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1662U -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1662U
CN212561662U CN202021128476.0U CN202021128476U CN212561662U CN 212561662 U CN212561662 U CN 212561662U CN 202021128476 U CN202021128476 U CN 202021128476U CN 212561662 U CN212561662 U CN 212561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y
pump
gate valve
wa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84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
宋长春
李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84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1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1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1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舱内泵和水下泵,在主管道上安装有主闸阀,在主管道的上游连接有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还包括带有旁通闸阀的旁通管道;还包括主三通管道和副三通管道,主管道和旁通管道分别连接至主三通管道的两个端口,主三通管道的第三个端口连接至副三通管道的其中一个端口,副三通管道的其它两个端口同时连接至舱内泵和水下泵两者的入口;水下泵的出口连接至舱内泵的入口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泵间闸阀。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结构设计合理、避免吹清水的操作占用设备检查维护的时间,提升了绞吸挖泥船的施工时利率。

Description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疏浚施工项目中,绞吸挖泥船作为主要的挖泥设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绞吸挖泥船的工作方式为:船舶行驶至挖泥水域并采用钢桩、锚设施等进行水面驻停;放下桥架令绞刀刀头落在水底的泥面上;启动绞刀控制系统,令绞刀沿着设定的路径移动,对水底进行开挖;泥浆被绞刀后方的泥管吸入,在泥泵的输送作用下,泥浆经由水面上的自浮式排泥管线输送至吹填区域进行吹填。
在一定的条件下,绞吸挖泥船需要向排泥管线吹送清水,当排泥管线的端部开始吹出清水时,证明管线内已经没有泥浆了,此时可以对绞吸挖泥船的挖泥操作进行暂定,之后挖泥船可以行驶至下一施工水域,驻停后再次启动挖泥排泥的过程。因此,绞吸挖泥船的吹清水操作是伴随着绞吸挖泥施工而多次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绞吸挖泥船上设有两组泥泵,其中一组泥泵位于水下成为水下泵,另一组泥泵位于船舱内称为舱内泵,其中水下泵用于对挖泥后的泥浆进行直接泵送,舱内泵用于对泥浆的输送进行接力。上述吹清水的过程中,需保持桥架位于水下(令绞刀与水底相脱离),水下泵和舱内泵从施工水域中泵送清水给排泥管线,吹清水程序结束后才能将桥架、绞刀及泥管等组件提升至水面以上。
上述操作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吹清水的操作中需要保持桥架及其绞刀等组件位于水下,由于吹清水的过程并不是挖泥的过程(只是对排泥管线的一种保护措施,防止泥浆将排泥管线堵塞),因此在吹清水的程序中占用桥架、绞刀及泥管组件就浪费了对这些组件进行检查维护的机会。换言之也就是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吹清水的时间进行桥架、绞刀以及泥管等部件的检查维护,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船舶的时利率。
然而现有的管道结构无法实现上述操作,排泥管线吹清水的操作必须由水下泵进行,需要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避免吹清水的操作占用设备检查维护时间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提升绞吸挖泥船的施工时利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舱内泵和水下泵,在主管道上安装有主闸阀,在主管道的上游连接有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还包括带有旁通闸阀的旁通管道;还包括主三通管道和副三通管道,主管道和旁通管道分别连接至主三通管道的两个端口,主三通管道的第三个端口连接至副三通管道的其中一个端口,副三通管道的其它两个端口同时连接至舱内泵和水下泵两者的入口;水下泵的出口连接至舱内泵的入口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泵间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与现有绞吸挖泥船的管道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为主管道配置一个专用于吸取清水的旁通管道,并在相关管道上设置控制开闭的闸阀,令绞吸挖泥船设备向排泥管线吹清水时避免对水下泵的占用,通过旁通管路与舱内泵进行吹清水的操作。这样在吹清水的程序中,未被占用的桥架、绞刀、泥管及水下泵等部件可以提升至水面进行检查与维护,也就是实现了吹清水程序与检查维护程序的同步进行,避免对正常绞吸挖泥时间的占用,这样提升了绞吸挖泥船的时利率。
优选地: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带有第一泥管闸阀的第一泥管以及带有第二泥管闸阀的第二泥管;还包括三通管道A,第一泥管和第二泥管两者的端部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A的两个端口,三通管道A的第三端口与主管道对接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三通管道B和三通管道D,副三通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B和三通管道D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B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一支路闸阀的第一支路管道、第三端口连接至舱内泵的入口,三通管道D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二支路闸阀的第二支路管道、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的入口。
优选地:还包括三通管道C,三通管道B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三通管道C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C的第二端口连接至舱内泵的入口、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的出口,泵间闸阀安装在三通管道C的第三出口上。
优选地:在副三通管道与三通管道B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在副三通管道与三通管道D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
优选地:在三通管道B与三通管道C之间设有舱内泵入口闸阀,在三通管道D与水下泵之间设有水下泵入口闸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泥管闸阀;2、第一泥管;3、第二泥管闸阀;4、第二泥管;5、三通管道A;6、主闸阀;7、主管道;8、旁通管道;9、旁通闸阀;10、主三通管道;11、副三通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13、三通管道B;14、第一支路闸阀;15、第一支路管道;16、舱内泵入口闸阀;17、三通管道C;18、舱内泵;19、泵间闸阀;20、第二连接管道;21、三通管道D;22、水下泵入口闸阀;23、水下泵;24、第二支路闸阀;25、第二支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7、舱内泵18和水下泵23,在主管道7上安装有主闸阀6,在主管道7的上游连接有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此处所说的上游是按照泥浆的流向确定的,泥浆从泥管吸入进入主管道7,因此称泥管位于上游方向。主闸阀6用于操作主管道7的通断。
舱内泵18安装在绞吸挖泥船的船舱内,水下泵23安装在绞吸挖泥船的桥架上,水下泵23对泥管吸入、主管道7输送的泥浆提供直接动力,舱内泵18在舱内为泥浆的输送提供接力动力。
本实施例中,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设置为两个,实现一用一备。
具体地,包括带有第一泥管闸阀1的第一泥管2以及带有第二泥管闸阀3的第二泥管4;还包括三通管道A5,第一泥管2和第二泥管4两者的端部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A5的两个端口,三通管道A5的第三端口与主管道7对接连接。从任何一个泥管吸入的泥浆经三通管道A5后均进入主管道7,第一泥管闸阀1与第二泥管闸阀3两者分别操作第一泥管2和第二泥管4的通断。
还包括带有旁通闸阀9的旁通管道8,旁通管道8专用于从船舶所在的水域吸取清水,因而旁通管道8从船舶的底部延伸进入水体中,旁通闸阀9用于操作旁通管道8的通断。
还包括主三通管道10和副三通管道11,主管道7和旁通管道8分别连接至主三通管道10的两个端口,主三通管道10的第三个端口连接至副三通管道11的其中一个端口,副三通管道11的其它两个端口同时连接至舱内泵18和水下泵23两者的入口。
水下泵23的出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泵间闸阀19,水下泵23将泥浆输送给舱内泵18进行接力,泵间闸阀19用于操作两个泥泵之间连接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管道B13和三通管道D21,副三通管道1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B13和三通管道D21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B13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一支路闸阀14的第一支路管道15、第三端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三通管道D21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二支路闸阀24的第二支路管道25、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23的入口。
上述第一支路管道15和第二支路管道25分别作为舱内泵18和水下泵23两者的备用管道,一般情况下,上述支路管道并不投入使用,可以通过第一支路闸阀14和第二支路闸阀24将两个支路管道关断,在使用时开启。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管道C17,三通管道B13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三通管道C17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C17的第二端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23的出口,泵间闸阀19安装在三通管道C17的第三出口上。
本实施例中,在副三通管道11与三通管道B1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12,在副三通管道11与三通管道D2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20。
本实施例中,在三通管道B13与三通管道C17之间设有舱内泵入口闸阀16,在三通管道D21与水下泵23之间设有水下泵入口闸阀22。
操作规程:
(1)在切入旁通管道8吸取清水前应先吹清水,将水下泵23至舱内泵18之间管路内的泥浆以及两个泥泵内的泥浆排走,具体地,将挖泥船的桥架从水底提升一定高度进入上方水体内,持续一定时间后,水下泵23和舱内泵18吸入的清水即对内部进行了清洗。
(2)首先适当降低水下泵23的转速、适当增加舱内泵18的转速,以舱内泵18吸入压力为正,系统流速满足泥浆不堵管为标准。
(3)开启旁通模式,手动打开旁通闸阀9,在旁通闸阀9打开的过程中迅速降低水下泵23的转速,避免出现水下泵23流速过高出现汽蚀现象,直至水下泵23停车,同时适当增加舱内泵18的转速,保证管道内泥浆的流速。
(4)水下泵23停车后,关闭第一泥管闸阀1/第二泥管闸阀3,之后可以将桥架整体提升至水面以上,进行桥架、绞刀、泥管以及水下泵23等部件的检查维护工作。
(5)当排泥管线出清水后可停止舱内泵18,之后绞吸挖泥船设备可以移船至下一水域进行驻停,再重新启动绞吸挖泥施工。具体操作为:
若系统管路较长,需在舱内泵18运转期间恢复水下泵23的运行,首先将桥架下降至规定水深;打开第一泥管闸阀1/第二泥管闸阀3后启动水下泵23,关闭旁通闸阀9并及时增加水下泵23的转速,保证舱内泵18吸入压力为正,直至旁通闸阀9完全关闭,水下泵23与舱内泵18形成正常管路模式。
“旁通模式”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进行谨慎操作,避免操作失误或应急处置不当造成系统停车堵管事故。

Claims (6)

1.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主管道(7)、舱内泵(18)和水下泵(23),在主管道(7)上安装有主闸阀(6),在主管道(7)的上游连接有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还包括带有旁通闸阀(9)的旁通管道(8);还包括主三通管道(10)和副三通管道(11),主管道(7)和旁通管道(8)分别连接至主三通管道(10)的两个端口,主三通管道(10)的第三个端口连接至副三通管道(11)的其中一个端口,副三通管道(11)的其它两个端口同时连接至舱内泵(18)和水下泵(23)两者的入口;水下泵(23)的出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且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泵间闸阀(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带有泥管闸阀的泥管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带有第一泥管闸阀(1)的第一泥管(2)以及带有第二泥管闸阀(3)的第二泥管(4);还包括三通管道A(5),第一泥管(2)和第二泥管(4)两者的端部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A(5)的两个端口,三通管道A(5)的第三端口与主管道(7)对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三通管道B(13)和三通管道D(21),副三通管道(1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至三通管道B(13)和三通管道D(21)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B(13)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一支路闸阀(14)的第一支路管道(15)、第三端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三通管道D(21)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带有第二支路闸阀(24)的第二支路管道(25)、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23)的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三通管道C(17),三通管道B(13)的第三出口连接至三通管道C(17)的一个端口,三通管道C(17)的第二端口连接至舱内泵(18)的入口、第三端口连接至水下泵(23)的出口,泵间闸阀(19)安装在三通管道C(17)的第三出口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在副三通管道(11)与三通管道B(1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12),在副三通管道(11)与三通管道D(2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在三通管道B(13)与三通管道C(17)之间设有舱内泵入口闸阀(16),在三通管道D(21)与水下泵(23)之间设有水下泵入口闸阀(22)。
CN202021128476.0U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Active CN212561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476.0U CN212561662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476.0U CN212561662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1662U true CN21256166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8476.0U Active CN212561662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1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303A (zh) * 2021-07-06 2021-09-07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303A (zh) * 2021-07-06 2021-09-07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吸入吹水工艺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6055A (zh) 城市管网淤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194089A (zh) 一种泥水盾构泥浆回路循环系统
CN212561662U (zh) 一种绞吸挖泥船的旁通管道结构
CN113265979A (zh) 一种厚淤泥河道浅层清淤的施工方法
CN1995702B (zh) 一种盾构掘进中泥浆循环的处理方法
CN104234105A (zh) 小型绞吸船、泵船两并一串吹填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09257U (zh) 一种潜水吸砂泵反冲洗系统
CN115929930A (zh) 一种疏浚排泥管道的液压闸阀系统
CN211777432U (zh) 一种泥水环流系统
CN110905521B (zh) 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冲刷泥浆环流出渣系统
CN218326865U (zh) 一种疏浚管路杂物快速清理滤网器
CN214461081U (zh) 一体化智能泵站防淤装置
CN214344641U (zh) 一种抽真空管冲洗装置
CN111997125A (zh) 一种气举式水利工程用的清淤装置
CN106040679A (zh) 一种用于港口机械的水槽清淤设备和方法
CN214213438U (zh) 一种环保型磨削液排污系统
CN218150933U (zh) 一种防喷涌装置、螺旋输送机及盾构机
CN219411200U (zh) 管道清洗系统及排污系统
CN218544031U (zh) 配备疏堵与清洗装置的渣浆输送管网以及渣浆输送系统
CN207701168U (zh) 卧泵辅助排水装置
CN108286435B (zh) 一种泥水盾构收浆系统过滤集石装置与方法
CN110565787A (zh) 一种水源地取水泵站淤泥自动排泥装置及其方法
CN2193647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河道清淤辅助装置
CN2644302Y (zh) 一种绞吸挖泥船
CN109707445A (zh) 一种可疏通式隧道排水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46, Chentang technology incubator, 17 Yujiang Road, Hexi District, Tianjin, 300221

Patentee after: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ianhang building, No.1, Tanggu Central Road,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before: CCCC-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Dong

Inventor after: Song Changchun

Inventor after: Li Yanl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Dong

Inventor before: Song Changchun

Inventor before: Li Yan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