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1879U -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1879U
CN212581879U CN202021140874.4U CN202021140874U CN212581879U CN 212581879 U CN212581879 U CN 212581879U CN 202021140874 U CN202021140874 U CN 202021140874U CN 212581879 U CN212581879 U CN 21258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aterial
tank body
filter
fixed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08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庆春
张静
高阳
李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Bishuiyu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Bishuiyu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Bishuiyu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Bishuiyu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08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1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涉及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它包含罐体、加湿箱;所述的罐体的底板上设有数个进孔,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设置有开盖,开盖上设有数个出孔,开盖右侧的上侧固定有把手;所述的开盖右侧的下侧嵌设有一号永磁体,一号永磁体的南极与二号永磁体的北极上下贴合设置,二号永磁体固定于罐体内;所述的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号滤料、二号滤料、三号滤料、四号滤料;通过喷淋可以补充滤料和微生物的水分,保证了微生物的水分,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可以对污染气体进行加湿处理,方便其附着于滤料上后与微生物产生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背景技术
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与系统内的有效微生物群的数量和活性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微生物的有效数量和活性是决定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的曝气池内,污染气体的流量和浓度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缓慢,不能维持污水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数量,不能补充生化池所需的优势菌种,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效率,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通过喷淋可以补充滤料和微生物的水分,保证了微生物的水分,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可以对污染气体进行加湿处理,方便其附着于滤料上后与微生物产生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加湿箱;所述的罐体的底板上设有数个进孔,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设置有开盖,开盖上设有数个出孔,开盖右侧的上侧固定有把手;所述的开盖右侧的下侧嵌设有一号永磁体,一号永磁体的南极与二号永磁体的北极上下贴合设置,二号永磁体固定于罐体内;所述的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号滤料、二号滤料、三号滤料、四号滤料,一号滤料、二号滤料、三号滤料、四号滤料均通过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架设于罐体内,一号滤板和二号滤板均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一号滤料、二号滤料、三号滤料、四号滤料的外侧均裹设有营养膜;所述的二号滤板的上侧设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一端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其另一端穿过罐体后,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喷淋管上串联有数个喷淋头;所述的罐体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设于四号滤料的上侧;所述的罐体的右侧固定有加湿箱,加湿箱的底部设有数个雾化片,雾化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加湿箱底部的右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尾端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加湿箱的右侧设有出雾口,出雾口的左侧设有一号风扇,一号风扇的出风面设于右侧,一号风扇固定于加湿箱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加湿箱的右侧连接有加湿管,加湿管的一端与出雾口连接,另一端与罐体的进雾口连接,进雾口的左侧设有二号风扇,二号风扇的出风面设于左侧,二号风扇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滤料为产硫酸杆菌无机滤料,二号滤料为亚硝化单胞菌无机滤料,三号滤料为硝化杆菌无机滤料,四号滤料为芽孢杆菌无机滤料,过滤层为双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改性活性炭混合而成的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的顶部插设有空气检测计,空气检测计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内的顶部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管上串联有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箱的前侧设有可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的顶部固定有数个吊装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通过喷淋可以补充滤料和微生物的水分,保证了微生物的水分,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可以对污染气体进行加湿处理,方便其附着于滤料上后与微生物产生反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湿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罐体1、进孔1-1、二号永磁体1-2、进雾口1-3、开盖2、出孔2-1、把手2-2、一号永磁体2-3、一号滤料3、一号滤板3-1、二号滤板3-2、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营养膜7、喷淋管8、喷淋头8-1、过滤层9、加湿箱10、进水管10-1、出雾口10-2、可视窗10-3、雾化片11、一号风扇12、加湿管13、二号风扇14、空气检测计15、负离子发生器16、气体流量计17、吊装钩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罐体1、加湿箱10,罐体1为不锈钢304材质;所述的罐体1的底板上一体成型有数个进孔1-1,方便污染体进入罐体1,罐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设置有开盖2,方便查看罐体1内部,开盖2上一体成型有数个出孔2-1,方便污染体流出罐体1,开盖2右侧的上侧焊接固定有把手2-2,方便打开开盖2;所述的开盖2右侧的下侧胶粘固定且嵌设有一号永磁体2-3,一号永磁体2-3的南极与二号永磁体1-2的北极上下贴合设置,二号永磁体1-2胶粘固定于罐体1内;所述的罐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均通过一号滤板3-1和二号滤板3-2架设于罐体1内,一号滤板3-1和二号滤板3-2均焊接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的外侧均裹设有营养膜7,保证微生物的水分和营养不流失;所述的二号滤板3-2的上侧设有喷淋管8,喷淋管8的一端通过堵头堵住且胶粘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其另一端穿过罐体1后,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喷淋管8上通过管道接头串联有五个喷淋头8-1,可以对滤料进行喷淋,保持微生物的水分;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过滤层9,过滤层9设于四号滤料6的上侧,可以吸附污染体中的杂质和异味;所述的罐体1的右侧焊接固定有加湿箱10,加湿箱10的底部设有三个雾化片11,雾化片11为现有技术中加湿器中的雾化片,雾化片11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加湿箱10底部的右侧通过管道接头连接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的尾端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加湿箱10的右侧一体成型有出雾口10-2,出雾口10-2的左侧设有一号风扇12,一号风扇12为DFA150型风扇,一号风扇12的出风面设于右侧,一号风扇12通过螺丝固定于加湿箱10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可以将雾化片11雾化出的水雾送至加湿管13内;所述的加湿箱10的右侧过管道接头连接有加湿管13,加湿管13的一端过管道接头与出雾口10-2连接,另一端过管道接头与罐体1的进雾口1-3连接,进雾口1-3的左侧设有二号风扇14,二号风扇14为DFA150型风扇,二号风扇14的出风面设于左侧,二号风扇14通过螺丝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可以将加湿管13内的水雾送至罐体1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滤料3为产硫酸杆菌无机滤料,二号滤料4为亚硝化单胞菌无机滤料,三号滤料5为硝化杆菌无机滤料,四号滤料6为芽孢杆菌无机滤料,这些微生物可以与污染体里的物物质进行分解消化,过滤层9为双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改性活性炭混合而成的过滤层,可以吸附污染体中的杂质和异味。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插设且胶粘固定有空气检测计15,空气检测计15为DM105D型空气检测计,空气检测计15与外部电源连接,可以对罐体1上部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1内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16,负离子发生器16为HY-AK230型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16与外部电源连接,可净化处理好的污染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管13上通过管道接头串联有气体流量计17,气体流量计17为MF5706-10型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17与外部电源连接,可以监测加湿管13内的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湿箱10的前侧一体成型有可视窗10-3,方便观察加湿箱10的水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2个吊装钩18,方便吊装罐体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接通外部电源后,雾化片11开始雾化,一号风扇12将水雾送至加湿管13内,二号风扇14将加湿管13内的水雾送至罐体1内,污染体从进孔1-1进入罐体1,先经水雾加湿,然后与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进行分解消化反应,最后污染体再经由过滤层9的吸附和负离子发生器16的净化后,从出孔2-1出去;滤料要补充水分时,可通过控制外部供水设备给喷淋管8供水,水从喷淋头8-1喷洒而出,给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进行水分补充,保证微生物的水分和生长环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喷淋管8和喷淋头8-1可以补充滤料和微生物的水分,保证了微生物的水分,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2、通过雾化片11可以对污染气体进行加湿处理,方便其附着于滤料上后与微生物产生反应;
3、通过过滤层9可以吸附污染体中的杂质和异味。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罐体(1)、加湿箱(10);所述的罐体(1)的底板上设有数个进孔(1-1),罐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设置有开盖(2),开盖(2)上设有数个出孔(2-1),开盖(2)右侧的上侧固定有把手(2-2);所述的开盖(2)右侧的下侧嵌设有一号永磁体(2-3),一号永磁体(2-3)的南极与二号永磁体(1-2)的北极上下贴合设置,二号永磁体(1-2)固定于罐体(1)内;所述的罐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均通过一号滤板(3-1)和二号滤板(3-2)架设于罐体(1)内,一号滤板(3-1)和二号滤板(3-2)均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一号滤料(3)、二号滤料(4)、三号滤料(5)、四号滤料(6)的外侧均裹设有营养膜(7);所述的二号滤板(3-2)的上侧设有喷淋管(8),喷淋管(8)的一端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其另一端穿过罐体(1)后,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喷淋管(8)上串联有数个喷淋头(8-1);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过滤层(9),过滤层(9)设于四号滤料(6)的上侧;所述的罐体(1)的右侧固定有加湿箱(10),加湿箱(10)的底部设有数个雾化片(11),雾化片(11)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加湿箱(10)底部的右侧连接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的尾端与外部供水设备连接,加湿箱(10)的右侧设有出雾口(10-2),出雾口(10-2)的左侧设有一号风扇(12),一号风扇(12)的出风面设于右侧,一号风扇(12)固定于加湿箱(10)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加湿箱(10)的右侧连接有加湿管(13),加湿管(13)的一端与出雾口(10-2)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的进雾口(1-3)连接,进雾口(1-3)的左侧设有二号风扇(14),二号风扇(14)的出风面设于左侧,二号风扇(14)固定于罐体(1)的内壁上,且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滤料(3)为产硫酸杆菌无机滤料,二号滤料(4)为亚硝化单胞菌无机滤料,三号滤料(5)为硝化杆菌无机滤料,四号滤料(6)为芽孢杆菌无机滤料,过滤层(9)为双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改性活性炭混合而成的过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插设有空气检测计(15),空气检测计(15)与外部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内的顶部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16),负离子发生器(16)与外部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管(13)上串联有气体流量计(17),气体流量计(17)与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箱(10)的前侧设有可视窗(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固定有数个吊装钩(18)。
CN202021140874.4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Active CN21258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874.4U CN21258187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874.4U CN21258187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1879U true CN212581879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0874.4U Active CN21258187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1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9097U (zh) 一种生物滤池臭气净化系统
CN106178930B (zh) 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CN206950958U (zh) 养殖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493910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及维护的移动式太阳能推流曝气装置
CN204923341U (zh) 博物馆微环境净化及湿度调控装置
CN103585880A (zh) 一种处理气体的变径生物滴滤装置
CN205710068U (zh) 一种mbr膜池曝气节能控制系统
CN212581879U (zh) 一种污染防治用生物强化培养罐
CN204447745U (zh) 印刷车间生物法VOCs气体净化系统
CN207822794U (zh) 一种生物降解型生活废气治理设备
CN213643717U (zh)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CN213012229U (zh) 智能化新能源水体增氧机
CN211913243U (zh) 一种生物滤体除臭装置
CN209735336U (zh) 一种电解生态除臭滤池装置
CN210145837U (zh) 一种应用于粪便发酵罐的废气生物除臭系统
CN211435753U (zh) 一种微生物净化设备用定时自动喷淋装置
CN207187493U (zh) 组合式生物除臭设备及净化塔
CN207221687U (zh) 一种加强型生物土壤除臭系统
CN207667411U (zh) 一种等离子复合钠光废气处理装置
CN214635408U (zh) 生物除臭系统寒冷季节营养液调温节能装置
CN215539807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型生物除臭装置
CN215669973U (zh) 一种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CN214635399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滴滤装置
CN220047707U (zh) 一种烟气生物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CN217410344U (zh) 一种养殖专用新型节能型臭气收集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