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0381U - 一种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0381U
CN212650381U CN202020098683.XU CN202020098683U CN212650381U CN 212650381 U CN212650381 U CN 212650381U CN 202020098683 U CN202020098683 U CN 202020098683U CN 212650381 U CN212650381 U CN 21265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eal assembly
housing
open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86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兴明
阳祖刚
付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86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器装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含托架及壳体。壳体容纳所述托架。壳体包含由第一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托架包含由第二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壳体之第一管结构围绕托架之第一管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露大体上涉及一种雾化装置(vaporization device),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供可吸入气雾(aerosol)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系一种电子产品,其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以供用户吸食。近年来,各大厂商开始生产各式各样的电子烟产品。一般而言,一电子烟产品包括外壳、储油室、雾化室、加热组件、进气口、气流通道、出气口、电源装置、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储油室用于储存可雾化(vaporizable)溶液,加热组件用于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进气口与雾化室彼此连通,当使用者吸气时提供空气给加热组件。由加热组件产生之气雾首先产生于雾化室内,随后经由气流通道及出气口被使用者吸入。电源装置提供加热组件所需之电力,控制装置根据感测装置侦测到的用户吸气动作,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时间。外壳则包覆上述各个组件。
在电子烟的制造过程中通常系先注入烟油再进行密封。然而,密封后的烟油容器在后续组装过程中易导致烟油泄漏,将使产品的质量难以控管。且密封后的烟油容器在运送过程中亦容易因温度变化造成泄漏,影响产品的良率。
在用户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可能于各个空腔或通道中冷凝形成液体。举例言之,气雾可能在雾化室、进气口、气流通道、或出气口等等空腔或通道中冷凝形成液体。在该等空腔或通道中的液体可能在用户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泄漏。此外,烟油未被妥善储存亦可能造成泄漏。此等泄漏将污染使用者的衣服、裤子或随身携带的其他贵重物品,因而造成不良的使用者体验。
在用户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透过加热组件加热烟油而产生气雾。若电流无法通过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则无法产生气雾。此外,若烟油无法顺畅达到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亦无法产生气雾。无法产生气雾将造成不良的使用者体验。
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如何通过各种改良而降低电子烟的组装成本并使电子烟的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是电子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因此,提出可解决上述问题之雾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含托架及壳体。壳体容纳所述托架。壳体包含由第一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托架包含由第二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壳体之第一管结构围绕托架之第一管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含第一气体通道、壳体及托架。壳体包含由第一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托架包含由第二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第一气体通道包含托架之第一管结构及壳体之第一管结构。托架之第一管结构插入壳体之第一管结构。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详细描述容易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应注意,各种特征可能未按比例绘制,且各种特征的尺寸可出于论述的清楚起见而任意增大或减小。
图1A、图1B、图1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吸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托架的示意图。
图6A、图6B、图6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9A、图9B、图9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9D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底座之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弹簧片的示意图。
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图11E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及托架的组合示意图。
图12A、图12B、图12C、图12D、图12E、图12F、图12G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组合示意图。
图13A及图13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之剖面图。
图14A及图14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气体通道之示意图。
图15A、图15B、图15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气体通道之示意图。
图16A、图16B、图16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及托架之示意图。
图17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之示意图。
图18A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之示意图。
图18B、图18C、图18D、图18E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之剖面图。
图19A至图19H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之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1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2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3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4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5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6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7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8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29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图30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剖面图。
贯穿图式和详细描述使用共同参考标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根据以下结合附图作出的详细描述,本揭露的特点将更为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物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下文描述组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当然,这些仅是实例且并不意图为限制性的。在本揭露中,在以下描述中对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上的形成的参考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形成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含额外特征可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揭露可能在各个实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出于简化和清楚的目的,且本身并不指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下文详细论述本揭露的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本揭露提供了可在多种多样的特定情境中实施的许多适用的概念。所论述的特定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且并不限制本揭露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器装置也可称为电子烟,电子雾化器装置包括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和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也被称为烟杆(未图标),电子雾化器也被称为烟弹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烟弹和烟杆为分离的单独结构件,烟弹可插拔连接于烟杆。烟弹和烟杆结合后以形成电子烟。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烟弹和烟杆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图1A、图1B、图1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烟弹10包含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16及底座17。
图2A、图2B、图2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壳体11的示意图。壳体11可类似为扁平且长之柱状体。壳体11包含吸嘴盖(mouthpieice)11m。吸嘴盖11m与电子烟用户的嘴接触。扁平之壳体11或吸嘴盖11m可与使用者的嘴形相对应,以让使用者可轻易含住吸嘴盖 11m。壳体11的材质可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壳体11包含开口11g。电子烟用户的嘴经由开口11g吸入气体或气雾。壳体11包含孔 11h,其可与底座17之突出物17p接合(参阅图9A)。当孔11h与突出物17p接合时,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孔11h可为榫卯(mortise),突出物17p可为榫舌(tenon)。壳体11包含空间11c。空间11c是由壳体11所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可包含储存舱及通道,其中储存舱可储存流体,且流体可流过通道。
图3A、图3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吸液组件12的示意图。吸液组件12的材质可包含棉,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的材质可包含高分子聚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无纺布。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吸水纸。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棉布。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以包含多层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以包含二层吸水纸。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以包含二层棉布。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 可以包含二层无纺布。
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多层复合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由无纺布及棉布组成的复合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由无纺布及吸水纸组成的复合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可包含由棉布及吸水纸组成的复合结构。
吸液组件12可为管状。吸液组件12两端具有开口12g1及12g2。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2g1远离座底17,开口12g2接近底座17。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两端开口12g1 及12g2之形状可为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
图4A、图4B、图4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3的示意图。密封组件13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图4A所示为密封组件13之顶面及侧面,其中密封组件13之顶面为接近吸液组件12 之一面。参考图4A,密封组件13包含平台(mesa)13m及开口13g。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 13m之形状可为矩形、三角形、菱形或圆形,但不限于此。开口13g位于平台13m上。环状结构13r1围绕开口13g。环状结构13r1凸出于平台13m。环状结构13r1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3r1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3g可以系火山口状(crater-shaped)的开口。
参考图4A,密封组件13包含凹陷13ca1。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凹陷13ca1位于开口13g之两侧。凹陷13ca1之形状经选择以适于密封组件13之外形及平台13m1之外形,并不限于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参考图4A,密封组件13包含凸缘(flange)13f1。凸缘13f1 围绕密封组件13的周围或外侧。凸缘13f1自密封组件13径向向外凸出。密封组件13包含顶表面(top surface)13ts、侧壁(side wall)13sw及斜表面(ramp surface)13rs。凸缘13f1围绕密封组件13的侧壁13sw。凸缘13f1自密封组件13的侧壁13sw径向向外凸出。平台13m自顶表面13ts凸起。顶表面13ts连接至斜表面13rs。斜表面13rs连接至侧壁13sw。
图4B所示为密封组件13之顶面及侧面,其中密封组件13之顶面为接近吸液组件12之一面。参考图4B,开口13g位于平台13m上。环状结构13r1围绕开口13g。环状结构13r1 凸出于平台13m。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3g系火山口状(crater-shaped)的开口。凸缘13f1 围绕硅胶13的侧壁13sw。凸缘13f1自密封组件13的侧壁13sw径向向外凸出。平台13m 自顶表面13ts凸起。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凹陷13ca1位于开口13g之两侧。凹陷13ca1 之形状经选择以适于密封组件13之外形及平台13m1之外形。顶表面13ts连接至斜表面13rs。斜表面13rs连接至侧壁13sw。
参考图4B,密封组件13包含孔13h1。孔13h1位于凹陷13ca1中。孔13h1位于凹陷13ca1之底面上。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孔13h1位于开口13g之两侧。参考图4B,密封组件13包含孔13h2。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侧壁13sw1及底部13b1(如图4C所示)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底部13b1(如图4C 所示)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侧壁13sw1(如图4C所示)上。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孔13h2位于开口13g之两侧。
相对于图4A及图4B,图4C所示为密封组件13之底面及侧面,其中密封组件13之底面为接近底座17之一面。密封组件13包含开口13g。环状结构13r2围绕开口13g。凹槽(groove)13gr1围绕环状结构13r2。因为围绕开口13g之环状结构13r2及围绕环状结构13r2之凹槽13gr1,开口13g系火山口状(crater-shaped)的开口。
参考图4C,密封组件13包含孔13h1。孔13h1位于凹陷13ca1之底面上。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孔13h1位于开口13g之两侧。参考图4C,密封组件13包含孔13h2。孔13h2 位于凹陷13ca1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侧壁13sw1及底部13b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底部13b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h2位于凹陷13ca1之侧壁 13sw1上。沿密封组件13之长轴,孔13h2位于开口13g之两侧。
参考图4C,密封组件13包含凸缘(flange)13f2。凸缘13f2围绕硅胶13的侧壁13sw。凸缘13f1自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之外侧径向向外凸出。凸缘13f2自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之内侧径向向内凸出。参考图4C,密封组件13包含凹槽(groove)13gr2。密封组件13 之侧壁13sw与凹陷13ca1之侧壁13sw1界定凹槽13gr2。凹槽13gr2位于凸缘13f2及凹陷 13ca1的侧壁13sw1之间。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托架14的示意图。托架 14的材质可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参考图5A,托架14包含管结构14t。管14t自托架14凸出。管结构14t包含开口14g1。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可为矩形、三角形或菱形,但不限于止。在接近开口14g1之一端,管结构14t的外径逐渐变小。在接近开口14g1之一端,管结构14t之管壁的厚度逐渐变小。管结构14t可具有均匀内径。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1。环状结构14r1围绕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托架14。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顶部部分14tp。环状结构14r1管结构14t之间形成凹槽14gr1。环状结构14r1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1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
参考图5A,托架14包含气孔(vent)14v1及14v2。气孔14v1及14v2形成于顶部部分14tp(参图5B)。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气孔14v1,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气孔14v2,故托架14可共具有四个气孔14v1及两个气孔14v2。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可具有数目更多的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可具有数目较少的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14v1及14v2由凹陷于凹陷于顶部部分14tp表面之凹槽界定。托架14包含与气孔14v1连接并流体连通之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可为锯齿状,以防止烟油外泄。流体通道14vp具有数个方向转折。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从开口14g3 到达气孔14v1之前可经过5次方向转折。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从开口14g3到达气孔14v1之前的转折数目可以更多。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从开口14g3到达气孔14v1之前的转折数目可以较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亦可为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流体通道14vp,故托架14共可具有四个流体通道14vp。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可具有数目更多的流体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可具有数目较少的流体通道。
参考图5A,托架14包含开口14g2及开口14g3。托架14包含流体通道14gc。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开口14g2、一开口14g3及一流体通道14gc,故托架具有两开口14g2、两开口14g3及两流体通道14gc。流体通道14gc由凹陷于托架表面之凹槽界定。开口14g1与开口14g2流体连通。开口14g2与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流体通道14gc 与开口14g3流体连通。开口14g3与流体通道14vp流体连通。
参考图5B,托架14包含管结构14t。管14t自托架14凸出。管结构14t包含开口14g1。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矩形、三角形或菱形,但不限于此。在接近开口14g1之一端,管结构14t的外径逐渐变小。在接近开口14g1之一端,管结构14t之管壁的厚度逐渐变小。管结构14t可具有均匀内径。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 14r1。环状结构14r1围绕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托架14。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顶部部分14tp。环状结构14r1管结构14t之间形成凹槽14gr1。环状结构14r1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1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
参考图5B,托架14包含气孔14v1及14v2。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气孔14v1,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气孔14v2,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气孔14v1及两个气孔14v2。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14v1及14v2由凹陷于托架表面之凹槽界定。托架14包含与气孔14v1连接并流体连通之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可为锯齿状,以防止烟油外泄。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亦可为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流体通道14vp,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流体通道14vp。
参考图5B,托架14包含开口14g2及开口14g3。托架14包含流体通道14gc。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开口14g2、一开口14g3及一流体通道14gc,故托架具有两开口14g2、两开口14g3及两流体通道14gc。流体通道14gc由凹陷于托架表面之凹槽界定。开口14g1与开口14g2流体连通。开口14g2与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流体通道14gc 与开口14g3流体连通。开口14g3与流体通道14vp流体连通。
参考图5B,托架14包含凹陷14ca1。沿密封组件14之长轴,凹陷14ca1位于管结构14t 之两侧。凹陷14ca1之形状经选择以适于密封组件14之外形、管结构14t之外形及环结构 14r1之外形,并不限于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托架14之凹陷14ca1与密封组件13之凹陷13ca1相对应。
参考图5C,托架14包含管结构14t。管14t自托架14凸出。管结构14t包含开口14g1。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4g1的形状可为可为矩形、三角形或菱形,但不限于止。管结构14t的外径逐渐变小。在接近开口14g1之一端,管结构14t之管壁的厚度逐渐变小。管结构14t具有均匀内径。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1。环状结构14r1围绕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托架14。环状结构14r1凸出于顶部部分14tp。环状结构14r1管结构14t之间形成凹槽14gr1。环状结构14r1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1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
参考图5C,托架14包含气孔14v1及14v2。气孔14v1及14v2形成于顶部部分14tp。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气孔14v1,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气孔14v2,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气孔14v1及两个气孔14v2。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14v1及14v2由凹陷于顶部部分14tp表面之凹槽界定。托架14包含与气孔14v1连接并流体连通之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可为锯齿状,以防止烟油外泄。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亦可为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流体通道14vp,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流体通道 14vp。
参考图5C,托架14包含开口14g2及开口14g3。托架14包含流体通道14gc。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开口14g2、一开口14g3及一流体通道14gc,故托架具有两开口14g2、两开口14g3及两流体通道14gc。流体通道14gc由凹陷于托架表面之凹槽界定。开口14g1与开口14g2流体连通。开口14g2与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流体通道14gc 与开口14g3流体连通。开口14g3与流体通道14vp流体连通。参考图5C,托架14包含凹陷14ca1。沿密封组件14之长轴,凹陷14ca1位于管结构14t之两侧。凹陷14ca1之形状经选择以适于密封组件14之外形、管结构14t之外形及环状结构14r1之外形,并不限于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托架14之凹陷14ca1与密封组件13之凹陷13ca1相对应。
参考图5C,托架14包含孔14h1。孔14h1位于凹陷14ca1中。孔14h1位于凹陷14ca1之底面上。沿托架14之长轴,孔14h1位于开口14g1之两侧。托架14包含孔14h2。孔14h2 位于凹陷14ca1中。孔14h2位于凹陷14ca1之侧壁及底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4h2位于凹陷14ca1之底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4h2位于凹陷14ca1之侧壁上。沿托架14之长轴,孔14h2位于开口14g1之两侧。
图5B及图5C绘示托架14之顶面及侧面。图5D绘示托架14之侧面及底面。为参考图5D,托架14包含管结构14t。管14t自托架14凸出。参考图5D,托架14包含气孔14v1及 14v2。气孔14v1及14v2形成于顶部部分14tp。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气孔14v1,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气孔14v2,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气孔14v1及两个气孔14v2。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14v1及14v2由凹陷于顶部部分14tp表面之凹槽界定。托架14包含与气孔14v1连接并流体连通之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可为锯齿状,以防止烟油外泄。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亦可为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两个流体通道14vp,故托架14共具有四个流体通道14vp。
参考图5D,托架14包含开口14g2及开口14g3。托架14包含流体通道14gc。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4之一侧具有一开口14g2、一开口14g3及一流体通道14gc,故托架具有两开口14g2、两开口14g3及两流体通道14gc。流体通道14gc由凹陷于托架表面之凹槽界定。开口14g1与开口14g2流体连通。开口14g2与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流体通道14gc 与开口14g3流体连通。开口14g3与流体通道14vp流体连通。
参考图5D,托架14包含凹陷14ca2。凹陷14ca2由底面14b1以及托架14之侧壁14sw1所界定。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2。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中。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之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2凸出于底面14b1。环状结构14r2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2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3。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中。环状结构14r3在凹陷14ca2之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3凸出于底面14b1。环状结构14r3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3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沿托架14之长轴,环状结构14r3位于环状结构 14r2之两侧。
图5E绘示托架14之底面。参考图5E,托架14包含凹陷14ca2。凹陷14ca2由底面14b1以及托架14之侧壁14sw1所界定。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2。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中。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之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2凸出于底面14b1。孔14h2 在凹陷14ca2中。孔14h2在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2围绕孔14h2。环状结构14r2围绕两个孔14h2。环状结构14r2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2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托架14包含环状结构14r3。环状结构14r2在凹陷14ca2中。环状结构14r3在凹陷14ca2之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3凸出于底面14b1。孔14h1在凹陷14ca2中。孔14h1在底面14b1上。环状结构14r3围绕孔14h1。环状结构14r3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4r3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沿托架 14之长轴,环状结构14r3位于环状结构14r2之两侧。
图6A、图6B、图6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5的示意图。密封组件15的材质可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参考图6A,密封组件15之一面包含孔15h1及孔15h2。两个孔15h2分别位于孔15h1之两侧。孔15h2贯通密封组件15。密封组件15包含侧壁15sw1。密封组件15包含凸缘15f1、 15f2及15f3。凸缘15f1、15f2及15f3系自侧壁15sw1径向向外凸出。密封组件15包含开口 15g1。开口15g1位于侧壁15sw1上。开口15g1远离孔15h1。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5h1可与开口15g1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6包含两个开口15g1,该两个开口15g1 系基于密封组件之长轴对称设置。
参考图6B,密封组件15之一面包含孔15h1及15h2。两个孔15h2分别位于孔15h1之两侧。孔15h2贯通密封组件15。密封组件15包含侧壁15sw1。密封组件15包含凸缘15f1、15f2及15f3。凸缘15f1、15f2及15f3系自侧壁15sw1径向向外凸出。密封组件15包含开口15g1。开口15g1位于侧壁15sw1上。开口15g1远离孔15h1。在某些实施例中,孔15h1可与开口15g1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6包含两个开口15g1,该两个开口15g1 系基于密封组件之长轴对称设置。
参考图6C,密封组件15之一面包含孔15h2及开口15g2。两个孔15h2分别位于开口15g2之两侧。孔15h2贯通密封组件15。包含孔15h2及开口15g2之一面系相对于包含孔15h1及15h2之一面。密封组件15包含侧壁15sw1。密封组件15包含凸缘15f1、15f2及15f3。凸缘15f1、15f2及15f3系自侧壁15sw1径向向外凸出。密封组件15包含开口15g1。开口 15g1位于侧壁15sw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6包含两个开口15g1,该两个开口 15g1系基于密封组件之长轴对称设置。开口15g1接近开口15g2。开口15g1与开口15g2流体连通。在某些实施例中,孔15h1可与开口15g1及开口15g2流体连通。
图7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25的示意图。参考图7A,密封组件25之一面包含孔25h1及孔25h2。两个孔25h2分别位于孔25h1之两侧。孔25h2贯通密封组件25。密封组件25包含侧壁25sw1。密封组件25包含凸缘25f1及凸缘25f2。凸缘25f1及25f2系自侧壁25sw1径向向外凸出。相对于包含孔25h1及25h2之一面,密封组件25之另一面包含开口25g2(未于图7A展示)及孔25h2。在某些实施例中,孔25h1可与开口25g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25之孔25h1、孔25h2、侧壁25sw1、凸缘25f1、凸缘25f2、开口25g2分别与密封组件15之孔15h1、孔15h2、侧壁15sw1、凸缘15f1、凸缘15f2、开口15g2相对应具有类似之功能。
图8A、图8B、图8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6的示意图。参考图8A,加热组件16包含凹陷16ca及凸缘16f。一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一侧向外凸出。两凸缘 16f分别位于凹陷16ca之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16ca的开口及凸缘16f皆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16ca的开口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上部,而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下部。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材质所形成,多孔性材质可吸附欲被雾化之烟油。加热组件16可由耐热材质所形成,耐热材质可承受用以雾化烟油之高温并不产生变质或燃烧。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之耐热材质所形成,例如陶瓷。
参考图8B,加热组件16包含凸缘16f。一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一侧向外凸出。两凸缘16f分别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上部。加热组件16外形类似「T」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下部。加热组件16外形类似「倒T」形。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材质所形成,多孔性材质可吸附欲被雾化之烟油。加热组件16可由耐热材质所形成,耐热材质可承受用以雾化烟油之高温并不产生变质或燃烧。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之耐热材质所形成,例如陶瓷。
参考图8C,加热组件16包含凸缘16f。一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一侧向外凸出。两凸缘16f分别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两侧。相对于包含凹陷16ca之一面,加热组件16之另一面包含接点16c及加热电路16hc。两接点16c位于加热电路16hc之两侧。接点16c及加热电路16hc为导电材质。加热电路16hc之导电材质之电阻高于接点16c之导电材质,以使加热电路16hc产生较多热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6f位于加热组件16之上部。加热组件 16外形类似「T」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6f位于接近接点16c及加热电路16hc之下部。加热组件16外形类似「倒T」形。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材质所形成,多孔性材质可吸附欲被雾化之烟油。加热组件16可由耐热材质所形成,耐热材质可承受用以雾化烟油之高温并不产生变质或燃烧。加热组件16可由多孔性之耐热材质所形成,例如陶瓷。
图9A、图9B、图9C、图9D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底座17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设置于其中以表征烟弹10内烟油口味信息的电阻(图中未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设置于其中的加密芯片(图中未标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设置于其中的吸油垫(图中未标示)。吸油垫可以用于吸收可能泄漏的烟油。吸油垫的材质为棉,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限定于此。
参考图9A,底座17包含柱17c、弹簧片17s、突出物17p、侧壁17sw、凸缘17f1、17f2。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16 收纳于壳体11与底座17所界定之空间中。突出物17p之自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在某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对称设置的四个突出物17p,壳体11包含与突出物17p相对应之四个孔 11h。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一突出物17p将进入一个孔11h,以使壳体11与底座17 顺利接合且不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可为圆柱或角柱。若柱17c为圆柱,其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圆形。若17c为三角柱,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三角形。若17c为四角柱,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四角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之孔13h1、托架14之孔14h1及密封组件15之孔 15h1(或密封组件25之孔25h1)之形状与柱17c之顶面(或底面)之形状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为一渐缩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之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举例而言,若柱17c为圆柱,柱17c之底面之直径大于顶面之直径。若17c为三角柱,柱17c之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
凸缘17f1、17f2系自侧壁17sw径向向外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7f2系位于底座 17之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物17p系位于凸缘17f1及17f2之间。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凸缘17f1抵触壳体11之内表面,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下缘。弹簧片17s用以将电流传导至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使加热组件16之温度上升。弹簧片17s系由导电材质所形成。
参考图9B,底座17包含柱17c、弹簧片17s、突出物17p、侧壁17sw、孔17h1、开口17g1、凸缘17f1、17f2。突出物17p之自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在某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对称设置的四个突出物17p,壳体11包含与突出物17p相对应之四个孔11h。当壳体11 与底座17接合时,一突出物17p将进入一个孔11h,以使壳体11与底座17顺利接合且不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可为圆柱或角柱。若柱17c为圆柱,其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圆形。若17c为三角柱,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三角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之孔13h1、接架14之孔14h1及密封组件15之孔15h1(或密封组件25之孔25h1)之形状与柱17c之顶面 (或底面)之形状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为一渐缩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 之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举例而言,若柱17c为圆柱,柱17c之底面之直径大于顶面之直径。
开口17g1及孔17h1位于柱17c之间。开口17g1位于孔17h1之间。两个柱17c位于开口17g1及孔17h1之两侧。两个孔17h1位于开口17g1之两侧。孔17h1之位置与弹簧片17s 之位置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一个开口17g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 包含两个开口17g1,该两个开口17g1是基于底座17之长轴而对称设置。
凸缘17f1、17f2系自侧壁17sw径向向外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7f2系位于底座 17之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物17p系位于凸缘17f1及17f2之间。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凸缘17f1抵触壳体11之内表面,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下缘。弹簧片17s用以将电流传导至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使加热组件16之温度上升。弹簧片17s系由导电材质所形成。
参考图9C,底座17包含柱17c、突出物17p、侧壁17sw、凸缘17f1、17f2、接点17c1、磁性组件17m、开口17g2及流体通道17gc。突出物17p之自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在某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对称设置的四个突出物17p,壳体11包含与突出物17p相对应之四个孔11h。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一突出物17p将进入一个孔11h,以使壳体11与底座 17顺利接合且不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可为圆柱或角柱。若柱17c为圆柱,其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圆形。若17c为三角柱,底面或顶面之形状为三角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之孔13h1、接架14之孔14h1及密封组件15之孔15h1(或密封组件25之孔25h1)之形状与柱17c之顶面 (或底面)之形状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为一渐缩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 之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举例而言,若柱17c为圆柱,柱17c之底面之直径大于顶面之直径。
凸缘17f1、17f2系自侧壁17sw径向向外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7f2系位于底座 17之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物17p系位于凸缘17f1及17f2之间。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凸缘17f1抵触壳体11之内表面,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下缘。
开口17g2及接点17c1位于磁性组件17m之间。开口17g2位于接点17c1之间。两个磁性组件17m位于开口17g2及接点17c1之两侧。两个接点17c1位于开口17g2之两侧。接点17c1之位置与弹簧片17s之位置相对应。流体通道17gc位于接点17c1之间。流体通道17gc由凹陷于底座17之底面的凹槽所界定。流体通道17gc与开口17g2流体连通。开口17g2与开口17g1流体连通。
接点17c1与弹簧片17s电气连通。接点17c1可与烟杆之导电组件(未图标)接触。来自烟杆之电池的能量经由与接点17c1接触之导电组件而传递至接点17c1、弹簧片17s以及加热组件16。磁性组件17m磁性地附接至烟杆之相应磁性组件(未图标)。当磁性组件17m 磁性附接至烟杆之相应磁性组件,烟弹10可正确地定位至烟杆。
图9D为底座17之部分剖面图。底座17包含柱17c、弹簧片17s、突出物17p、侧壁17sw、孔17h1、开口17g1、凸缘17f1、17f2、接点17c1。突出物17p之自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在某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对称设置的四个突出物17p,壳体11包含与突出物17p相对应之四个孔11h。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一突出物17p将进入一个孔11h,以使壳体11 与底座17顺利接合且不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可为圆柱或角柱。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之孔13h1、托架14之孔14h1及密封组件15之孔15h1(或密封组件25之孔25h1)之形状与柱17c之顶面(或底面)之形状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为一渐缩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柱17c之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
开口17g1及孔17h1位于柱17c之间。开口17g1位于孔17h1之间。两个柱17c位于开口17g1及孔17h1之两侧。两个孔17h1位于开口17g1之两侧。孔17h1之位置与弹簧片17s 之位置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一个开口17g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 包含两个开口17g1,该两个开口17g1是基于底座17之长轴而对称设置。
凸缘17f1、17f2系自侧壁17sw径向向外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7f2系位于底座 17之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物17p系位于凸缘17f1及17f2之间。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凸缘17f1抵触壳体11之内表面,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下缘。
弹簧片17s用以将电流传导至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使加热组件16之温度上升。弹簧片17s系由导电材质所形成。接点17c1与弹簧片17s电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点 17c1与弹簧片17s系由单一导电组件所形成。接点17c1之面积系由孔17h1之孔径而界定。接点17c1可与烟杆之导电组件(未图标)接触。来自烟杆之电池的能量经由与接点17c1接触之导电组件而传递至接点17c1、弹簧片17s以及加热组件16。除弹簧片17s、接点17c1及磁性组件17m,底座17的材质大部分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图10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弹簧片17s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两个弹簧片17s。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包含一对弹簧片17s。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 之两个弹簧片17s为对称。弹簧片17s可包含五个部分17s1、17s2、17s3、17s4及17s5。弹簧片17s可为单一导电组件所形成。弹簧片17s可为一体成形。弹簧片17s可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部分17s1之形状实质上为正方形或矩形。部分17s1实质上在XY平面上延伸。接点17c1可由部分17s1所形成。
部分17s1连接至部分17s2。部分17s1电连接至部分17s2。部分17s2实质上垂直于部分17s1。部分17s2实质上在XZ平面上延伸。部分17s2实质上沿正Z轴方向延伸。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小于部分17s1之边长。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大于或等于部分17s1之边长。随着部分17s2在Z轴上延伸,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随着部分17s2在Z轴上延伸,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当部分17s2在Z轴上之长度为某一值时,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当部分17s2在Z轴上之长度为某一值后,随着部分17s2在Z轴上延伸,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
部分17s2连接至部分17s3。部分17s2电连接至部分17s3。部分17s3实质上在与XY平面呈40至50度角以及与XZ平面呈40至50度角之平面上延伸。部分17s3实质上沿与正 Y轴呈40至50度角以及与正Z轴呈40至50度角之方向延伸。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等于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小于或大于部分17s2在X轴上之宽度。在部分17s2与部分17s3连接处,X轴上之宽度相同。在部分17s2 与部分17s3连接处,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随着部分17s3朝正Y轴及正Z轴延伸,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随着部分17s3朝正Y轴及正Z轴延伸,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3朝正Y轴及正Z轴延伸至某一位置,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3朝正Y轴及正Z轴延伸至某一位置之后,随着部分17s3继续延伸,部分17s3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
部分17s3连接至部分17s4。部分17s3电连接至部分17s4。部分17s4实质上在XY平面上延伸。部分17s4实质上沿正Y轴方向延伸。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等于部分17s3 在X轴上之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小于或大于部分17s3在X 轴上之宽度。在部分17s3与部分17s4连接处,X轴上之宽度相同。在部分17s3与部分17s4 连接处,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随着部分17s4朝正Y轴延伸,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随着部分17s4朝正Y轴延伸,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4朝正Y轴延伸至某一位置,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4朝正Y轴延伸至某一位置之后,随着部分17s4继续延伸,部分17s3在X 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
部分17s4连接至部分17s5。部分17s4电连接至部分17s5。部分17s5实质上在与XY平面呈40至50度角以及与XZ平面呈40至50度角之平面上延伸。部分17s5实质上沿与正 Y轴呈40至50度角以及与负Z轴呈40至50度角之方向延伸。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等于部分174在X轴上之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小于或大于部分17s4在X轴上之宽度。在部分17s4与部分17s5连接处,X轴上之宽度相同。在部分17s4 与部分17s5连接处,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随着部分17s5朝正Y轴及负Z轴延伸,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随着部分17s5朝正Y轴及负Z轴延伸,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5朝正Y轴及负Z轴延伸至某一位置,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变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部分17s5朝正Y轴及负Z轴延伸至某一位置之后,随着部分17s5继续延伸,部分17s5在X轴上之宽度逐渐变小。
当壳体11、接合,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16与底座17组合为烟弹10时,弹簧片17s之部分17s4抵触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将电流传导至加热组件1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壳体11、接合,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 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16与底座17组合为烟弹10时,根据底座17与加热组件16之间界定的空间,弹簧片17s在Z轴上的高度将被挤压。因为弹簧片17s在Z轴上的高度被挤压,弹簧片17s产生施加于加热组件16之力,使得弹簧片17s之部分17s4紧密抵触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弹簧片17s之部分17s4紧密抵触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可减少弹簧片17s 与加热组件16之间接触不良或断路的机会。
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图11E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3、托架 14及密封组件15的组合示意图。
图11A所示为沿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之长轴方向的剖面图。上方为密封组件13,下方为托架14。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为分开的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为单一组件。图11A中,密封组件13自托架14之上方向下与托架14组合。密封组件13之开口13g与托架14之开口14g1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孔13h1与托架 14之孔14h1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孔13h2与托架14之孔14h2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凹陷13ca1与托架14之凹陷14ca1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凹槽13gr1与托架14之环状结构 14r1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环状结构13r2与托架14之凹槽14gr1相对应。密封组件13之凹槽13gr2与托架14之顶部部分14tp相对应。
图11B所示为沿托架14之短轴方向的剖面图。图11B之托架14尚未与密封组件13组合。托架14之上部包含开口14g1、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凹槽14gr1。托架14之外侧表面包含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与开口14g3及气孔14v1流体连通。托架14之凹陷14ca2包含环状结构14r2及孔14h2。
图11C所示为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图11C所示为沿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短轴方向的剖面图。托架14之上部包含开口14g1、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凹槽14gr1。托架14之外侧表面包含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与开口14g3及气孔14v1流体连通。托架14之凹陷14ca2包含环状结构14r2及孔14h2。密封组件13包含环状结构13r1、平台 13m、斜表面13rs、凹槽13gr1、凸缘13f1、凸缘13f2、环状结构13r2。
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环状结构13r1贴附至管结构14t之外表面。当密封组件 13与托架14组合,环状结构13r2插入凹槽14gr1。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环状结构13r2之凸出部分因被插入凹槽14gr1后而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环状结构14r1插入凹槽13gr1。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因凹槽13gr1被环状结构14r1之凸出部分插入,凹槽13gr1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插入凹槽13gr2。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因上部部分14tp插入凹槽13gr2,凸缘13f2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11D所示为沿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之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在图11D中,密封组件13已与托架14组合。
在图11D中,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环状结构13r1贴附至管结构14t之外表面。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环状结构13r2插入凹槽14gr1。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环状结构13r2围绕管结构14t。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环状结构 13r2之凸出部分因被插入凹槽14gr1后而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D中,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环状结构14r1插入凹槽13gr1。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环状结构14r1围绕开口13g。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因凹槽13gr1被环状结构14r1之凸出部分插入,凹槽13gr1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D中,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插入凹槽13gr2。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因上部部分14tp插入凹槽13gr2,凸缘13f2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D中,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气孔14v2在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与凹槽13gr2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可经由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间的细缝,以及经由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壳体11之间的细缝,平衡用以储存烟油之储存舱11ca(如图12A所示)中的压力与壳体11外部的压力。
在图11D中,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孔13h1与孔14h1流体连通。在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孔13h2与孔14h2流体连通。
在图11D中,上方为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组合,下方为密封组件15。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及密封组件15为分开的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及密封组件 15为单一组件。密封组件15包含孔15h1、孔15h2、开口15g1、开口15g2、凸缘15f1、凸缘15f2、凸缘15f3。在图11D中,孔15h1、开口15g1、开口15g2为流体连通。在图11D 中,孔15h1及开口15g2形成贯穿密封组件15之通道。孔15h1为上窄下宽之形状。孔15h1 具有阶梯状之内表面。在图11D中,孔15h2形成贯穿密封组件15之通道。
图11D中,密封组件15自托架14之下方向上与托架14组合。密封组件15之孔15h1与托架14之孔14h2相对应。密封组件15之孔15h2与托架14之孔14h2相对应。密封组件 15之开口15g1与托架14之开口14g3相对应。密封组件15与托架14之凹陷14ca2相对应。
图11E所示为沿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之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在图11D中,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已组合。
在图11E中,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环状结构14r2插入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环状结构14r2围绕密封组件15之孔15h1。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因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被环状结构14r2之凸出部分插入,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E中,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环状结构14r3插入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环状结构14r3围绕密封组件15之孔15h2。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因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被环状结构14r3之凸出部分插入,密封组件15之上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E中,当托架14与密封组件15组合,密封组件15插入凹陷14ca2。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因密封组件15插入凹陷14ca2,凸缘15f1及凸缘15f2被凹陷14ca2之内表面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当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组合,因密封组件15插入凹陷14ca2,凸缘15f3抵触托架14之下缘。
在图11E中,当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3h1、孔14h1及孔15h2流体连通。当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3h2、孔14h2及孔15h1流体连通。当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开口14g3及开口15g1流体连通。
在图11E中,当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且当加热组件16尚未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3h2、孔14h2、孔15h1、开口14g3、开口15g1 及开口15g2流体连通。
在图11E中,密封组件15包含环状结构15r。环状结构15r设置于孔15h1中。环状结构15r设置于孔1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15r凸出于孔1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1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1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15r。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 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1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E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相对应。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5h1容纳加热组件16。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3h1、孔14h1、孔15h2及凹陷16ca流体连通。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 及密封组件15组合,开口14g3、开口15g1及开口15g2流体连通。
在图11E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孔15h1之内表面。孔1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孔1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 使孔1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1E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开口14g3、开口15g1及开口15g2不与孔15h1流体连通。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开口14g3、开口15g1及开口15g2不与孔14h2流体连通。当加热组件16 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开口14g3、开口15g1及开口15g2不与孔13h2 流体连通。
图12A、图12B、图12C、图12D、图12E、图12F、图12G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组合示意图。图12A所示为壳体11。壳体11包含开口11g、吸嘴盖11m、储存舱 11ca、流体通道11gc、外壁11w、空间11c及孔11h。壳体11可类似为扁平且长之柱状体。吸嘴盖11m与电子烟用户的嘴接触。扁平之壳体11或吸嘴盖11m可与使用者的嘴形相对应,以让使用者可轻易含住吸嘴盖11m。外壁11w之厚度并非均匀。距离开口11g之一距离处,外壁11w之厚度变小。距离开11g之一距离处,外壁11w之内表面为一阶梯状。
储存舱11ca是用以储存将被雾化的烟油。储存舱11ca可由外壁11w以及形成流体通道 11gc的管状结构所界定。空间11c是用以收纳烟弹10之其他组件的空间。空间11c由外壁 11w所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壁11w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所形成。例如,外壁11w之内层可由较软的材料所形成,外壁11w之外层可由较硬的材料所形成。若外壁11w之内层由较软件材料所形成,将有助于烟油之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两种不同材料所形成的外壁11w可经由双色注塑或其他相似方法而形成。壳体11的材质可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流体通道11gc与开口11g流体连通。流体通道11gc之两端各具有一开口。流体通道11gc之一端的开口连接至开口11g。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1gc两端开口之形状可为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孔11h可与底座17之突出物17p接合。当壳体11与底座17接合时,孔11h与突出物17p接合。
图12B所示为壳体11及吸液组件12。壳体11包含开口11g、吸嘴盖11m、储存舱11ca、流体通道11gc、外壁11w、空间11c及孔11h。参考图12B,吸液组件12设置于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之内部。吸液组件12接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吸液组件12的材质为棉,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限定于此。吸液组件12为管状。吸液组件12两端具有开口12g1及12g2。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2g1远离座底17,开口12g2接近底座17。吸液组件12两端开口12g1及12g2之形状系各别对应于流体通道11gc两端开口之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组件12两端开口12g1及12g2之形状可为圆形、三角形、菱形或矩形。
图12C所示为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参考图12C,吸液组件12设置于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之内部。参考图12C,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设置于壳体11之空间11c(如图12B所示)中。储存舱11ca是用以储存将被雾化的烟油。储存舱11ca由外壁11w、流体通道11gc以及密封组件13所界定。储存舱11ca由外壁11w、形成流体通道11gc的管状结构、密封组件13以及托架14所界定。
图12D所示为图12C之局部放大图。管结构14t插入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托架14之开口 14g1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2与开口14g1、吸液组件12、流体通道11gc及开口11g流体连通。
流体通道11gc在接近托架14之一端具有厚度渐小之壁。流体通道11gc在接近托架14 之一端具有直径渐大之开口。流体通道11gc在接近托架14之一端具有渐大之内径。流体通道11gc具有均匀外径。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流体通道11gc在接近托架14之一侧之壁插入平台13m。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因平台13m被流体通道11gc之壁插入,平台13m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 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环状结构13r1贴附至管结构14t之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结构13r1之形状对应于流体通道11gc的厚度渐小之壁。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结构13r1之形状对应于流体通道11gc 的直径渐大之开口。环状结构13r1适形于流体通道11gc的厚度渐小之壁。环状结构13r1适形于流体通道11gc的直径渐大之开口。
距离开口11g之一距离处,外壁11w之厚度变小。距离开11g之一距离处,外壁11w之内表面为一阶梯状。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外壁11w之呈阶梯状之内表面抵触密封组件13之斜表面13rs。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因外壁11w之呈阶梯状之内表面抵触密封组件13之斜表面13rs,斜表面13rs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密封组件13之凸缘13f1抵触外壁11之内表面。当密封组件13与壳体11组合,因凸缘13f1抵触外壁11之内表面,凸缘13f1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当密封组件15与壳体11组合,密封组件15之凸缘15f3抵触外壁11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密封组件15与壳体11组合,因凸缘15f3抵触外壁11之内表面,凸缘15f3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2C及图12D中,在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壳体11之组合,气孔14v2在托架 14之上部部分14tp与凹槽13gr2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当烟油被雾化并被使用者吸入时,储存舱11ca之压力可能变小并导致烟油不易流动至凹陷16ca。经由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之间的细缝,以及经由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壳体11之间的细缝,气孔14v2可平衡储存烟油之储存舱11ca(如图12A所示)中的压力与壳体11外部的压力。
在图12D中,密封组件15包含环状结构15r。环状结构15r设置于孔15h1中。环状结构15r设置于孔1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15r凸出于孔1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1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1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1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15r。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 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1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2D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13、托架14及密封组件15组合,孔1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孔15h1之内表面。孔1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孔1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 使孔1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图12D中,储存舱11ca、孔13h2、孔14h2、孔15h1及凹陷16ca流体连通。在图12D中,储存舱11ca、孔13h1、孔14h1及孔15h2流体连通。在图12D中,开口14g3、开口15g1、开口15g2流体连通。在图12D中,开口14g3、开口15g1、开口15g2不流体连通至储存舱 11ca、孔13h2、孔14h2、孔15h1及凹陷16ca。在图12D中,开口14g3、开口15g1、开口 15g2不流体连通至储存舱11ca、孔13h1、孔14h1及孔15h2。
在烟弹10之组装流程中需要在储存舱11ca中灌注欲被雾化的烟油。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油可在图12C或图12D之状态被灌入储存舱11c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图12C或图12D之状态下,将烟油自一侧之孔15h2,经由同一侧之孔14h1及孔13h1而灌入储存舱11ca;另一侧之孔15h2、孔14h1及孔13h1可在灌注烟油期间平衡储存舱11ca之内外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12C或图12D之状态下,一流体通道包含同一侧之孔15h2、孔14h1及孔 13h1,经由所述流体通道将烟油灌入储存舱11ca;另一流体通道包含另一侧之孔15h2、孔 14h1及孔13h1,另一流体通道可在灌注烟油期间平衡储存舱11ca之内外压力。
图12E所示为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 16及底座17。参考图12E,底座17由下往上与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 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如图12C所示)组合。底座17之凸缘17f1抵触壳体11 之外壁11w的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除弹簧片17s、接点17c1及磁性组件17m,底座17的材质大部分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底座17之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外壁11w的下缘。底座17之柱17c将插入至孔15h2及孔14h1。柱结构17c穿过密封组件15之孔15h2。密封组件15之孔1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底座17之柱17c将插入至孔15h2,使得孔13h1 不与孔14h1流体连通。
图12F所示为图12E之局部放大图。当底座17与图12C所示之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组合时,柱17c之顶端约在孔14h1处。底座17之柱17c将插入至孔15h2及孔14h1。柱结构17c穿过密封组件15之孔15h2。密封组件15之孔1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底座17之柱17c将插入至孔15h2,使得孔13h1 不与孔14h1流体连通。因为底座17之柱17c将插入至孔15h2及孔14h1,储存舱11ca不与孔15h1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孔13h2、孔14h2、孔15h1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开口14g2及开口14g1不与储存舱11ca流体连通。
图12G所示为图12E之局部放大图。开口17g2、流体通道17gc与开口17g1流体连通。经由开口15g1、开口14g3及流体通道14gc(未示于图12G),开口14g2可与开口17g2、流体通道17gc及开口17g1流体连通。磁性组件17m可磁性地附接至烟杆之相应磁性组件(未图标)。当磁性组件17m磁性附接至烟杆之相应磁性组件,烟弹10可正确地定位至烟杆。接点17c1可与烟杆之导电组件(未图标)接触。来自烟杆之电池的能量经由与接点17c1接触之导电组件而传递至接点17c1、弹簧片17s以及加热组件16。接点17c1可由弹簧片17s 之部分17s1所形成。
参考图12G,当底座17与图12C所示之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组合时,柱17c将造成密封组件15之孔15h2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于图12C之状态将烟油灌注于储存舱11ca后,底座17将与图12C所示之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及加热组件16组合。在图12E之状态,储存于储存舱11ca之烟油无法再经由孔13h1、孔14h1及孔15h2流出。在图12E之状态,储存于储存舱11ca之烟油仅可经由孔13h2、孔14h2及孔15h1而流至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并使加热组件16吸附烟油以供加热并雾化。在图12E之状态,储存舱11ca与孔13h2、孔 14h2及孔15h1及凹陷16ca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以图7A所示之密封组件25替代如图12E之密封组件15,组合后之烟弹可能不包含如图12G所示之凸缘15f3。然而,因为凸缘17f1、凸缘13f1及其他凸缘,即使没有凸缘15f3,烟弹10对于储存之烟油及吸入之气体仍具有密封性。
图13A及图13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之剖面图。壳体11可类似为扁平且长之柱状体。吸嘴盖11m与电子烟用户的嘴接触。扁平之壳体11或吸嘴盖11m可与使用者的嘴形相对应,以让使用者可轻易含住吸嘴盖11m。壳体11之孔11h与底座17之突出物17p 接合。底座17之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下缘。底座17之凸缘17f2抵触壳体11之外壁11w 的下缘。
储存舱11ca经由孔13h2、孔14h2、孔15h1而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储存于储存舱11ca之烟油经由孔13h2、孔14h2、孔15h1而流至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使得加热组件16吸附烟油以供加热并雾化。
开口11g与流体通道11gc、吸液组件12、开口14g1流体连通。开口17g2与开口17g1流体连通。开口17g1经由开口15g2、开口15g1、开口14g3、流体通道14gc及开口14g2(未示于图13A)而与开口14g1流体连通。当使用者从开口11g吸气,外部气体从流体通道17gc (未示于图13A)及开口17g2流至开口17g1。外部气体在开口15g2(未示于图13A)处与雾化之烟油混合后,流动至开口15g1、开口14g3、流体通道14gc及开口14g2(未示于图 13A),再流动至开口14g1及流体通道11gc,最后在开口11g处被使用者吸入。
参考图13B,开口17g1与开口15g2、开口15g1及开口14g3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热组件16下方以及在开口17g1、开口15g2之空间可称为雾化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及加热电路16hc之下方以及在开口17g1、开口15g2之空间可称为雾化室。自外部吸入之气体与雾化之烟油在雾化室中混合。当使用者从开口11g(未示于图13B中)吸气,外部气体从流体通道17gc(未示于图13B中)及开口17g2(未示于图13B 中)流至开口17g1。外部气体在开口15g2(或雾化室)处与雾化之烟油混合后,流动至开口15g1、开口14g3、流体通道14gc(未示于图13B中)及开口14g2(未示于图13B中),再流动至开口14g1(未示于图13B中)及流体通道11gc(未示于图13B中),最后在开口 11g(未示于图13B中)处被使用者吸入。
参考图13B,弹簧片17s用以将电流传导至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使加热组件16之温度上升。弹簧片17s系由导电材质所形成。接点17c1与弹簧片17s电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点17c1与弹簧片17s系由单一导电组件所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点17c1是由弹簧片17s之一部分所形成。接点17c1之面积系由孔17h1之孔径而界定。接点17c1可与烟杆之导电组件(未图标)接触。来自烟杆之电池的能量经由与接点17c1接触之导电组件而传递至接点17c1、弹簧片17s以及加热组件16。电池的能量系经由接点17c1、弹簧片17s 传递至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以及加热电路16hc,以加热并雾化加热组件16所吸附之烟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底座17与壳体11、吸液组件12、密封组件13、托架14、密封组件15、加热组件16组合为烟弹10时,弹簧片17s的高度被挤压。因为弹簧片17s的高度被挤压,弹簧片17s产生施加于加热组件16之力,使得弹簧片17s紧密抵触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弹簧片17s紧密抵触加热组件16之接点16c可减少弹簧片17s与加热组件16之间接触不良或断路的机会。
参考图5A,托架14包含气孔14v1以及流体通道14vp。流体通道14vp与气孔14v1及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当烟油被雾化并被使用者吸入时,储存舱11ca之压力可能变小并导致烟油不易流动至凹陷16ca。参考图13B,当外部气体从流体通道17gc(未示于图13B 中)及开口17g2(未示于图13B中)流至开口17g1,且外部气体在开口15g2(或雾化室) 处与雾化之烟油混合后流动至开口15g1、开口14g3、流体通道14gc(未示于图13B中)时,储存舱11ca之压力可经由与流体通道14gc流体连通之流体通道14vp及气孔14v1而与外部压力平衡。
图14A及图14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气体通道之示意图。图14A及图14B所示之箭头14a1、箭头14a2、箭头14a3及箭头14a4指示当使用者自开口11g吸入气体时,流体(例如空气)自烟弹10之外部流入烟弹10的路径。参考图14A,当使用者自开口11g吸入气体时,箭头14a1指示外部之空气自流体通道17gc、开口17g2以及开口17g1流入加热组件16 下方以及在开口17g1、开口15g2之空间(即雾化室)中。在雾化室中,经加热而被雾化之烟油与空气混合。箭头14a1指示经混合之气体经过开口15g2流动至开口15g1及开口14g3。
参考图14B,箭头14a2指示经混合之气体自开口15g1流向开口14g3。箭头14a3指示经混合之气体自开口14g3经由流体通道14gc流向开口14g2。参考图14A,箭头14a4指示经混合之气体自开口14g2流向开口14g1、流体通道11gc以及开口11g,并经由开口11g被使用者吸入。吸液组件12设置于流体通道11gc,以防止经混合之气体流经流体通道11gc 时被储存舱11ca中的烟油冷凝而泄漏。
图15A、图15B、图15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气体通道之示意图。参考图15A,箭头15a1指示外部空气进入烟弹10之路径。箭头15a1指示外部气体自流体通道17gc及开口17g2进入烟弹,并自开口17g1向开口15g2、开口15g1及开口14g3流动。参考图15C,箭头15a2指示部分气体自开口14g3向流体通道14vp流动,并向气孔14v1流动。流体通道14vp 可为锯齿状,以防止烟油外泄。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4vp亦可为直线。参考图15A,箭头15a3指示部分气体自开口14g3向流体通道14vp流动,向气孔14v1流动以及向储存舱 11ca流动。当烟油被雾化并被使用者吸入时,储存舱11ca之压力可能变小并导致烟油不易流动至凹陷16ca。图15A及图15C中箭头15a1、箭头15a2及箭头15a3所指示之气体路径可平衡储存舱11ca及外部之压力,以使烟油可顺利流动至凹陷16ca。
参考图15B,箭头15a4指示外部空气进入烟弹10之路径。箭头15a4指示外部气体自流体通道17gc及开口17g2进入烟弹,并自开口17g1向开口15g2、开口15g1及开口14g3 流动。参考图15C,箭头15a5指示部分气体自开口14g3沿托架14及壳体11(未示于图15C) 之间的细缝流动,并向气孔14v2流动。参考图15B,箭头15a6指示部分气体自开口14g3 沿托架14及壳体11(未示于图15C)之间的细缝流动,向气孔14v2流动以及经由密封组件 13与托架14之细缝向储存舱11ca流动。
随着使用者持续使用雾化装置,储存舱11ca内的烟油不断消耗并减少,使储存舱11ca 内压力逐渐变小。储存舱11ca内压力变小可能产生负压。储存舱11ca内压力变小可能使烟油不易流至加热组件16的凹陷16ca。当加热组件16未完全吸附烟油时,高温的加热组件16可能干烧并产生焦味。图15B及图15C中箭头15a4、箭头15a5及箭头15a6所指示之气体路径可平衡储存舱11ca及外部之压力,以使烟油可顺利流动至凹陷16ca。
图16A、图16B、图16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23及托架24之示意图。密封组件23对应于密封组件13及密封组件15。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23可用以替换密封组件13及密封组件15。参考图16A,密封组件23包含部分231及部分232。部分231可对应于密封组件13。部分232可对应于密封组件15或密封组件25。部分231及部分232之间有连结部23c。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231及部分232之间有两个连结部23c,该两个链接部23c之位置对称。密封组件23更包含平台23m、斜表面23rs及凸缘23f1。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23m与平台13m相对应,且平台23m与平台13m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表面23rs与斜表面13rs相对应,且斜表面23rs与斜表面13rs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23f1与凸缘13f1相对应,且凸缘23f1与凸缘13f1具有类似之功能。
托架24对应于托架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24可用以替换托架14。参考图16B,托架24包含穿孔24th。穿孔24th系于连结部23c相对应。穿孔24th用以容纳连结部23c。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部分231及部分232之间有两个连结部23c,且该两个链接部23c之位置对称,托架24包含与该两个连结部23c相对应之穿孔24th。托架24可包含管结构24t、环状结构24r1、开口24g1(未示于图16B中)、开口24g2、开口24g3、流体通道24gc、流体通道24vp、气孔24v1(未示于图16B中)、气孔24v2(未示于图16B中)、凹陷24ca1 (未示于图16B中)、凹陷24ca2(未示于图16B中),其等分别与管结构14t、环状结构14r1、开口14g1、开口14g2、开口14g3、流体通道14gc、流体通道14vp、气孔14v1、气孔14v2、凹陷14ca1、凹陷14ca2相对应且具有类似功能。
图16C所示为密封组件23及托架24沿长轴之剖面图。密封组件23包含平台23m、凹陷23ca1、孔23h1、孔23h2、孔23h3、孔23h4、凹槽23gr1、斜表面23rs及凸缘23f1。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23m与平台13m相对应,且平台23m与平台13m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表面23rs与斜表面13rs相对应,且斜表面23rs与斜表面13rs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23f1与凸缘13f1相对应,且凸缘23f1与凸缘13f1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23ca1与凹陷13ca1相对应,且凹陷23ca1与凹陷13ca1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3h1与孔13h1相对应,且孔23h1与孔13h1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3h2与孔13h2相对应,且孔23h2与孔13h2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3h3与孔15h2相对应,且孔23h3与孔15h2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3h4与孔15h1相对应,且孔23h4与孔15h1具有类似之功能。孔23h4可用以容纳加热组件16。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3gr1与凹槽13gr1相对应,且凹槽23gr1与凹槽13gr1具有类似之功能。
托架24包含开口24g1、开口24g2、开口24g3、管结构24t、环状结构24r1及凹陷24ca2。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4g1与开口14g1相对应,且开口24g1与开口14g1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4g2与开口14g2相对应,且开口24g2与开口14g2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4g3与开口14g3相对应,且开口24g3与开口14g3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24t与管结构14t相对应,且管结构24t与管结构14t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24ca2与凹陷14ca2相对应,且凹陷24ca2与凹陷14ca2具有类似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4r1与环状结构14r1相对应,且环状结构24r1与环状结构14r1具有类似之功能。
当密封组件23与托架24组合,环状结构24r1插入凹槽23gr1。当密封组件23与托架24组合,因凹槽23gr1被环状结构24r1之凸出部分插入,凹槽23gr1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17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3之示意图。密封组件33可包含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可包含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1可为一种环。密封组件332可为一种环。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的材质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 331及密封组件332的材质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 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8A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51之示意图。密封组件351包含孔35h1及孔35h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35h2分别位于孔35h1之两侧。孔35h1及孔 35h2贯通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1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1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1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1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1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8B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51之剖面图。图18B所示系沿密封组件351之长轴的剖面图。密封组件351包含孔35h1及孔35h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35h2分别位于孔35h1之两侧。孔35h1及孔35h2贯通密封组件351。从密封组件351 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1之内径变小。孔35h1在密封组件351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1 在密封组件351之另一侧的的内径。在密封组件351中,孔35h1具有阶梯状之内表面。在密封组件351中,孔35h1之内壁为阶梯状。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从密封组件351 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2之内径变小。孔35h2在密封组件351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2 在密封组件351之另一侧的的内径。密封组件351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图18C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52之剖面图。密封组件352包含孔35h1。不同于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2不具有孔35h2。孔35h1贯通密封组件352。从密封组件352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1之内径变小。孔35h1在密封组件352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1在密封组件352之另一侧的的内径。在密封组件352中,孔35h1具有阶梯状之内表面。在密封组件352中,孔35h1之内壁为阶梯状。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 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密封组件352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2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 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2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2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2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8D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53之剖面图。密封组件353包含孔35h2及孔35h3。密封组件353不具有孔35h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35h2分别位于孔35h3之两侧。孔35h2及孔35h3贯通密封组件353。从密封组件353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3之内径变小。孔35h3在密封组件353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3在密封组件353之另一侧的的内径。从密封组件353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2之内径变小。孔35h2在密封组件351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2在密封组件351之另一侧的的内径。密封组件353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8E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354之剖面图。密封组件354包含孔35h3。不同于密封组件353,密封组件354不具有孔35h2。孔35h3贯通密封组件354。从密封组件354之一侧至另一侧,孔35h3之内径变小。孔35h3在密封组件354之一侧的内径小于孔35h3在密封组件354之另一侧的的内径。密封组件354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4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4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4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4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9A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1之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1包含孔45h1及孔45h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45h2分别位于孔45h1之两侧。孔45h1 及孔45h2贯通密封组件451。密封组件451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1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1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1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1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9B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1之另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1包含孔45h1及孔45h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45h2分别位于孔45h1之两侧。孔 45h1及孔45h2贯通密封组件451。密封组件451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凸出于密封组件451之表面。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密封组件451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图19C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2之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2包含孔45h1。孔45h1贯通密封组件452。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左右两端之翼部可被移除。密封组件452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9D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2之另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2包含孔45h1。孔45h1贯通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452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 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2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2之底面上。环状结构 45r凸出于密封组件452之表面。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 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2左右两端之翼部可被移除。密封组件452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图19E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3之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3包含孔45h1。孔45h1贯通密封组件453。相较于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左右两端不具有翼部。密封组件452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3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3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3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3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9F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3之另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3 包含孔45h1。孔45h1贯通密封组件453。密封组件453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2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3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 凸出于密封组件453之表面。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相较于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左右两端不具有翼部。密封组件453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
图19G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4之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4包含孔45h1及孔45h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孔45h2分别位于孔45h1之两侧。孔45h1 及孔45h2贯通密封组件454。密封组件454之另一侧与图19G所示之一侧相似。密封组件 454之另一侧与图19G所示之一侧相同。密封组件454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 454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4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4可为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 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4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19H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密封组件455之一侧的示意图。密封组件455包含孔45h1。孔45h1贯通密封组件455。相较于密封组件451、密封组件452及密封组件 454,密封组件455左右两端不具有翼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5可进一步包含如密封组件452之左右两端翼部。密封组件455之另一侧与图19H所示之一侧相似。密封组件455之另一侧与图19H所示之一侧相同。密封组件455的材质可包含为硅胶、橡胶、硅氧烷,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5可与其他组件(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紧密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5可与其他组件形成一单一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5可为其他组件 (例如,托架14或托架34)的一部份。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55可与其他组件经由一体化注塑方式形成。
图20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1的剖面图。烟弹101包含托架14、壳体11 及密封组件331。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 及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围绕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 331为一环。
参考图20,烟弹101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 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0,烟弹101包含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351包含孔35h1、孔35h2及环状结构35r。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0,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替代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 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3之孔 35h3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3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0,密封组件351包含环状结构35r。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中。环状结构 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 向下凸出。环状结构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3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环状结构3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35r 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0,烟弹101包含支撑结构18。支撑结构18包含用于容纳加热组件16之孔。支撑结构18包含与孔35h2相对应之孔。支撑结构18包含两个与孔35h2相对应之孔。
参考图20,烟弹101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351(或密封组件353)之孔35h2。柱结构17c穿过孔35h2。孔35h2 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11ca。当柱结构 17c插入孔35h2时,柱17c将造成孔35h2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0,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图21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2的剖面图。烟弹102包含托架14、壳体11、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 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之间。密封组件331围绕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1,烟弹102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 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1,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1,密封组件332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332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2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2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2为一环。
参考图21,烟弹102包含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351包含孔35h1、孔35h2及环状结构35r。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1,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孔3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1,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3可替代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 16之凸缘16f使孔35h3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1,密封组件351包含环状结构35r。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中。环状结构 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 向下凸出。环状结构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3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环状结构3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35r 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1,烟弹102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351(或密封组件353)之孔35h2。柱结构17c穿过孔35h2。孔35h2 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11ca。当柱结构 17c插入孔35h2时,柱17c将造成孔35h2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2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3的剖面图。烟弹103包含托架14、壳体11、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 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之间。密封组件331围绕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2,烟弹103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 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2,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2,密封组件332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332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2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2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2为一环。
参考图22,烟弹103包含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1包含孔45h1、孔45h2及环状结构45r。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2,密封组件451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4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环状结构4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4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2,烟弹103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柱结构17c穿过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 11ca。当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时,柱17c将造成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 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3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4的剖面图。烟弹104包含托架34、壳体11、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托架34与托架14具相似结构。相较于托架14,托架34不具有孔14h1。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与托架34接合。壳体11 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 331围绕托架3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3,烟弹104包含托架3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 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3,托架3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3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3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3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3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3,密封组件332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33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2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332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332被托架3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2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2为一环。
参考图23,烟弹104包含密封组件453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3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34收纳密封组件453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3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3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3包含孔45h1及环状结构45r。密封组件 453之孔45h1与托架3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与托架34之孔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3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3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3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453之孔45h1、托架3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3,密封组件453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3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3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3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4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3组合,环状结构4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3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4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4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5的剖面图。烟弹105包含托架14、壳体11、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 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之间。密封组件331围绕托架1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4,烟弹105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 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4,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4,密封组件332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332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2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332被托架1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2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2为一环。
参考图24,烟弹105包含密封组件454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4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454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4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4包含孔45h1、孔45h2及环状结构45r。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4,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4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密封组件45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4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挤压密封组件454之部分被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4,烟弹105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4之孔45h2。柱结构17c穿过密封组件454之孔45h2。密封组件454之孔4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 11ca。当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4之孔45h2时,柱17c将造成密封组件454之孔45h2 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5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6的剖面图。烟弹106包含托架34、壳体11、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托架34与托架14具相似结构。相较于托架14,托架34不具有孔14h1。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与托架34接合。壳体11 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331及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 331围绕托架34之上部部分14tp。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5,烟弹106包含托架3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331。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331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1 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331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 331被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1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5,托架3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3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3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3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3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5,密封组件332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33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32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332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332被托架3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密封组件332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2为一环。
参考图25,烟弹106包含密封组件455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5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34收纳密封组件455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5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3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5包含孔45h1。密封组件455之孔45h1 与托架3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5之孔45h1与托架34之孔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5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5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 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3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 与密封组件454之孔45h1、托架3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5,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密封组件45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5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挤压密封组件455之部分被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6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7的剖面图。烟弹107包含托架14、壳体11、密封组件13。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 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间。壳体11、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
参考图26,烟弹107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13。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密封组件13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密封组件13、壳体 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如图4A所示)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14之顶部部分14tp及壳体11 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图4A所示之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挤压。密封组件13中被挤压之部分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6,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6,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如图4A所示)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13之平台 13m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1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平台13m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6,烟弹107包含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1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1包含孔45h1、孔45h2及环状结构45r。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451之孔4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6,密封组件451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1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4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环状结构4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4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6,烟弹107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柱结构17c穿过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 11ca。当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时,柱17c将造成密封组件451之孔45h2 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 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7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8的剖面图。烟弹108包含托架34、壳体11、密封组件13。托架34与托架14具相似结构。相较于托架14,托架34不具有孔14h1。在一些图27之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不具有孔13h1。在一些图27之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 可具有13h1。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13与托架3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 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间。壳体11、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
参考图27,烟弹108包含托架3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13。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密封组件13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密封组件13、壳体 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如图4A所示)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34之顶部部分14tp及壳体11 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图4A所示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挤压。密封组件13中被挤压之部分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7,托架3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3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3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3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3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7,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如图4A所示)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13之平台 13m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3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平台13m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7,烟弹108包含密封组件452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34收纳密封组件452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452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3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452包含孔45h1、孔45h2及环状结构45r。密封组件452之孔45h1与托架3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452之孔45h1与托架3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452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452之孔4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3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452之孔45h1、托架3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7,密封组件452包含环状结构45r。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2之表面上。环状结构45r设置于密封组件452之底面上。环状结构45r向下凸出。环状结构4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4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2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4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2组合,环状结构4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452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45r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 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8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09的剖面图。烟弹109包含托架14、壳体11、密封组件13。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13与托架1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14、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 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间。壳体11、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
参考图28,烟弹109包含托架1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13。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密封组件13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14、密封组件13、壳体 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1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如图4A所示)位于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14之顶部部分14tp及壳体11 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图4A所示之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1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挤压。密封组件13中被挤压之部分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8,托架1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1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1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可直接接触。托架1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之间可不设置额外的密封组件。
托架1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1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8,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如图4A所示)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13之平台 13m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1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1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平台13m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8,烟弹109包含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14收纳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1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351包含孔35h1、孔35h2及环状结构35r。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托架1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1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托架1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8,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1之孔3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8,密封组件351包含环状结构35r。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中。环状结构 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 向下凸出。环状结构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3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环状结构3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1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35r 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8,烟弹109包含柱结构17c。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2。柱结构17c穿过孔35h2。孔35h2围绕柱结构17c 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11ca。当柱结构17c插入孔35h2 时,柱17c将造成孔35h2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29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10的剖面图。烟弹110包含托架34、壳体11、密封组件13。托架34与托架14具相似结构。相较于托架14,托架34不具有孔14h1。在一些图27之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不具有孔13h1。在一些图27之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3 可具有13h1。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13与托架34接合。壳体11收纳托架34、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 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间。壳体11、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
参考图29,烟弹110包含托架34、壳体11、储存舱11ca及密封组件13。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密封组件13及壳体11所界定。储存舱11ca系由托架34、密封组件13、壳体 11之外壁11w与流体通道11gc之外壁所界定。密封组件13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如图4A所示)位于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侧壁13sw及凸缘13f1位于托架34之顶部部分14tp及壳体11 之外壁11w之间。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图4A所示之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部分(如斜表面13rs及凸缘13f1)被托架34及壳体11之外壁11w 挤压。密封组件13中被挤压之部分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密封组件331为一环。
参考图29,托架34之管结构14t插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流体通道11gc围绕管结构14t。流体通道11gc为管结构。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连接。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在流体通道11gc中连接。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与托架34之开口14g1流体连通。吸液组件12之开口12g2与托架34之开口14g1 流体连通。托架34之管结构14t的外表面抵触流体通道11gc之内表面,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托架3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结构11t及流体通道11gc系由硬质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合适材质,并不限定于此。托架34之开口14g1、吸液组件12及流体通道11gc流体连通。
参考图29,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如图4A所示)围绕管结构14t。密封组件13之平台 13m在管结构14t及流体通道11gc之间。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34及壳体11挤压。密封组件13之平台13m被托架34之管结构14t及壳体11之流体通道11gc挤压。被挤压之平台13m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9,烟弹110包含密封组件352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2及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托架34收纳密封组件352及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2及加热组件16收纳于托架34之凹陷14ca2中。密封组件352包含孔35h1、孔35h2及环状结构35r。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与托架34之孔14h2连接。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与托架34之孔 14h2流体连通。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连接。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托架34之孔14h2与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 流体连通。储存舱11ca与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托架34之孔14h2以及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流体连通。
参考图29,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2之孔35h1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1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9,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354可替代密封组件352。密封组件354及托架 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354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4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4之孔35h3之内表面。密封组件 354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4之孔35h3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3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29,密封组件352包含环状结构35r。环状结构35r设置于孔35h1中。环状结构 35r设置于孔35h1之阶梯状内表面上。环状结构35r凸出于孔35h1之内表面。环状结构35r 向下凸出。环状结构35r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环状结构35r的纵切面形状为上底小于下底之梯形或三角形。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2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抵触环状结构35r。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2组合,环状结构35r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凹陷16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16与密封组件352组合,加热组件16之顶面使环状结构35r 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图30所示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111的剖面图。烟弹111与烟弹109具有相似之结构及组成。烟弹111与烟弹109之差异在于烟弹111采用密封组件353,而非密封组件352。
参考图30,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加热组件16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围绕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抵触密封组件353之孔35h3之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之凸缘16f使孔35h3之内表面之对应位置处产生凹槽及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参考图30,烟弹111包含柱结构17c。密封组件353及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结构17c设置于底座17上。柱结构17c插入密封组件351之孔35h2。柱结构17c穿过孔35h2。孔35h2围绕柱结构17c之部分。柱结构17c插入托架14 之孔14h1,以密封储存舱11ca。当柱结构17c插入孔35h2时,柱17c将造成孔35h2之内表面被挤压并产生干涉量,以形成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当干涉量为0.15mm至0.25mm时,有较好密封功效。当干涉量小于0.1mm,烟油可能产生泄漏。
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2、密封组件353及密封组件354中之任一者与托架14及托架34中之任一者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2、密封组件 353及密封组件354中之任一者与托架14及托架34中之任一者之间的结合力在0.1N/cm2(牛顿/平方毫米)至20N/cm2的范围内。因为密封组件13、密封组件331、密封组件332、密封组件351、密封组件352、密封组件353及密封组件354之任一者与托架14及托架34之任一者之间可以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故不存在组装偏位、零件公差问题,可改善导致漏液风险(例如烟油泄漏)。
密封组件451或密封组件454与托架1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451 或密封组件454与托架14之间的结合力在0.1N/cm2(牛顿/平方毫米)至20N/cm2的范围内。因为密封组件451或密封组件454与托架14之间可以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故不存在组装偏位、零件公差问题,可改善导致漏液风险(例如烟油泄漏)。
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453及密封组件455中之任一者与托架34可借由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453及密封组件455中之任一者与托架34之间的结合力在0.1N/cm2(牛顿/平方毫米)至20N/cm2的范围内。因为密封组件452、密封组件453及密封组件455中之任一者与托架34之间可以一体化注塑方式而形成,故不存在组装偏位、零件公差问题,可改善导致漏液风险(例如烟油泄漏)。
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些实施例”、“部分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另一举例”、“举例”、“具体举例”或“部分举例”的引用,其所代表的意思是在本申请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举例包含了该实施例或举例中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各处所出现的描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另一个举例中”,“在一个举例中”、“在特定举例中”或“举例“,其不必然是引用本申请中的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如本文中所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下部”、“左侧”、“右侧”及类似者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的简易以描述如图中所说明的一个组件或特征与另一组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涵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设备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 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应理解,当一组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或可存在中间组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及“约”用于描述并考虑小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如本文中相对于给定值或范围所使用,术语“约”大体上意味着在给定值或范围的±10%、±5%、±1%或±0.5%内。范围可在本文中表示为自一个端点至另一端点或在两个端点之间。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本文中所公开的所有范围包括端点。术语“基本上共面”可指沿同一平面定位的在数微米(μm)内的两个表面,例如,沿着同一平面定位的在10μm内、5μm内、1μm内或0.5μm内。当参考“基本上”相同的数值或特性时,术语可指处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5%、±1%或±0.5%内的值。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和“约”用于描述和解释小的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举例来说,当与数值结合使用时,术语可指小于或等于所述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如果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那么可认为所述两个数值“基本上”或“约”相同。举例来说,“基本上”平行可以指相对于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基本上”垂直可以指相对于9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一(a/an)”和“所述”可包含复数指示物。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于另一组件“上”或“上方”的组件可涵盖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物理接触)的情况,以及一或多个中间组件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情况。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例如“上方”、“下方”、“上”、“左”、“右”、“下”、“顶部”、“底部”、“垂直”、“水平”、“侧面”、“高于”、“低于”、“上部”、“在……上”、“在……下”、“向下”等等的空间描述是相对于图中所示的定向来指示的。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何定向或方式在空间上布置,其前提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因此类布置而有偏差。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一(a/an)”和“所述”可包含复数指示物。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于另一组件“上”或“上方”的组件可涵盖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物理接触)的情况,以及一或多个中间组件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情况。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例如“上方”、“下方”、“上”、“左”、“右”、“下”、“顶部”、“底部”、“垂直”、“水平”、“侧面”、“高于”、“低于”、“上部”、“在……上”、“在……下”、“向下”等等的空间描述是相对于图中所示的定向来指示的。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何定向或方式在空间上布置,其前提是本揭露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因此类布置而有偏差。
虽然已参考本揭露的特定实施例描述并说明本揭露,但是这些描述和说明并不限制本揭露。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晰地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揭露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且可在实施例内取代等效组件。图示可能未必按比例绘制。归因于制造过程中的变量等等,本揭露中的艺术再现与实际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区别。可能存在并未特定说明的本揭露的其它实施例。应将本说明书和图式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可进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材料、物质组成、物质、方法或过程适宜于本揭露的目标、精神和范围。所有此类修改都意图在此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虽然已参考按特定次序执行的特定操作描述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教示的情况下组合、细分或重新排序这些操作以形成等效方法。因此,除非本文中特别指示,否则操作的次序和分组并非本揭露的限制。
前文概述本揭露的若干实施例及细节方面的特征。本揭露中描述的实施例可容易地用作用于设计或修改其它过程的基础以及用于执行相同或相似目的和/或获得引入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优点的结构。此类等效构造并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托架;及
壳体,其容纳所述托架,其中
所述壳体包含由第一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
所述托架包含由第二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及
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围绕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抵触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具有均匀外径,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接近所述托架之一端具有渐大的内径;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具有均匀内径,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接近所述壳体之一端具有渐小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设置于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中之吸油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在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及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之间;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插入所述托架;
所述托架包含第一环状结构及第二环状结构;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产生凹槽;及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二环状结构使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产生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储存舱,其中:
所述托架包含第一气孔、第一流体通道及第一开口;及
所述储存舱经由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气孔、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开口与外部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底座,其中:
所述壳体包含由第三硬质塑料形成之内表面;
所述底座包含由第四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凸缘;及
所述底座之所述第一凸缘抵触所述壳体之所述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底座包含柱结构;及
所述柱结构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及所述托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加热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含第一环状结构;及
所述加热组件压缩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导电弹簧片,其中所述导电弹簧片经压缩而抵触所述加热组件。
1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气体通道;
壳体,其包含由第一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及
托架,其包含由第二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管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含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及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及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插入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抵触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具有均匀外径,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接近所述托架之一端具有渐大的内径;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具有均匀内径,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接近所述壳体之一端具有渐小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及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含第一环状结构;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贴附于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管结构之外表面;及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对应于所述壳体之所述第一管结构之渐大的内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第二密封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插入所述托架;
所述托架包含第一环状结构及第二环状结构;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之第一凹槽中;及
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二环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第一凹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储存舱以及第二气体通道,其中:
所述托架包含第一气孔、第一流体通道及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含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气孔、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开口;及
所述储存舱经由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外部气体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底座,其中:
所述壳体包含由第三硬质塑料形成之内表面;
所述底座包含由第四硬质塑料形成之第一凸缘;及
所述底座之所述第一凸缘抵触所述壳体之所述内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
第一密封组件包含第一孔;
托架包含第一孔;
第二密封组件包含第一孔
所述底座包含柱结构;及
所述柱结构延伸穿过第二流体通道;及
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含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孔、所述托架之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加热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含第一环状结构;及
所述加热组件压缩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所述第一环状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导电弹簧片,其中所述导电弹簧片经压缩而抵触所述加热组件。
CN202020098683.X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雾化装置 Active CN21265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8683.XU CN212650381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8683.XU CN212650381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0381U true CN212650381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8683.XU Active CN212650381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0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639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電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タバコ
CN110680021A (zh) 一种雾化装置
US11284645B2 (en) Vaporization device
CN110664009A (zh) 雾化装置
CN111165878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165879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557479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2650381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2520785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2212681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2368315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4103212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2393855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2741370B (zh) 一种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N111642799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642798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557471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557472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713742A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25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31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29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23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32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21142730A1 (zh) 一种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