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1887U -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1887U
CN212591887U CN202020751411.5U CN202020751411U CN212591887U CN 212591887 U CN212591887 U CN 212591887U CN 202020751411 U CN202020751411 U CN 202020751411U CN 212591887 U CN212591887 U CN 212591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outlet
dust
inner shell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14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演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14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1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1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1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主机部;主机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风机和过滤组件,风机设置于内壳体中,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外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内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端和过滤组件卡接,内壳体的第二端设有通风口,第一出风口通过通风口和过滤组件连通;内壳体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电源组件和接线插销,电源组件设置于外壳体内,和风机连接;接线插销和电源组件连接,接线插销从外壳体的侧表面伸出;尘杯部和吸尘管,尘杯部包括杯口端和杯底端,杯口端和主机部可拆卸地连接,杯底端套设在吸尘管外,吸尘管和尘杯部连通。该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卸和倾倒脏物。

Description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吸尘器大多是将尘杯设置在把手的下方,而后用吸尘管将脏物吸入。尘杯、把手和电源等结构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收纳。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结构小巧紧凑、不占用空间的吸尘器产品,以便于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使得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卸和倾倒脏物。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如下: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
主机部;所述主机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风机和过滤组件,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过滤组件卡接,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内壳体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
电源组件和接线插销,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和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接线插销和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接线插销从所述外壳体的侧表面伸出;
尘杯部和吸尘管,所述尘杯部包括杯口端和杯底端,所述尘杯部的杯口端和所述主机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尘杯部的杯底端套设在所述吸尘管外,所述吸尘管和所述尘杯部连通。
使用时接线插销和外部的电源连接对设备通电,风机的作用下脏空气从吸尘管吸入,经过滤组件过滤后,脏物留在尘杯部内,干净的空气穿过通风口进入主机部内后,穿过内壳体从外壳体上的第一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通过内壳体可以方便地将电源组件和风机收纳,电源组件占据很少的空间、布线合理;利用内壳体和过滤组件的连通结构可形成利于空气导通的风道,且还能够对各个组件进行散热;内壳体还可用于和外壳体固定;该连接结构既便于提握,又简单紧凑、不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且拆卸方便,很容易地将脏物倾倒出,尘杯中不留死角,便于清洁。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电源组件占据较少的空间且布线合理。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体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第一端的侧表面上拼接成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并排设置,且沿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并排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分别卡接。过滤网可避免异物从第一出风口进入内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主机部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呈U形,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U形的两个末端分别和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把手可使提握方便。
优选地,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接线插销分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把手内。开关组件设置在把手内不占用空间,且在提握时容易操控。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圈、支架、过滤罩体和过滤芯;所述过滤罩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侧表面处,所述过滤芯固定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呈柱状,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第二端分别卡接;所述固定圈设置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过滤组件结构简单,和内壳体组装方便,便于更换。
优选地,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呈阶梯状,所述固定圈嵌入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从侧沿向内凸起的凸缘,所述支架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与所述凸缘匹配的缺口,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缺口。
优选地,所述尘杯部和所述内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尘杯部的的杯口端和所述外壳体抵靠;所述尘杯部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得脏物在尘杯部内被收集后不容易飞出。
优选地,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为开口,与所述吸尘管连通,和所述尘杯部的杯底端卡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过滤组件,且其侧表面上设有开孔,所述进风管通过所述开孔和所述尘杯部连通。这样的结构减少零部件的个数,使得脏物从吸尘管进入进风管内,并从开孔进入尘杯部内,且进风管的两端和过滤组件和尘杯部分别抵靠,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连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结构的主机部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另一角度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包括:
参照图1和图3所示,主机部100;所述主机部100包括外壳体101、内壳体、风机120和过滤组件130,所述风机120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1内,所述外壳体10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02,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过滤组件130卡接,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设有通风口144,所述第一出风口102通过所述通风口144和所述过滤组件130连通;所述内壳体由第一半壳体141和第二半壳体142拼接而成;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电源组件103和接线插销105,所述电源组件103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1内,和所述风机120连接;所述接线插销105和所述电源组件103连接,所述接线插销105从所述外壳体101的侧表面伸出;
尘杯部200和吸尘管300,所述尘杯部200包括杯口端和杯底端,所述尘杯部200的杯口端和所述主机部10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尘杯部200的杯底端套设在所述吸尘管300外,所述吸尘管300和所述尘杯部200连通。
所述电源组件103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电源组件103和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电源组件103占据较少的空间且布线合理。
所述通风口144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体141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半壳体141和第二半壳体142的第一端的侧表面上拼接成第二出风口146;所述第二出风口146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相对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出风口146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并排设置,且沿所述第二出风口146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并排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146与第一出风口102重合。
所述第二出风口146处设有过滤网147,所述过滤网147和所述第一半壳体141和第二半壳体142分别卡接。过滤网147可避免异物从第一出风口102进入内壳体中。
所述主机部100还包括把手110,所述把手110呈U形,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U形的两个末端分别和所述外壳体101连接。所述把手110可使提握方便。
还包括开关组件104,所述开关组件104和所述电源组件103连接,所述开关组件104和所述接线插销105分设于所述外壳体101的两侧;所述开关组件104设置于所述把手110内。开关组件104设置在把手110内不占用空间,且在提握时容易操控。
参照图4所示,所述过滤组件130包括固定圈131、支架132、过滤罩体和过滤芯;所述过滤罩体设置于所述支架132的侧表面,所述过滤芯固定于所述支架132内,所述支架132呈柱状,所述支架132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132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半壳体141和第二半壳体142的第二端分别卡接;所述固定圈131设置于所述支架132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过滤组件130结构简单,和内壳体组装方便,便于更换。
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呈阶梯状,所述固定圈131嵌入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从侧沿向内凸起的凸缘143,所述支架132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与所述凸缘143匹配的缺口133,所述凸缘143卡接于所述缺口133。
所述尘杯部200和所述内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尘杯部200的所述杯口端和所述外壳体101抵靠;所述尘杯部200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145。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得脏物在尘杯部200内被收集后不容易飞出。
还包括进风管210,所述进风管210的一端为开口,与所述吸尘管300连通,和所述尘杯部200的杯底端卡接;所述进风管210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过滤组件130,且其侧表面上设有开孔211,所述进风管210通过所述开孔211和所述尘杯部200连通。这样的结构减少零部件的个数,使得脏物从吸尘管300进入进风管210内,并从开孔211进入尘杯部200内,且进风管210的两端和过滤组件130和尘杯部200分别抵靠,连接稳固。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体101和所述第一半壳体、第二半壳体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螺钉11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01的端部还设有外盖111,所述外盖111可遮挡螺钉的安装孔。
使用时接线插销105和外部的电源连接对设备通电,风机120的作用下脏空气从吸尘管300吸入,经过滤组件130过滤后,脏物留在尘杯部200内,干净的空气穿过通风口144进入主机部内后,穿过内壳体从外壳体101上的第一出风口102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通过内壳体可以方便地将将电源组件和风机收纳,电源组件占据很少的空间、布线合理;利用内壳体和过滤组件的连通结构可形成利于空气导通的风道,且还能够对各个组件进行散热;内壳体还可用于和外壳体固定;该连接结构既便于提握,又简单紧凑、不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且拆卸方便,很容易地将脏物倾倒出,尘杯中不留死角,便于清洁。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部;所述主机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风机和过滤组件,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和所述过滤组件卡接,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内壳体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
电源组件和接线插销,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和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接线插销和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接线插销从所述外壳体的侧表面伸出;
尘杯部和吸尘管,所述尘杯部包括杯口端和杯底端,所述杯口端和所述主机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杯底端套设在所述吸尘管外,所述吸尘管和所述尘杯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体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第一端的侧表面上拼接成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并排设置,且沿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并排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分别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部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呈U形,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U形的两个末端分别和所述外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接线插销分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把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圈、支架、过滤罩体和过滤芯;所述过滤罩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侧表面处,所述过滤芯固定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呈柱状,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第二端分别卡接;所述固定圈设置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内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呈阶梯状,所述固定圈嵌入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所述内壳体的所述第二端上设有从侧沿向内凸起的凸缘,所述支架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与所述凸缘匹配的缺口,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部和所述内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尘杯部的杯口端和所述外壳体抵靠;所述尘杯部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为开口,与所述吸尘管连通,和所述尘杯部的杯底端卡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过滤组件,且其侧表面上设有开孔,所述进风管通过所述开孔和所述尘杯部连通。
CN202020751411.5U 2020-05-08 2020-05-08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591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1411.5U CN212591887U (zh) 2020-05-08 2020-05-08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1411.5U CN212591887U (zh) 2020-05-08 2020-05-08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1887U true CN21259188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1411.5U Active CN212591887U (zh) 2020-05-08 2020-05-08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1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91887U (zh) 外接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CN215959668U (zh) 一种风道水箱组合结构、便携式清洁装置和表面清洁设备
CN110652249A (zh) 吸尘器
CN211324694U (zh) 吸尘器
CN113440048A (zh) 便携式吸尘器及吸尘系统
CN212879121U (zh) 内置电源式吸尘器的连接结构
CN215539260U (zh) 管道空气过滤器
CN219720564U (zh) 吸吹一体吸尘器
CN214180284U (zh) 吸尘器
JP5616843B2 (ja) 換気装置
CN214516573U (zh) 一种便携式配电柜清洁装置
CN111336636A (zh) 一种具有新风系统强制通风防爆隔音房
CN219460046U (zh) 宠物吸吹一体机
JPH0642730Y2 (ja) 空気清浄用フィルター部構造
CN212818648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16223624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空气净化一体机
CN21433648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变压器
CN215728018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
CN215305472U (zh) 吸尘器
CN21109374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9934208U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9089141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
CN217447560U (zh) 一种抽吸清洁器
CN21243845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吸尘一体机
CN211093747U (zh) 清洁器具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11 one of longhui Road, Malone village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No. 4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one of longhui Road, Malone village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No. 4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