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8579U -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 Google Patents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8579U
CN212588579U CN202021837714.5U CN202021837714U CN212588579U CN 212588579 U CN212588579 U CN 212588579U CN 202021837714 U CN202021837714 U CN 202021837714U CN 212588579 U CN212588579 U CN 212588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onnecting panel
bread board
insert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77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婷婷
王广宁
胡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8377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8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8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8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属于面包板电路搭接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面包板与直插式和贴片式集成块同时连接存在布线难度大的问题。包括在直插式连接面板上设置直插导通单元,对应的背表面设置主浅槽;在贴片式连接面板上设置贴片导通单元,对应的背表面设置辅浅槽;每对主浅槽与辅浅槽内设置一个铜条,主浅槽和辅浅槽的槽底设置弹性铜片与铜条连接;直插式连接面板与贴片式连接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铜条夹紧在其间;直插式连接面板和贴片式连接面板前侧表面的靠近下边缘对应设置一对插槽,每个插槽与一个支撑面板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电路的搭接。

Description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属于面包板电路搭接领域。
背景技术
面包板是实验室中用于搭接电路的重要工具,在进行电路实验时,可以根据电路连接要求,在相应插孔内插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以及导线等使其与孔内弹性接触簧片接触,由此连接成所需的实验电路。
现有面包板通常为单面插孔,使实验电路中元器件引脚及导线的插接在面包板的同侧区域内完成。这对于组件比较多的电路,存在布线难度大等问题。同时,由于连接在面包板上的集成块包括直插式和贴片式,直插式集成块通过管脚可直接插接在面包板上,而贴片式集成块则需要通过导线进行转接连接;将直插式与贴片式集成块与面包板同时连接,则更进一步增加了布线难度。二者的混接由于会造成布线交错,不仅易发生接线失误,还可能造成电路连接状态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面包板与直插式和贴片式集成块同时连接存在布线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包括面包板单元,所述面包板单元包括直插式连接面板100、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铜条300和支撑面板400,
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直插导通单元,每个直插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引脚插孔;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直插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主浅槽;所述主浅槽与引脚插孔连通;
所述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贴片导通单元,每个贴片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导线插孔;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贴片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辅浅槽;所述辅浅槽与导线插孔连通;
每个主浅槽与对应的辅浅槽内设置一个铜条300,每个主浅槽和辅浅槽的槽底设置弹性铜片与铜条300连接;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与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铜条300夹紧在其间;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前侧表面的靠近下边缘对应设置一对插槽,每个插槽与一个支撑面板400插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中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外凸插件410,另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与外凸插件410形状对应的内凹插孔420;
多个面包板单元通过相邻支撑面板400的外凸插件410与内凹插孔420配合拼接,横向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多个面包板单元纵向连接在一起,使所有的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处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一侧壁上设置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设置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嵌固在另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前侧表面的两侧设置一对滑槽130,其中一个滑槽130上配置滑动连接块14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相靠近的一对滑槽130通过对应的滑动连接块140实现纵向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纵向连接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防护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在直插式连接面板100或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边框上,对应于每一对相对应的直插导通单元和贴片导通单元设置一个标识件500。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在每个直插导通单元与贴片导通单元之间连接一个采样电阻,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面包板的基础上,将提供单面插接点的面包板结构改造为两个表面均提供插孔,以供电路元件插接,实现电路的搭接。它通过支撑面板的辅助设计,使面包板可竖立于实验台面上,实现两面插孔的同时使用;支撑面板同时可用于放置电路组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使直插式集成块和贴片式集成块分类别连接于面包板的两侧,即对应连接在直插式连接面板上和贴片式连接面板上,减少面包板同侧出现的电子元件数量,从而有利于更有条理的进行布线,使搭接电路的状态更稳定,减小导线连接失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个面包板单元横向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3是两个面包板单元纵向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4是两个面包板单元纵向连接在一起的另一种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通过滑动连接块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包括面包板单元,所述面包板单元包括直插式连接面板100、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铜条300和支撑面板400,
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直插导通单元,每个直插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引脚插孔;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直插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主浅槽;所述主浅槽与引脚插孔连通;
所述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贴片导通单元,每个贴片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导线插孔;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贴片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辅浅槽;所述辅浅槽与导线插孔连通;
每个主浅槽与对应的辅浅槽内设置一个铜条300,每个主浅槽和辅浅槽的槽底设置弹性铜片与铜条300连接;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与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铜条300夹紧在其间;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前侧表面的靠近下边缘对应设置一对插槽,每个插槽与一个支撑面板400插接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面包板单元的两侧表面插孔可同时使用,采用支撑面板400连接于两侧,一方面可以支撑两块面板站立;另一方面可用于放置搭接电路的元件;有利于电路元件的有序摆放,使接线更清晰,不易出错。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引脚插孔与导线插孔的设计可参照现有面包板的插孔排布形式进行设计。将相互电连接的插孔分散于面包板的两侧以后,可使连线方式更清楚可见,并为电路元件提供更充分的放置空间。
关于插孔的间隔距离,可参照电子元器件引脚距离通用标准进行设计。例如可使相邻插孔的中心距离为2.54mm。而相邻导通单元之间的距离可适当加大,例如大于2.54mm,并小于12mm。
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外凸插件410,另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与外凸插件410形状对应的内凹插孔420;
多个面包板单元通过相邻支撑面板400的外凸插件410与内凹插孔420配合拼接,横向连接在一起。
为了适应不同规模电路搭接的需要,当一个面包板单元无法满足当前使用需求时,可将多个面包板单元进行拼接。本实施例连接了一种面包板单元横向连接的形式。结合图2所示,面包板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电源的连接,然后再进行电路元件的搭接。横向连接的面包板单元将空间进行了分隔,可相应的在不同分区内进行电路不同模块的搭接。
每个支撑面板400与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连接形式,也可以是在支撑面板400的相应侧面设置外凸插件410,然后对应的在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上设置内凹插孔420,实现连接。所述支撑面板400与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分别以直角的方式实现连接。
再进一步,结合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多个面包板单元纵向连接在一起,使所有的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处于同一平面内。
在面包板单元横向连接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纵向连接,以扩大使用规模。纵向连接的连接件可设置在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上,也可设置在贴片式连接面板200上。
作为示例,结合图3所示,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一侧壁上设置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设置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嵌固在另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之间。
本实施例中,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的斜边可呈向下方向的倾斜,当嵌入到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内以后,沿连接方向受力时不易脱出。具体使用中,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与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也可以对应设置在贴片式连接面板200上,功能相同。
作为示例,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前侧表面的两侧设置一对滑槽130,其中一个滑槽130上配置滑动连接块14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相靠近的一对滑槽130通过对应的滑动连接块140实现纵向连接。
本实施例连接了另一种实现纵向连接的形式,通过外设的滑动连接块140将两块面板连接在一起。当面包板上已连接电路元器件时,采用本连接方式可减小对面包板造成振动,防止影响电路的稳定。滑槽130和滑动连接块140同样也可以设置在贴片式连接面板200上,功能相同。
再进一步,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纵向连接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防护层。设置防护层可防止两块面板太靠近时因为相互摩擦损坏面板,同时具有对外力的减震作用。
再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直插式连接面板100或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边框上,对应于每一对相对应的直插导通单元和贴片导通单元设置一个标识件500。
设置标识件500的作用是有效标识面包板两侧对应的行或列,防止元件插错位置。标识件500可以是数字标记,也可以采用形状标记。
再进一步,本实施方式在每个直插导通单元与贴片导通单元之间连接一个采样电阻,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根据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可以判断导通单元之间电路是否真正接通。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它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8)

1.一种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包板单元,所述面包板单元包括直插式连接面板(100)、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铜条(300)和支撑面板(400),
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直插导通单元,每个直插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引脚插孔;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直插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主浅槽;所述主浅槽与引脚插孔连通;
所述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前侧表面上排布多个贴片导通单元,每个贴片导通单元内对应设置预设数目的导线插孔;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背表面对应于每个贴片导通单元的位置分别设置辅浅槽;所述辅浅槽与导线插孔连通;
每个主浅槽与对应的辅浅槽内设置一个铜条(300),每个主浅槽和辅浅槽的槽底设置弹性铜片与铜条(300)连接;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与贴片式连接面板(2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铜条(300)夹紧在其间;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和贴片式连接面板(200)前侧表面的靠近下边缘对应设置一对插槽,每个插槽与一个支撑面板(400)插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外凸插件(410),另一个支撑面板(400)的外侧壁表面设置与外凸插件(410)形状对应的内凹插孔(420);
多个面包板单元通过相邻支撑面板(400)的外凸插件(410)与内凹插孔(420)配合拼接,横向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多个面包板单元纵向连接在一起,使所有的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处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一侧壁上设置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设置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平行四边形连接块(110)嵌固在另一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约束块(1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插式连接面板(100)前侧表面的两侧设置一对滑槽(130),其中一个滑槽(130)上配置滑动连接块(140);相邻的两块直插式连接面板(100)中,相靠近的一对滑槽(130)通过对应的滑动连接块(140)实现纵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
直插式连接面板(100)纵向连接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防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
在直插式连接面板(100)或贴片式连接面板(200)的边框上,对应于每一对相对应的直插导通单元和贴片导通单元设置一个标识件(5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直插导通单元与贴片导通单元之间连接一个采样电阻,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
CN202021837714.5U 2020-08-28 2020-08-28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Active CN212588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7714.5U CN21258857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7714.5U CN21258857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8579U true CN212588579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1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7714.5U Active CN21258857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8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8673B2 (en) Terminal strip
CN101567511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UA86965C2 (ru) Разъем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печатных плат и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при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модуль
CN101369693B (zh) 电连接器
CN101320868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1964469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排布
CN104836044A (zh) Usb连接器及设有该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106410473A (zh)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102984881B (zh) 电路板连接结构
TW384557B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set of opposite connectors
CN200941435Y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3710197A (en) Power interlock for electronic circuit cards
CN212588579U (zh) 可双面电路搭接的面包板
CN101826667A (zh) 双插接面的插座
US3260982A (en) Flat cable strain relief
CN102630137A (zh) 单板、背板和通信设备
CN203225366U (zh) 电连接器
CN205790554U (zh) 连接器
CN210868301U (zh) 一种积木式电路板
CN2800514Y (zh) 堆叠式电子卡连接器
CN205921122U (zh)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210016699U (zh) 一种拼接电路板
CN20420510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098408B (zh) 卡缘连接器、电子卡模块、及电子卡组件
ATE88606T1 (de) Anordnung fuer hauptvertei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