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6356U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26356U CN212626356U CN202021714356.9U CN202021714356U CN212626356U CN 212626356 U CN212626356 U CN 212626356U CN 202021714356 U CN202021714356 U CN 202021714356U CN 212626356 U CN212626356 U CN 212626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ocket connector
- shielding shell
- terminal
- shi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端子、绝缘本体,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端子包含有接触部和焊接脚,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尾端屏蔽壳,所述尾端屏蔽壳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尾端屏蔽壳自所述外壳内的所述焊接脚上方向背离插接端的方向延伸至后端,所述端子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尾端屏蔽壳和所述外壳所围设的空间内。所述尾端屏蔽壳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柱,每个所述插接柱用以对应穿设并焊接在基板的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USB3.0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USB3.1Type-C插座连接器是USB3.1连接器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广泛应用在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其一般安装固定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起着讯号传输的作用。
Type-C插座连接器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分别连接于PCB板,目前,有些PCB板尾部的端子和PCB板的连接处没有屏蔽壳遮蔽,线路之间有讯号干扰。还有一些虽然PCB板的尾部有屏蔽壳遮蔽,但是,屏蔽效果和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座连接器,能够提高产品的屏蔽效果和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端子、绝缘本体,所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端子包含有接触部和焊接脚,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尾端屏蔽壳,所述尾端屏蔽壳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尾端屏蔽壳自所述外壳内的所述焊接脚上方向背离插接端的方向延伸至后端,所述端子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尾端屏蔽壳和所述外壳所围设的空间内;所述尾端屏蔽壳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柱,每个所述插接柱用以对应穿设并焊接在基板的多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端子分别为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含有屏蔽片,所述上排端子、所述屏蔽片和所述下排端子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尾端屏蔽壳连接于所述屏蔽片。
可选地,还包括下屏蔽壳,所述下屏蔽壳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所述下屏蔽壳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背离所述插接端的一端,所述下屏蔽壳连接于所述屏蔽片。
可选地,每两相邻所述插接柱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用以容纳所述基板上的连接所述焊接脚的线路。
可选地,所述尾端屏蔽壳的具有所述插接柱的部位位于所述外壳外部,且所述尾端屏蔽壳在插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接柱。
可选地,位于所述尾端屏蔽壳中部的所述插接柱的宽度小于所述尾端屏蔽壳在插接方向两侧的所述插接柱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尾端屏蔽壳自所述外壳内的靠近所述插接端的一侧向后端延伸。
可选地,所述尾端屏蔽壳靠近所述插接端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卡箍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可选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尾端屏蔽壳,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凸起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尾端屏蔽壳上开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凸起插设在一个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用以卡接于所述基板上的卡孔,每个所述卡凸卡接在一个所述卡孔内,所述卡凸位于所述端子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尾端屏蔽壳自外壳内的上排端子上方向背离插接端的方向延伸至后端,端子的连接处位于尾端屏蔽壳和外壳所围设的空间内,能够提高屏蔽效果,增强抗干扰能力;尾端屏蔽壳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柱,每个插接柱插接用以对应穿设并焊接在基板的多个通孔,插接柱焊接在通孔内,使每个插接柱的插接端部周侧连接通孔的内周壁,由于焊锡在通孔内,基板和插接柱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尾端屏蔽壳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屏蔽效果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在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在去掉外壳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在去掉外壳后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板;11、通孔;12、线路;13、卡孔;2、外壳;21、卡凸;3、尾端屏蔽壳;31、插接柱;32、卡爪;4、定位件;41、定位孔;42、定位凸起;5、绝缘本体;6、下屏蔽壳;7、屏蔽片;8、端子;8a、接触部;8b、焊接脚;81、上排端子;82、下排端子;9、插接端;10、间隔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1-5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如图1至图5所示,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2和设置于外壳2内的端子8、绝缘本体5,端子8固定于绝缘本体5,且端子8包含有接触部8a和焊接脚8b,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尾端屏蔽壳3,尾端屏蔽壳3组设于绝缘本体5的一侧,且尾端屏蔽壳3自外壳2内的焊接脚8b上方向背离插接端9的方向延伸至后端,端子8的连接处位于尾端屏蔽壳3和外壳2所围设的空间内。
尾端屏蔽壳3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柱31,每个插接柱31用以对应穿设并焊接在基板1的多个通孔11。详细地,插接柱31穿过端子8与基板1连接的接触面,并位于端子8与基板1连接的接触面和背离端子8与基板1连接的接触面的侧面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可为PCB电路板,但不限制本实施例态样的限制。
本实施通过尾端屏蔽壳3的设置,能够提高屏蔽效果,增强抗干扰能力。插接柱31焊接在通孔11内,由于焊锡在通孔11内,基板1和插接柱31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尾端屏蔽壳3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而言,插接柱31可以双列插接封装式(DIP,Dual-In line Package)与通孔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端子8分别为上排端子81及下排端子82,本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还包含有屏蔽片7,上排端子81、屏蔽片7和下排端子8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绝缘本体5,尾端屏蔽壳3连接于屏蔽片7。屏蔽片7的设置能够防止上排端子81和下排端子82之间的讯号干扰,提高讯号的传输速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下屏蔽壳6,下屏蔽壳6设置于绝缘本体5的底部,下屏蔽壳6设置于绝缘本体5的背离插接端9的一端,下屏蔽壳6连接于屏蔽片7。详细地,下屏蔽壳6在插接方向的两侧分别由外壳2穿出并连接于基板1的顶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每两相邻插接柱31之间具有间隔空间10,间隔空间10用以容纳基板1上的连接焊接脚8b的线路12。详细地,基板1的上下两侧面的间隔空间10处分别设置有线路12,基板1上侧面的每条线路12连接于一个上排端子81,基板1下侧面的每天线路12贯穿基板1连接于一个下排端子82。通过将连接于上排端子81和下排端子82的线路12从基板1的不同侧面引出,能够为插接柱31的设置提供充足的空间,同一侧面的线路12通过插接柱31的阻隔,藉以有效防止线路12与线路12之间的讯号干扰,从而能够提高讯号的传输速率。
一般Type-C连接器的上排端子81和下排端子82分别为十二个,在能够防止线路12与线路12之间讯号干扰的同时,为了便于插接柱31的加工和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间隔空间10设置三条线路12。可以理解的是,每个间隔空间10的线路12的设置数量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例如每组线路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如图1和图3所示,尾端屏蔽壳3的具有插接柱31的部位位于外壳2外部,且尾端屏蔽壳3在插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接柱31,可以对上排端子81和下排端子82与基板1的连接处进行全方位屏蔽。
如图3所示,尾端屏蔽壳3自外壳2内的靠近插接端9的一侧向后端延伸,能够提高尾端屏蔽壳3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屏蔽效果。
本实施例中,位于尾端屏蔽壳3中部的插接柱31的宽度小于尾端屏蔽壳3在插接方向两侧的插接柱31的宽度,可以使尾端屏蔽壳3和基板1稳定的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尾端屏蔽壳3靠近插接端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倒L字状的卡爪32,卡爪32稳定卡箍在绝缘本体5上,通过卡爪3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端屏蔽壳3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定位件4,定位件4连接于绝缘本体5,定位件4定位尾端屏蔽壳3,可以使尾端屏蔽壳3和绝缘本体5稳定的连接。
详细地,如图4所示,定位件4包括定位凸起42和定位孔41,定位凸起42设置于绝缘本体5的顶部,尾端屏蔽壳3上开设有定位孔41,每个定位凸起42插设在一个定位孔41内,通过定位凸起42和定位孔41的配合能够便于尾端屏蔽壳3的定位与连接。可选地,定位凸起42为柱状结构,绝缘本体5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42。
如图2和图5所示,外壳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21,卡凸21用以卡接于基板1上的卡孔13,每个卡凸21卡接在一个卡孔13内,卡凸21位于端子8的两侧。具体地,卡凸21以双列插接封装式(DIP,Dual-In line Package)连接在卡孔13内,在提高外壳2和基板1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讯号的抗干扰能力。
本实施例通过插接柱31和通孔11的配合,基板1和插接柱31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尾端屏蔽壳3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将连接于上排端子81和下排端子82的线路12从基板1的不同侧面引出,同一侧面的线路12通过插接柱31的阻隔,可以防止线路12与线路12之间的讯号干扰,从而能够提高讯号的传输速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2)和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的端子(8)、绝缘本体(5),所述端子(8)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5),且所述端子(8)包含有接触部(8a)和焊接脚(8b),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尾端屏蔽壳(3),所述尾端屏蔽壳(3)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5)的一侧,且所述尾端屏蔽壳(3)自所述外壳(2)内的所述焊接脚(8b)上方向背离插接端(9)的方向延伸至后端,所述端子(8)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和所述外壳(2)所围设的空间内;
所述尾端屏蔽壳(3)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柱(31),每个所述插接柱(31)用以对应穿设并焊接在基板(1)的多个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8)分别为上排端子(81)及下排端子(82),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含有屏蔽片(7),所述上排端子(81)、所述屏蔽片(7)和所述下排端子(8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5),所述尾端屏蔽壳(3)连接于所述屏蔽片(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屏蔽壳(6),所述下屏蔽壳(6)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5)的底部,所述下屏蔽壳(6)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5)的背离所述插接端(9)的一端,所述下屏蔽壳(6)连接于所述屏蔽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两相邻所述插接柱(31)之间具有间隔空间(10),所述间隔空间(10)用以容纳所述基板(1)上的连接所述焊接脚(8b)的线路(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的具有所述插接柱(31)的部位位于所述外壳(2)外部,且所述尾端屏蔽壳(3)在插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接柱(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中部的所述插接柱(31)的宽度小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在插接方向两侧的所述插接柱(31)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自所述外壳(2)内的靠近所述插接端(9)的一侧向后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屏蔽壳(3)靠近所述插接端(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32),所述卡爪(32)卡箍在所述绝缘本体(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连接于所述绝缘本体(5),所述定位件(4)定位所述尾端屏蔽壳(3),所述定位件(4)包括定位凸起(42)和定位孔(41),所述定位凸起(42)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5)的顶部,所述尾端屏蔽壳(3)上开设有定位孔(41),每个所述定位凸起(42)插设在一个所述定位孔(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21),所述卡凸(21)用以卡接于所述基板(1)上的卡孔(13),每个所述卡凸(21)卡接在一个所述卡孔(13)内,所述卡凸(21)位于所述端子(8)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4356.9U CN212626356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4356.9U CN212626356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26356U true CN212626356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1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14356.9U Active CN212626356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2635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6126B (zh) * | 2021-05-17 | 2023-09-21 |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結構 |
TWI825863B (zh) * | 2021-08-20 | 2023-12-11 |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組件 |
-
2020
- 2020-08-17 CN CN202021714356.9U patent/CN2126263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6126B (zh) * | 2021-05-17 | 2023-09-21 |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結構 |
TWI825863B (zh) * | 2021-08-20 | 2023-12-11 |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840661B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US783751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vertically oriented contacts | |
US20110111628A1 (en) | Cab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65300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high-frequency signals | |
CN201576789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12626356U (zh)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
US6176743B1 (en) | Electrical adapter | |
US6524130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0690603B (zh) | 母座连接器、金手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 |
US6095824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8721352B2 (en) |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US10431932B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 |
CN113904146A (zh) | 一种插座 | |
US6394835B1 (en) | Wiring unit with paired in-lin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s | |
US11843192B2 (en) | High voltage contact system | |
US6821164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tab-receiving insulated spring sleeve and a dual contact with pairs of spaced apart contact members and tails | |
US20220368048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2412343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15266773U (zh) | 通讯连接器 | |
CN211182587U (zh) | 具可传输高速信号的电连接器 | |
CN206195001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15911628U (zh) | 一体化板载芯片测试辅助装置 | |
CN214849133U (zh) | 多媒体连接器 | |
CN212783870U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 |
CN204558743U (zh) | 一种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