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8489U - 降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降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8489U
CN212588489U CN202021733428.4U CN202021733428U CN212588489U CN 212588489 U CN212588489 U CN 212588489U CN 202021733428 U CN202021733428 U CN 202021733428U CN 212588489 U CN212588489 U CN 212588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avity
ear
noise reducing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34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小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34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8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8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8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降噪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腔,所述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入耳部;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靠近所述入耳部;喇叭,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贴合在所述麦克风背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所述喇叭的出声方向朝向所述麦克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与所述麦克风、所述喇叭电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耳机,解决了现有降噪耳机降噪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降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备品,借助耳机可以在室外环境中方便的听音乐。由于室外环境比较嘈杂,为了降低噪声的不利影响,提高用户的视听享受,出现了降噪耳机。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一般分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
目前,常规的降噪耳机通常使用耳机塑胶外壳设计的腔体来配合主芯片的方案来达到降噪效果,将麦克风和喇叭声学器件单独设计放在耳机外壳内。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现有降噪耳机,其降噪效果仍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耳机,旨在解决现有降噪耳机降噪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降噪耳机,所述降噪耳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腔,所述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入耳部;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靠近所述入耳部;
喇叭,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贴合在所述麦克风背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所述喇叭的出声方向朝向所述麦克风;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与所述麦克风、所述喇叭电连接;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外壳。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入耳部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内腔,所述麦克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包括: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支撑环内;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环相连,且向垂直于所述支撑环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在所述支撑环的轴向方向上夹紧所述麦克风。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相连,所述外壳或入耳部开设有卡口,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口卡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还包括绝缘片,所述喇叭、所述绝缘片、所述麦克风依次顺序贴合。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喇叭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泄气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入耳部开设有调音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耳机还包括调音膜,所述调音膜覆盖在所述调音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入耳部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喇叭的出声方向相对,所述出音孔设置有钢网。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网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绢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靠近入耳部一侧的外壳腔体中设置麦克风,可以准确的捕获佩戴者听到的噪音,并将噪音信号传送至电路板进行处理,生成与噪音信号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反向噪音信号,将反向噪音信号与音频信号混合后,传送至喇叭而发声,使得反向噪音信号、噪音信号、音频信号同步到达佩戴者的耳中,而反向噪音信号、噪音信号相互抵消,从而过滤掉噪音,佩戴者听到清楚的音频信号,提高佩戴者的视听享受。而且,通过设置的连接座能够方便的将麦克风、喇叭固定在外壳内,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降噪耳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外壳 2 入耳部
3 麦克风 4 喇叭
5 连接座 51 支撑环
52 限位部 6 绝缘片
7 泄气孔 8 调音孔
9 调音膜 53 卡接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包括:
外壳1,外壳1具有空腔,外壳1的一侧形成有入耳部2;
麦克风3,麦克风3设置在空腔中,且靠近入耳部2;
喇叭4,喇叭4设置在空腔中,且贴合在麦克风3背离入耳部2的一侧,喇叭4的出声方向朝向麦克风3;
电路板(图未示),电路板设置在空腔中,且与麦克风3、喇叭4电连接;
连接座5,连接座5连接麦克风3与外壳1。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靠近入耳部2一侧的外壳1腔体中设置麦克风3,可以准确的捕获佩戴者听到的噪音,并将噪音信号传送至电路板进行处理,生成与噪音信号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反向噪音信号,将反向噪音信号与音频信号混合后,传送至喇叭4而发声,使得反向噪音信号、噪音信号、音频信号同步到达佩戴者的耳中,而反向噪音信号、噪音信号相互抵消,从而过滤掉噪音,佩戴者听到清楚的音频信号,提高佩戴者的视听享受。而且,通过设置的连接座5能够方便的将麦克风3、喇叭4固定在外壳1内,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外壳1可以采用塑胶外壳,能够提高反向噪音信号在外壳1的传播速度,使得反向噪音信号能够不晚于噪音信号到达佩戴者的耳中,外壳1具有一空腔,用于容纳麦克风3、喇叭4以及电路板等,外壳1的一侧开口、另一侧形成有入耳部2,入耳部2设置有出音孔与外壳1的空腔连通,有利于声音的传播;麦克风3、喇叭4可以封装成一个整体模组后安装在外壳1的空腔内,可以方便耳机的装配,麦克风3、喇叭4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贴合在一起,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择优选择;电路板可以采用PCBA(印刷电路板),PCBA内置有微控制芯片,用于产生与噪音信号对应的反向噪音信号,并进行传送;连接座5与外壳1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座5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空腔中,也可以设置在入耳部2的内部,当连接座5设置在入耳部2的内部时,入耳部2具有安装连接座5的内腔,入耳部2的内腔与外壳1的空腔连通,方便声音信号的传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入耳部2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内腔,麦克风3、连接座5设置在内腔中。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将麦克风3设置在入耳部2的内腔中,可以更加准确的采集佩戴者附近的环境噪音信号,从而生成对应的反向噪音信号,进而将噪音信号与反向噪音信号进行抵消,降低环境噪音信号对音频信号的干扰。
进一步的,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座5包括:
支撑环51,支撑环51与外壳1连接,麦克风3设置在支撑环51内;
限位部52,限位部52与支撑环51相连,且向垂直于支撑环51轴向的方向延伸,限位部52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部52在支撑环51的轴向方向上夹紧麦克风3。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环51设置在外壳1的空腔中,也可以设置在入耳部2的内腔中,优选的,支撑环51设置在入耳部2的内腔中,支撑环51具有内壁以及侧面,在支撑环51的内壁上设置了限位部52,限位部52设置在支撑环51背离喇叭4的一侧,且向垂直于支撑环51轴向的方向延伸,限位部52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部52沿支撑环51的内壁间隔设置,而且,两个限位部52在支撑环51的轴向方向上具有预设间隔,预设间隔根据麦克风3的型号参数进行确定,可以理解的是,麦克风3设置在预设间隔内,从而被两个限位部52夹紧,也就是说,麦克风3面向喇叭4的一侧与其中一个限位部52抵接,麦克风3背离喇叭4的一侧与另一个限位部52抵接,从而实现麦克风3的固定。当限位部52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时候,只要保证麦克风3背离喇叭4的一侧、麦克风3面向喇叭4的一侧分别有限位部52抵接即可,对是否均匀分布在麦克风3的两侧不做具体要求。但是,为了提高固定的效果,优选的,限位部52均匀分布在麦克风3的两侧。
进一步的,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座5还包括卡接部53,卡接部53的一端与支撑环51相连,外壳1或入耳部2开设有卡口,卡接部53的另一端与卡口卡接。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卡接部53设置在支撑环51背离喇叭4的侧面,并向远离喇叭4的方向延伸,卡接部53远离喇叭4的一端设置有卡头,卡头向外壳1的内壁或入耳部2的内壁方向延伸,同时在外壳1或入耳部2的内壁开设卡口,卡头卡入卡口中,实现连接座5与外壳1或入耳部2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降噪耳机还包括绝缘片6,喇叭4、绝缘片6、麦克风3依次顺序贴合。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喇叭4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而麦克风3一般也包括电路板,如果直接将麦克风3与喇叭4进行贴合连接,可能会造成电路板的短路,影响麦克风3的正产使用,通过设置绝缘片6,相当于在喇叭4与麦克风3之间形成一绝缘层,避免因电路板短路而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喇叭4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泄气孔7。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喇叭4在发生的时候,会产生振动,通过泄气孔7,可以方便喇叭4产生的气流与外界进行对流。
进一步的,参照图2、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入耳部2开设有调音孔8,降噪耳机还包括调音膜9,调音膜9覆盖在调音孔8。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音孔8以及调音膜9,可以对入耳部2内腔的气流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入耳部2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与喇叭4的出声方向相对,出音孔设置有钢网,钢网背向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绢布。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设置了钢网、绢布,能够有效避免麦克风3沾染灰尘,使其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耳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腔,所述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入耳部;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靠近所述入耳部;
喇叭,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贴合在所述麦克风背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所述喇叭的出声方向朝向所述麦克风;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与所述麦克风、所述喇叭电连接;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内腔,所述麦克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支撑环内;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环相连,且向垂直于所述支撑环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在所述支撑环的轴向方向上夹紧所述麦克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相连,所述外壳或入耳部开设有卡口,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口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耳机还包括绝缘片,所述喇叭、所述绝缘片、所述麦克风依次顺序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泄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开设有调音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耳机还包括调音膜,所述调音膜覆盖在所述调音孔。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喇叭的出声方向相对,所述出音孔设置有钢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绢布。
CN202021733428.4U 2020-08-18 2020-08-18 降噪耳机 Active CN212588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428.4U CN212588489U (zh) 2020-08-18 2020-08-18 降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428.4U CN212588489U (zh) 2020-08-18 2020-08-18 降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8489U true CN212588489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3428.4U Active CN212588489U (zh) 2020-08-18 2020-08-18 降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8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1710B1 (ko) 멀티-드라이버 이어버드
US6681022B1 (en) Two-way communication earpiece
US8660289B2 (en) Multiple receiver venting system
CN102196330B (zh) 耳机
US20070230734A1 (en) Monitor Transducer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762991B2 (en) Passive noise-cancellation of an in-ear headset module
WO1996041496A1 (en) Wearable audio system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CN111836159B (zh) 发声模组
CN206181324U (zh) 头戴式降噪耳机
WO2018076605A1 (zh) 头戴式降噪耳机
CN112188372B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2188336A (zh) 耳机麦克风
CN212588489U (zh) 降噪耳机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100542335C (zh) 微型可嵌入式拾音器阵列麦克风及其应用
WO2022135176A1 (zh) 无线降噪耳机
CN215581619U (zh) 一种声学透气防护组件及应用其的麦克风
US11523230B2 (en) Earpiece with moving coil transducer and acoustic back volume
CA1050655A (en) Microphone apparatus
TWM617940U (zh) 頭戴式耳機模組及頭戴式耳機
CN208707900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15072937U (zh) 耳机扬声器
CN217335840U (zh) 一种耳机
CN216649909U (zh) 音响和电子设备
CN215187331U (zh) 调音组件及音频输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