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6641U -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6641U
CN212596641U CN202020827288.0U CN202020827288U CN212596641U CN 212596641 U CN212596641 U CN 212596641U CN 202020827288 U CN202020827288 U CN 202020827288U CN 212596641 U CN212596641 U CN 212596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liquid
coating cloud
drench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72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8272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6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6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6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属于喷漆漆雾回收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淋液板的下方设有斜挡板,斜挡板至少下沿与箱体内壁之间留有漆雾流通间隙,箱体的顶部设有一段进风管,进风管的下端穿过淋液板正对斜挡板,箱体上背对斜挡板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淋液板上设有滴淋孔,箱体的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的布液腔之间还设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中,漆雾进入回收箱内先与斜挡板接触,大部分漆雾液滴撞击在斜挡板上聚集沉积下来,同时经过淋液板上的滴淋孔形成水帘对漆雾进行循环滴淋吸收,大大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减少了漆雾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雾回收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背景技术
喷漆工序是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常用的外观涂装工艺,通常有人工喷涂和机械喷涂两种。但工业漆中含有甲醛、二甲苯等有害气体,不论是人工喷涂还是机械喷涂,在喷漆时会形成漆雾,散发在空气中,既污染环境,人吸入后也会对身体有害。喷漆装置虽然能够均匀地将尤其喷涂在工件上,但油漆的利用率较低,能够真正附着在工件上的油漆仅占较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油漆没有附着在工件上而飘散在喷漆空间内,容易逸散到外部空间而造成环境污染和油漆浪费。
为了减少油漆浪费,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喷漆室内的漆雾通过外部循环进行吸收回收处理,漆雾的回收一般有过滤截留和吸收沉降等,过滤截留的方式是采用过滤棉、活性炭等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由于油漆具有较强的附着力,过滤装置很容易被堵塞,且难以清洗,因此经常需要更换过滤装置,不仅操作繁琐麻烦,而且成本较高;吸收沉降的方式是利用回收桶或回收箱内折返的流道,使漆雾中的液滴撞击桶壁或挡板而被截留下来,沉降下来的油漆能够重复利用,但往往油漆的吸收效果较差,有部分漆雾会循环返回喷漆空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喷漆漆雾的回收以减少漆雾的浪费,有必要设计一种漆雾循环回收箱。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漆雾回收装置存在漆雾回收效果较差等不足,提供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漆雾进入回收箱内先与斜挡板接触,大部分漆雾液滴撞击在斜挡板上聚集沉积下来,同时利用循环泵将稀释液输送至斜挡板上方的淋液板上,经过淋液板上的滴淋孔形成水帘对漆雾进行循环滴淋吸收,大大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减少了漆雾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在漆雾循环回收系统中应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所述的淋液板的下方设有斜挡板,所述的斜挡板至少下沿与箱体内壁之间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一段进风管,所述的进风管的上端伸出箱体形成进风口,所述的进风管的下端穿过淋液板正对斜挡板,所述的箱体上背对斜挡板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淋液板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下沿的位置处设有滴淋孔,所述的箱体的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的布液腔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箱体下部储液腔内的漆雾稀释剂循环泵送至淋液板的布液腔内的循环泵。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挡板的四周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均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所述的淋液板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四周的位置处均设有滴淋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管与淋液板之间还设有位于斜挡板下沿一侧的侧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淋液板上局部或全部设有均匀排列的滴淋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挡板的上沿还设有向上弯折的折边,所述的斜挡板通过位于下部的支架安装于箱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淋液板的一侧下方还设有背对斜挡板的竖向挡板,所述的竖向挡板的下端位于箱体下部的储液腔最底液面以下,将箱体上部空间分为滴淋吸收区和二次回收区,所述的竖向挡板上设于与箱体侧壁上的出风口相互错开的通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泵设于箱体的外部,在箱体的下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箱体下部储液腔和循环泵进液口的抽液口,在箱体的上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淋液板的布液腔和循环泵出液口的回液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包括上箱体和设于上箱体下方的下锥体,所述的下锥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排液阀的排液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的顶部和/或侧壁上还设有观察窗。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的下部还设有支腿。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箱体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淋液板的下方设有斜挡板,漆雾进入回收箱内先与斜挡板接触,大部分漆雾液滴撞击在斜挡板上聚集沉积下来,同时利用循环泵将稀释液输送至斜挡板上方的淋液板上,经过淋液板上的滴淋孔形成水帘对漆雾进行循环滴淋吸收,大大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减少了漆雾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在漆雾循环回收系统中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斜挡板的四周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均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淋液板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四周的位置处均设有滴淋孔,使得漆雾在斜挡板上顺着漆雾流通间隙向下流动,增大了漆雾流通通道,使漆雾流速降低,有效保证了漆雾在回收箱内流动稳定,减少漆雾无规律逸散;漆雾液滴在斜挡板上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挡板流入回收箱底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进风管与淋液板之间还设有位于斜挡板下沿一侧的侧隙,利用侧隙在斜挡板下沿上部形成水帘,对于漆雾的吸收作用更好,减少了流出箱体的气体油漆含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淋液板上局部或全部设有均匀排列的滴淋孔,增加了循环稀释剂与漆雾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漆雾中油漆的吸收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斜挡板的上沿还设有向上弯折的折边,斜挡板通过位于下部的支架安装于箱体内,利用折边能够有效截留从斜挡板上沿流动的漆雾;利用斜挡板下方的支架固定斜挡板,使得斜挡板四周的漆雾流通间隙更加畅通,保证了漆雾在回收箱内稳定流动;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淋液板的一侧下方还设有背对斜挡板的竖向挡板,竖向挡板的下端位于箱体下部的储液腔最底液面以下,将箱体上部空间分为滴淋吸收区和二次回收区,竖向挡板上设于与箱体侧壁上的出风口相互错开的通气孔,利用竖向挡板使得漆雾能够在滴淋吸收区充分过滤沉降下来,减少了从出风口直接排除的漆雾量,进一步提高了漆雾的回收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循环泵设于箱体的外部,在箱体的下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箱体下部储液腔和循环泵进液口的抽液口,在箱体的上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淋液板的布液腔和循环泵出液口的回液口,利用外部的循环泵能够使得漆雾稀释液在箱体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的布液腔之间循环,淋洒吸收快速高效,且不影响回收箱内部漆雾流通;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箱体包括上箱体和设于上箱体下方的下锥体,下锥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排液阀的排液口,箱体下部采用下锥体设计,使得回收的油漆集中在箱体底部,便于从箱体底部的排液口排出;另外在箱体的顶部和/或侧壁上还设有观察窗,便于回收箱内工作状态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箱体;1-1、上箱体;1-2、下锥体;2、上箱盖;3、进风管;3-1、进风口;4、斜挡板;4-1、折边;4-2、支架;5、出风口;6、淋液板;6-1、侧隙;6-2、竖向挡板;7、抽液口;8、回液口;9、侧观察窗;10、顶观察窗;11、排液口;12、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包括箱体1,箱体1采用密封结构,箱体1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6,淋液板6上形成布液腔,该布液腔可由淋液板6四周向上弯折形成,也可为淋液板6与箱体1内侧壁围合而成,在淋液板6的下方设有斜挡板4,斜挡板4至少下沿与箱体1内壁之间留有漆雾流通间隙,箱体1的顶部设有一段进风管3,进风管3的上端伸出箱体1形成进风口3-1,进风口3-1通过管道接喷漆空间,可采用风机向回收箱内引风,进风管3的下端穿过淋液板6正对斜挡板4,即在淋液板6上设有开孔,进风管3穿过淋液板6的开孔,进风管3的下端正对斜挡板4,这样,由进风管3输送进来的漆雾首先撞击斜挡板4,大部分漆雾液滴在斜挡板4上汇集并沿斜挡板4流入回收箱底部,箱体1上背对斜挡板4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5,淋液板6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4下沿的位置处设有滴淋孔,箱体1的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6的布液腔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箱体1下部储液腔内的漆雾稀释剂循环泵送至淋液板6的布液腔内的循环泵。上述稀释剂根据不同油漆特性,可以为专有油漆稀释剂或水,循环泵将箱体1下部储液腔内的漆雾稀释剂泵送至淋液板6的布液腔,稀释剂在布液腔内分布并从滴淋孔向下滴洒,形成滴洒状态的水帘,水帘与漆雾接触,将漆雾中的液滴吸收并一起流入箱体1下部的储液腔内,利用循环泵形成漆雾稀释剂的循环,大大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减少了漆雾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在漆雾循环回收系统中应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斜挡板4的四周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均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淋液板6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4四周的位置处均设有滴淋孔,使得漆雾在斜挡板4上顺着漆雾流通间隙向下流动,增大了漆雾流通通道,使漆雾流速降低,有效保证了漆雾在回收箱内流动稳定,减少漆雾无规律逸散;漆雾液滴在斜挡板4上汇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挡板流入回收箱底部,同时淋液板6上的滴淋孔分布在斜挡板4的四周上方,能够在斜挡板4的四周形成均匀的稀释剂水帘,使得未截留下来的漆雾能够经过稀释剂充分接触吸收,将漆雾进一步吸收截留下来,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由于斜挡板4下沿的漆雾流通量最大,为了提高该位置漆雾的回收效率,在进风管3与淋液板6之间还设有位于斜挡板4下沿一侧的侧隙6-1,该侧隙可由进风管3外壁与淋液板6上的开孔配合形成,在进风管3外壁局部形成位于斜挡板4下沿上的侧隙6-1,利用侧隙6-1在斜挡板4下沿上部形成水帘,对于漆雾的吸收作用更好,减少了流出箱体的气体油漆含量。另外,还可以在淋液板6上局部或全部设有均匀排列的滴淋孔,增加了循环稀释剂与漆雾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漆雾中油漆的吸收效率。为了便于斜挡板4的安装,在斜挡板4采用底部安装结构,即斜挡板4通过位于下部的支架4-2安装于箱体1内,在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架4-2,支架4-2从斜挡板4底部支撑住斜挡板4,支架4-2对斜挡板4四周的漆雾流通间隙无阻挡,使得斜挡板4四周的漆雾流通间隙更加畅通,保证了漆雾在回收箱内稳定流动。进一步地,斜挡板4的上沿还设有向上弯折的折边4-1,利用折边4-1能够有效截留从斜挡板4上沿流动的漆雾。
接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泵采用外置式结构,即循环泵设于箱体1的外部,在箱体1的下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箱体1下部储液腔和循环泵进液口的抽液口7,在箱体1的上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淋液板6的布液腔和循环泵出液口的回液口8,循环泵可采用微型水泵,能够将箱体1下部的储液腔内的稀释剂输送至淋液板6的布液腔内,利用外部的循环泵能够使得漆雾稀释液在箱体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的布液腔之间循环,淋洒吸收快速高效,且不影响回收箱内部漆雾流通。箱体1包括上箱体1-1和设于上箱体1-1下方的下锥体1-2,下锥体1-2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排液阀的排液口11,箱体1下部采用锥体设计,使得回收的油漆集中在箱体底部,便于从箱体底部的排液口释放排出。上箱体1-1可采用方形或圆形结构,下锥体1-2对应地可采用四面锥台或圆锥结构。箱体1整体可采用金属板材制作,且为了便于制作和清洗,上箱体1-1的顶部可采用可拆式结构,即在上箱体1-1的顶部设置可拆卸的上箱盖2,方便箱体1内部零件的安装和清洗。另外,为了便于回收箱内工作状态的观察,在箱体1的顶部和/或侧壁上还设有观察窗,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上箱体1-1侧壁上设有侧观察窗9,在箱体1的顶部上箱盖2上设有顶观察窗10。上述的观察窗同时可采用可开闭结构,能够利用观察窗添加稀释剂。当然,也可以在箱体1上单独设置加料口,用于添加稀释剂。为了便于回收箱的安装,在箱体1的下部还设有支腿12,利用支腿12将箱体1支撑起来,便于从箱体1底部的排液口11将回收的漆液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可用于喷漆空间的外置循环漆雾回收。工作时,喷漆空间内的漆雾通过风机从进风管3的进风口3-1送入回收箱,漆雾从进风管3进入后首先碰撞到斜挡板4上,漆雾中的液滴撞击到斜挡板4后留在斜挡板4上,并在斜挡板4上结合形成漆液从斜挡板4上向下流动至回收箱底部,同时循环泵将回收箱底部预装的稀释液泵送至淋液板6上,淋液板6上的稀释液通过滴淋孔向下流,形成循环的稀释剂水帘,水帘与漆雾接触,将漆雾进一步吸收,并回到回收箱底部,其余气体经过出风口5向外排出,出风口5可通过管道连接至喷漆空间,形成漆雾的循环回收。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观察窗观察回收箱内部的工作情况,以便于进风量和循环泵的循环流量调节和控制。在工作结束后,可从回收箱底部的排液口11将稀释剂和漆液排出。
[实施例2]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淋液板6的一侧下方还设有背对斜挡板4的竖向挡板6-2,竖向挡板6-2的下端位于箱体1下部的储液腔最底液面以下,将箱体1上部空间分为滴淋吸收区和二次回收区,竖向挡板6-2上设于与箱体1侧壁上的出风口5相互错开的通气孔(图中未示出)。利用竖向挡板6-2使得漆雾能够在滴淋吸收区充分过滤沉降下来,减少了从出风口直接排除的漆雾量,进一步提高了漆雾的回收效果。
工作时,喷漆空间内的漆雾通过风机从进风管3的进风口3-1送入回收箱,漆雾从进风管3进入后首先碰撞到斜挡板4上,漆雾中的液滴撞击到斜挡板4后留在斜挡板4上,并在斜挡板4上结合形成漆液从斜挡板4上向下流动至回收箱底部,同时循环泵将回收箱底部预装的稀释液泵送至淋液板6上,淋液板6上的稀释液通过滴淋孔向下流,形成循环的稀释剂水帘,水帘与漆雾接触,将漆雾进一步吸收,并回到回收箱底部;在滴淋吸收区完成漆雾回收后,残留漆雾经过竖向挡板6-2的通气孔进入二次回收区,漆雾经过通气孔再次撞击箱体内壁,进一步使得残留漆雾被截留下来,其余气体经过出风口5向外排出,出风口5可通过管道连接至喷漆空间,形成漆雾的循环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箱体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淋液板的下方设有斜挡板,漆雾进入回收箱内先与斜挡板接触,大部分漆雾液滴撞击在斜挡板上聚集沉积下来,同时利用循环泵将稀释液输送至斜挡板上方的淋液板上,经过淋液板上的滴淋孔形成水帘对漆雾进行循环滴淋吸收,大大提高了漆雾回收效果,减少了漆雾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在漆雾循环回收系统中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位于上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淋液板(6),所述的淋液板(6)的下方设有斜挡板(4),所述的斜挡板(4)至少下沿与箱体(1)内壁之间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设有一段进风管(3),所述的进风管(3)的上端伸出箱体(1)形成进风口(3-1),所述的进风管(3)的下端穿过淋液板(6)正对斜挡板(4),所述的箱体(1)上背对斜挡板(4)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5),所述的淋液板(6)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4)下沿的位置处设有滴淋孔,所述的箱体(1)的下部储液腔与淋液板(6)的布液腔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箱体(1)下部储液腔内的漆雾稀释剂循环泵送至淋液板(6)的布液腔内的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挡板(4)的四周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均留有漆雾流通间隙,所述的淋液板(6)上至少在正对斜挡板(4)四周的位置处均设有滴淋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管(3)与淋液板(6)之间还设有位于斜挡板(4)下沿一侧的侧隙(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液板(6)上局部或全部设有均匀排列的滴淋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挡板(4)的上沿还设有向上弯折的折边(4-1),所述的斜挡板(4)通过位于下部的支架(4-2)安装于箱体(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液板(6)的一侧下方还设有背对斜挡板(4)的竖向挡板(6-2),所述的竖向挡板(6-2)的下端位于箱体(1)下部的储液腔最底液面以下,将箱体(1)上部空间分为滴淋吸收区和二次回收区,所述的竖向挡板(6-2)上设于与箱体(1)侧壁上的出风口(5)相互错开的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设于箱体(1)的外部,在箱体(1)的下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箱体(1)下部储液腔和循环泵进液口的抽液口(7),在箱体(1)的上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淋液板(6)的布液腔和循环泵出液口的回液口(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包括上箱体(1-1)和设于上箱体(1-1)下方的下锥体(1-2),所述的下锥体(1-2)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排液阀的排液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和/或侧壁上还设有观察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下部还设有支腿(12)。
CN202020827288.0U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Active CN212596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7288.0U CN212596641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7288.0U CN212596641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6641U true CN21259664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7288.0U Active CN212596641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6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9183B (zh) 一种水旋式喷漆室
CN213699293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车间用除尘装置
CN212596641U (zh) 一种滴淋吸收式漆雾循环回收箱
CN217312606U (zh) 一种高效脱硫吸收单桶气旋喷淋塔
CN215027190U (zh) 一种多级废气洗涤塔
CN212791492U (zh) 一种水性钢结构防腐涂料喷涂辅助机构
CN201189503Y (zh) 一种喷漆室
CN204251751U (zh) 一种铬雾塔喷淋装置
CN204486114U (zh) 高效雾化捕捉喷漆室
CN213556134U (zh) 一种面粉加工厂用防爆装置
CN212523451U (zh) 一种三面水濂式喷涂柜
CN219399425U (zh)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脉冲除尘器控制系统
CN211756300U (zh) 一种新型水帘柜
CN217613790U (zh) 一种气旋式混动喷淋塔
CN216395868U (zh) 一种安全节能高氯酸通风柜
CN220817844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油烟收集罩
CN220460249U (zh) 一种工程拆迁拆除作业雾化降尘装置
CN204429019U (zh) 双重雾化漆雾捕捉结构
CN204583568U (zh) 具有双重雾化漆雾捕捉结构的喷漆房
CN214829137U (zh) 一种脱硫废液干燥设备
CN215901179U (zh) 一种雾淋室雾化箱
CN220287922U (zh) 一种金属制品制造用冷却装置
CN215027482U (zh) 一种用于大尺度污泥曝气池的臭气吸收装置
CN213630919U (zh) 一种铁矿石生产线余热锅炉
CN220257550U (zh) 一种气体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