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2734U -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2734U
CN212602734U CN202020813942.2U CN202020813942U CN212602734U CN 212602734 U CN212602734 U CN 212602734U CN 202020813942 U CN202020813942 U CN 202020813942U CN 212602734 U CN212602734 U CN 212602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spline
feed mechanism
shaft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39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绍兴
李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39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2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2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2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进刀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线性驱动组件及与线性驱动组件连接的切刀连接头,线性驱动组件包括本体、线性轴及止旋件,本体与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端封密封,本体设有容置空间,线性轴装配于容置空间内并通过止旋件与本体紧配,线性轴还穿出本体相对远离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端并连接切刀连接头;线性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线性轴带动切刀连接头沿线性轴的轴向方向行走,使装配于切刀连接头上的切割刀组进刀或退刀,旋转驱动装置传动线性驱动组件旋转,使切割刀组旋转而切粒。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性驱动组件整合于旋转驱动装置前端,使线性轴作用力行程变短,线性轴受力损坏度小。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切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背景技术
水下切粒造粒机组一般包括单阶式或两阶排气式挤出机、水下切粒机、柔性刀座、自动脱水(烘干)装置、振动分离筛、风送系统、集料料斗,控制系统组成。当均匀的高温熔融状物料从上游设备(反应釜/螺杆挤出机/熔体泵等)末端进入切割磨盘流道,物料在刚离开模具模孔时即被高速旋转的切粒机刀片切成滴状物并进入加工水中,由于粒子比表面积最大化的物理特性和熔化的滴状聚合物同加工用水的温差,滴状物凝固并形成接近球体的颗粒。这种“介乎于热切和冷切临界状态”的造粒方式决定了它能够很好的胜任熔融态强度差,粘性大,对热敏感度高的物料造粒作业。
在塑料切粒加工时,切粒机切割刀组与切割磨盘配合工作,切割刀组在电机驱动下高速旋转,高温熔融的物料从切割磨盘上挤出,被切割刀组切成塑料颗粒;这个过程中,切割刀组与切割磨盘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切割刀组的刀片极其容易发生磨损。对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一种自动调整的新型切粒装置(公开号:CN106426620A)披露了采用在驱动电机转子内设置滑动轴,使得切割刀组与切割磨盘工作面之间的间隙能够在不整体移动切粒机的条件下实现自动微调。
但上述专利中,因为采用的内置的滑动轴传动切割刀组与切割磨盘进行间隙调整,滑动轴需要穿过驱动电机,因此,滑动轴的行程必然较长,而较长行程的滑动轴作用力长,滑动轴受力易损坏及造成切割刀组的刀片磨损。
相关技术领域中,尚缺少较佳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及切粒机,籍由通过将线性驱动组件整合于旋转驱动装置的前端,使线性驱动组件驱动线性轴带动切割刀组进刀并调整与切割磨盘间歇的作用力行程变短,线性轴受力损坏度小。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线性驱动组件及与线性驱动组件连接的切刀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包括本体、线性轴及止旋件,所述本体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端封密封,所述本体设有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线性轴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通过所述止旋件与所述本体紧配,所述线性轴还穿出所述本体相对远离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端并连接所述切刀连接头;所述线性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线性轴带动所述切刀连接头沿所述线性轴的轴向方向行走,使装配于所述切刀连接头上的切割刀组进刀或退刀,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传动所述线性驱动组件旋转,使所述切割刀组旋转而切粒。
上述进刀机构中,将驱动切刀连接头轴向行走的线性驱动组件整合于旋转驱动装置的前端,从而缩短用于调整切割刀组与切割磨盘间歇的线性轴,短行程的线性轴轴向作用力短,线性轴承受力小,减少因线性轴偏离轴心而造成切割刀组及切割磨盘磨损,延长切割刀组及切割磨盘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线性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装置的装配,所述线性驱动组件为气缸或液压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线性驱动组件提供动力并执行驱动动作,所述输出轴还设有中空通孔,所述线性驱动组件通过穿设在所述中空通孔内的气管或油管连接外部动力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线性轴沿本体轴向直线运动并维持与本体连接,所述止旋件为花键,所述花键通过外螺纹与所述本体的内螺纹螺接锁附,且所述花键与所述本体同轴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花键与本体螺接,花键又套设在线性轴上,使得线性轴只能跟随本体旋转,而不能相对本体自转,避免在旋转驱动装置传动线性驱动组件旋转过程中,线性轴相对本体旋转并使切割刀组晃动而造成切割刀组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线性轴沿本体轴向直线运动,所述花键设有内花键,所述线性轴外周侧设有花键滑齿,所述内花键与所述花键滑齿滑动配合,使所述线性轴与所述花键连接并能相对所述花键轴向滑动,所述线性轴和所述花键还保持同轴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花键滑齿与内花键配合,使得线性轴能相对花键进行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线性驱动组件线性驱动切刀连接头直线运动,同时,花键滑齿与内花键配合,实现花键限定线性轴相对本体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切割刀组与线性驱动组件的连接,所述线性轴与所述切刀连接头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驱动线性驱动组件、切刀连接头及切割刀组旋转而进行切粒,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粒机,包括切割室,所述切割室内设切割磨盘和切割刀组,所述切割刀组连接进刀机构,所述进刀机构为第一方面的进刀机构,所述进刀机构能传动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切割磨盘对刀或退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切割刀组与进刀机构的连接,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切刀连接头螺接,所述切割刀组的中轴与所述切刀连接头的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刀机构、切割刀组及切割磨盘的装配图
图2是图1的一种分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刀机构、切割刀组及切割磨盘的剖面图;
图中,100.进刀机构,200.切刀连接头,300线性驱动组件,31.线性轴,32.本体,33. 止旋件,311.花键滑齿,331.外螺纹,332.内花键,400.旋转驱动装置,41.输出轴,42.端封,500.切割刀组,600.切割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刀机构与切割刀组和切割磨盘的装配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刀机构与切割刀组和切割磨盘的剖面图。图示的进刀机构100,籍由通过将线性驱动组件300整合于旋转驱动装置400的前端,使线性驱动组件300驱动线性轴31 带动切割刀组500进刀并调整与切割磨盘600间歇的作用力行程变短,线性轴31受力损坏度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设在切粒机的切割室旁侧,它包括旋转驱动装置400、与旋转驱动装置400的输出轴41连接的线性驱动组件300 及与线性驱动组件300连接的切刀连接头200,在本实施例中,线性驱动组件300包括本体 32、线性轴31及止旋件33,本体32与输出轴41连接并通过端封42密封,本体32设有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线性轴31装配于容置空间内并通过止旋件33与本体32紧配,线性轴31还穿出本体32相对远离旋转驱动装置400的一端并连接切刀连接头200;线性驱动组件300通过驱动线性轴31带动切刀连接头200沿线性轴31的轴向方向行走,使装配于切刀连接头200上的切割刀组500进刀或退刀,旋转驱动装置400传动线性驱动组件300旋转,使切割刀组500旋转而切粒。
上述进刀机构100中,将驱动切刀连接头200轴向行走的线性驱动组件300整合于旋转驱动装置400的前端,从而缩短用于调整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间歇的线性轴31,短行程的线性轴31轴向作用力短,线性轴31承受力小,减少因线性轴31偏离轴心而造成切割刀组500及切割磨盘600磨损,延长切割刀组500及切割磨盘6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切割刀组500进刀后,些许的晃动都会造成切割刀组500的切割刀片与切割磨盘600配合不到位,从而造成切割刀片或是切割磨盘600损坏。同时,在旋转切割中, 也需要保存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的配合关系,因此,需要保存线性轴31在由旋转驱动装置400驱动线性驱动组件300旋转过程中,保存相对本体32不旋转,从而能使切割刀组500保持与切割磨盘600恒定的位置关系(径向方向)。而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是改变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的间歇,从而匹配完成切割,避免因正常磨损造成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间歇变大而造成切粒的颗粒变化。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线性驱动组件300和旋转驱动装置400的装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性驱动组件300为气缸或液压缸。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对线性驱动组件300提供动力并执行驱动动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出轴41(实际中为电机的转子)还设有中空通孔,线性驱动组件300通过穿设在中空通孔内的气管或油管连接外部动力源,外部动力源可为气泵或液压泵。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线性轴31沿本体32轴向直线运动并维持与本体32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止旋件33为花键,花键通过外螺纹331与本体32的内螺纹(附图未显示)螺接锁附,且花键与本体32同轴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将花键与本体32螺接,花键又套设在线性轴31上,使得线性轴31只能跟随本体32旋转,而不能相对本体32自转,避免在旋转驱动装置400传动线性驱动组件300 旋转过程中,线性轴31相对本体32旋转并使切割刀组500晃动而造成切割刀组500损坏。
可以理解,为了进一步实现线性轴31沿本体32轴向直线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花键设有内花键332,线性轴31外周侧设有花键滑齿311,内花键332与花键滑齿311滑动配合,使线性轴31与花键连接并能相对花键轴向滑动,线性轴31和花键还保持同轴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花键滑齿311与内花键332配合,使得线性轴31能相对花键进行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线性驱动组件300线性驱动切刀连接头200直线运动,同时,花键滑齿311 与内花键332配合,实现花键限定线性轴31相对本体32旋转。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切割刀组500与线性驱动组件300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性轴31与切刀连接头200螺接。当然,只要满足将线性轴31与切刀连接头200连接需求的连接关系均适合本实施例。例如,线性轴31和切刀连接头200还可以是榫接、卡接。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驱动线性驱动组件300、切刀连接头200及切割刀组500旋转而进行切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400为驱动电机。当然,只要满足提供动力驱动线性驱动组件300、切刀连接头200及切割刀组500旋转的组件均适合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装置40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粒机,包括切割室(附图未显示),切割室内设切割磨盘600和切割刀组500,切割刀组500连接进刀机构,进刀机构为上述的进刀机构100,进刀机构100能传动切割刀组500与切割磨盘600对刀或退刀。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切割刀组500与进刀机构100的连接,切割刀组500与切刀连接头200螺接,切割刀组500的中轴与切刀连接头200的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线性驱动组件及与线性驱动组件连接的切刀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包括本体、线性轴及止旋件,所述本体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端封密封,所述本体设有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所述线性轴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通过所述止旋件与所述本体紧配,所述线性轴还穿出所述本体相对远离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端并连接所述切刀连接头;所述线性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线性轴带动所述切刀连接头沿所述线性轴的轴向方向行走,使装配于所述切刀连接头上的切割刀组进刀或退刀,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传动所述线性驱动组件旋转,使所述切割刀组旋转而切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为气缸或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还设有中空通孔,所述线性驱动组件通过穿设在所述中空通孔内的气管或油管连接外部动力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件为花键,所述花键通过外螺纹与所述本体的内螺纹螺接锁附,且所述花键与所述本体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设有内花键,所述线性轴外周侧设有花键滑齿,所述内花键与所述花键滑齿滑动配合,使所述线性轴与所述花键连接并能相对所述花键轴向滑动,所述线性轴和所述花键还保持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轴与所述切刀连接头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8.一种切粒机,包括切割室,所述切割室内设切割磨盘和切割刀组,所述切割刀组连接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进刀机构,所述进刀机构能传动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切割磨盘对刀或退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切刀连接头螺接,所述切割刀组的中轴与所述切刀连接头的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CN202020813942.2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Active CN212602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3942.2U CN212602734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3942.2U CN212602734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2734U true CN212602734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3942.2U Active CN212602734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2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18156B1 (en) Water flow guide for pelletizer
CA2577834C (en) Granulating device
JPH072061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スの造粒方法及び装置
CN110936512A (zh) 一种生产不同塑料颗粒的造粒装置
CN212602734U (zh)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US8360822B2 (en) Device for machining a die plate of an extruder
CN111469301A (zh) 一种水下切粒机的进刀机构及切粒机
US6663372B2 (en) Underwater pelletizer and cutting system therefor
EA020879B1 (ru)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ожевой головки гранулятора подводной рубки
CN210315042U (zh) 秸秆纤维分丝机
CN214521258U (zh) 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进刀自动调节装置
CN110508366A (zh) 一种固体兽药粉碎装置
CN104906999A (zh) 环模木屑制粒机
JPH01225511A (ja) 樹脂造粒機におけるカッタ位置調整装置
CN204911418U (zh) 环模木屑制粒机
CN221021866U (zh) 水下恒温高速造粒机
CN208410339U (zh) 一种切粒机
CN103358421B (zh) 立式水环切粒机
CN214716441U (zh) 一种水分散粒剂的挤压造粒机
CN214353494U (zh) 一种塑料颗粒切分造粒机
CN219381551U (zh) 一种熔融物料定量挤出装置
CN110654011B (zh) 用于塑料泡沫成型的同步切断构件
CN220409309U (zh) 一种可消除粘刀的水下切粒机水室
CN114347136A (zh) 膨化机切刀结构
CN116572421A (zh) 一种氟硅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造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