure relief valve unit particularly for fuel vapours
CN212656917U (zh) 一种翻车阀及其安装结构
CN101746259B (zh) 浮子阀装置
JP5949686B2 (ja) インタンク用弁ユニット
US7891344B2 (en) Fuel tank
CN113124223B (zh) 一种用于汽车燃油箱的组合阀
CN214119121U (zh) 一种用于燃油箱的油量控制阀
CN209977279U (zh) 一种新型电控阀总成
JP7488918B2 (ja) 弁装置
CN213451902U (zh) 一种燃料箱用压力阀
JP2829770B2 (ja) 燃料タンクのベントパイプ用の開閉弁
US20240001759A1 (en) Valve device for fuel tank
CN213451903U (zh) 燃料箱用压力阀的装配结构
CN214699387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