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7943U -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7943U
CN212627943U CN202021760379.3U CN202021760379U CN212627943U CN 212627943 U CN212627943 U CN 212627943U CN 202021760379 U CN202021760379 U CN 202021760379U CN 212627943 U CN212627943 U CN 212627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dule
capacitor
communication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03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虹
顾惠祥
朱晓刚
季静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603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7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7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7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通过操作主控模块来选择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主控模块通过选择的通信模式所对应的422通信模块或CAN通信模块与提花机进行通信测试,通信测试的结果显示在LCD显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上,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显示在LCD显示模块上。优点:可以随时随地并且快速地测试提花机与织机的通信是否正常;拥有多个织机厂的通信协议,拥有多种通信方式,可以测试多种织机类型。

Description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提花机和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大部分采用电信号的方式,然而当控制信号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将无法通过增加传输线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将导致连接器件的复杂化及成本的大幅增加。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交互场合,必须采用通讯协议的方式。目前提花机在与织机电气联机中所采用的串口通信织机型号已越来越多,比如:必佳乐织机中GT-Max采用422通信,GT-Max3.0i采用CAN通信,意达织机中R880采用422通信,R9000和R9500采用CAN通信等等。电子大提花在与这类织机配套时,需要在出厂时对每一台控制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确保其软硬件各项功能及性能完全正常可靠。以往的调试只能通过电脑等一些专业工具进行测试,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检测过程长,工作量大,不利于产品批量生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开发一种简便的模拟织机串口通信系统,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提花机与织机的通信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的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通过操作主控模块来选择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主控模块通过选择的通信模式所对应的422通信模块或CAN通信模块与提花机进行通信测试,通信测试的结果显示在LCD显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上,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显示在LCD显示模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为主控模块、CAN通信模块、422通信模块、LED显示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以及下载接口模块提供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中存储有织机的422通信协议和CAN通信协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LED显示模块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对应织机一功能针的上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的第一光耦U1和第二光耦U2采用TLP281,第一按键K1用于选择,第二按键K2用于确定,第一按键K1的一端与第一光耦U1的2脚连接,第一光耦U1的1脚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光耦U1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二按键K2的一端与第二光耦U2的2脚连接,第二光耦U2的1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二光耦U2的4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5V直流电源,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3.3V直流电源,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第一光耦U1的3脚以及第二光耦U2的3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载接口模块包括20脚标准JTAG接口,用于下载所述主控模块中单片机的程序及进行在线调试。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CAN通信模块包括CAN转化芯片U3、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一接口J1,所述的CAN转化芯片U3采用TJA1050,CAN转化芯片U3的1、4脚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 CAN转化芯片U3的6脚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以及第一接口J1的一端连接,CAN转化芯片U3的7脚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及第一接口J1的另一端连接,CAN转化芯片U3的3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共同接+5V直流电源,CAN转化芯片U3的2、8脚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422通信模块包括收发器芯片U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保险丝FUSE1、第二保险丝FUSE2、第三保险丝FUSE3、第四保险丝FUSE4、第一TVS管T1、第二TVS管T2、第三TVS管T3、第四TVS管T4、第五TVS管T5、第六TVS管T6以及第一连接器JP1,所述的收发器芯片U4采用SP3490E,收发器芯片U4的2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收发器芯片U4的3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收发器芯片U4的5脚连接第四保险丝FUSE4的一端,第四保险丝FUSE4的另一端与第一TVS管T1的一端以及第六TVS管T6的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4脚,收发器芯片U4的6脚连接第三保险丝FUSE3的一端,第三保险丝FUSE3的另一端与第二TVS管T2的一端以及第六TVS管T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3脚,收发器芯片U4的7脚连接第二保险丝FUSE2的一端,第二保险丝FUSE2的另一端与第三TVS管T3的一端以及第五TVS管T5的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2脚,收发器芯片U4的8脚连接第一保险丝FUSE1的一端,第一保险丝FUSE1的另一端与第四TVS管T4的一端以及第五TVS管T5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1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共同接+5V直流电源,收发器芯片U4的1脚连接+3.3V直流电源,收发器芯片U4的4脚、第一TVS管T1的另一端、第二TVS管T2的另一端、第三TVS管T3的另一端以及第四TVS管T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稳压集成芯片U5、三端稳压芯片U6、第五保险丝FUSE5、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电感L1、稳压管ZD、第八电阻R8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其中,所述的稳压集成芯片U5采用LM2576-5.0,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U6采用LM1117-3.3,第五保险丝FUSE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稳压集成芯片U5的1脚连接,稳压集成芯片U5的2脚与稳压管ZD的负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稳压集成芯片U5的4脚、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以及三端稳压芯片U6的3脚连接,并共同输出+5V直流电源,三端稳压芯片U6的2脚与第七电容C7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输出+3.3V直流电源,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五保险丝FUSE5的另一端接24V直流电源,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5、3脚、稳压管ZD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三端稳压芯片U6的1脚、第七电容C7的负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共同接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随时随地并且快速地测试提花机与织机的通信是否正常;产品外形体积小,便于携带,拥有多个织机厂的通信协议,拥有多种通信方式,可以测试多种织机类型,可靠性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的主控模块中单片机的引脚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钮输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AN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422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显示模块中一显示支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包括主控模块、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的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中存储有织机的422通信协议和CAN通信协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STM32F107型号的单片机,并在该单片机中存储了型号为意达G6500、K88织机的422通信协议以及型号为意达R9000、必佳乐GT-Max3.0织机型号的CAN通信协议。上述型号单片机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不少应用,因此省略外围电路等描述,引脚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述的下载接口模块包括20脚标准JTAG接口,用于下载所述单片机的程序及进行在线调试。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通过操作主控模块来选择织机型号及织机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模式,选择完成后,提花机与本实用新型连接。主控模块通过选择的通信模式所对应的422通信模块或CAN通信模块与提花机进行通信测试,在所述的LCD显示模块上显示通信是否成功。如果通信成功,则会显示花样名称、总纬数及当前纬数信息。待提花机启动后,会在所述的LCD显示模块上显示功能针的位置,在所述LED显示模块上也会亮起对应功能针。此处,所述的LCD显示模块采用了型号为HY32D的TFT显示屏。
请参阅图3,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的第一光耦U1和第二光耦U2采用TLP281。第一按键K1用于选择,第二按键K2用于确定。第一光耦U1的4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2脚,第二光耦U2的4脚连接单片机的1脚。当第一按键K1未按下时,第一光耦U1不导通,单片机引脚上拉,置1。当第一按键K1按下时,其两端导通接地,第一光耦U1导通,单片机引脚置0。第二按键K2的操作也与此相同。
请参阅图4,所述的CAN通信模块包括CAN转化芯片U3、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一接口J1,所述的CAN转化芯片U3采用TJA1050,CAN转化芯片U3的1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81脚,CAN转化芯片U3的4脚连接单片机的82脚。第一接口J1连接提花机控制器。所述的第五电阻R5的作用是匹配总线阻抗,提高数据通信的抗干扰性及可靠性。
请参阅图5,所述的422通信模块包括收发器芯片U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保险丝FUSE1、第二保险丝FUSE2、第三保险丝FUSE3、第四保险丝FUSE4、第一TVS管T1、第二TVS管T2、第三TVS管T3、第四TVS管T4、第五TVS管T5、第六TVS管T6以及第一连接器JP1,所述的收发器芯片U4采用SP3490E。收发器芯片U4的2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87脚,收发器芯片U4的3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同连接至单片机的86脚。第一连接器JP1连接提花机控制器。当有数据经过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在支路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会闪烁。第一保险丝FUSE1、第二保险丝FUSE2、第三保险丝FUSE3和第四保险丝FUSE4用于保护回路,第一TVS管T1、第二TVS管T2、第三TVS管T3、第四TVS管T4、第五TVS管T5及第六TVS管T6用于吸收尖峰电压,使信号传输的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LED显示模块由32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分别对应32个功能针的上下位置,每个发光二极管LED都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图上仅示意了一发光二极管支路。各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经由限流电阻R,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51~59、60~69、70、71、78、79、80、88、91~93、95~98脚连接,各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接地。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稳压集成芯片U5、三端稳压芯片U6、第五保险丝FUSE5、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电感L1、稳压管ZD、第八电阻R8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其中,所述的稳压集成芯片U5采用LM2576-5.0,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U6采用LM1117-3.3。该电路用于对24V直流电源进行转换,输出5V及3.3V电源,分别为主控模块、CAN通信模块、422通信模块、LED显示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以及下载接口模块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8,待本实用新型与提花机连接好后,LCD显示屏上可以按键选择4个织机型号,分别为:G6500、K88、R9000及 GT-Max3.0i。若选择G6500,则是和提花机进行422通信;若选择K88,则是和提花机进行422通信。若选择R9000,则是和提花机进行CAN通信;若选择GT-Max3.0i,则是和提花机CAN通信。上述通信成功后,根据通信协议,提花机的花样名称、总纬数、当前纬数及功能针数据发送到LCD显示屏上,并且功能针数据还会显示在LED显示模块上面。

Claims (9)

1.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的LED显示模块、下载接口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422通信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通过操作主控模块来选择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主控模块通过选择的通信模式所对应的422通信模块或CAN通信模块与提花机进行通信测试,通信测试的结果显示在LCD显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上,织机型号和通信模式显示在LCD显示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为主控模块、CAN通信模块、422通信模块、LED显示模块、LCD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以及下载接口模块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中存储有织机的422通信协议和CAN通信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模块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对应织机一功能针的上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的第一光耦U1和第二光耦U2采用TLP281,第一按键K1用于选择,第二按键K2用于确定,第一按键K1的一端与第一光耦U1的2脚连接,第一光耦U1的1脚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光耦U1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二按键K2的一端与第二光耦U2的2脚连接,第二光耦U2的1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二光耦U2的4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5V直流电源,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3.3V直流电源,第一按键K1的另一端、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第一光耦U1的3脚以及第二光耦U2的3脚共同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载接口模块包括20脚标准JTAG接口,用于下载所述主控模块中单片机的程序及进行在线调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N通信模块包括CAN转化芯片U3、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一接口J1,所述的CAN转化芯片U3采用TJA1050,CAN转化芯片U3的1、4脚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 CAN转化芯片U3的6脚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以及第一接口J1的一端连接,CAN转化芯片U3的7脚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及第一接口J1的另一端连接,CAN转化芯片U3的3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共同接+5V直流电源,CAN转化芯片U3的2、8脚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22通信模块包括收发器芯片U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保险丝FUSE1、第二保险丝FUSE2、第三保险丝FUSE3、第四保险丝FUSE4、第一TVS管T1、第二TVS管T2、第三TVS管T3、第四TVS管T4、第五TVS管T5、第六TVS管T6以及第一连接器JP1,所述的收发器芯片U4采用SP3490E,收发器芯片U4的2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收发器芯片U4的3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控模块,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收发器芯片U4的5脚连接第四保险丝FUSE4的一端,第四保险丝FUSE4的另一端与第一TVS管T1的一端以及第六TVS管T6的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4脚,收发器芯片U4的6脚连接第三保险丝FUSE3的一端,第三保险丝FUSE3的另一端与第二TVS管T2的一端以及第六TVS管T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3脚,收发器芯片U4的7脚连接第二保险丝FUSE2的一端,第二保险丝FUSE2的另一端与第三TVS管T3的一端以及第五TVS管T5的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2脚,收发器芯片U4的8脚连接第一保险丝FUSE1的一端,第一保险丝FUSE1的另一端与第四TVS管T4的一端以及第五TVS管T5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JP1的1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共同接+5V直流电源,收发器芯片U4的1脚连接+3.3V直流电源,收发器芯片U4的4脚、第一TVS管T1的另一端、第二TVS管T2的另一端、第三TVS管T3的另一端以及第四TVS管T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稳压集成芯片U5、三端稳压芯片U6、第五保险丝FUSE5、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电感L1、稳压管ZD、第八电阻R8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其中,所述的稳压集成芯片U5采用LM2576-5.0,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U6采用LM1117-3.3,第五保险丝FUSE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稳压集成芯片U5的1脚连接,稳压集成芯片U5的2脚与稳压管ZD的负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稳压集成芯片U5的4脚、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以及三端稳压芯片U6的3脚连接,并共同输出+5V直流电源,三端稳压芯片U6的2脚与第七电容C7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输出+3.3V直流电源,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五保险丝FUSE5的另一端接24V直流电源,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集成芯片U5的5、3脚、稳压管ZD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三端稳压芯片U6的1脚、第七电容C7的负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共同接地。
CN202021760379.3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627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0379.3U CN21262794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0379.3U CN21262794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7943U true CN21262794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0379.3U Active CN21262794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7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4159U (zh) 柔性电路板的测试装置
CN101046764A (zh) 一种可以提供硬件诊断信息的服务器及相应方法
CN212627943U (zh) 一种提花机与织机通信测试系统
CN2814423Y (zh) 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CN203786242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接口线测试装置
CN203224588U (zh) 连接线检测仪
CN111104131A (zh) 一种电源板、芯片烧录装置及烧录方法
CN107065748A (zh) 一种plc程序控制逻辑的检测装置
CN109144827A (zh) 一种监控主板电源与信号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80238A (zh) 一种多芯电缆检测装置
CN103543972A (zh) Kvm切换器指示装置及kvm切换系统
CN201066856Y (zh) 一种网线测试仪
CN202075356U (zh) 一种多芯插头管脚信号线检查装置
CN207731131U (zh) 一种六足机器人控制线路板
CN216057640U (zh) 具有串口功能的面包板
CN214311711U (zh) 一种电源板和芯片烧录装置
CN217739895U (zh) 一种基于自主控制测试平台的硬件电路
CN87205107U (zh) 电子对线器
CN205193501U (zh) 通用fpga调试装置
CN214586487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芯片开发与测试的系统
CN217981719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架构的电路测试板
CN214251069U (zh) 一种智能表计自动测试装置
CN2216254Y (zh) 微电脑多路电缆电线校线仪
CN213458022U (zh) 一种电源板及芯片烧录装置
CN211718499U (zh) 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