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4924U -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4924U
CN212584924U CN202021445501.8U CN202021445501U CN212584924U CN 212584924 U CN212584924 U CN 212584924U CN 202021445501 U CN202021445501 U CN 202021445501U CN 212584924 U CN212584924 U CN 212584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ipe
wa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55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学良
庞金利
王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455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4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4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4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密封组件、动力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框架内壁焊接有吸热水管,框架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水箱一侧外壁焊接有蒸汽管,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抱箍和凸台,凸台焊接于蒸汽管一侧外壁,凸台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塞圈,抱箍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于凸台一侧外壁,抱箍内壁固定连接有垫圈。通过设置框架、第一水箱和吸热水管,其中框架固定于锅炉外壁,通过吸热水管内部冷却水吸取锅炉热量,进而达到降温,能够提高吸热效率,同时密封组件中的塞圈和垫圈,既能够确保蒸汽不会外溢,又能够防止冷却水外流。

Description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从传热角度分析,低温时电厂锅炉运行的效率应该是较高的,针对电厂使用的锅炉实现供水降温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课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冷却供水不能重复利用,进而导致大量浪费,且在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地区,如果没有相应的供水循环系统,发电效率将大大降低。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0350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包含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凝结水泵、发电机、凝结水箱、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所述的汽轮机与空冷凝汽器通过汽路连接,空冷凝汽器与凝结水箱通过管路连接,凝结水箱与凝结水泵连接,凝结水泵与低压加热器连接,低压加热器与除氧器连接,除氧器与给水泵连接,给水泵与高压加热器连接,高压加热器与锅炉连接,锅炉通过与汽路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驱动连接。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管路直接与锅炉相连接,管路本身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导致吸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包括框架、密封组件、动力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框架内壁焊接有吸热水管,框架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水箱一侧外壁焊接有蒸汽管,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抱箍和凸台,凸台焊接于蒸汽管一侧外壁,凸台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塞圈,抱箍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于凸台一侧外壁,抱箍内壁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管体和挂箱;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底座和立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管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一,管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直管一一侧外壁,挂箱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管体一侧外壁,挂箱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挂箱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部外壁固定于地面,立架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外壁,立架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一,弯管一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分散盒,分散盒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一侧外壁焊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二,弯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二,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直管二的数量为两个,泵的出口固定连接于直管二一侧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外壁焊接于第一水箱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与泵和电动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管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通过设置框架、第一水箱和吸热水管,其中框架固定于锅炉外壁,通过吸热水管内部冷却水吸取锅炉热量,进而达到降温,能够提高吸热效率,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第一水箱,将吸收热能之后产生的蒸汽收集送入蒸汽管,同时密封组件中的塞圈和垫圈,既能够确保蒸汽不会外溢,避免热能回收率降低,又能够防止冷却水外流,避免水资源浪费。
2.该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通过设置动力组件,其中蒸汽进入管体后对第一叶片产生推力,第一叶片带动发电机转动,能够实现蒸汽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同时挂箱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能够将产生电能储存,以便装置后续元件使用,或者供给外部电路。
3.该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通过设置散热组件,其中电动机带动第二叶片转动,产生风力,同时立架外壁设置有通槽,能够实现空气循环吹动,用以保持吹送空气始终处于低温,进一步的电动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能够实现该种装置内部的电力自给,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4.该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通过设置直管一、二和弯管一、二,与蒸汽管、第一进水管、抽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组成循环管路,能够避免管路内部水分流失,同时使得该种装置能够适应水资源缺乏地区,进一步散热管能够将高热水体分开散热,增大水体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防护套能够避免一部分散热管埋入地下后遭到土壤砂石侵蚀磨损。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的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的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的第二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吸热水管、3-第一水箱、4-蒸汽管、5-密封组件、6-动力组件、7-散热组件、8-第一进水管、9-分散盒、10-散热管、11-防护套、12-第二水箱、13-抽水管、14-泵、15-第二进水管501-抱箍、502-垫圈、503-凸台、504-塞圈、601-管体、602-挂箱、603-蓄电池、604-第一转轴、605-第一叶片、606-发电机、701-底座、702-立架、703-电动机、704-第二叶片、705-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为了改进水循环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框架1、密封组件5、动力组件6和散热组件7,所述框架1的数量为两个,框架1内壁焊接有吸热水管2,框架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3,第一水箱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水箱3一侧外壁焊接有蒸汽管4,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抱箍501和凸台503,凸台503焊接于蒸汽管4一侧外壁,凸台503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塞圈504,抱箍501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于凸台503一侧外壁,抱箍501内壁固定连接有垫圈502;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管体601和挂箱602;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底座701和立架702;通过设置框架1、第一水箱3和吸热水管2,其中框架1固定于锅炉外壁,通过吸热水管2内部冷却水吸取锅炉热量,进而达到降温,能够提高吸热效率,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第一水箱3,将吸收热能之后产生的蒸汽收集送入蒸汽管4,同时密封组件5中的塞圈504和垫圈502,既能够确保蒸汽不会外溢,避免热能回收率降低,又能够防止冷却水外流,避免水资源浪费。
为了利用蒸汽产生电能,如图1、3所示,所述蒸汽管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一,管体60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直管一一侧外壁,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管体601一侧外壁,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606,发电机606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604,第一转轴60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605,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03;通过设置动力组件6,其中蒸汽进入管体601后对第一叶片605产生推力,第一叶片605带动发电机606转动,能够实现蒸汽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同时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03,能够将产生电能储存,以便装置后续元件使用,或者供给外部电路。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701底部外壁固定于地面,立架7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底座701顶部外壁,立架7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03,电动机70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705,第二转轴70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叶片704;通过设置散热组件7,其中电动机703带动第二叶片704转动,产生风力,同时立架702外壁设置有通槽,能够实现空气循环吹动,用以保持吹送空气始终处于低温,进一步的电动机703与蓄电池603电性连接,能够实现该种装置内部的电力自给,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为了供给装置内部水体循环动力,如图1、5所示,所述管体60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一,弯管一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进水管8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分散盒9,分散盒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0,散热管10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一侧外壁焊接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二,弯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二,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14,直管二的数量为两个,泵14的出口固定连接于直管二一侧外壁,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5,第二进水管15外壁焊接于第一水箱3外壁;所述散热管10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套11;所述蓄电池603与泵14和电动机70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直管一、二和弯管一、二,与蒸汽管4、第一进水管8、抽水管13和第二进水管15组成循环管路,能够避免管路内部水分流失,同时使得该种装置能够适应水资源缺乏地区,进一步散热管10能够将高热水体分开散热,增大水体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防护套11能够避免一部分散热管10埋入地下后遭到土壤砂石侵蚀磨损。
工作原理:将框架1固定于锅炉外壁,同时安装吸热水管2和第一水箱3,之后连接各个管路与装置元件,安装工作完毕,启动装置,锅炉升温后,吸热水管2内水体受热产生蒸汽进入蒸汽管4,接着进入管体601,推动第一叶片605,带动发电机606转动,产生电能存入蓄电池603,同时供给电动机703运动,蒸汽进入第一进水管8,由分散盒9分散高热水体进入散热管10,电动机703带动第二叶片704转动进行风冷,生成冷却水进入第二水箱12,并由泵14抽送重新进入第一水箱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包括框架(1)、密封组件(5)、动力组件(6)和散热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数量为两个,框架(1)内壁焊接有吸热水管(2),框架(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3),第一水箱(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水箱(3)一侧外壁焊接有蒸汽管(4),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抱箍(501)和凸台(503),凸台(503)焊接于蒸汽管(4)一侧外壁,凸台(503)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塞圈(504),抱箍(501)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于凸台(503)一侧外壁,抱箍(501)内壁固定连接有垫圈(502);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管体(601)和挂箱(602);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底座(701)和立架(7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一,管体(60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直管一一侧外壁,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管体(601)一侧外壁,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606),发电机(606)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604),第一转轴(60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605),挂箱(6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1)底部外壁固定于地面,立架(7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底座(701)顶部外壁,立架(70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03),电动机(70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705),第二转轴(70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叶片(7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60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一,弯管一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进水管(8)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分散盒(9),分散盒(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0),散热管(10)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一侧外壁焊接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管二,弯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直管二,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14),直管二的数量为两个,泵(14)的出口固定连接于直管二一侧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二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5),第二进水管(15)外壁焊接于第一水箱(3)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603)与泵(14)和电动机(70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0)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套(11)。
CN202021445501.8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Active CN212584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501.8U CN21258492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501.8U CN21258492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4924U true CN212584924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5501.8U Active CN21258492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4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235A (zh) * 2021-06-21 2021-08-24 王欢 一种船用柴油机的组合式热交换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235A (zh) * 2021-06-21 2021-08-24 王欢 一种船用柴油机的组合式热交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4924U (zh)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供水冷却设备
CN202928120U (zh) 玻璃超导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207279990U (zh) 太阳能热水锅炉系统
CN100535544C (zh) 一种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3629423U (zh) 水泵后置的高位收水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03161694A (zh) 一种地热发电装置
CN104880104A (zh) 用于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的地下波纹管换热装置
CN103968572A (zh) 一种可兼容相变蓄热功能的紧凑型液管式真空管热水器
CN108050732A (zh) 一种地源热泵
CN107490190A (zh) 防垢型空气能热水器
CN210197760U (zh) 中深层地热水利用系统
CN209604217U (zh) 一种空压机
CN209431693U (zh) 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210862285U (zh) 光热电站辅机循环水系统的防冻装置
CN202660813U (zh) 太阳能地下蓄热与地埋耦合管换热增温装置
CN111412688A (zh) 户式空调供暖热水系统
CN107061202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发电装置
CN20807563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冷却器
CN21412089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换热机组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9085059U (zh) 一种废热余热复合源热泵
CN109506499A (zh) 双向泵式水下热交换器
CN205349497U (zh) 一种油动农用植保无人机发动机水冷系统
CN217950480U (zh) 一种采用循环工质直接蒸发冷却的orc发电系统
CN209326395U (zh) 一种供暖管道工程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5372425U (zh) 一种定排乏汽回收系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