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8521U -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8521U
CN212568521U CN202020412001.8U CN202020412001U CN212568521U CN 212568521 U CN212568521 U CN 212568521U CN 202020412001 U CN202020412001 U CN 202020412001U CN 212568521 U CN212568521 U CN 212568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etection device
curved surface
face
face de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2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勇建
沈传兴
王驰
陈岁繁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2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8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8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85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轴承的表面缺陷,所述滚动体检测装置包括一曲面检测设备,所述曲面检测设备包括一摩擦棍、平带以及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所述摩擦棍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分别设在平带的相对两侧,所述平带上均匀设置有平带孔,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平带孔中,所述摩擦棍可转动并带动所述待测滚子在所述平带孔内滚动,所述平带带动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相对应时,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可对所述待测滚子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组装、成本低、操作便捷、实现方式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滚动轴承被广泛应用,是工程机械、水利工程、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重要的一部分。轴承滚动体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滚动轴承的寿命、性能等方面,在轴承滚动体的生产中,由于工序的复杂,难免会产生不良品,靠肉眼观察去区分良品与不良品的方法效率低下,同时这种主观评定的方式,其准确性、可靠度等难以保证,难以达到高标准分级的要求。
因此,针对人工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了通过电子或机械检测的方法,但现有方法以及设备存在操作要求高、精度要求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所述滚动体检测装置包括一曲面检测设备,所述曲面检测设备包括一摩擦棍、平带以及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所述摩擦棍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分别设在平带的相对两侧,所述平带上均匀设置有平带孔,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平带孔中,所述摩擦棍可转动并带动所述待测滚子在所述平带孔内滚动,所述平带带动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相对应时,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可对所述待测滚子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线光源以及一线阵相机,所述线光源为所述线阵相机提供光源,所述线光源与所述线阵相机均设置在所述平带的同一侧,当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相对应时,触发所述线光源工作,并触发所述线阵相机进行拍照。
优选地,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平带一端的内侧,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动机、涡轮、蜗杆以及带轮,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蜗杆配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摩擦棍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外表面的部分配合,所述涡轮外表面另一部分与所述带轮内表面配合,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蜗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涡轮以及所述摩擦棍运动,所述涡轮运动带动所述带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平带运动。
优选地,所述摩擦棍与所述平带的速度比为5: 1-15:1。
优选地,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平带远离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当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范围时,所述位置传感器被触发并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收到指令后启动。
优选地,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设置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结构之间,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包括电磁铁吸取式剔除、夹取式剔除或真空吸式剔除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端面检测设备以及合格品传送带,所述合格品传送带一端连接所述曲面检测设备,所述合格品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所述端面检测设备,所述合格品传送带将所述端面检测设备检测为合格的待测滚子传送至所述曲面检测设备,所述端面检测设备包括一支撑架、轴承滚子转盘机构以及电机,所述支撑架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连接,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向水平方向转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上设置有转盘孔。
优选地,所述端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的转动面相对两侧,且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高度高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高度,所述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转盘孔中,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转动带动所述转盘孔转动,所述转盘孔转动至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滚子的上下端面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均包括光源以及面阵相机,当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或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光源开始工作并为所述面阵相机提供光源,所述面阵相机进行拍照。
优选地,所述端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同一侧,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包括电磁铁吸取式剔除、夹取式剔除或真空吸式剔除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涡轮蜗杆传动,使得摩擦棍转动,摩擦棍与待测滚子发生摩擦从而带动待测滚子的转动,此结构简单明了,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维修成本,实现方式简单,无需复杂操作。
2、利用涡轮蜗杆传动以及键连接,仅用一个电动机,即可驱动平带以及摩擦棍同时工作,无需两个电动机控制,即无需平带与摩擦棍在两个电动机的控制下,相互配合转速,降低了转速的误差,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平带的速度与摩擦棍的速度需控制在一定比例内,才能使鼓形滚子经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检测完后,滚动至少一圈,达到检测效果,本实用新型仅需调整摩擦棍或带轮的直径,即可控制平带速度与摩擦棍速度的比例,无需编写过多程序分别控制平带速度与摩擦棍速度,降低了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制作难度。
4、在无待测滚子需要检测时,曲面检测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待测滚子的进入时,曲面检测设备开始工作,位置传感器起到节能的作用。
5、端面检测设备与曲面检测设备为两个独立的机构,使即便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另一个设备能免受影响。
6、合格品传送带能将端面检测设备检测的合格品传送到曲面检测设备中,减少了人工传送合格品的工序,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之曲面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之曲面检测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之端面检测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11、曲面检测设备;21、端面检测设备;31、合格品传送带; 111、摩擦棍;112、平带;113、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4、支架;115、工控机;116、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7、驱动结构;118、位置传感器;119、不合格品剔除装置;211、支撑架;212、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3、电机;214、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6、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1121、平带孔;1131、线光源;1132、线阵相机;1171、电动机;1172、涡轮;1173、蜗杆;1174、带轮;1191、电磁铁;2111、通孔;2121、转盘孔;2141、光源;2142、面阵相机; 2161、端面装置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1,所述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1包括一曲面检测设备11,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 用于检测待测滚子(图未示)的曲面缺陷,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包括一摩擦棍111、平带112以及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所述摩擦棍111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分别设在平带112的相对两侧,所述平带112上设置有平带孔1121,所述平带孔1121用于放置所述待测滚子,将所述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平带孔1121后,所述摩擦棍111可转动并带动所述待测滚子在所述平带孔1121内滚动,所述平带112带动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相对应时,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可对所述待测滚子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所述摩擦棍111可绕自身的中心轴,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平带孔 1121中,所述平带孔1121运动至与所述摩擦棍111 相对应位置后,所述摩擦棍111与所述待测滚子接触并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所述待测滚子进行滚动,随后所述平带孔1121运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相对应时,触发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开始获取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和判断,为保证在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检测范围前,所述摩擦棍111已带动所述待测滚子转动,故所述摩擦棍111的长度大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检测范围水平方向的长度。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进一步包括一线光源1131以及一线阵相机1132,所述线光源1131与所述平带112的距离小于所述线阵相机1132与所述平带112的距离,其中,当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平带112后,所述平带112运动使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相对应位置时,触发所述线光源1131工作,同时触发所述线阵相机1132进行拍照,所述线光源 1131可为所述平带112以及所述待测滚子提供光源,使所述线阵相机1132拍摄的图片更清晰。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进一步包括一支架114,工控机 115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6,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更好的固定和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线光源1131设置于所述支架114的竖直面上,所述线阵相机 1132设置于所述支架114的水平面上,所述线阵相机 1132获取的图像将实时转入所述工控机115中,所述工控机115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及判断,随后所述工控机115将判断结果信号传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16中。
可以理解,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 将线阵相机1132获取的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将图片中的目标与背景分离出来,然后利用特征提取技术将需要的图像特征提取,获得样本特征,将样本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进行分类器训练后的样本特征用于之后的模式识别和分类,再利用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法对样本特征进行模式识别。
请参阅图3,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包括一驱动结构117,所述驱动结构117设置于所述平带112一端的内侧,所述驱动结构117为整个曲面检测设备11提供动力。如图3中所示,所述驱动结构117进一步包括电动机1171、涡轮1172、蜗杆1173以及带轮1174,所述电动机1171与所述蜗杆1173配合,所述蜗杆1173 与所述摩擦棍111连接,所述蜗杆1173与所述涡轮 1172外表面的部分配合,所述涡轮1172外表面另一部分与所述带轮1174内表面配合。
可以理解,所述电动机1171驱动所述蜗杆1173 运动,所述蜗杆1173通过涡轮蜗杆传动将运动传送至所述涡轮1172,所述蜗杆1173的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摩擦棍111转动,所述摩擦棍111的转动带动所述待测滚子在所述平带孔1121内进行滚动,所述涡轮1172 通过键连接与所述带轮1174安装至同一根轴上,所述涡轮1172带动所述带轮1174实现同步运动,所述带轮1174通过带传动带动所述平带112运动。
可以理解,为达到所述待测滚子经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检测完后,所述待测滚子滚动至少一圈,使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检测所述待测滚子完整的曲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涡轮蜗杆传动比取值范围选用为1:15-1:25,即所述蜗杆1173的转速是所述涡轮1172的15-25倍,所述涡轮1172的直径D约为所述蜗杆1173直径d的15-25 倍,所述涡轮1172与所述带轮1174连接至同一根轴上,故所述涡轮1172与所述带轮1174转速相同,所述摩擦棍111与所述蜗杆1173连接,故所述摩擦棍111 与所述蜗杆1173转速相同,因为所述带轮1174与所述平带112之间的带传动会产生滑动现象,故所述平带112的速度小于所述带轮1174的速度,故所述摩擦棍111与所述平带112之间的速度比小于15:1-25:1,两者之间的速度比约为5:1-15:1。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进一步包括一位置传感器118,所述位置传感器118设置于所述平带112相对于所述驱动结构117的另一端,所述位置传感器118为曲面检测设备11进行工作时的起点,即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后,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位置传感器118检测范围同时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118工作,随后所述位置传感器118发出指令,所述电动机1171收到指令后开始工作,从而使所述平带112运动,所述平带112运动将所述待测滚子带至下一道工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进一步包括一不合格品剔除装置119,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119设置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 与所述驱动结构117之间,即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 119为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的下一道工序,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119设置有电磁铁1191,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检测为不合格的所述待测滚子,将被所述电磁铁1191吸取,并从所述平带112上剔除。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119为磁吸式,即通过所述电磁铁1191与不合格品的磁吸,拾取出不合格品。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119可以为夹取式,真空吸式等。
请参阅图4,所述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1进一步包括一端面检测设备21,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与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分别为独立机构,即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与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可分别独立运作,所述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1进一步包括一合格品传送带 31,所述合格品传送带31一端连接所述曲面检测设备 11,所述合格品传送带31另一端连接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所述合格品传送带31将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 检测为合格的待测滚子传送至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
可以理解,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检测为合格的待测滚子,经所述合格品传送带31进入所述曲面检测设备11中的所述平带孔1121,随即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 118,所述位置传感器118发送指令,所述电动机1171 接收指令后开始工作,随即所述平带112开始运动。
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包括一支撑架211、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以及电机213,所述支撑架211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2111,所述电机213 穿过所述通孔2111与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连接,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上设置有转盘孔2121。
可以理解,所述待测滚子竖直放置于所述转盘孔 2121内,即所述待测滚子曲面面朝的方向为水平方向,端面面朝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电机213驱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转动。
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滚子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的缺陷,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的两侧,且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的高度高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的高度,所述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转盘孔2121,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212转动,同时带动所述转盘孔2121以及所述转盘孔2121中的所述待测滚子转动,所述待测滚子转动至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相对应位置时,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 214对所述待测滚子的上端面进行检测,所述待测滚子转动至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相对应位置时,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对所述待测滚子的下端面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包括光源2141以及面阵相机 2142,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与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 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相对应位置时,触发光源2141工作,同时触发面阵相机2142进行拍照,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 215的工作原理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113 的工作原理一致。
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 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设置在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的同一侧,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均设置有端面装置电磁铁2161,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可将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检测的不合格品,通过所述端面装置电磁铁2161从所述转盘孔2121中提取,从而从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中剔除。
可以理解,当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4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215检测的所述待测滚子为不合格的待测滚子后,所述不合格的待测滚子转动至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相对应位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拾取所述不合格品,并从所述端面检测设备21中剔除。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7均为磁吸式,通过端面装置电磁铁2161与不合格品的磁吸,拾取出不合格品。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216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 217可以为夹取式、真空吸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涡轮蜗杆传动,使得摩擦棍转动,摩擦棍与待测滚子发生摩擦从而带动待测滚子的转动,此结构简单明了,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维修成本,实现方式简单,无需复杂操作。
2、利用涡轮蜗杆传动以及键连接,仅用一个电动机,即可驱动平带以及摩擦棍同时工作,无需两个电动机控制,即无需平带与摩擦棍在两个电动机的控制下,相互配合转速,降低了转速的误差,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平带的速度与摩擦棍的速度需控制在一定比例内,才能使鼓形滚子经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检测完后,滚动至少一圈,达到检测效果,本实用新型仅需调整摩擦棍或带轮的直径,即可控制平带速度与摩擦棍速度的比例,无需编写过多程序分别控制平带速度与摩擦棍速度,降低了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制作难度。
4、在无待测滚子需要检测时,曲面检测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待测滚子的进入时,曲面检测设备开始工作,位置传感器起到节能的作用。
5、端面检测设备与曲面检测设备为两个独立的机构,使即便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另一个设备能免受影响。
6、合格品传送带能将端面检测设备检测的合格品传送到曲面检测设备中,减少了人工传送合格品的工序,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检测装置包括一曲面检测设备,所述曲面检测设备包括一摩擦棍、平带以及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所述摩擦棍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分别设在平带的相对两侧,所述平带上均匀设置有平带孔,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平带孔中,所述摩擦棍可转动并带动所述待测滚子在所述平带孔内滚动,所述平带带动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相对应时,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可对所述待测滚子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线光源以及一线阵相机,所述线光源为所述线阵相机提供光源,所述线光源与所述线阵相机均设置在所述平带的同一侧,当所述待测滚子移动至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相对应时,触发所述线光源工作,并触发所述线阵相机进行拍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平带一端的内侧,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动机、涡轮、蜗杆以及带轮,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蜗杆配合,所述蜗杆与所述摩擦棍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外表面的部分配合,所述涡轮外表面另一部分与所述带轮内表面配合,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蜗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涡轮以及所述摩擦棍运动,所述涡轮运动带动所述带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平带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棍与所述平带的速度比为5:1-15: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平带远离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当所述待测滚子进入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范围时,所述位置传感器被触发并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收到指令后启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设置于所述鼓形滚子曲面机器检测装置与所述驱动结构之间,所述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包括电磁铁吸取式剔除、夹取式剔除或真空吸式剔除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端面检测设备以及合格品传送带,所述合格品传送带一端连接所述曲面检测设备,所述合格品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所述端面检测设备,所述合格品传送带将所述端面检测设备检测为合格的待测滚子传送至所述曲面检测设备,所述端面检测设备包括一支撑架、轴承滚子转盘机构以及电机,所述支撑架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连接,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向水平方向转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上设置有转盘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的转动面相对两侧,且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高度高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高度,所述待测滚子放置于所述转盘孔中,所述轴承滚子转盘机构转动带动所述转盘孔转动,所述转盘孔转动至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滚子的上下端面进行检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均包括光源以及面阵相机,当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与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或所述待测滚子运动至与所述下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光源开始工作并为所述面阵相机提供光源,所述面阵相机进行拍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检测设备进一步包括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端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同一侧,所述上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以及下端面缺陷滚子剔除装置包括电磁铁吸取式剔除、夹取式剔除或真空吸式剔除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CN202020412001.8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68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2001.8U CN21256852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2001.8U CN21256852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8521U true CN212568521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20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6852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8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114A (zh) * 2022-11-10 2023-02-03 邵俊艳 一种质检用环形检测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114A (zh) * 2022-11-10 2023-02-03 邵俊艳 一种质检用环形检测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8075A (zh)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及滚动体表面检测方法
CN110018177A (zh) 一种工件缺陷检测及剔除装置
CN105651782A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表面缺陷机器视觉自动检测设备
CN111069085B (zh) 一种圆柱玻璃表面质量视觉检测系统与方法
CN212568521U (zh) 一种滚动体表面检测装置
CN110346379B (zh) 一种轴承缺陷探伤装置及轴承缺陷探伤方法
CN104826807A (zh) 圆柱形产品的视像检测装置
CN112834605B (zh) 钢丝帘布检测方法
CN108072670A (zh) 基于双线阵相机与环形光的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047004A (zh) 滚珠不合格品剔除方法
CN109001229A (zh) 圆锥滚子外圆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09270161A (zh) 一种磁粉探伤机
CN107894424A (zh) 用于轴承外观缺陷的高效视觉检测系统
CN204685514U (zh) 圆柱形产品的视像检测装置
CN107726995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针自动检测装置
CN106596571A (zh) 一种回转类工件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机构
CN206583811U (zh) 一种回转类工件检测机构
CN111203389A (zh) 一种视觉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110044908A (zh) 一种雷管周身全面检测结构
CN214555432U (zh) 一种浸渍纸外观质量检测系统
CN20812562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机换向器质量检测系统
CN109047033A (zh) 滚动体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11578850B (zh) 一种视觉测量起绒织物厚度的测量方法
CN111504203B (zh) 布长在线精确计量方法
CN114527131A (zh) 一种原料硅片的内外部缺陷在线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