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5226U -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5226U
CN212575226U CN202021516847.2U CN202021516847U CN212575226U CN 212575226 U CN212575226 U CN 212575226U CN 202021516847 U CN202021516847 U CN 202021516847U CN 212575226 U CN212575226 U CN 212575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sliding
connecting rod
ro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68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168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5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5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5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属按摩装置领域。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导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杆;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的壳体内;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套装在导轨上;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其采用全机械驱动机构,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可提高人体按压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并有助于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按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人手按压的按压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感到疲劳时,通过按压按摩可以缓解疲劳,使身体放松,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结构形式的电动按摩装置。
市面上常见的电动按摩装置,通常采用一个可垂直振动的按压头,对人体的某个部位进行垂直式的振动或击打,以模拟按摩师的按摩手法,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击打式的按摩。
但是,此类电动按摩装置按压头的震动频率高,按压头在按压时的速度变化剧烈,特别是存在速度降至零的“突变”现象,对人体的正向(指相对于人体表面的“正向”方向上)击打冲击力大,容易对人体产生伤害。
此外,现有电动按摩装置的按压头,只可进行震动式的按摩,无法实现在一定角度内的“自转”和绕一定轨迹的移动式按摩,难以真正模仿按摩师在按摩时的手部运动和按压、按摩手法。
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7月17日,授权公告号为CN 105167972 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回旋揉动按摩机构及其手持按摩器和腹部按摩装置,其利用行星轮系作为回旋揉动按摩装置的传动机构,按摩体分别与行星轮固定连接,按摩体既能做回旋周转运动,同时又能控制自身在回旋运动中不发生转角变化,达到回旋揉动按摩要求。但是,该技术方案是利用行星轮系结构作为回旋揉动按摩装置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回旋揉动按摩要求,其行星轮系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按摩头作圆周运动时的圆周直径必须大于一定的数值(必须大于行星轮的“公转”直径),无法更小,而限于人的腹部按摩。且采用行星轮系结构,会导致按摩头的整体结构复杂,占空间体积大,提高了其按摩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
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9月28日,申请公布号为CN 108578189 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曲柄摇杆式回旋揉动按摩机构”,其利用曲柄摇杆传动实现回旋揉动按摩。该技术方案由曲柄、摇杆及与曲柄和摇杆铰链的连杆在同一平面内组成曲柄摇杆传动机构,按摩体垂直传动机构平面固定安装于连杆上,按摩体中心线与曲柄输出轴中心线重合安装,工作时按摩体在曲柄带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自身又随连杆做微幅摆动,自身转角幅度控制在不过分牵扯周围皮肤,能达到手法回旋揉动按摩要求。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传动机构采用同平面组装结构,在按摩时按摩头受到反作用力冲击,会导致平面摩擦非常严重,极易导致部件之间的卡阻;同时,由于按摩时按摩头受到反作用力冲击,会对曲柄、连杆和摇杆都会产生冲击力矩,随着按摩时间的沿长,很容易会导致曲柄、连杆和摇杆产生一定的弯曲,严重影响了按摩机构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种按摩机构对各个部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结构复杂;最后,该技术方案中的按摩体固定安装在连杆上,按摩时不能够很好适应被按压面形状不平时按压头的上下位置尺寸的变化,按摩冲击力大,带来不好的按摩体验感。
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7月11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142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平动推揉按摩的按摩机芯”,其技术方案中,两套蜗杆蜗轮副的蜗杆与电机两头输出轴连接,偏心柱设于蜗杆蜗轮副的蜗轮上按摩头组件设有按摩臂和按摩头,按摩臂与偏心柱连接,按摩头设于按摩臂上,按摩臂和按摩头均露出壳体。按摩臂可形成在平面内的往复摆转运动。这样将按摩头贴紧人体背部就可模拟人工手臂横压在人体背部作平动推揉的按摩手法。但是,这套按摩机芯采用两套蜗杆蜗轮和其他多种部件,结构复杂,需要两个旋转体(双蜗轮)同步旋转实现功能,制造及安装精度较高,否则容易导致运动卡阻,导致成本高,蜗杆蜗轮传动的按摩头按摩速度较低,摩擦损耗大,传动效率低,能耗大,影响使用寿命,不能满足按摩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同时不能够很好适应被按压面形状不平时按压头的上下位置尺寸的变化,带来不好的按摩体验感。
本申请人此前递交的,申请日为2020年3月27日,申请号为20201023223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采用电机带动按压头作偏心圆周运动,来模拟人手按压或按摩时人手自身的摆动,使得按压头能够模拟出类似于人手旋转揉按的按压方式。但是由于采用电机作为按压头的摆动驱动源,需要设置一个控制线路,可能会因元器件的质量问题,导致控制电路或电机运转失效,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通过一组全机械结构构成转动杆的限制转动角度装置,来驱动转动杆作往返式的不完全圆周转动,并模拟出人手按压或按摩时人手自身的摆动,使得按压头能够模拟出类似于人手旋转揉按的按压方式。由于其采用全机械驱动机构,不会因控制电路或电机的损坏或使用寿命的缩短,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按摩功能的实现,并可大幅降低电子器件可靠性不高的因素,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并有助于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导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的壳体内;
所述的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套装在导轨上;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其所述的导轨为直线式导轨;或者,所述的导轨为非直线的曲线式导轨;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所述的滑动杆带动滑动导向套沿着导轨所在的面作来回移动;
由于滑动导向套与滑动杆的一端固接为一体,反过来使得滑动杆沿导轨所在的面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转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转动导向套采用销接结构可转动地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
所述的滑动杆在转动导向套的限制下,沿着滑动杆所在的平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又提供了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滑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固定在一个滑动导轨上;
所述的滑动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销接为一体,滑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的上端固接为一体。
其所述的滑动导轨为直线式滑动导轨;或者,所述的滑动导轨为非直线的曲线式滑动导轨;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所述的滑动杆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导轨的限制下,沿着滑动导轨所在的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连杆、第一销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四连杆、第二销钉和转接件;
其中,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和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一组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和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二组连杆组件;
所述的第一组连杆组件与第二组连杆组件,相对旋转体轴心呈对称设置;
所述的固定件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其两端分别球接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转接件可摆动地连接;
所述的转接件与转动杆的上端连接。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位于固定件与转接件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球接模式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销接模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中的电机经带轮和传送带驱动;或者,所述电机与旋转体之间为链传动或齿轮传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线与电机的旋转轴心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制自转角度装置来限制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使得转动杆能够实现类似于汽车雨刷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式的旋转;
2.采用全机械式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减少了所使用电机、电子器件的数量和接线,省去控制部分的繁琐,降低了制造成本;
3.采用全机械式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避免了电机或控制电路部分出现故障而导致影响转动杆失败的可能性,可有效地降低电子部分的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延长整个人体按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4.按压时按压头所受的轴向反作用力承载于旋转体上,而不会或非常微小传递到其他部件上,不会因按压头所受的轴向反作用力而使限制自转角度装置变形而导致运动不畅或卡阻,进而大大增加了按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a和图1b是图1所示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图2所示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图3所示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滑动导向套,2为导轨,3为旋转体,4为传送带,5为带轮,6为电机,7为零件8为按压头,9为转动杆;
21为转动导向套,22为转轴;
30为销,31为滑动导向套,32为滑动导轨;
41为固定件,42为第一连杆,43a为第一销钉,44为第三连杆,45为第二连杆,46为第四连杆,43b为第二销钉,47为转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3,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9,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8,其实用新型点在于:
设置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和限制其旋转角度;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利用旋转体3的旋转,为转动杆9提供围绕其自身纵向旋转中心线自转动的动力,并限制转动杆的转动角度范围。
当旋转体在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转动时,转动杆在旋转体的带动下,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作环绕式的圆周运动。
或者,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而言,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作偏心旋转。
同时,在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的导向作用下,转动杆以其自身的纵向旋转中心线为轴心,作往返式的不完全圆周旋转。
具体的,在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的导向作用下,转动杆围绕其自身的纵向旋转中心线作旋转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即以转动杆的纵向旋转中心线为轴心,相对以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和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中静止物体上的任意一点(该任意一点和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不共线)的所共面,作往返式的不完全圆周旋转。
所述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通过使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和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来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通过按压头与被按摩对象的接触,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按压模式。
由图1可知,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中的电机经带轮和传送带驱动,或者,电机与旋转体之间为链传动或齿轮传动。
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线与电机的旋转轴心线平行。
本技术方案中的导轨为直线式导轨,或者,导轨为非直线的曲线式导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导轨2、滑动导向套1和滑动杆7,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的壳体(图中未示出)内,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套装在导轨上,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式,转动杆9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7运动,滑动杆带动滑动导向套1沿着导轨2所在的平面作来回移动(图中以双向箭头表示滑动导向套的双向移动),由于滑动导向套与滑动杆的一端固接为一体,反过来使得滑动杆7在导轨2所在的平面作平行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构成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具体的,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
1、转动杆9一端设有按压头8,由旋转体3、传送带4、带轮5和电机6组成的旋转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作偏心旋转;
2、由导向套1、导轨2和滑动杆7组成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限制转动杆在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作偏心旋转过程中,转动杆相对旋转体和带轮的两个纵向轴心所共面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滑动杆一端和导向套固结,滑动杆和转动杆采用销孔式配合。转动杆可转动地支撑在旋转体上。
图2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另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转动导向套21和滑动杆7,转动导向套采用销接结构(图中以转轴22表示)可转动地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具体的,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当转动杆9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7运动,滑动杆在转动导向套21的限制下,沿着滑动杆所在的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构成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由图中所示可知,由转动导向套21、转轴22和滑动杆7组成的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在转动杆的偏心旋转过程中,转动杆9相对旋转体3和带轮5的两个纵向轴心所共面转动。
滑动杆7一端和转动导向套21固接,滑动杆7和转动杆9采用销孔式配合。
转动导向套21和转轴22采用转动连接,转轴22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转动杆9转动支撑在旋转体3上。
其余同图1。
图3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滑动导向套31和滑动杆7,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固定在一个滑动导轨32上,滑动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之间经销30销接为一体,滑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7的上端可转动地固接为一体。
当转动杆9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7运动,所述的滑动杆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导轨的限制下,沿着滑动导轨所在的平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具体的,参考图3a和图3b中所示,由滑动导向套31、滑动导轨32和滑动杆7组成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限制转动杆9在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线作偏心旋转的过程中,转动杆9相对旋转体3和带轮5的两个纵向轴心所共面转动。
进一步的,滑动杆7的一端和滑动导向套31通过销30转动连接,滑动杆7的一端和转动杆9固接。
其余同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4和图4a中所示,该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固定件41、第一连杆42、第一销钉43a、第三连杆44、第二连杆45、第四连杆46、第二销钉43b和转接件47。
其中,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和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一组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和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二组连杆组件。
第一组连杆组件与第二组连杆组件相对旋转体轴心呈对称设置。
其中的固定件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其两端分别球接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转接件可摆动地连接。
所述的转接件与转动杆的上端连接。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位于固定件与转接件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构成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具体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球接模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销接模式进行连接。
由图4和图4a中所示可知,第一连杆4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43a和第三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组成第一组连杆组件;第二连杆45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43b和第四连杆46的一端转动连接,组成第二组连杆组件。
第一组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和固定件41的一端球接,第二组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45的另一端和固定件41的另一端球接。
第三连杆44的另一端、第四连杆46的另一端,与转接件47之间采用转动连接。
转接件47的一端与转动杆49的开口处采用转动连接。
其余同图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组全机械结构,作为限制转动杆转动的限制转动角度装置,用于驱动转动杆的转动和限制其旋转角度,使得按压头能够模拟出类似于人手旋转揉按的按压方式。由于其采用全机械驱动机构,不会因控制电路或电机的损坏或使用寿命的缩短,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按摩功能的实现,有助于延长整个人体按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个人体按压按摩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领域。

Claims (10)

1.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导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的壳体内;
所述的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套装在导轨上;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为直线式导轨;或者,所述的导轨为非直线的曲线式导轨;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所述的滑动杆带动滑动导向套沿着导轨所在的面作来回移动;
由于滑动导向套与滑动杆的一端固接为一体,反过来使得滑动杆沿导轨所在的面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3.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转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转动导向套采用销接结构可转动地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导向套固接为一体,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转动杆的上端,构成销孔式配合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贯穿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
所述的滑动杆在转动导向套的限制下,沿着滑动杆所在的平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5.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滑动导向套和滑动杆;
所述的滑动导向套可滑动地固定在一个滑动导轨上;
所述的滑动导轨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
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导向套销接为一体,滑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的上端固接为一体。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导轨为直线式滑动导轨;或者,所述的滑动导轨为非直线的曲线式滑动导轨;
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转动杆带动在转动杆上端的滑动杆运动;所述的滑动杆在滑动导向套和滑动导轨的限制下,沿着滑动导轨所在的面作来回摆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7.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包括设置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作旋转运动,在旋转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旋转体上,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头,其特征是:
在人体按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
所述的机械式限制转动杆转动角度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连杆、第一销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四连杆、第二销钉和转接件;
其中,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和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一组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和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组成第二组连杆组件;
所述的第一组连杆组件与第二组连杆组件,相对旋转体轴心呈对称设置;
所述的固定件固定在人体按压装置内,其两端分别球接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转接件可摆动地连接;
所述的转接件与转动杆的上端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当转动杆围绕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作环绕式的偏心旋转运动时,位于固定件与转接件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带动转动杆作旋转运动,并使转动杆呈角度受限的往返式旋转运动,模拟出像人手一样的旋转按压方式。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球接模式进行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固定件之间采用销接模式进行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1、3、5或7所述的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体由旋转驱动组件中的电机经带轮和传送带驱动;
或者,所述电机与旋转体之间为链传动或齿轮传动;
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线与电机的旋转轴心线平行。
CN202021516847.2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Active CN212575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6847.2U CN2125752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6847.2U CN2125752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5226U true CN212575226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6847.2U Active CN212575226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5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375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章蓉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375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章蓉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94438A1 (fr) Dispositif de massage des yeux
CN212575226U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N111743743A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N113995642A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WO2020259197A1 (zh) 一种3d按摩机芯及3d按摩机
CN107485548B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
CN212326897U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N210812392U (zh) 颈肩部按摩机构及包含有它的按摩器
CN110420113B (zh) 颈肩部按摩机构及包含有它的按摩器
CN110123600B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按压装置
CN201719524U (zh) 具有移动振动按摩功能的按摩装置
CN209966984U (zh) 模拟真人揉捏的按摩器
CN209808952U (zh) 一种手持理疗按摩器
CN211095826U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按压装置
CN215536322U (zh) 一种夹揉按摩机芯及按摩垫
CN219271502U (zh) 一种简易按摩机芯
CN107320311B (zh) 一种肩部按摩装置
CN212308395U (zh) 一种可切换按摩头的按摩机芯
CN213490296U (zh) 揉捏按摩机芯及按摩椅
CN212940495U (zh) 按摩机芯及按摩椅
CN219835829U (zh) 一种附加指压按摩机芯
CN219558030U (zh) 一种多头振动按摩筋膜枪
CN218923168U (zh) 一种按摩单元、按摩装置及足浴盆
CN215504158U (zh)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按摩结构及按摩器
CN215132892U (zh) 一种旋转式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