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6688U -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6688U
CN212556688U CN202020909413.2U CN202020909413U CN212556688U CN 212556688 U CN212556688 U CN 212556688U CN 202020909413 U CN202020909413 U CN 202020909413U CN 212556688 U CN212556688 U CN 212556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base
surfboard
steering mechanism
indirec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9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大鑫
孙大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09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6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6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6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向机构,涉及水上设备转向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转向件、拉索(间接控制部)、喷射泵、定位座,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基座设置有固定部,转向件设置有定位部,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射泵或定位座连接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固定在转向件上,另一端连接在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上,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向件复位的弹性件,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件之间;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涉及水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上述的转向机构、踏板,转向机构设置于壳体凹部,踏板设于转向机构上。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设备转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机构以及两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转向结构中,特别是对于小型水上设备结构(例如:燃油冲浪板 电动冲浪板)来说,直接不设置转弯机构,依赖于使用者对冲浪板本体进行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来转向,这样的转向方式灵敏度低,转向半径大,操作难度大。其中,想要有效的转向需要使用者与冲浪板的运动特性进行结合以及需要足够的速度,用户上手比较慢。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弯机构,其转弯方便,灵敏度高,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水上设备的结构以及动力冲浪板,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向件设置有定位部。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拉索(间接控制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固定在所述转向件上。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喷射泵,所述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与所述转向部相关联。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间接控制部相关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件之间。
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壳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上,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基座、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向件设置有定位部。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拉索(间接控制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固定在所述转向件上。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喷射泵,所述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与所述转向部相关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
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本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向件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喷射泵,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上,所述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上还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在冲浪板后端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座固定在所述动力冲浪板上,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射泵的转向部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相关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以转向件为驱动部,以拉索(间接控制部)为依托,通过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直接拉动转向部转向,因喷水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转向。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转向部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向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向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于动力冲浪板来说,非常合适。转向机构应用到动力冲浪板等体育器材中,由于转向件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以及冲浪板壳体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也可只是转向件倾斜,这样的转向件倾斜更能在任何速度中体现其转向的灵活与适用任何环境下,实现了转向件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有运动的带入感以及更加的灵活性,在水上自由的滑行,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弯机构灵敏度高,转向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冲浪板、划水板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灵活性和自由性,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两种动力冲浪板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转向部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向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向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由于转向件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以及冲浪板壳体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也可只是转向件倾斜,这样的转向件倾斜更能在任何速度中体现其转向的灵活与适用任何环境下,实现了转向件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有运动的带入感以及更加的灵活性,在水上自由的滑行,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灵敏度高,转向方向精确可控,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灵活性和自由性,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带有定位座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带有定位座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5-基座;10-转向件;101-定位部;151-固定部;11-拉索(间接控制部);110-拉索(间接控制部)的软轴(可操作部);16-弹性件;12-喷射泵;32-转向部;33-定位座;121-喷射泵固定部;30-壳体;31-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 “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安装”、 “相连”、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术语“联接”可以包括通过任何手段、包括移动的机械连接和/或非移动的机械连接的直接或间接联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基座15、转向件10,所述转向件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15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15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15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分设于基座15左右两端,固定部151用于固定拉索(间接控制部)11,固定部151可直接固定拉索(间接控制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51可通过其他部件进一步把间接控制部11固定在基座1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接控制部11为液压装置、传动装置等;所述转向件10设置有定位部101,定位部101设置于转向件10左右两端,位于固定部151上方,定位部101用于定位和/或固定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
拉索(间接控制部)11,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与所述基座15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喷射泵固定部121上,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向件10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部32上。
喷射泵12,所述喷射泵12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32,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15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喷射泵12左右两侧,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向件10左右两侧,另一端固定在转向部32左右两侧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喷射泵固定部121可直接固定拉索(间接控制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其他的部件把拉索(间接控制部)11固定在喷射泵12上,在本实施例中的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固定到转向部3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可通过其他部件固定到转向部32上,例如万向连接器、万向拉杆等等,具体以实际设计为准。
其中,在基座15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10复位的弹性件16,所述弹性件16分设于所述转向件10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15和所述转向件10之间。
在转向机构带有定位座33的实施例中,定位座33与拉索(间接控制部)11相关联,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分设于基座15左右两端,位于两固定部151上,另一端设置于定位座33左右两端;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一端设于转向件10上,位于两定位部101上,另一端设置于转向部32左右端。
其中,在基座15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10复位的弹性件16,所述弹性件16分设于所述转向件10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15和所述转向件1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以转向件10为驱动部,以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为依托,通过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直接拉动转向部32转向,因喷水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转向。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10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转向部32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向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向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于动力冲浪板来说,非常合适。转向机构应用到动力冲浪板等体育器材中,由于转向件10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10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以及冲浪板壳体30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也可只是转向件10倾斜,这样的转向件10倾斜更能在任何速度中体现其转向的灵活与适用任何环境下,实现了转向件10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有运动的带入感以及更加的灵活性,在水上自由的滑行,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灵敏度高,转向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冲浪板、划水板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灵活性和自由性,改善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壳体30、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壳体30上设置有一凹部,所述凹部用于设置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30上,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基座15、转向件10,所述转向件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15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15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15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向件10设置有定位部。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拉索(间接控制部)11,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与所述基座15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15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固定在所述转向件10上。
喷射泵12,所述喷射泵12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32,喷射泵12设置于动力冲浪板后端部并与动力系统动力连接,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15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喷射泵12上,固定在所述喷射泵12上的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与所述转向部32相关联。
其中,在于所述基座15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10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10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15和所述转向件10之间。
踏板,所述踏板31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用户的前脚踩踏在所述踏板31上,当使用者的脚部动作带动踏板31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动进一步使转向件10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动进一步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使转向部32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向,在动力冲浪板的行驶过程中,转向部32使喷水方向发生的改变,因推力方向发生偏移,利用力的方向发生偏移来实现动力冲浪板的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可选的包括锂电池、电动机、以及驱动电机的电子调速器,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子调速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与电子调速器电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的部分密封的设置于动力冲浪板壳体内部,喷水泵12靠近尾部设置,且喷水泵12通过传动机构(比如联轴器)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选的包括了遥控器、接收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接收器信号连接,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电子调速器信号连接。
特别说明的是,动力系统也可以是燃油发动机,控制系统为控制燃油发动机有的的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包括主控电路板、油箱、两个分别并排设置的喷水推进器和燃油发动机,主控电路板、油箱和燃油发动机及喷水推进器的一部分密封设于本体的内部,喷水推进器靠近本体的尾部设置。喷水推进器分别通过传动机构(比如万向联轴节)与燃油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每个燃油发动机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且分别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现如今的动力冲浪板无论是燃油的冲浪板还是电动的冲浪板都有格式各样动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不管是动力系统有或者是控制系统都比较成熟,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推力可发生左右的偏移,进一步优化转向灵敏度以及转向半径,在较慢的速度的情况下仍可转向,但是在无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实施例中,动力冲浪板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转向半径较大或近乎不转向,转向灵敏度较低,且转向操作需要特别高的技巧,对于新用户来说很难操作以及转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以转向件10为驱动部,以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为依托,通过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直接拉动转向部32转向,因喷水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转向。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10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转向部32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向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向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动力冲浪板,由于转向件10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10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以及冲浪板壳体30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也可只是转向件10倾斜,这样的转向件10倾斜更能在任何速度中体现其转向的灵活与适用任何环境下,实现了转向件10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有运动的带入感以及更加的灵活性,在水上自由的滑行,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转向灵敏度高,转向方向精确可控,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灵活性和自由性,改善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7~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本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壳体30上设置有一凹部,所述凹部用于设置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3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5、转向件10,所述转向件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15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15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15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转向件10设置有定位部101,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喷射泵12,所述喷射泵12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30上,所述喷射泵12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32,所述定位座33固定在冲浪板后端部,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15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座33固定在所述动力冲浪板上,所述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射泵12的转向部32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10相关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5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10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10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15和所述转向件10之间。
踏板,所述踏板31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用户的前脚踩踏在所述踏板31上,当使用者的脚部动作带动踏板31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动进一步使转向件10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动进一步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使转向部32向需要转向的方向转向,在动力冲浪板的行驶过程中,转向部32使喷水方向发生的改变,因推力方向发生偏移,利用力的方向发生偏移来实现动力冲浪板的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可选的包括锂电池、电动机、以及驱动电机的电子调速器,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子调速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与电子调速器电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的部分密封的设置于动力冲浪板壳体内部,喷水泵12靠近尾部设置,且喷水泵12通过传动机构(比如联轴器)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选的包括了遥控器、接收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接收器信号连接,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电子调速器信号连接。
特别说明的是,动力系统也可以是燃油发动机,控制系统为控制燃油发动机有的的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包括主控电路板、油箱、两个分别并排设置的喷水推进器和燃油发动机,主控电路板、油箱和燃油发动机及喷水推进器的一部分密封设于本体的内部,喷水推进器靠近本体的尾部设置。喷水推进器分别通过传动机构(比如万向联轴节)与燃油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每个燃油发动机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且分别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现如今的动力冲浪板无论是燃油的冲浪板还是电动的冲浪板都有格式各样动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不管是动力系统有或者是控制系统都比较成熟,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推力可发生左右的偏移,进一步优化转向灵敏度以及转向半径,在较慢的速度的情况下仍可转向,但是在无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的实施例中,动力冲浪板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转向半径较大或近乎不转向,转向灵敏度较低,且转向操作需要特别高的技巧,对于新用户来说很难操作以及转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以转向件10为驱动部,以拉索(间接控制部)11为依托,通过拉动拉索(间接控制部)11的软轴(可操作部)110直接拉动转向部32转向,因喷水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转向。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10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转向部32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向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向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动力冲浪板,由于转向件10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10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以及冲浪板壳体30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也可只是转向件10倾斜,这样的转向件10倾斜更能在任何速度中体现其转向的灵活与适用任何环境下,实现了转向件10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有运动的带入感以及更加的灵活性,在水上自由的滑行,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转向灵敏度高,转向方向精确可控,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灵活性和自由性,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向件设置有定位部;
间接控制部,所述间接控制部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间接控制部的可操作部固定在所述转向件上;
喷射泵,所述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所述间接控制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固定在所述喷射泵上的所述间接控制部的可操作部与所述转向部相关联;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间接控制部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设于所述转向件的两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件之间。
3.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壳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权利要求1到2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
5.一种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包括动力冲浪板壳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权利要求1到2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喷射泵,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冲浪板壳体上,所述喷射泵的喷水口铰接有转向部,所述定位座固定在冲浪板后端部,所述间接控制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座固定在所述动力冲浪板上,所述间接控制部的可操作部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射泵的转向部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冲浪板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转向机构上。
CN202020909413.2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Active CN212556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9413.2U CN21255668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9413.2U CN21255668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6688U true CN21255668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9413.2U Active CN212556688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6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97376B2 (ja) 水ジェット推進艇の推進機部の構造
US7476134B1 (en) Jet powered steering system for small boat outboard motors
US4026235A (en) Jet drive apparatus with non-steering jet reverse deflector
US10227120B2 (en) Retrofittable watercraft propulsion device
JP3360223B2 (ja) 船外機の操舵ハンドル
KR101549669B1 (ko) 휴대가 간편한 워터 제트 보드
US4362514A (en) High performance stern drive unit
CN212556688U (zh) 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具有转向机构的动力冲浪板
US20070277721A1 (en) Watercraft steering and control apparatus with joystick
US4046097A (en) Collar for redirecting propeller energy
EP1676612B1 (en) Toy boat
KR101523729B1 (ko) 러더 어셈블리
CA2374601C (en) Steering mechanism for jet boat
US5593329A (en) Water injection propulsion device
EP1676611B1 (en) Toy boat
US8403715B1 (en) Marine jet drive
CN117615964A (zh) 可转向的水翼船舶
CN101638140A (zh) 水上动力滑板
CN115071934A (zh) 一种基于扑翼推进的新型水下机器人
CN115092374B (zh) 一种泵喷式水下矢量推进器
CN107640306B (zh) 船用推进装置、船及其行驶控制方法
CN2609833Y (zh) 一种冲浪板
CN214524313U (zh) 一种电动水翼
CN2476494Y (zh) 无舵面遥控电动喷水推进快艇
US7556544B2 (en) Dual propulsion stee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waterc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