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8119U -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8119U
CN212548119U CN202021203392.9U CN202021203392U CN212548119U CN 212548119 U CN212548119 U CN 212548119U CN 202021203392 U CN202021203392 U CN 202021203392U CN 212548119 U CN212548119 U CN 212548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onnecting portion
lug
sp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33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ipi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Qipi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Qipi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Qipi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33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8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8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8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弹性件,壳体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第一插槽贯通壳体上端面,第一插槽下端和第一限位槽下端相连通,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凸耳,第一凸耳在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之间切换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和分离,弹性件对第一连接部提供向上的推力防松。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头,只需通过旋转和插拔动作,即可实现连接或分离,使用方便,连接点结构紧凑不松动。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将两个物件连接并且又容易拆开的情况,例如,健身弹力绳和手柄的连接,现有技术常采用魔术贴、挂钩、卡扣等方式连接,魔术贴和卡扣遭受较大拉力易损坏,挂钩连接较松动会晃动、体验感不好。本发明人意在设计一款连接头结构,能承受较大拉力的同时,连接点结构紧凑不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连接头,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弹性件,壳体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第一插槽贯通壳体上端面,第一插槽下端和第一限位槽下端相连通,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凸耳,第一凸耳在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之间切换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和分离,弹性件对第一连接部提供向上的推力防松。
进一步的,第一插槽下端和第一限位槽下端齐平,第一插槽的远离第一限位槽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一挡部,第一限位槽的远离第一插槽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二挡部,第一凸耳在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之间转动,第一凸耳接触第一挡部时对准第一插槽,第一凸耳接触第二挡部时对准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的,弹性件包括弹簧座、弹簧和顶块,弹簧座与壳体相固定,弹簧置于弹簧座的内腔中并支撑弹簧上方的顶块,壳体内腔侧壁凸出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顶块上方并抵接顶块,顶块被限制在弹簧和限位部之间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壳体内腔贯穿壳体下表面,壳体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插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插槽贯通壳体下表面,第二插槽上端和第二限位槽上端相连通,弹簧座设有第二凸耳,通过将弹簧座从下至上插入壳体内腔中并旋转,能使第二凸耳从第二插槽切换至第二限位槽中,并由第二限位槽底部托住第二凸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连接头,其中,第一连接部连接拉力绳,第二连接部连接把手。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织带,壳体设有一对竖向的安装通孔,织带绕过壳体下端面并从下至上穿过两安装通孔,织带连接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不同物件连接,从而实现两物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只需通过旋转和插拔动作,即可实现连接或分离,使用方便,能承受较大拉力的同时,连接点结构紧凑不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头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连接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一种连接头,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2包括中空的壳体3和安装在壳体3内腔中的弹性件,壳体3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插槽31和第一限位槽32,第一插槽31贯通壳体3上端面,第一插槽31下端和第一限位槽32下端相连通,第一连接部1设有第一凸耳4,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下端插入壳体3内腔中并旋转,能使第一凸耳4从第一插槽31切换至第一限位槽32被固定,弹性件对第一连接部1提供向上的推力;继续下压第一连接部1并将其反向旋转,能将第一凸耳4切换到第一插槽31中,从而将第一连接部1从第二连接部2中拔出。
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别与不同物件连接,从而实现两物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只需通过旋转和插拔动作,即可实现连接或分离,使用方便。
在具体的结构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插槽31下端和第一限位槽32下端齐平,为了使第一凸耳4能恰好对准第一插槽31或第一限位槽32,第一插槽31的远离第一限位槽32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一挡部33,第一限位槽32的远离第一插槽31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二挡部34,第一凸耳4在第一挡部33和第二挡部34之间转动,第一凸耳4接触第一挡部33时对准第一插槽31,第一凸耳4接触第二挡部34时对准第一限位槽32。
应当理解,第一凸耳4的数量不做严格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较佳的,为使受力平衡,第一连接部1的周面设有一对第一凸耳4,第一插槽31和第一限位槽32的数量与第一凸耳4的数量相对应。
弹性件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为金属弹片、高分子弹性件等。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弹性件包括弹簧座5、弹簧6和顶块7,弹簧座5与壳体3相固定,弹簧6置于弹簧座5的内腔中并支撑弹簧6上方的顶块7,壳体3内腔侧壁凸出有限位部37,限位部37位于顶块7上方并抵接顶块7,顶块7被限制在弹簧6和限位部37之间进行升降。
本实施例中,弹簧座5与壳体3的具体组装方式为:壳体3内腔贯穿壳体3下表面,壳体3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插槽35和第二限位槽36,第二插槽35贯通壳体3下表面,第二插槽35上端和第二限位槽36上端相连通,弹簧座5设有第二凸耳8,通过将弹簧座5从下至上插入壳体3内腔中并旋转,能使第二凸耳8从第二插槽35切换至第二限位槽36中,并由第二限位槽36底部托住第二凸耳8。弹簧6的两端分别接触顶块7和弹簧座5,顶块7上方受限位部37限制,弹簧座5受第二限位槽36底部限制,因此,弹性件被限制在壳体3内。第二插槽35和第二限位槽36的数量与第二凸耳8的数量相对应,第二凸耳8的数量可以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弹簧座5周面上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二凸耳8。
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的连接过程为:将第一连接部1对准壳体3内腔上开口,并且第一凸耳4对准第一插槽31,接着将第一连接头插入壳体3中并推动顶块7下移,旋转第一连接部1使第一凸耳4接触第二挡部34,此时第一凸耳4对准第一限位槽32,松开第一连接部1,弹性件回弹将第一凸耳4顶入第一限位槽32中。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离时,下压第一连接部1,第一连接部1推动顶块7下移,接着反向旋转第一连接部1,使第一凸耳4接触第一挡部33,此时第一凸耳4对准第一插槽31,松开第一连接部1,弹簧6回弹使顶块7上移顶起第一连接部1,之后将第一连接部1从壳体3中拔出实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分离。
将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别与不同物件连接,可以实现两物件的可拆卸连接,例如,运动器材中的拉力绳通常连接有把手,不需使用时,带把手的拉力绳占用空间大,因此考虑将把手和拉力绳分离再储存。
图5示出了一种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将第一连接部1连接拉力绳9,第二连接部2连接织带11,织带11连接把手10,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结合即实现把手10和拉力绳9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离即实现把手10和拉力绳9的分离。在具体的连接结构中,壳体3设有一对竖向的安装通孔38,织带11绕过壳体3下端面,织带11两端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两安装通孔38后连接把手10。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腔中的弹性件,壳体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第一插槽贯通壳体上端面,第一插槽下端和第一限位槽下端相连通,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凸耳,第一凸耳在第一插槽和第一限位槽之间切换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和分离,弹性件对第一连接部提供向上的推力防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槽下端和第一限位槽下端齐平,第一插槽的远离第一限位槽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一挡部,第一限位槽的远离第一插槽的一侧壁朝下延伸形成第二挡部,第一凸耳在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之间转动,第一凸耳接触第一挡部时对准第一插槽,第一凸耳接触第二挡部时对准第一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包括弹簧座、弹簧和顶块,弹簧座与壳体相固定,弹簧置于弹簧座的内腔中并支撑弹簧上方的顶块,壳体内腔侧壁凸出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顶块上方并抵接顶块,顶块被限制在弹簧和限位部之间进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腔贯穿壳体下表面,壳体内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插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插槽贯通壳体下表面,第二插槽上端和第二限位槽上端相连通,弹簧座设有第二凸耳,通过将弹簧座从下至上插入壳体内腔中并旋转,能使第二凸耳从第二插槽切换至第二限位槽中,并由第二限位槽底部托住第二凸耳。
5.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头,第一连接部连接拉力绳,第二连接部连接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织带,壳体设有一对竖向的安装通孔,织带绕过壳体下端面并从下至上穿过两安装通孔,织带连接把手。
CN202021203392.9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548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392.9U CN21254811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392.9U CN21254811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8119U true CN212548119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3392.9U Active CN21254811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8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914B (zh) 防脱插座及其拔出锁定机构
US9341360B2 (en) Fluorescent lamp holder assembly having a lamp holder body with an opening leading to electrical terminals
CN102354859B (zh) 防脱插座
CN212548119U (zh) 一种连接头以及弹力绳和把手的连接结构
CN202145513U (zh) 防脱插座
CN108243594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208299137U (zh) 高压互锁连接器
CN116978741A (zh) 一种电路断路器
CN114537567B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车
CN115954720A (zh) 易操作的插拔式连接器
CN113922157A (zh) 一种插头和插座的防脱结构
CN215439426U (zh) 一种气动葫芦用防卡死马达手柄
CN219677681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0209515U (zh) 一种ut螺钉接线端子
CN220797300U (zh) 一种电熨装置接电口
CN220672741U (zh) 一种车载冰箱的电池快速拆装结构
CN215075965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0744225U (zh) 一种自动脱扣焊接插座
CN213905668U (zh) 一种可快拆装电源插头
CN218076159U (zh) 调节器和具有其的拉力器
KR102626047B1 (ko) 버티컬 션트형 플러그 안전분리 콘센트
CN214378987U (zh) 连接器
CN220358438U (zh) 一种防爆插销
CN219919391U (zh) 连接机构及显示屏
CN211125439U (zh) 一种零火双断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