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6008U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66008U CN212566008U CN202022009781.4U CN202022009781U CN212566008U CN 212566008 U CN212566008 U CN 212566008U CN 202022009781 U CN202022009781 U CN 202022009781U CN 212566008 U CN212566008 U CN 212566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flector
- air deflector
- upper ai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空调在进行送风时,出风速度以及出风噪音相对较大的技术问题。该出风口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其中,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连接在空调外壳上且两者分别位于空调出风口的上方和下方;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能延长气流流经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之间的行程。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扩压减阻的作用、降低出风的速度以及实现较多的气流组织形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风口组件及设置有该出风口组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导风板是空调器的重要零部件,主要用来控制气流的方向,一般空调器都有一个或者两个导风板,参见图1和图2,示意出了空调器上设置有一个导风板,参见图3-图4,示意出了空调器上设置有两个导风板,即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上导风板一般位于空调出风口上方,下导风板在出风口下方,且上导风板宽度较下导风板短很多,主要在空调出口内部旋转运动,起辅助引导气流的作用。由于上导风板与下导风板相比宽度相差较多,且上导风板在空调内部旋转,两个导风板无法形成有效的风道来更好地降低阻力,导致空调风阻大,风量低,噪声大,功耗高,热气流无法下落等问题。如果空调器出风速度大,吹到人员身上会感觉不舒服,容易导致空调病等,难以不能满足节能舒适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口组件及设置有该出风口组件的空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空调在进行送风时,出风速度以及出风噪音相对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其中,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连接在空调外壳上且两者分别位于空调出风口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能延长气流流经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之间的行程。
进一步地,展开的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上下相对设置且沿气流流经两者的方向,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能形成扩口状态,且所述上导风板呈平板状或折板状,所述下导风板呈平板状或折板状。
进一步地,当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上导风板和/或所述下导风板均延伸至空调外部。
进一步地,折叠状态的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整体均呈板状结构,且当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上导风板与所述下导风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导风板位于所述下导风板的内侧或所述下导风板位于所述上导风板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上均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打开出风口以及驱动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风板折叠的段数与所述下导风板折叠的段数相同;或者,所述上导风板折叠的段数与所述下导风板折叠的段数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风板包括至少两块上导风单板,其中一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其余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转动连接,所有所述上导风单板能沿所述上导风板宽度依次分布以展开成平板状结构,所有所述上导风单板能沿所述上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叠加成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风板包括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的所述上导风单板为第一上导风单板、另一所述上导风单板为第二上导风单板,当所述上导风板处于关闭所述空调出风口的状态时,所述第二上导风单板位于所述第一上导风单板的外侧面。
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出风口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能延长气流流经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之间的行程,上、下导风板作为出风口的有效延伸,出风口宽度大大增加,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能降低出风的速度,达到体感无风的效果,解决现有空调器出风速度大,导致感冒、空调病等的问题;有效实现扩压减阻,降低噪音、降低功率消耗,提升空调的出风量;上下导风板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流方向,可大范围改变气流方向,可以实现较多的气流组织形式,满足不同模式的送风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壁挂机导风板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导风板的个数为一个);
图2是现有技术中壁挂机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导风板的个数为一个);
图3是现有技术中壁挂机导风板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导风板的个数为两个);
图4是现有技术中壁挂机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导风板的个数为两个);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壁挂机)的导风板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A;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壁挂机)的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模式一);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B;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壁挂机)的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模式二);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C;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壁挂机)的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无风感模式);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D;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壁挂机)的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时运动角度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图E;
图15是现有壁挂机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挂机在不同模式下的数据对比表。
图中1-导风板;2-出风口;3-上导风板;31-第一上导风单板;32-第二上导风单板;4-下导风板;41-第一下导风单板;42-第二下导风单板;5-叶轮; 6-底壳;7-蒸发器;8-进风栅格;9-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组件,包括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其中,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连接在空调外壳上且两者分别位于空调出风口2的上方和下方;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能延长气流流经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之间的行程。参见图3和图4,示意出了空调器上设置有两个导风板,即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上导风板一般位于空调出风口上方,下导风板在出风口下方,由于上导风板与下导风板相比宽度相差较多,且上导风板在空调内部旋转,两个导风板无法形成有效的风道来更好地降低阻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组件,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能延长气流流经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之间的行程,作为出风口的有效延伸,可便于实现扩压减阻的作用;能降低出风的速度,达到体感无风的效果;上下导风板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流方向,可大范围改变气流方向,可以实现较多的气流组织形式,满足不同模式的送风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展开的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 上下相对设置且沿气流流经两者的方向,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能形成扩口状态,且上导风板3呈平板状或折板状,下导风板4呈平板状或折板状。参见图7-图12,示意出了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展开后的三种模式,上导风板3 和下导风板4能形成扩口状态,上、下导风板作为出风口的有效延伸,出风口宽度大大增加,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能降低出风的速度,达到体感无风的效果,解决现有空调器出风速度大,导致感冒、空调病等的问题;有效实现扩压减阻,降低噪音、降低功率消耗,提升空调的出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当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关闭出风口2时,上导风板3的折叠端靠近出风口2下方、下导风板4的折叠端靠近出风口2的上方,参见图图5和图6,示意出了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关闭出风口2;当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打开出风口2时,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均能延伸至空调外部。参见图3-图4,示意出了上导风板宽度较短,在空调内部转动;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组件,上导风板3具有足够的长度,且可以延伸至空调外部,可以有效的向下压制热气流,从而达到地毯式制热的效果,上导风板3可在下导风板4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范围改变气流方向,可以实现较多的气流组织型式,满足不同模式的送风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折叠状态的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整体均呈板状结构,且当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关闭出风口2时,上导风板3与下导风板4平行设置,上导风板3位于下导风板4的内侧或下导风板 4位于上导风板3的内侧。参见图5和图6,示意出了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 关闭出风口2,且示意出了下导风板4位于上导风板3的外侧,所以,打开出风口组件时,需要先转动下导风板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上均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打开出风口2以及驱动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展开。关于动力装置的结构,可以采用及参考现有驱动空调导风板动作的结构,即采用电机驱动上、下导风板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上导风板3折叠的段数与下导风板4折叠的段数相同;或者,上导风板3折叠的段数与下导风板4折叠的段数不相同。参见图5和图6,示意出了上导风板3折叠的段数与下导风板4折叠的段数相同,都为两段式。关于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分成的段数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上导风板3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上导风板3包括至少两块上导风单板(上导风板3采用多段式设计),其中一个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其余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分别与对应的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转动连接(可以是铰链连接),所有上导风单板能沿上导风板3宽度依次分布以展开成平板状结构,所有上导风单板能沿上导风板3的厚度方向依次叠加成相邻的两个上导风单板相贴合。同理,下导风板4 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下导风板4包括至少两块下导风单板,其中一个下导风单板的长边侧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其余下导风单板的长边侧分别与对应的下导风单板的长边侧转动连接,所有下导风单板能沿下导风板3宽度依次分布以展开成平板状结构,所有下导风单板能沿下导风板3的厚度方向依次叠加成相邻的两个下导风单板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上导风板3包括两个上导风单板,两个上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或者不同,参见图6,两个上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下导风板4包括两个上导风单板,两个下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或者不同,参见图6,两个下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关于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分成的段数情况,也可以分成其他段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的上导风单板为第一上导风单板31、另一上导风单板为第二上导风单板32,当上导风板3 处于关闭空调出风口2的状态时,第二上导风单板32位于第一上导风单板31 的外侧面。参见图6,示意出了第一上导风单板31与空调外壳的旋转中心O2,第二上导风单板32与第一上导风单板31之前的旋转中心02a。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的下导风单板为第一下导风单板41、另一下导风单板为第二下导风单板 42,当下导风板4处于关闭空调出风口2的状态时,第二下导风单板42位于第一下导风单板41的外侧面。参见图6,示意出了第一下导风单板41与空调外壳的旋转中心O1,第二下导风单板42与第一下导风单板41之前的旋转中心 01a。
参见图6,当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处于关闭出风口2的状态时,由于下导风板4位于外侧,所以,先驱动下导风板4中的第一下导风单板41打开,即第一下导风单板41绕旋转中心01转动,当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第二下导风单板42位于第一下导风单板41的外侧,此时,可以再展开第二下导风单板42,即第二下导风单板42绕旋转中心01a转动。当下导风板4打开后,打开上导风板3。先驱动上导风板3中的第以上导风单板31打开,即第一上导风单板31 绕旋转中心02转动,当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第二上导风单板32位于第一上导风单板31的外侧,此时,可以再展开第二上导风单板32,即第二上导风单板 32绕旋转中心02a转动。
下面介绍导风板的三种模式,具体如下:
参见图7-图8,在导风板模式一下,第一下导风单板41绕其旋转中心O1 可以打开至图8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一下导风单板41可以绕其旋转中心 O1在转动角度B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第二下导风单板42保持与第一下导风单板41相对闭合状态;然后第一上导风单板31绕其旋转中心O2打开至图8 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一上导风单板31可以绕其旋转中心O2在转动角度A 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第二上导风单板32保持与第一上导风单板31相对闭合状态,如图8所示,导风板出口宽度为L2,L2>L1,L2大小随着第一下导风单板41和第一上导风单板31的旋转改变,以实现不同的气流组织,此模式下的空调性能与现有空调性能对比数据如图15所示。
参见图9-图10,在导风板模式二下,第一下导风单板41绕其旋转中心O1 可以打开至图10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一下导风单板41可以绕其旋转中心 O1在转动角度B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然后第二下导风单板42绕其旋转中心O1a打开图10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二下导风单板42可以绕其旋转中心 O1a在转动角度D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然后第一上导风单板31绕其旋转中心O2打开至图10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一上导风单板31可以绕其旋转中心O2在转动角度A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然后第二上导风单板32绕其旋转中心O2a可以打开至图10所示位置(参见图14,第二上导风单板32可以绕其旋转中心O2a在转动角度C范围内进行自由转动),导风板的出口宽度为L3, L3>L2>L1,L3大小随着第一上导风单板31、第二上导风单板32、第一下导风单板41、第二下导风单板42的旋转改变,以实现不同的气流组织,此模式下的空调性能与现有空调性能对比数据如图15所示。
参见图11-图12,在导风板无风感模式下,第一下导风单板41先绕其旋转中心O1打开图12所示意出的位置,然后第二下导风单板42绕其旋转中心O1a 打开至与第一下导风板1夹角为F的位置;接着第一上导风单板31绕其旋转中心O2打开至图12所示意出的位置,然后第二上导风单板32绕其旋转中心O2a 打开至与第一上导风单板31夹角为E的位置;如图12所示,导风板出口宽度为L4,L4的大小要保证出口风速小于或者接近1m/s,从而实现超低风速出风,达到体感无风的效果,具体夹角E和F的值以达到无风感出风速度下的L4长度为准,此模式下的空调性能与现有空调性能对比数据如图15所示。
参见图15,为现有挂壁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壁机处于导风板模式一下、处于导风板模式二下以及处于无风感模式下的数据对比图,从表中可以看出,达到相同风量的情况下,处于导风板模式一和导风板模式二的功率、噪声以及出风速度都要低一些。
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口组件,出风口组件包括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其中,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连接在空调外壳上且两者分别位于空调出风口 2的上方和下方;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上导风板3 和下导风板4能延长气流流经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之间的行程。上导风板 3和下导风板4作为出风口的有效延伸,可以增加实际出风口的宽度,降低出风口的平均速度,起到扩压减阻的作用,有效提升空调的风量,降低噪声和功耗,达到体感无风的效果;同时上导风板旋转空调外部,上下导风板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流方向,从而达到地毯式制热以及沐浴式制冷的效果,可大范围改变气流方向,可以实现较多的气流组织形式,满足不同模式的送风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风板(3)和下导风板(4),其中,
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连接在空调外壳上且两者分别位于出风口(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均为可折叠板,通过展开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能延长气流流经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之间的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展开的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上下相对设置且沿气流流经两者的方向,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能形成扩口状态,且所述上导风板(3)呈平板状或折板状,所述下导风板(4)呈平板状或折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打开所述出风口(2)时,所述上导风板(3)和/或所述下导风板(4)均延伸至空调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折叠状态的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整体均呈板状结构,且当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关闭所述出风口(2)时,所述上导风板(3)与所述下导风板(4)平行设置,所述上导风板(3)位于所述下导风板(4)的内侧或所述下导风板(4)位于所述上导风板(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上均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打开出风口(2)以及驱动所述上导风板(3)和所述下导风板(4)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3)折叠的段数与所述下导风板(4)折叠的段数相同;或者,所述上导风板(3)折叠的段数与所述下导风板(4)折叠的段数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3)包括至少两块上导风单板,其中一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其余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导风单板的长边侧转动连接,所有所述上导风单板能沿所述上导风板(3)宽度依次分布以展开成平板状结构,所有所述上导风单板能沿所述上导风板(3)的厚度方向依次叠加成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3)包括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两个所述上导风单板的宽度相同或者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的所述上导风单板为第一上导风单板(31)、另一所述上导风单板为第二上导风单板(32),当所述上导风板(3)处于关闭所述出风口(2)的状态时,所述第二上导风单板(32)位于所述第一上导风单板(31)的外侧面。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出风口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9781.4U CN212566008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9781.4U CN212566008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66008U true CN212566008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2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09781.4U Active CN212566008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660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66281A (zh) * | 2021-07-27 | 2021-10-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WO2023284281A1 (zh) * | 2021-07-12 | 2023-01-19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22009781.4U patent/CN2125660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84281A1 (zh) * | 2021-07-12 | 2023-01-19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CN113566281A (zh) * | 2021-07-27 | 2021-10-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CN113566281B (zh) * | 2021-07-27 | 2022-08-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566008U (zh)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4075376B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1839522A (zh) | 空调及其风向控制方法 | |
CN112728638A (zh) | 空调器出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 | |
CN104180435A (zh) | 空调壁挂机 | |
CN107975872A (zh)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112178776A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208059129U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12082202A (zh) | 出风口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2378103U (zh) |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 |
CN20853631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7278574U (zh) | 无蜗壳离心风机箱 | |
CN106642317A (zh) | 空调器 | |
CN215597424U (zh) | 一种空调及其室内机分区送风机构 | |
CN212511471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3339889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5895040U (zh) | 一种空调窗 | |
CN20598001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总成 | |
CN210486073U (zh) | 暖风机 | |
CN206222504U (zh) | 空调器 | |
CN210292092U (zh) | 悬角空调器 | |
CN112594780A (zh) | 一种角挂式空调器 | |
CN210399190U (zh) | 悬角空调器 | |
CN207648944U (zh)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203286656U (zh) | 空调壁挂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