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2022U - 一种线缆固定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固定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2022U
CN212572022U CN202021064211.9U CN202021064211U CN212572022U CN 212572022 U CN212572022 U CN 212572022U CN 202021064211 U CN202021064211 U CN 202021064211U CN 212572022 U CN212572022 U CN 212572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air
fixing
wir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42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向军
张世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Tongshe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Huach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Huach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Huach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42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2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2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2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固定夹,包括一对可拆卸地相对连接在一起半圆环部,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半圆环部围合成中心带有圆形空腔的卡箍;一对半圆环部的一侧相对设置一对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导线部,固定部上设置扣合在导线部上方的限位挡片;限位挡片对应导线部的表面贴设有第一绝缘层内衬。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将一对半圆环部围合成的卡箍卡接在绝缘子上再将线缆沿传输方向导入导线部上,通过限位挡片将部分线缆限位在导线部与限位挡片之间;另外由于在限位挡片上设置第一绝缘层内衬,防止线缆在高海拔地区传输时受温差变化大的影响,铁质材料的限位挡片对限制固定的线缆表面的绝缘层造成损坏,进而出现线缆对固定夹发生放电等严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固定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缆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固定夹。
背景技术
在敷设输电线路、通讯线路以及光缆线路等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将施工过程中用到的线缆固定,线缆固定夹具成为了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线缆在使用时可以牢固可靠地固定线缆、使用时便捷迅速同时使得施工标准统一规范。但是当线缆在高海拔地区传输时由于受温差变化大的影响,而且为了提高固定线缆的牢固性固定夹一般采用铁质材料,因此固定夹热胀冷缩现象明显,特别是较大线号的线缆卡接在固定夹内时固定夹会对线缆表面的绝缘层造成破坏,引发线缆短路或者对固定夹放电等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线缆固定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固定夹,包括一对半圆环部,一对所述半圆环部可拆卸地相对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半圆环部围合成中心带有圆形空腔的卡箍;一对半圆环部的一侧相对设置一对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导线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扣合在所述导线部上方的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对应导线部的表面贴设有第一绝缘层内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部固定在固定部的表面使得导线部的表面突出于固定部的表面,所述导线部的表面向内凹陷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导线凹槽,所述导线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的传输方向一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凹槽内贴设有第二绝缘层内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凹槽内设有多条防滑凸起边,所述凸起边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传输方向垂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挡片上设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限位弧面,所述第一绝缘层内衬贴设在限位弧面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上对应导线部的两侧设置一对第一安装孔,所述限位挡片的两侧对应一对第一安装孔设置一对第二安装孔,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螺栓将限位挡片固定在固定部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圆环部包括半圆形弧面,所述半圆形弧面贴设第三绝缘层内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圆环部的两侧设置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一对半圆环部扣合在一起使得一对半圆环部同一侧的第三安装孔对齐,一对穿过对齐的第三安装孔的第二螺栓将一对半圆环部扣合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固定夹的技术方案,将一对半圆环部围合成的卡箍卡接在绝缘子上再将线缆沿传输方向导入导线部上,通过限位挡片将部分线缆限位在导线部与限位挡片之间,从而实现通过固定夹将线缆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在一起;另外由于在限位挡片上设置第一绝缘层内衬,防止线缆在高海拔地区传输时受温差变化大的影响,铁质材料的限位挡片对限制固定的线缆表面的绝缘层造成损坏,进而出现线缆对固定夹发生放电等严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导线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限位挡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0、半圆环部;120、连接耳;200、固定部;210、第一安装孔;300、导线部;310、导线凹槽;311、凸起边;400、限位挡片;410、限位弧面;420、第二安装孔;510、第一绝缘层内衬;520、第二绝缘层内衬;530、第三绝缘层内衬;610、第一螺栓;620、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一对半圆环部100,一对所述半圆环部100可拆卸地相对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半圆环部100围合成中心带有圆形空腔的卡箍;一对半圆环部100的一侧相对设置一对固定部200,所述固定部200上设有导线部300,所述固定部200上设置扣合在所述导线部300上方的限位挡片400。本实施例中线缆传输中的绝缘子卡接在一对半圆环部100连接形成的卡箍内,可通过调整一对半圆环部100的间距调整卡箍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绝缘子的固定需求。将一对半圆环部100固定在绝缘子上,并线缆按照传输方向引入一对半圆环部100上的导线部300上,分别通过限位挡片400将线缆固定在一对半圆环部100两侧的固定部200上,也即将线缆固定在限位挡片400与导线部300之间,进而实现固定夹将线缆与绝缘子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每个半圆环部100与其连接的固定部200以及导线部300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片400对应导线部300的表面贴设有第一绝缘层内衬510,一方面可以增大限位挡片400与线缆接触时的摩擦力,增加固定夹固定线缆时的牢固性;另一方面防止线缆在高海拔地区传输时受温差变化大的影响,铁质材料的限位挡片400对限制固定的线缆表面的绝缘层造成损坏,进而出现线缆对固定夹发生放电等严重问题。因此使得固定夹在对线缆实现固定的同时满足在不同环境下较好保护线缆不对线缆造成损坏的使用需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部300固定在固定部200的表面使得导线部300的表面突出于固定部200的表面,所述导线部300的表面向内凹陷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导线凹槽310,所述导线凹槽3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的传输方向一致。
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线部300上设置导线凹槽310使得线缆卡接在导线凹槽310内,实现对线缆较好地卡接固定与导向作用,提高固定架与线缆固定时的牢固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凹槽310内贴设有第二绝缘层内衬520。在导线凹槽310内贴设第二绝缘层内衬520一方面可以增大导线凹槽310与线缆接触时的摩擦力,增加固定夹固定线缆时的牢固性;另一方面进一步防止线缆在高海拔地区传输时受温差变化大的影响,铁质材料的导线部300对限制固定的线缆表面的绝缘层造成损坏,进而出现线缆对固定夹发生放电等严重问题。因此使得固定夹在对线缆实现固定的同时满足在不同环境下较好保护线缆不对线缆造成损坏的使用需求。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凹槽310内设有多条防滑凸起边311,所述凸起边3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传输方向垂直。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导线凹槽310内设置防滑凸起边311可以增大导线凹槽310与线缆接触时的摩擦力,增加固定夹固定线缆时的牢固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挡片400上设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限位弧面410,所述第一绝缘层内衬510贴设在限位弧面410上。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挡片400上设置限位弧面410使得限位挡片400与线缆接触时更加牢固稳定,从而提高固定夹对线缆固定的牢固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200上对应导线部300的两侧设置一对第一安装孔210,所述限位挡片400的两侧对应一对第一安装孔210设置一对第二安装孔420,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20及第一安装孔210的第一螺栓610将限位挡片400固定在固定部200上。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挡片400通过第一螺栓610可活动地固定在固定部200上,可以依据不同尺寸的线缆而调整限位挡片400与导线部300之间的间距,从而满足线缆在固定夹上的固定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圆环部100包括半圆形弧面,所述半圆形弧面贴设第三绝缘层内衬530。设置第三绝缘层内衬530可以增加固定夹与绝缘子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圆环部100的两侧设置一对连接耳120,所述连接耳12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一对半圆环部100扣合在一起使得一对半圆环部100同一侧的第三安装孔对齐,一对穿过对齐的第三安装孔的第二螺栓620将一对半圆环部100扣合连接在一起。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一对第二螺栓620将一对半圆环部10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方便固定夹的拆卸、安装,同时通过第二螺栓620方便调整一对半圆环部100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绝缘子卡接在一对半圆环部100形成的卡箍内的固定需求。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申请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半圆环部(100),一对所述半圆环部(100)可拆卸地相对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半圆环部(100)围合成中心带有圆形空腔的卡箍;一对半圆环部(100)的一侧相对设置一对固定部(200),所述固定部(200)上设有导线部(300),所述固定部(200)上设置扣合在所述导线部(300)上方的铁质限位挡片(400);所述限位挡片(400)对应导线部(300)的表面贴设有第一绝缘层内衬(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部(300)固定在固定部(200)的表面使得导线部(300)的表面突出于固定部(200)的表面,所述导线部(300)的表面向内凹陷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导线凹槽(310),所述导线凹槽(3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的传输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凹槽(310)内贴设有第二绝缘层内衬(5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凹槽(310)内设有多条防滑凸起边(311),所述凸起边(3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线缆传输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400)上设有与线缆截面轮廓适配的限位弧面(410),所述第一绝缘层内衬(510)贴设在限位弧面(4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0)上对应导线部(300)的两侧设置一对第一安装孔(210),所述限位挡片(400)的两侧对应一对第一安装孔(210)设置一对第二安装孔(420),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20)及第一安装孔(210)的第一螺栓(610)将限位挡片(400)固定在固定部(2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部(100)包括半圆形弧面,所述半圆形弧面贴设第三绝缘层内衬(53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部(100)的两侧设置一对连接耳(120),所述连接耳(12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一对半圆环部(100)扣合在一起使得一对半圆环部(100)同一侧的第三安装孔对齐,一对穿过对齐的第三安装孔的第二螺栓(620)将一对半圆环部(100)扣合连接在一起。
CN202021064211.9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缆固定夹 Active CN212572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4211.9U CN2125720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缆固定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4211.9U CN2125720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缆固定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2022U true CN21257202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4211.9U Active CN2125720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缆固定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2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24755A1 (en) Quick connect device with easy installation features including a plug and spring
US20170062972A1 (en) Protector for rf connector
WO2016040950A2 (en) Universal mounting clip for signal-carrying cables
CN212572022U (zh) 一种线缆固定夹
CN210430202U (zh) 一种电缆连接器和电缆组件
US5934947A (en) Battery connector
CN205284005U (zh) 控制器以及具有该控制器的电动平衡车
CN210129587U (zh) 能自动调节夹角的通用线夹
CN109921347B (zh) 可调式电缆
CN209516053U (zh) 一种室内变压器电缆接头
KR20110052837A (ko) 전선 보호관
CN211206887U (zh) 光纤延迟线
CN209913115U (zh) 一种耐高温的六类非屏蔽模块
CN211320803U (zh) 一种三方向馈线安装支架
CN219874951U (zh) 一种线缆固定结构
CN110571711A (zh) 一种适用于长距离封闭通道的电缆敷设导向装置
CN214850322U (zh) 一种地铁通信信号光电缆固定装置
KR20060099647A (ko) 초전도 케이블용 스프링 클리트
CN210380070U (zh) 一种抱箍式八变六线夹
CN108206482B (zh) 无操作孔lf型联板绝缘子带电更换作业方法
CN219779660U (zh) 快捷固定式线束卡扣
CN219554510U (zh) 一种拼装式电缆桥架
CN217590143U (zh) 漏缆及漏缆空轨通信固定系统
CN217545092U (zh) 一种电气设备辅助接线装置
CN216851188U (zh) 一种电缆保护套管端头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9

Address after: 010000 Hangxiaoyuan District, Guziban Village, Shengle Town, Helingeer County,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Tongshe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65900 east of Zhaogezhuang village, Dashangtun Town, Dacheng County,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gfang Huachuan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