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8552U - 一种新型接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接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8552U
CN212648552U CN202021742972.5U CN202021742972U CN212648552U CN 212648552 U CN212648552 U CN 212648552U CN 202021742972 U CN202021742972 U CN 202021742972U CN 212648552 U CN212648552 U CN 212648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lamping
pressing
spring
spr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29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ua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ua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ua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ua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29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8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8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8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接线夹,涉及电接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夹接件以及按压件;壳体设置有安装通道以及与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插入孔;夹接件配置在安装通道;夹接件具有用以夹紧导线且呈一弯曲状的弹簧片以及与弹簧片相配合的导电片;弹簧片具有将置于安装通道内的导线以弹力抵触的方式卡紧在弹簧片和导电片之间的自然状态和受控于外力以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的按压状态;按压件能够对应触发弹簧片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切换;导线能够穿过插入孔,并卡紧置于夹接件;按压件触发弹簧片经由自然状态切换至按压状态,以解除对导线的卡紧,使导线能够脱离夹接件,以利于抽离导线,避免直接抽离导致的损坏导线和弹簧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接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接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接线夹。
背景技术
接线夹是一种可供外部导线拆装的接线装置。目前,接线夹一般通过内部的夹接件对插入的导线进行按压以实现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多个导线分别插入壳体内,并在夹接件的压紧下实现各插入导线之间的相互电连接。当要抽离导线时,可以是直接抽离导线使得夹接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实现导线的脱离。现阶段的接线夹,不利于导线的插入或抽离,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地插入或抽离导线,导致夹接件较不稳定,影响导线的装夹及拆装,使接线夹不能正常且高效的工作。有鉴于此,实用新型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夹,旨在改善现有接线夹拆装导线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接线夹,用以插接导线,包括:壳体、夹接件以及按压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通道以及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插入孔;所述夹接件配置在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夹接件具有弹簧片以及与所述弹簧片相配合的导电片;所述弹簧片用以夹紧所述导线且呈一弯曲状;所述弹簧片具有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两种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弹簧片将置于安装通道内的导线以弹力抵触的方式卡紧在弹簧片和导电片之间,在按压状态下,弹簧片受控于外力以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所述按压件能够对应触发所述弹簧片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导线能够穿过所述插入孔,并卡紧置于所述夹接件;所述按压件触发所述弹簧片经由自然状态切换至按压状态,以解除对所述导线的卡紧,使所述导线能够脱离所述夹接件,以利于抽离导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导电片均设有一开口,通过各开口相正对组配以使得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导电片构成一环状弯曲;所述弹簧片的其中一端部以弹力抵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导电片的内端面,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弹簧片的端部以夹紧置于弹簧片与导电片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片呈一U型体,包含支撑部、弓形部及夹紧部;所述支撑部贴靠在所述导电片,所述弓形部连接所述支撑部,所述夹紧部连接所述弓形部,且所述夹紧部朝向所述导电片的方向具有一自由端;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以形成U型体的开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片呈一C型体,包含与所述支撑部相贴合卡紧的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相抵接;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以形成C型体的开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弓形部与所述连接部相互对置,且所述夹紧部大致倾斜设置,使其自由端与所述导电部之间构成一小于90°的夹角。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沿安装通道对应开设有过线窗口,所述支撑部经由所述过线窗口以贴合紧配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支撑部和安装部通过卡扣方式相贴合固定;其中,所述支撑部沿导线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过线窗口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部的内端面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对应于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所述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卡紧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自由端脱离所述限位槽的方向,所述限位槽过渡衔接有一导向坡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件可转动的装配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把手和与所述按压把手相连的按压头,所述按压把手与所述壳体以转轴配合的方式相铰接,使按压把手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对应带动所述按压头触发所述弹簧片切换其自身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头通过限位片与所述弹簧片相联动,所述限位片与所述按压头始终处于相互抵接的状态,且所述限位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所述限位片与所述按压头相抵靠;在第二位置下,所述限位片阻碍所述按压头沿按压把手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以限制所述按压把手向上或向下铰接转动的角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含前端盖及后端盖,两端盖之间通过快拆件以装配连接,所述插入孔开设于所述后端盖,且经由所述安装通道贯通于两端盖所装配形成的内部腔室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新型接线夹,通过夹接件的弹簧片与导电片之间的相互配合,且弹簧片在导线置于安装通道时对应处于自然状态,将导线弹力抵触卡紧在弹簧片和导电片之间,确保夹接件的稳固装夹以实现导线间稳定的电连接。在需要抽离导线时,通过按压件触发弹簧片由自然状态切换到按压状态,此时弹簧片在按压件的按压作用下沿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从而解除对导线的卡紧,利于抽离导线,避免直接抽离导致的损坏导线和弹簧片,以及直接通过导线推动弹簧片以卡紧在夹接件中,所导致之间的不完全紧配及影响各导线电连接的情况。
进一步地,夹接件中呈U型体的弹簧片以及呈C型体的导电片,通过各开口相正对组配,使得弹簧片与导电片相互对置以构成一环状弯曲,利于导线在环状弯曲中弹力抵接且夹紧稳固,弹簧片的一端弹力抵接在导电片的内端面,使得插入的导线能够经由弹簧片端部在环状弯曲中有效弹性形变,以夹紧置于弹簧片和导电片之间,确保更佳平稳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部分拆解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展示图中两按压件处于不同拆分位置;
图3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在其中一平面的剖示图;
图5是图4在其他视角下的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夹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在另一平面的剖示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标:1-壳体;11-前端盖;12-后端盖;13-插入孔;14-安装腔;2-夹接件;21-弹簧片;211-支撑部;212-弓形部;213-夹紧部;2131-自由端;22-导电片;221-安装部;222-连接部;2221-过线窗口;223-导电部;2231-限位槽;2232-导向坡面;23-卡凸;24-槽孔;3-按压件;31-按压把手;32-按压头;33-转轴;4-限位片;41-第一位置;4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接线夹,用以插接导线,包括:壳体1、夹接件2以及按压件3。其中,壳体1设置有安装通道(图未示)以及与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插入孔13。夹接件2配置在安装通道。夹接件2具有弹簧片21以及与弹簧片21相配合的导电片22,弹簧片21用以夹紧导线且呈一弯曲状。弹簧片21具有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两种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弹簧片21将置于安装通道内的导线以弹力抵触的方式卡紧在弹簧片21和导电片22之间;在按压状态下,弹簧片21受控于外力以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按压件3能够对应触发弹簧片21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切换。导线能够穿过插入孔13,并卡紧置于夹接件2。按压件3触发弹簧片21经由自然状态切换至按压状态,以解除对导线的卡紧,使导线能够脱离夹接件2,以利于抽离导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接件2的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之间的相互配合,且弹簧片21在导线置于安装通道时对应处于自然状态,将导线弹力抵触卡紧在弹簧片21和导电片22之间,确保夹接件2的稳固装夹以实现导线间稳定的电连接。在需要抽离导线时,通过按压件3触发弹簧片21由自然状态切换到按压状态,此时弹簧片21在按压件3的按压作用下沿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从而解除对导线的卡紧,利于抽离导线,避免直接抽离导致的损坏导线和弹簧片21,以及直接通过导线推动弹簧片21以卡紧在夹接件2中,所导致之间的不完全紧配及影响各导线电连接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均设有一开口,通过各开口相正对组配以使得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构成一环状弯曲。弹簧片21的其中一端部以弹力抵接的方式连接于导电片22的内端面,且导线通过弹簧片21的端部以夹紧置于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之间。其中,弹簧片21呈一U型体,包含包含支撑部211、弓形部212及夹紧部213。支撑部211贴靠在导电片22,弓形部212连接支撑部211,夹紧部213连接弓形部212,且夹紧部213朝向导电片22的方向具有一自由端213。夹紧部213与支撑部211之间以形成U型体的开口。与之对应的,导电片呈一C型体,包含与支撑部211相贴合卡紧的安装部221、连接安装部221的连接部222以及连接连接部222的导电部223,其中,导电部223与夹紧部213的自由端2131相抵接。导电部223与安装部221之间以形成C型体的开口。需要提到的是,弓形部222大致呈U形状,弹簧片21的各部位之间通过圆弧段以过渡,从而确保弹簧片21结构中夹紧部213的弹性力,以及与导电片22结构的对置配合。
其中,通过夹接件2中呈U型体的弹簧片21以及呈C型体的导电片22,通过各开口相正对组配,使得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相互对置以构成一环状弯曲,利于导线在该环状弯曲中弹力抵接且夹紧稳固,弹簧片21的一端弹力抵接在导电片22的内端面,使得插入的导线能够经由弹簧片21端部在环状弯曲中的有效弹性形变,以夹紧置于弹簧片21和导电片之间,确保更佳平稳的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弓形部212与连接部222相互对置,且夹紧部213大致倾斜设置,使其自由端2131与导电部223之间构成一小于90°的夹角。其中,自由端2131与导电部223的夹角在30°-60°,沿插入孔13进入至安装通道内的导线能够沿自由端2131与导电部223的夹角更为顺利夹紧置于夹接件2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部222沿安装通道对应开设有过线窗口2221,插接配置在夹接件2的导线能够延伸至过线窗口2221外,从而避免导线发生弯折。支撑部211经由过线窗口2221以贴合紧配在安装部221上,支撑部211和安装部221通过卡扣方式相贴合固定。其中,支撑部211沿导线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延伸至过线窗口2221外。具体地,支撑部211和安装部221的其中任一设置有卡凸23,其中另一对应设置有与卡凸23相卡紧限位的槽孔24,使得支撑部211与安装部221通过相互卡紧限位,相应的导电部223与夹紧部213的自由端2131相卡紧限位,以实现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呈环状弯曲的组配方式,稳固且利于弹簧片21受外力后的弹性形变。
在一种实施例中,导电部223的内端面开设有一限位槽2231,限位槽2231对应于夹紧部213的自由端2131。弹簧片21处于自然状态时,自由端2131卡紧限制在限位槽2231内,且沿自由端2131脱离限位槽2231的方向,限位槽2231过渡衔接有一导向坡面2232。其中,通过弹簧片21在处于自然状态时卡置在限位槽2231中,避免弹簧片21持续向外移动,进一步使得弹簧片21与导电片22的组配更利于夹接件2的稳定。并且,限位槽2231位于自由端2131向内活动的一侧衔接有导向坡面2232,确保弹簧片21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的顺利切换。
特别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壳体1设置有多个安装通道,每一安装通道均相对应设有插入孔13,以及与安装通道相配合的夹接件2。其中,夹接件2的弹簧片21与安装通道一一对应,且各弹簧片21均组配在同一共用的导电片22中,以实现高效的电连接。并且,各弹簧片21之间通过共用同一支撑部211以一体成型设置,便于生产制造且利于拆装。
请参阅图3、图9、图10、图11和图12,按压件3可转动的装配置于壳体1,按压件3包括按压把手31和与按压把手31相连的按压头32,按压把手31与壳体1以转轴33配合的方式相铰接,使按压把手31能够相对壳体1转动,对应带动按压头32触发弹簧片21切换其自身状态。需要提到的是,按压件3通过转轴33与壳体1相铰接配置,壳体1对应开设有容置按压件3的安装腔14,使得按压件3能够在第一状态时,其按压把手31横置装配在壳体1上方,在第二状态时,其按压把手31向上扳动,带动按压头32转动。其中,按压头32始终与弹簧片21相抵触。特别的,本实施例中,转轴33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能够在安装腔14内转动,且在按压把手31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转轴33的相应边均与安装腔14的腔壁相抵,限制按压把手31仅能够沿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活动。其中,转轴33与按压头32为一体设置,且转轴33与按压头32之间以平顺对接的方式相连。
在一种实施例中,按压头32通过限位片4与弹簧片21相联动,限位片4与按压头32始终处于相互抵接的状态,且限位片4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限位片4与按压头32相抵靠;在第二位置下,限位片4阻碍按压头32沿按压把手31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以限制按压把手31向上或向下铰接转动的角度。其中,第一位置41和第二位置42均是通过限位片4相对向内凹陷形成一弯折段所形成,使各弯折段能够与按压头32相互抵接限位。当按压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按压头32与限位片4的第一位置41相抵靠,经由用户将按压把手31往上扳动,使得按压件3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按压头32与限位片4的第二位置42相抵触,进一步限制对按压件3持续扳动。特别的,按压头32具有两个,且相正对间隔配置在按压件3的两内侧面,限位片4与两按压头32相正对配置,且分别延伸设于弹簧片21的夹紧部213两侧边,以使按压头32通过限位片4直接按压夹紧部213,保证了按压头32与弹簧片21的夹紧部213通过限位片4始终相抵触,进而通过按压头32的移动,以触发弹簧片21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切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片4与弹簧片21为一体成型,且延伸配置在弹簧片21夹紧部213的两侧边位置,易于制造且便于按压件3直接按压触发该弹簧片21。
请参阅图2和图3,壳体1包含前端盖11及后端盖12,两端盖之间通过快拆件(图未示)以装配连接,插入孔13开设于后端盖12,且经由安装通道贯通于两端盖所装配形成的内部腔室中。其中,快拆件可以是卡扣方式的拆装组配,便于维护。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通过吸附快拆或公母接快拆等方式,均为本案的扩展,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接线夹,用以插接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安装通道以及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插入孔;
夹接件,配置在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夹接件具有用以夹紧所述导线且呈一弯曲状的弹簧片以及与所述弹簧片相配合的导电片;所述弹簧片具有将置于安装通道内的导线以弹力抵触的方式卡紧在弹簧片和导电片之间的自然状态和受控于外力以远离夹紧导线的方向形变的按压状态;
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能够对应触发所述弹簧片在自然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导线能够穿过所述插入孔,并卡紧置于所述夹接件;所述按压件触发所述弹簧片经由自然状态切换至按压状态,以解除对所述导线的卡紧,使所述导线能够脱离所述夹接件,以利于抽离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导电片均设有一开口,通过各开口相正对组配以使得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导电片构成一环状弯曲;所述弹簧片的其中一端部以弹力抵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导电片的内端面,且所述导线经由所述弹簧片的端部以夹紧置于弹簧片与导电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呈一U型体,包含贴靠在所述导电片的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弓形部以及连接所述弓形部且朝向所述导电片的方向具有一自由端的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以形成U型体的开口;所述导电片呈一C型体,包含与所述支撑部相贴合卡紧的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且与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相抵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以形成C型体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部与所述连接部相互对置,且所述夹紧部倾斜设置,使其自由端与所述导电部之间构成一小于9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安装通道对应开设有过线窗口,所述支撑部经由所述过线窗口以贴合紧配在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支撑部与安装部通过卡扣方式相贴合固定;其中,所述支撑部沿导线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过线窗口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的内端面对应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卡紧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自由端脱离所述限位槽的方向,所述限位槽过渡衔接有一导向坡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安装通道和其相对应的插入孔,以及相配合的所述夹接件;其中,所述夹接件的弹簧片与安装通道一一对应,且各弹簧片均组配在同一共用的所述导电片中;并且,各弹簧片之间通过共用同一所述支撑部以一体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可转动的装配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把手和与所述按压把手相连的按压头,所述按压把手与所述壳体以转轴配合的方式相铰接,使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对应带动所述按压头触发所述弹簧片切换其自身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通过限位片与所述弹簧片相联动,所述限位片与所述按压头始终处于相互抵接的状态,且所述限位片具有与所述按压头相抵靠的第一位置和阻碍所述按压头沿按压把手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第二位置,以限制所述按压把手向上或向下铰接转动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前端盖及后端盖,两端盖之间通过快拆件以装配连接,所述插入孔开设于所述后端盖,且经由所述安装通道贯通于两端盖所装配形成的内部腔室中。
CN202021742972.5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新型接线夹 Active CN212648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2972.5U CN2126485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新型接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2972.5U CN2126485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新型接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8552U true CN212648552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2972.5U Active CN2126485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新型接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485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1793A (zh) * 2021-06-04 2021-09-28 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夹的导电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1793A (zh) * 2021-06-04 2021-09-28 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夹的导电结构
CN113451793B (zh) * 2021-06-04 2023-03-21 厦门广泓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夹的导电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48553U (zh) 一种接线夹
CN213584390U (zh) 一种接线端子
US11145997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212648552U (zh) 一种新型接线夹
JP2022549869A (ja) 接続端子
CN113451793B (zh) 一种接线夹的导电结构
CN214849074U (zh) 一种接线夹
CN215221028U (zh) 一种接线夹的导电结构
CN210926357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接线端子
CN201601278U (zh)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CN213043080U (zh) 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接线端子
CN113451794B (zh) 一种接线夹
JP3094870B2 (ja) アース端子の取付け構造
CN113285292A (zh) 一种卡扣锁紧式电连接器
CN219040998U (zh) 免工具接线端子台
CN21236588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JPH0644495B2 (ja) 分割式コネクタ
CN220474926U (zh) 一种工业连接器
CN112038186A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CN21930397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组件
JP2536905Y2 (ja) 圧接コネクタ
CN211858489U (zh) 一种咖啡机按压开关
CN116231409A (zh) 免工具接线端子台
CN220857101U (zh) 稳定连接的单驱多连接的连接器
CN216850457U (zh) 一种可对插式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