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3405U - 尾气后处理封装 - Google Patents

尾气后处理封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3405U
CN212563405U CN202021315922.9U CN202021315922U CN212563405U CN 212563405 U CN212563405 U CN 212563405U CN 202021315922 U CN202021315922 U CN 202021315922U CN 212563405 U CN212563405 U CN 212563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artition plate
end cover
communicat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59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neco FAWSN Changch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59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3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3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3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进气管、载体组件以及出气管,所述壳体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加热引管,所述加热引管设有用以将经过所述载体组件净化后的尾气引向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口。如此设置,在对尾气进行净化的同时,也能够在需要时充分利用尾气的热量。

Description

尾气后处理封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属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对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现有技术中已经揭示了多种尾气后处理封装。一般而言,尾气后处理封装包括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催化剂载体(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剂)。
经过催化剂载体处理后的尾气,其有害物质的浓度已经被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与此同时,尾气的温度仍然较高,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也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口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载体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出气管,所述壳体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载体组件架设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载体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载体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体;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加热引管,所述加热引管设有用以将经过所述载体组件净化后的尾气引向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呈长方体,所述进气管固定于该长方体的一个棱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包括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的直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包括垂直于所述直管部的弯管部,所述弯管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部设有固定于端面的法兰,所述法兰设有若干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设有靠近所述加热引管的安装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设有若干安装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引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腔体的顶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后处理封装还包括与第三腔体相连通的加热引管,所述加热引管设有用以将经过所述载体组件净化后的尾气引向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口;如此设置,在对尾气进行净化的同时,也能够在需要时充分利用尾气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立体图。
图2是去除图1中环形侧壁之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其用以处理柴油发动机的尾气,以降低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包括壳体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进气管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载体组件3以及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出气管4。所述壳体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盖11、12之间的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其中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第二隔板14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6,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第一端盖11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7,所述第二隔板14与所述第二端盖12之间形成第三腔体18。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第一腔体16相连通,所述出气管4与所述第三腔体18相连通。
除了用以安装载体组件3的安装开孔之外,所述第一隔板13为开孔板,所述第二隔板14为封闭板,即所述第一隔板13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6与所述第二腔体17的若干通孔,所述第一腔体16与所述第三腔体18在所述第二隔板14的分隔下不直接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的环形侧壁15,所述环形侧壁15呈长方体,所述进气管2固定于该长方体的一个棱角处。
所述载体组件3架设在所述第一隔板13与所述第二隔板14上,所述载体组件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7,所述载体组件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8。所述载体组件3包括载体31、包裹在所述载体31上的衬垫以及包裹在所述衬垫外围的外壳。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包括相互串联的两个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
所述出气管4包括贯穿所述第一端盖11、所述第一隔板13以及所述第二隔板14的直管部41以及垂直于所述直管部41的弯管部42,所述弯管部42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弯管部42设有固定于端面的法兰43,所述法兰43设有若干安装孔44。
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腔体18相连通的加热引管5,所述加热引管5设有用以将经过所述载体组件3净化后的尾气引向待加热区域(例如车厢)的加热口5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引管5与所述第三腔体18相连通的端部52位于所述第三腔体18的顶端,所述出气管4与所述第三腔体18相连通的端部45位于所述第三腔体18的底端。所述壳体1还设有靠近所述加热引管5的安装支架6。所述安装支架6设有若干安装通孔61。
使用时,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自进气管2进入尾气后处理封装100的第一腔体16;在第二隔板14的阻挡下,气流只能穿过第一隔板13的通孔,并进入第二腔体17中;然后,气流穿过载体组件3,进入第三腔体18。此时,位于第三腔体18中的尾气已经被载体组件3净化处理过了,因此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较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第三腔体18中的尾气有两条流出路径,一条为经过出气管4直接流向下游;另一条为经过加热引管5流向待加热区域(例如车厢)。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后处理封装100在对尾气进行净化的同时,也能够在需要时充分利用尾气的热量。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载体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出气管,所述壳体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载体组件架设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载体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载体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体;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加热引管,所述加热引管设有用以将经过所述载体组件净化后的尾气引向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呈长方体,所述进气管固定于该长方体的一个棱角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的直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垂直于所述直管部的弯管部,所述弯管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部设有固定于端面的法兰,所述法兰设有若干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靠近所述加热引管的安装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有若干安装通孔。
8.如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引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腔体的顶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端。
CN202021315922.9U 2020-07-07 2020-07-07 尾气后处理封装 Active CN212563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5922.9U CN212563405U (zh) 2020-07-07 2020-07-07 尾气后处理封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5922.9U CN212563405U (zh) 2020-07-07 2020-07-07 尾气后处理封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3405U true CN21256340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5922.9U Active CN212563405U (zh) 2020-07-07 2020-07-07 尾气后处理封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3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5831B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
EP3699407B1 (en) Generalized integrated doc-dpf-scr after-treatment apparatus
CN109236429B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及其封装
CN205243595U (zh)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WO2017032231A1 (zh) 排气处理装置
CN108412593A (zh) 一种并联筒式后处理结构总成
CN205714370U (zh) 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06987928U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及其封装
CN212563405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0217875U (zh)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及汽车
CN108757109A (zh) U形排气后处理装置
CN111691953A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05638623U (zh) 一种汽车尾气催化、消音、余热回收一体化装置
CN111425284A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5057688U (zh) 收割机的尾气后处理总成装置
CN112459884B (zh) 一种柴油国六b结构催化器
CN212027907U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2003323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1777665U (zh)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0622903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1777661U (zh) 一种汽油机用带扰流板的催化净化器
CN103046987A (zh) 箱式后处理器总成
CN208918632U (zh) 一种后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
CN208858435U (zh) 一种并列式尾气后处理装置及农用机械
CN220979629U (zh) 后处理装置及农用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