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8473U - 限位定位工装 - Google Patents

限位定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8473U
CN212578473U CN202020623677.1U CN202020623677U CN212578473U CN 212578473 U CN212578473 U CN 212578473U CN 202020623677 U CN202020623677 U CN 202020623677U CN 212578473 U CN212578473 U CN 212578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se
rod
push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36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新荣
刘贵荣
孙太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t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t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t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t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36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8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8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8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限位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基准块、驱动框、连杆组件、拉杆、压合件和弹性件,底座作为安装座,基准块固定于底座上;驱动框包括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和导杆,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导杆滑动连接于底壳;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底座,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转动连杆组件,带动驱动框相对底座移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压合件;压合件转动连接于基准块,拉杆推动压合件运动以打开或闭合压合件,以将工件压持在底座上;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述限位定位工装,能够较好的对工件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限位定位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限位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在产品组装加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组件进行定位限位才能够对产品进行组装或加工,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组装加工之后的一致性。产品或者组件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所以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限位定位才能有利于装配加工。现有的生产工装在进行进行限位时,操作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同时操作限位工装,同时进行加工,例如,在锁螺丝时,需要一边用限位工装压住工件,一边锁螺丝,操作复杂,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生产工装在进行进行限位时,操作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同时操作限位工装,同时进行加工的问题,提供一种限位定位工装。
一种限位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基准块、驱动框、连杆组件、拉杆、压合件和弹性件,其中,
所述底座作为安装座,所述基准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框包括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和导杆,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之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块,所述导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转动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驱动框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块,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压合件;
所述压合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准块,所述拉杆推动所述压合件运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压合件,以将工件压持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左总成、右总成和传动杆,所述左总成和所述右总成均包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总成的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总成的第一连杆,所述左总成和所述右总成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件包括连接部和压合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合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准块,且活动连接于所述拉杆,所述压合部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
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端受所述拉杆驱动,相对所述基准块转动,带动所述压合部转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压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准块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转孔,所述连接杆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转孔内;
还包括第一横杆,所述拉杆的靠近所述压合件的一端设置有长孔,所述第一横杆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长孔内,并能够在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侧,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一横杆带动所述压合件以所述连接杆为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压合部所在的平面具有预设的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基准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底端,所述基准块与所述凹槽的底端具有预设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推块上,所述第一推块移动时,带动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压合件配合完成工件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
上述限位定位工装,通过操作连杆组件,能够打开压合件、固定件,便于放置工件,放置好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压合件和固定件将工件固定在底座的加工工位,能够较好的对工件进行限位,等工件放置后好,再进行锁螺丝等加工操作,加工操作较为简单,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基准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通过操作连杆组件,能够较好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和限位,等工件放置后好,在进行锁螺丝等加工操作,加工操作较为简单,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限位定位工装10的结构示意图,限位定位工装10包括底座110、基准块120、驱动框130、连杆组件140、拉杆150、压合件160、和弹性件170,底座110作为安装座,基准块 120固定于底座110上,拉杆150活动连接于压合件160,压合件160转动连接于基准块120,拉杆150推动压合件160运动以打开或闭合压合件160,以将工件压持在底座110上,拉杆150连接于驱动框130,连杆组件140传动连接于驱动框130,驱动框130通过拉杆150传动连接于压合件160,通过转动连杆组件 140,带动驱动框130相对底座110移动,驱动框130通过拉杆150拉动压合件 160,使压合件160打开或闭合,从而压紧工件或将工件接触压紧;弹性件170 用于维持驱动框130的位置。
底座110作为安装座,限位定位工装10通过底座110放置于工作台上,驱动框130、连杆组件140等部件均依托于底座110设置。
请参阅图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底座110上设置有凹槽112,基准块 120设置于凹槽112内,固定连接于底座110,凹槽112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 112a和底端112b,基准块120与凹槽112的底端112b具有预设的距离。也就是说,基准块120与凹槽112的底端112b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从而压合件160 相对基准块120转动时,基准块120与凹槽112的底端112b之间的空间可以提供缓冲,底座110不会抵住压合件160而影响压合件160的打开。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底座110上还可以设置有通孔114,驱动框130至少部分收容于通孔114内。由此,通过通孔114对驱动框130进行限位,对驱动框130的移动进行引导,使得驱动框130沿着预设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底座11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114。
还可以包括直线轴承181,直线轴承181至少部分收容于通孔114内,驱动框130通过直线轴承181连接于底座110。直线轴承181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框130在通孔114内实现顺滑移动。
底座110上设置有加工工位,加工工位用于放置并固定工件,并在加工工位固定工件后完成工件的后续加工,例如锁螺丝。底座110上对应加工工位可以设置有凹孔116,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例如,在部分情况下,锁螺丝时需要完全穿过工件,凹孔116可以收容螺丝穿过工件的部分,以避免将工件固定在底座110上。
请参阅图4,基准块120可以包括底块121、支耳123及连接杆125,底块 121固定连接于底座110,支耳123设置于底座110上,支耳12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耳123相对设置,具有预设的间隙,连接杆125设置于两个支耳123之间,一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支耳123,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支耳123,压合件160 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25。
支耳123与凹槽112的底端112b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以使得压合件160 相对连接杆125转动时,支耳123与底端112b之间的间隙可以提供活动空间,使压合件160不被底座110阻挡。底块121与底端112b之间也可以具有预设的间隙,而从凹槽112的两侧固定基准块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块121向凹槽 112的底端112b延伸,以使得底块121在凹槽112的底端112b抵接于底座,由此,可以在三个侧面固定底块121,避免压合件160转动时带动基准块120移动,使基准块120保持静止,不产生晃动。
请参阅图2和图5,驱动框130可以包括第一推块131、第二推块133和导杆135,第一推块131和第二推块133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底座110的两侧,导杆135设置于第一推块131和第二推块133之间,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 1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133,导杆135滑动连接于底座,在收到外力驱动时,能够相对底座滑动。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杆135设置有两个,两个导杆135平行设置,由两个导杆135、第一推块131和第二推块133合围形成一框状结构。
第一推块131和第二推块133可以分别位于通孔114的两侧,导杆135至少部分收容于通孔114内,由此,驱动框130在外力驱动下移动时,导杆135 在通孔114内移动。直线轴承181可以套设于导杆135上,导杆135通过直线轴承181与底座110实现顺滑连接,以使得导杆135能够在通孔114内实现平滑的移动,具有较小的摩擦力。
连杆组件140转动连接于底座110,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131,以通过连杆组件140带动第一推块131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框130相对底座110移动。
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连杆组件140包括第一连杆 141和第二连杆143,第一连杆141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143,第一连杆141固定于底座110上,并转动连接于底座110,第二连杆143的远离第一连杆1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131。对第一连杆141的远离第二连杆143的一端施加一作用力,使第一连杆141相对底座110转动,基于杠杆原理,第一连杆141 的与第二连杆143连接的一端转动,由于第一连杆141与第二连杆143固定,且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41推动第二连杆143移动,并通过第二连杆143推动第一推块131移动,第一推块131移动时,通过导杆135带动第二推块133移动,使第二推块133向靠近底座的方向移动,从而打开压合件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杆143转动连接于第一推块131,由此,当第一连杆141驱动第二连杆143移动时,第二连杆143既能够相对第一连杆141转动,又能够相对第一推块131转动,从而第二连杆143能够较好的驱动第一推块131 移动,以避免刚性连接导致第二连杆143折断。
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连杆组件140包括左总成142、右总成144和传动杆146,左总成142和右总成144均包括第一连杆141和第二连杆143,传动杆14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总成142的第一连杆14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总成144的第一连杆141,左总成142和右总成144分别分别位于底座110的两侧,以通过左总成142和右总成144从底座110两侧驱动第一推块 131移动,第一推块131两侧均受力,可以带动第二推块133平稳的移动。
左总成142、右总成144中,至少一个的第一连杆141向远离第二连杆143 的方向延伸形成握持部148,以利于操作人员通过握持部148操作连杆组件140。
请参阅图2、图6和图7,拉杆15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133,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压合件160,第二推块133移动时,通过拉杆150推动压合件160 相对基准块120转动。
拉杆150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二推块133,以使第二推块133和拉杆150活动连接,避免刚性连接折断拉杆150。例如,第二推块133上可以设置两个凸块(图未示),两个凸块间隔设置,拉杆150的一端伸入到两个凸块之间,并和两个凸块转动连接。由此,当第二推块133移动时,可以推动拉杆150移动,同时又能因为转动连接关系提供缓冲。
请参阅图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推块133上设置有贯孔133a,还包括连接块183,连接块183收容于贯孔133a内,并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133,拉杆150活动连接于连接块183。也就是说,拉杆150通过连接块183固定连接于第二推块133。通过这样的方式,拉杆150与第二推块133可以实现更为稳固的连接。例如,连接块183可以通过一贯穿连接块183的紧固件固定于第一推块131上,且紧固件的固定方向与第一推块131的移动方向交叉。
请参阅图6,拉杆150的靠近压合件160的一端设置有长孔150a,压合件 160至少部分收容于长孔150a内,并能够在长孔150a内移动,由此,拉杆150 的一端与第二推块133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长孔150a与压合件160活动连接,拉杆150较为灵活,能够完成第二推块133和压合件160之间的传动,又不会因为受力过大折断。
请参阅图6,压合件160可以包括连接部161和压合部163,连接部161一端固定连接于压合部16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基准块120,且活动连接于拉杆150,压合部163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连接部161的远离压合部163的一端受拉杆 150驱动时,相对基准块120转动,带动压合部163转动,以打开或闭合压合件 160。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61所在的平面与压合部163所在的平面具有预设的夹角,从而压合部163可以较好的与底座110配合,以将工件压持于底座110上,同时连接部161可以较好的带动压合部163的转动。
连接部161上设置有转孔161a,连接杆125至少部分收容于转孔161a内,从而,压合件160以连接杆125为轴相对基准块120转动。还包括第一横杆185,第一横杆185活动连接于拉杆150,且第一横杆185位于连接杆125的远离压合部163的一侧,拉杆150通过第一横杆185带动压合件160以连接杆125为轴转动。例如,第一横杆185至少部分收容于长孔150a内,并能够在长孔150a 内移动。
请参阅图1至图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190,固定件190 固定于驱动框130上,驱动框130移动时,带动固定件190移动,由固定件190 与压合件160配合完成工件在底座110上的限位。例如,固定件190固定于第一推块131上,第一推块131在连杆组件140的驱动下移动时,带动固定件190 移动,通过压合件160的打开/闭合以及固定件190的移动完成将工件限位或解除工件的限位。
请参阅图1和图2,弹性件17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推块1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10。例如,第一推块131和底座11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固定凸头 (图未标),弹性件17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推块131的固定凸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10的固定凸头上。弹性件170用于为驱动框130的复位提供复位作用力,使得限位定位工装1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将工件压紧在加工工位。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70可以是拉伸弹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自然状态下,弹性件170处于拉伸状态,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于限位定位工装10时,压合件160仍然受力,维持压合,以避免工件移位。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在使用上述限位定位工装10时,首先,对连杆组件140施加一个作用力,使第一连杆141相对底座110转动,通过第一连杆 141、第二连杆143的传动,第二连杆143推动第一推块131向远离底座110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推块131和第二推块133通过连杆固定,从而第一推块131 带动第二推块133向靠近底座110的方向移动,第二推块133通过拉杆150对压合件160产生一推力,压合件160受到拉杆150的推力后,以连接杆125为轴转动,压合件160的压合部163翘起,脱离加工工位。同时,第一推块131 向远离底座110的方向移动时,带动固定件190向远离底座110的方向移动,固定件190远离加工工位,打开加工工位。通过固定件190的移动和压合件160 的翘起,将加工工位打开,此时,放入工件。第一推块131向远离底座110的方向移动时,拉伸弹性件170,弹性件170持续拉伸,对第一推块131提供一拉伸力。
经由人工确认工件的位置合适后,撤去连杆组件140上的作用力。在弹性件170的拉伸力的作用下,第一推块131向靠近底座110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推块133向远离底座110的方向移动,第二推块133通过拉杆150提供给压合件160一拉力,拉力拉动压合件160相对基准块12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压合件160向靠近加工工位的方向移动,并最终扣在加工工位上。第一推块131 移动时,带动固定件190向靠近加工工位的方向移动,最终,通过压合件160 和固定件190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工位。复位后,弹性件170仍然处于拉伸状态,压合件160始终维持一定的压合力,将工件压紧在加工工位。
可见,上述限位定位工装10,通过操作连杆组件140,能够打开压合件160、固定件190,便于放置工件,放置好后,在弹性件170的作用下,压合件160和固定件190将工件固定在底座110的加工工位,能够较好的对工件进行限位,等工件放置后好,再进行锁螺丝等加工操作,加工操作较为简单,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基准块、驱动框、连杆组件、拉杆、压合件和弹性件,其中,
所述底座作为安装座,所述基准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框包括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和导杆,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之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块,所述导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转动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驱动框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块,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压合件;
所述压合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准块,所述拉杆推动所述压合件运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压合件,以将工件压持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左总成、右总成和传动杆,所述左总成和所述右总成均包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总成的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总成的第一连杆,所述左总成和所述右总成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包括连接部和压合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合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准块,且活动连接于所述拉杆,所述压合部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
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端受所述拉杆驱动,相对所述基准块转动,带动所述压合部转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压合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块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转孔,所述连接杆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转孔内;
还包括第一横杆,所述拉杆的靠近所述压合件的一端设置有长孔,所述第一横杆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长孔内,并能够在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压合部的一侧,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一横杆带动所述压合件以所述连接杆为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压合部所在的平面具有预设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基准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底端,所述基准块与所述凹槽的底端具有预设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推块上,所述第一推块移动时,带动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压合件配合完成工件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
CN202020623677.1U 2020-04-23 2020-04-23 限位定位工装 Active CN212578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3677.1U CN212578473U (zh) 2020-04-23 2020-04-23 限位定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3677.1U CN212578473U (zh) 2020-04-23 2020-04-23 限位定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8473U true CN212578473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3677.1U Active CN212578473U (zh) 2020-04-23 2020-04-23 限位定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8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9791B2 (ja) ラッチ装置
US644692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551740Y2 (ja) スライドヒンジ
US7495896B2 (en) Latching mechanism with a puch button and a pivot
US7748782B2 (en) Til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child safety seat
US9260888B1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and freezer
CN102736690A (zh) 双向式扣合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US11219161B2 (en) Hand-propelled power tool
CN212578473U (zh) 限位定位工装
US7287784B2 (en) Fire-blocking door lock structure
KR100541458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US5392821A (en) Strapping tool with mechanism for admitting, retaining, and releasing steel strap
US8087137B2 (en) Flat clamping hand tool structure
US4742737A (en) Multiple stroke ratchet hand tool
CN111390794A (zh) 限位定位工装
JPH07299982A (ja) 綴じ機構付き穿孔機
US6053358A (en) Lottery machine preventing lotteries from pulling out illegally
US8899136B2 (en) Punching device
JP2012065727A (ja) 遊技盤のクランプ装置
JP2004332530A (ja) サイドロック装置
KR101911841B1 (ko) 미닫이 도어 잠금장치용 레버
KR101446682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 손잡이장치
US6958904B2 (en) Rotating display mounting structure
CN110271574B (zh) 一种座椅手自一体化换向系统
CN210049695U (zh) 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