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9620U -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9620U
CN212609620U CN202021034211.4U CN202021034211U CN212609620U CN 212609620 U CN212609620 U CN 212609620U CN 202021034211 U CN202021034211 U CN 202021034211U CN 212609620 U CN212609620 U CN 212609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ep well
deep
water
ring plate
algae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42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正国
树大伟
曹泽磊
胡航宇
马建华
许晓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42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9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9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包括顶部具进水口且底部具出水口并插入水体底部的深井,置于水体底部并收容深井且与深井共同形成回流通道的外筒,若干排水装置,与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的高扬程泵;还包括套接在深井顶部的可调节套筒;可调节套筒包括上环板,下环板,若干根连接上环板和下环板的伸缩杆,第一防水布,第二防水布;下环板连接在深井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通过高扬程泵使蓝藻碎片朝四周远距离喷射,扬程高,使其它区域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能够捕食到蓝藻碎片,使蓝藻碎片能够快速被消耗,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此外,通过伸缩杆可快速调整可调节套筒高度以适应水体表面高度的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水力条件变化等因素,造成全国多数湖泊、库塘蓝藻暴发性生长繁殖形成水华,并随风向大量聚集。大面积聚集的蓝藻极易坏死腐败,影响水质,威胁饮水安全,破坏水体景观,散发的恶臭气味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浮于水体表面的水华遮挡水下光线、蓝藻坏死过程消耗溶解氧,破坏底栖生物生存条件,造成水生态危害,蓝藻水华治理迫在眉睫。蓝藻的外表面自然形成的囊团胶被对其提供了保护,鱼类食入后无法消化吸收,原样排出体外。
随着近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然而蓝藻暴发已危及人类饮水问题,蓝藻水华控制与治理工作已越来越严峻,目前,现有的技术还不能有效的抑制蓝藻暴发,只有当蓝藻暴发后才能对蓝藻收集处置。常规的蓝藻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打捞或者向蓝藻水中投放絮凝剂进行分离,将形成的藻渣通过碟片螺旋式过滤机等过滤设备形成藻泥。但是,上述处理方法或者处理装置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缺陷,无法对自然水体中的蓝藻进行有效抑制,因此,亟待需要对蓝藻过度增长进行早期预防和控制。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对富含蓝藻的水体进行处理的技术。人工打捞是目前传统的应对蓝藻爆发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其存在治理成本大,无法有效预防蓝藻在繁殖初期繁殖的作用。同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927643U公开了一种新型蓝藻深井处理设备,其中,排水装置的扬程较短,蓝藻碎片喷射距离短,只能供近区域类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捕食,消耗慢,而且可调节套筒结构复杂,高度调节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可利用导入深井的水在深井底部所形成的静水压力对蓝藻进行破碎处理以形成蓝藻碎片,并通过排水装置所形成负压将蓝藻向深井底部引流并通过回流通道侧向排出深井,继而通过高扬程泵使蓝藻碎片朝四周远距离喷射,扬程高,一方面,使其它区域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能够捕食到蓝藻碎片,使蓝藻碎片能够快速被消耗,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有效预防了蓝藻的爆发并有效的改善水质,从而从源头上遏制了蓝藻的爆发,降低了蓝藻的预治成本,并避免产生臭味;另一方面,通过高扬程泵可以将经过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处理后的藻浆提升上岸进行藻水分离;此外,通过伸缩杆可快速调整可调节套筒高度以适应水体表面高度的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包括顶部具进水口且底部具出水口并插入水体底部的深井,置于水体底部并收容深井且与深井共同形成回流通道的外筒,以及开设在外筒的侧部并高于水体底部的若干排水装置,与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的高扬程泵;所述排水装置与回流通道连通;还包括套接在深井顶部并用于调节进水口至水体表面的高度以导入漂浮于水体表层蓝藻的可调节套筒;所述可调节套筒包括上环板,下环板,若干根连接上环板和下环板的伸缩杆,围合在上环板和下环板外边缘的第一防水布,围合在上环板和下环板内边缘的第二防水布;所述下环板连接在深井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上的漂浮盒,所述高扬程泵位于漂浮盒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深井和漂浮盒通过绳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建设在岸边的仓室,所述高扬程泵位于仓室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扬程泵为离心泵或者容积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口至进水口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40米,并小于或者等于150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装置为潜水推流器、潜水射流器、轴流泵或者潜水泵;所述深井的进水口低于水体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深井的进水口至水体表面之间保持1~50cm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手动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可利用导入深井的水在深井底部所形成的静水压力对蓝藻进行破碎处理以形成蓝藻碎片,并通过排水装置所形成负压将蓝藻向深井底部引流并通过回流通道侧向排出深井,继而通过高扬程泵使蓝藻碎片朝四周远距离喷射,扬程高,一方面,使其它区域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能够捕食到蓝藻碎片,使蓝藻碎片能够快速被消耗,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有效预防了蓝藻的爆发并有效的改善水质,从而从源头上遏制了蓝藻的爆发,降低了蓝藻的预治成本,并避免产生臭味;另一方面,通过高扬程泵可以将经过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处理后的藻浆提升上岸进行藻水分离;此外,通过伸缩杆可快速调整可调节套筒高度以适应水体表面高度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可调节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包括顶部具进水口并插入水体底部2的深井3。深井3呈柱状,其横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者其他任何形状。深井3插入湖泊底部的淤泥中。该深井3优选为直筒状,并在两端端部形成开口,并在深井3的顶部形成进水口,用以对漂浮在水体表面附近富含蓝藻的藻水进行导入操作;同时,在深井3的底部形成出水口。部分置于水体中并基本插入水体底部2中的外筒4。外筒4的内径大于深井3的外径,以实现对深井3的收容并形成环状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深井3与外筒4共同形成了环形腔体的回流通道40。外筒4的侧部在高于水体底部2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装置5,该排水装置5与回流通道40连通。同时,排水装置5可为潜水推流器、潜水射流器、轴流泵或者潜水泵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可与水体表面1的高度齐平或者低于水体表面1,并进一步优选为低于水体表面1的高度。具体的,该深井3的进水口与水体表面1之间保持1~50cm的距离,并进一步优选为1~20cm的距离。从而使得湖泊等水体表层富含蓝藻的水体(即藻水)可从进水口流入深井3中,并在深井3中越过水体底部2并到达深井3的底部。进水口可源源不断的导入水体以实现对富含蓝藻的水体的引流效果,以在深井3中形成柱状的水柱,从而在深井3的底部形成一定的静水压力。该静水压力随着上述柱状的水柱的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具体的,每下降10米形成1公斤的静水压力(即0.1mpa)。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深井3呈柱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预测到,该深井3也可被配置为螺旋形或者其他任何的立体形状,只要产生足够的高度差,即可产生足够灭藻的静水压力。经实验证明,蓝藻在4公斤的静水压力下即可被破碎并形成蓝藻碎片,所述出水口至进水口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40米,并小于或者等于150米;在本实施例中,深井3的底部所开设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40米,当然也可配置为更大的长度,例如,可配置为60米、70米、90米、100米、120米或者150米,从而形成0.4~1.5mpa的静水压力。
在实施例中,外筒4的数量不限且通过出水口将深井3的内部腔体与回流通道40实现连通。该排水装置5连通回流通道40。深井3的底部所形成的出水口用于将通过足够的静水压力压迫蓝藻所形成的蓝藻碎片导入回流通道40中,并最终在排水装置5或高扬程泵吸的驱动下,将蓝藻碎片排出深井3。
需要说明的是,该深井3侧部所设置的排水装置5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出水口可基本贴近或者靠近深井3的底部。蓝藻碎片可通过出水口进入回流通道40中,并在排水装置5的驱动下,排出深井3。
根据测算,通常蓝藻的细胞结构在4公斤的静水压力下即可发生破碎的现象,为此将深井3的底部所配置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长度设置呈大于或者等于40米,以在深井3的底部附近的静水压力达到或者超过4公斤的静水压力,从而促使蓝藻的外表面自然形成的囊团胶被出现破碎现象,以杀死蓝藻细胞,从而达到灭藻的效果,并将蓝藻细胞压迫、挤压、破碎,以形成蓝藻碎片。
优选的,排水装置5可设置在略微高于水体底部2的附近,以将排出的蓝藻碎片可直接被水体中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所捕食,从而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有效地预防了蓝藻的爆发并有效的改善水质,并能够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蓝藻初期的繁殖与后期的爆发的现象。当然,该排水装置5也可设置在水体底部2至水体表面1之间的任意位置,从而满足生活在不同水层中鱼类对蓝藻碎片的觅食需求,使得不同生活习性的鱼类或者浮游生物均能吞食蓝藻碎片。
还包括与排水装置5通过水管6连接的高扬程泵7。还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1上的漂浮盒71,所述高扬程泵7位于漂浮盒71内,从而可防止高扬程泵7接触水。当然,也可在岸边建设仓室(未视出),所述高扬程泵7位于仓室内。所述高扬程泵7为离心泵或者容积泵。
通过高扬程泵7可使蓝藻碎片朝四周远距离喷射,扬程高,使其它区域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能够捕食到蓝藻碎片,使蓝藻碎片能够快速被消耗,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有效预防了蓝藻的爆发并有效的改善水质,从而从源头上遏制了蓝藻的爆发,降低了蓝藻的预治成本,并避免产生臭味。所述深井3和漂浮盒71通过绳线连接,从而限制漂浮盒71的位置。
还包括套接在深井3顶部并用于调节进水口至水体表面1的高度以导入漂浮于水体表层蓝藻的可调节套筒8。根据涨潮或者退潮或者水库泄洪所导致的水体表面1高度的变化,而使得可调节套筒8顶部的引水口可顺利的将富含蓝藻的水体引流至深井3中进行后续静水压力破碎处理,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的水文环境。
所述可调节套筒8包括上环板81,下环板82,若干根连接上环板81和下环板82的伸缩杆84,围合在上环板81和下环板82外边缘的第一防水布83,围合在上环板81和下环板82内边缘的第二防水布85。第一防水布83和第二防水布85对伸缩杆84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渗水。通过控制伸缩杆84的高度,从而可控制可调节套筒8的高度以适应水体表面1高度的变化。所述下环板82连接在深井3顶部。所述伸缩杆84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手动伸缩杆。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具进水口且底部具出水口并插入水体底部的深井,置于水体底部并收容深井且与深井共同形成回流通道的外筒,以及开设在外筒的侧部并高于水体底部的若干排水装置,与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的高扬程泵;所述排水装置与回流通道连通;
还包括套接在深井顶部并用于调节进水口至水体表面的高度以导入漂浮于水体表层蓝藻的可调节套筒;所述可调节套筒包括上环板,下环板,若干根连接上环板和下环板的伸缩杆,围合在上环板和下环板外边缘的第一防水布,围合在上环板和下环板内边缘的第二防水布;所述下环板连接在深井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上的漂浮盒,所述高扬程泵位于漂浮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和漂浮盒通过绳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设在岸边的仓室,所述高扬程泵位于仓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扬程泵为离心泵或者容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至进水口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40米,并小于或者等于15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为潜水推流器、潜水射流器、轴流泵或者潜水泵;所述深井的进水口低于水体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的进水口至水体表面之间保持1~50cm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手动伸缩杆。
CN202021034211.4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Active CN212609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4211.4U CN212609620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4211.4U CN212609620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9620U true CN21260962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4211.4U Active CN212609620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9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1081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中交(苏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井技术的水体蓝藻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1081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中交(苏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井技术的水体蓝藻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2223A (ja) 半潜水型養殖システム
CN109068618B (zh)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CN102747719A (zh) 悬浮式浮藻汲取机
CN109736375A (zh) 一种河道淤泥及浮萍的清理机构
CN212609620U (zh) 一种深潜式高压灭藻装备
NO20110331A1 (no) Flytende lukket oppdrettsanlegg
KR20200092089A (ko) 먹이 급이가 용이한 외해 중층 가두리 양식장
CN106359198A (zh) 一种船载养殖舱
CN106337460A (zh) 一种盐碱地微咸养殖中可带水操作的鱼塘清淤装置
CN109518753A (zh) 一种自适应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CN107226494A (zh) 一种蓝藻深井灭藻设备及其蓝藻处理方法
CN105275035A (zh) 一种水下清污机
CN209144774U (zh) 一种蓝藻收集装置
JP2007319772A (ja) 藻類破砕装置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102493513A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101705673A (zh) 一种经济便捷式清除池塘蓝藻的装置
CN212024924U (zh) 一种深井增压同步投加微生物的强化控藻装置
DK201470607A1 (da) Bevægeligt rørformet havbur
CN107100858A (zh) 一种自动控制下潜深度的水泵机组
CN211368702U (zh) 一种用于水中打桩器
CN206927642U (zh) 一种u型蓝藻深井处理设备
CN106830341A (zh) 一种深水区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105994196A (zh) 淡水糠虾捕捞装置
CN107265526A (zh) 蓝藻深井处理设备及蓝藻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