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6104U -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66104U CN212566104U CN202021140733.2U CN202021140733U CN212566104U CN 212566104 U CN212566104 U CN 212566104U CN 202021140733 U CN202021140733 U CN 202021140733U CN 212566104 U CN212566104 U CN 2125661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outer water
- sides
- fixedly connected
- movabl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65 Abomas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包括外水箱、超声波振动片、控制面板和固定板,所述外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水箱,且内水箱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滑块,且内水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入气口,所述外水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且外水箱外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水箱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盖的两侧活动连接的活动杆,可以在活动杆上滑动挤压块,使挤压块挤压第一弹簧,此时可以将活动杆通过活动轴转动,使活动杆可以卡入卡槽内部,此时挤压块会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卡在固定板的底端,从而实现了对顶盖的限位固定,同理可进行拆卸,则可以使在对加湿单元检修时较为简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单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了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特别是室内空气质量及舒适度,辐射空调系统发展迅猛,在冬季没有加湿,室内湿度偏低,影响使用的舒适度,从而出现了带有加湿功能的新风机,就是在新风机内置加湿单元,现有的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现有的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方便的对加湿单元的顶盖进行拆卸,实在故障检修时较为不便;
2、现有的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方便的对加湿单元进行拆卸与安装,使使用时较为不便;
3、现有的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够,不能实现自动补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方便的对加湿单元的顶盖进行拆卸,不能方便的对加湿单元进行拆卸与安装,不能实现自动补水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包括外水箱、超声波振动片、控制面板和固定板,所述外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水箱,且内水箱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滑块,且内水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入气口,所述内水箱的顶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雾化片,所述顶盖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超声波振动片,所述外水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且外水箱外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水箱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外水箱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且外水箱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外水箱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外水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边。
优选的,所述顶盖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且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两侧皆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卡边,且第二卡边的一侧设置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边的内部设置有插孔,且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内水箱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内水箱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径大小与活动杆的外径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通过在顶盖的两侧活动连接的活动杆,可以在活动杆上滑动挤压块,使挤压块挤压第一弹簧,此时可以将活动杆通过活动轴转动,使活动杆可以卡入卡槽内部,此时挤压块会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卡在固定板的底端,从而实现了对顶盖的限位固定,同理可进行拆卸,则可以使在对加湿单元检修时较为简便。
(2)该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通过在外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卡边,将安装座固定在新风机内部后,可以将第一卡边对准槽口,并将外水箱放置在安装座内部,此时可以在安装座内部转动外水箱,使第一卡边可以卡在第二卡边的底端,并使插孔可以相互对准,此时可以将限位杆插入插孔内部,实现第二卡边与第一卡边的限位,则可以方便的对加湿单元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了对其进行使用。
(3)该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通过在内水箱的外部设置的外水箱,当内水箱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水时,内水箱会受到重力挤压第二弹簧,并使凸块会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当内水箱内部水量不足时,则内水箱会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带动凸块与压力传感器分离,则压力传感器会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从而使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入水结构向内水箱内部加水,从而实现了水量的自动补充,提高了加湿单元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水箱;101、加湿入气口;102、滑槽;103、压力传感器;104、排水口;105、第一卡边;2、雾化片;3、超声波振动片;4、顶盖;401、密封圈;402、入水口;403、活动轴;404、活动杆;405、挤压块;406、第一弹簧;5、控制面板;6、安装座;601、第二卡边;602、插孔;603、槽口;604、限位杆;7、内水箱;701、滑块;702、第二弹簧;703、凸块;8、固定板;80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包括外水箱1、超声波振动片3、控制面板5和固定板8,外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水箱7,且内水箱7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滑块701,内水箱7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02,且内水箱7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703,可以实现水量的自动补充,提高了加湿单元的自动化程度;
内水箱7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入气口101,外水箱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04,且外水箱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102,外水箱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3,且外水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边105,限位杆604插入插孔602内部,实现第二卡边601与第一卡边105的限位;
内水箱7的顶端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402,且顶盖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401,顶盖4的两侧皆设置有活动轴403,且活动轴40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04,活动杆40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406,且第一弹簧4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05,以使在对加湿单元检修时较为简便;
顶盖4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雾化片2,顶盖4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超声波振动片3,外水箱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卡边601,且第二卡边601的一侧设置有槽口603,第二卡边60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602,且插孔6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04,可以方便的对加湿单元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了对其进行使用;
外水箱1外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卡槽801,且卡槽801的内径大小与活动杆404的外径大小相匹配,外水箱1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5,压力传感器10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的输入端电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03为MPX10。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安装座6固定在新风机内部后,可以将第一卡边105对准槽口603,并将外水箱1放置在安装座6内部,此时可以在安装座6内部转动外水箱1,使第一卡边105可以卡在第二卡边601的底端,并使插孔602可以相互对准,此时可以将限位杆604插入插孔602内部,实现第二卡边601与第一卡边105的限位,则可以方便的对加湿单元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了对其进行使用,可以在活动杆404上滑动挤压块405,使挤压块405挤压第一弹簧406,此时可以将活动杆404通过活动轴403转动,使活动杆404可以卡入卡槽801内部,此时挤压块405会受到第一弹簧406的弹力卡在固定板8的底端,从而实现了对顶盖4的限位固定,同理可进行拆卸,则可以使在对加湿单元检修时较为简便,当内水箱7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水时,内水箱7会受到重力挤压第二弹簧702,并使凸块703会与压力传感器103接触,当内水箱7内部水量不足时,则内水箱7会受到第二弹簧702的弹力带动凸块703与压力传感器103分离,则压力传感器103会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5,从而使控制面板5可以控制入水结构向内水箱7内部加水,从而实现了水量的自动补充,提高了加湿单元的自动化程度,超声波振动片3会对雾化片2进行高频振动,使经过超声波振动片3的水变成水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包括外水箱(1)、超声波振动片(3)、控制面板(5)和固定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水箱(7),且内水箱(7)外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固定连接有滑块(701),且内水箱(7)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入气口(101),所述内水箱(7)的顶端设置有顶盖(4),且顶盖(4)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雾化片(2),所述顶盖(4)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超声波振动片(3),所述外水箱(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6),且外水箱(1)外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外水箱(1)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104),且外水箱(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3),且外水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边(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402),且顶盖(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两侧皆设置有活动轴(403),且活动轴(40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04),所述活动杆(40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406),且第一弹簧(4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卡边(601),且第二卡边(601)的一侧设置有槽口(6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边(60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602),且插孔(6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箱(7)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02),且内水箱(7)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7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卡槽(801),且卡槽(801)的内径大小与活动杆(404)的外径大小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40733.2U CN212566104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40733.2U CN212566104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66104U true CN212566104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3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40733.2U Active CN212566104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66104U (zh) |
-
2020
- 2020-06-18 CN CN202021140733.2U patent/CN2125661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19067U (zh) | 空调器的导风结构 | |
CN202813591U (zh) | 空调器及其摆叶 | |
CN212566104U (zh) | 一种新风机内置超声波加湿单元结构 | |
CN201183442Y (zh) | 空调多向调节送风装置 | |
CN208330843U (zh) | 一种节能型风机异型叶片 | |
CN108591361A (zh) | 一种用于车载空调压缩机的减震装置 | |
CN208858409U (zh) | 一种地下矿山通风系统监控平台 | |
CN204880353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1083417Y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8480721U (zh) | 一种羊绒加工车间用除尘加湿一体机 | |
CN206131276U (zh) | 用于空调的加湿器的连接结构 | |
CN105728188A (zh) | 一种除铁去石器 | |
CN206131283U (zh) | 高效空调机的加湿器 | |
CN211650640U (zh) | 一种锂电池供电的室内换气设备 | |
CN204353002U (zh) | 一种除铁去石器 | |
CN211575401U (zh) |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发射机机房通风装置 | |
CN217715377U (zh) | 一种抗菌防潮的中央空调用风道 | |
CN202371844U (zh) | 柜式空调显示控制盒 | |
CN214333024U (zh) | 一种空调面板格栅的安装结构 | |
CN218544798U (zh) | 一种导风板转轴连接装置 | |
CN218735731U (zh) | 多点温度采集的大型建筑物内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1497850U (zh) | 前投影机防尘海绵安装结构 | |
CN218462950U (zh) | 一种贴膜治具 | |
CN216311092U (zh) | 一种智慧课堂用教学装置 | |
CN208566878U (zh) | 吊顶用空气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