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6822U -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6822U
CN212536822U CN202020904104.6U CN202020904104U CN212536822U CN 212536822 U CN212536822 U CN 212536822U CN 202020904104 U CN202020904104 U CN 202020904104U CN 212536822 U CN212536822 U CN 212536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hield
smoke
door
pipe body
smok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41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润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nf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nf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nf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nf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41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6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6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6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烟防火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烟端,管体的另外一端为排烟端;门挡组件,门挡组件设置于管体内,门挡组件将管体分为了进烟腔和排烟腔,门挡组件上的门挡能够由进烟腔向排烟腔打开,以使进烟腔和排烟腔连通;扭簧,扭簧设置于管体内,并且位于排烟腔一侧,扭簧能够驱使门挡组件上的门挡复位,以隔断进烟腔和排烟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挡复位不及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烟防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烟道口的位置往往需要安装隔烟防火装置,隔烟防火装置既能够让烟进入烟道内排出,又能够防止烟回流回来。现代小区内,每户人家都会产生油烟,产生的油烟会通过油烟机送至烟道内,为防止油烟回流,在烟道口安装隔烟防火装置。现有的隔烟防火装置中的门挡在被油烟冲开后,能够利用自身的重量回复至初始位置,以阻挡油烟回流。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门挡仅利用自身重量回复至初始位置,有时会出现复位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油烟从烟道口进入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烟防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挡复位不及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烟防火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进烟端,管体的另外一端为排烟端;门挡组件,门挡组件设置于管体内,门挡组件将管体分为了进烟腔和排烟腔,门挡组件上的门挡能够由进烟腔向排烟腔打开,以使进烟腔和排烟腔连通;扭簧,扭簧设置于管体内,并且位于排烟腔一侧,扭簧能够驱使门挡组件上的门挡复位,以隔断进烟腔和排烟腔。
进一步地,门挡组件包括:隔断环,隔断环倾斜设置于管体内,隔断环的下端朝向排烟端的方向倾斜;门挡,门挡转动设置于排烟腔内,门挡的外周边缘能够与隔断环贴合。
进一步地,门挡组件还包括分割板,分割板设置于隔断环的中间位置;门挡分为门挡A和门挡B,门挡A和门挡B分别设置于隔断环的两侧,门挡A与门挡B转动设置于排烟腔内,门挡A和门挡B的外周边缘能够与隔断环和分割板贴合。
进一步地,门挡组件还包括转轴,转轴设置于分割板上,并且位于排烟腔内,门挡A和门挡B与转轴转动连接,扭簧套置于转轴上,扭簧的一端抵接于门挡A上,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门挡B上。
进一步地,门挡在与隔断环贴合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隔烟防火装置还包括锁压组件,锁压组件设置于排烟腔内,锁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管体上;引导柱,引导柱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引导柱的另外一端朝向门挡组件;熔断板,熔断板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压板,压板滑动设置于引导柱上,压板与熔断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弹簧套置于引导柱上,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支撑架,弹簧的另外一端抵接于压板。
进一步地,引导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引导段,螺旋引导段设置于压板与门挡组件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烟防火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门挡组件设置于管体内,门挡组件将管体分为了进烟腔和排烟腔,门挡组件上的门挡能够由进烟腔向排烟腔打开,以使进烟腔和排烟腔连通;扭簧设置于管体内,并且位于排烟腔一侧,扭簧能够驱使门挡组件上的门挡复位,以隔断进烟腔和排烟腔,扭簧能够加大门挡组件的复位力,使门挡组件能够及时复位,以阻止油烟从烟道口进入室内。
二、分割板设置于隔断环的中间位置;门挡分为门挡A和门挡B,门挡A和门挡B分别设置于隔断环的两侧,将整块的门挡分为门挡A23和门挡B24能够减小打开门挡需要的扭矩,使门挡的启闭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中的隔烟防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锁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管体;11、进烟腔;12、排烟腔;20、门挡组件;21、隔断环;22、分割板;23、门挡A;24、门挡B;25、转轴;26、套筒A;27、套筒B;30、扭簧;40、锁压组件;41、支撑架;42、引导柱;421、螺旋引导段;43、熔断板;44、压板;4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烟防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挡复位不及时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隔烟防火装置包括管体10、门挡组件20、扭簧30,管体10的一端为进烟端,管体10的另外一端为排烟端;门挡组件20设置于管体10内,门挡组件20将管体10分为了进烟腔11和排烟腔12,门挡组件20上的门挡能够由进烟腔11向排烟腔12打开,以使进烟腔11和排烟腔12连通;扭簧30设置于管体10内,并且位于排烟腔12一侧,扭簧30能够驱使门挡组件20上的门挡复位,以隔断进烟腔11和排烟腔1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管体10为圆筒形状,门挡组件20包括隔断环21、分割板22、门挡、转轴25,隔断环21倾斜设置于管体10内,隔断环21的下端朝向排烟端的方向倾斜。分割板22设置于隔断环21的中间位置,将隔断环21分为了对称的两个部分。门挡设置于排烟腔12内,门挡的外周边缘能够与隔断环21贴合,门挡在与隔断环21贴合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垫。
如图1和图3所示,转轴25设置于分割板22上,两端通过压块固定于分割板22上,门挡分为门挡A23和门挡B24,本实施例中,门挡A23和门挡B24的主体部分为半圆形状,如图2所示,为减小门挡A23和门挡B24与转轴25之间的摩擦力,门挡A23通过对称设置的套筒A26与转轴25转动连接,套筒A26套置于转轴25上。对应的门挡B24通过对称设置的套筒B27与转轴25转动连接,套筒B27套置于转轴25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扭簧30套置于转轴25上,扭簧30的一端抵接于门挡A23上,扭簧30的一端抵接于门挡B24上。
如图1和图4所示,隔烟防火装置还包括锁压组件40,锁压组件40设置于排烟腔12内,锁压组件40包括:支撑架41、引导柱42、熔断板43、压板44、弹簧45,支撑架41固定于管体10上;引导柱42的一端与支撑架41固定连接,引导柱42的另外一端朝向门挡组件20;熔断板43的一端与支撑架41固定连接;压板44滑动设置于引导柱42上,压板44压板44与熔断板43远离支撑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45套置于引导柱42上,弹簧45的一端抵接于支撑架41,弹簧45的另外一端抵接于压板44。
本实施例中,熔断板43为两块设置,通过焊接在一起,温度高时,焊接位置会断开。
当管道内的温度过高时,如发生火灾时,熔断板43因过高的温度而断开,压板44在弹簧45的作用下,抵接在门挡上,以将门当彻底关闭,起到防火隔烟的作用。
如图4所示,引导柱42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引导段421,螺旋引导段421设置于压板与门挡组件20之间。本实施例中,由于门挡分为门挡A23和门挡B24,其开合方向朝向排烟腔12的方向,为不影响门挡A23和门挡B24的开启,压板44只能与分割板22对应设置。当熔断板43因过高的温度而断开时,压板44沿着引导柱42向门挡A23和门挡B24移动,在螺旋引导段421的调整下,压板44会旋转90度,两端会抵压在门挡A23和门挡B24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一端为进烟端,所述管体(10)的另外一端为排烟端;
门挡组件(20),所述门挡组件(20)设置于所述管体(10)内,所述门挡组件(20)将所述管体(10)分为了进烟腔(11)和排烟腔(12),所述门挡组件(20)上的门挡能够由所述进烟腔(11)向所述排烟腔(12)打开,以使所述进烟腔(11)和所述排烟腔(12)连通;
扭簧(30),所述扭簧(30)设置于所述管体(10)内,并且位于所述排烟腔(12)一侧,所述扭簧(30)能够驱使所述门挡组件(20)上的门挡复位,以隔断所述进烟腔(11)和所述排烟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组件(20)包括:
隔断环(21),所述隔断环(21)倾斜设置于所述管体(10)内,所述隔断环(21)的下端朝向所述排烟端的方向倾斜;
门挡,所述门挡转动设置于所述排烟腔(12)内,所述门挡的外周边缘能够与所述隔断环(21)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组件(20)还包括分割板(22),所述分割板(22)设置于所述隔断环(21)的中间位置;所述门挡分为门挡A(23)和门挡B(24),所述门挡A(23)和所述门挡B(24)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断环(21)的两侧,所述门挡A(23)与所述门挡B(24)转动设置于所述排烟腔(12)内,所述门挡A(23)和所述门挡B(24)的外周边缘能够与所述隔断环(21)和所述分割板(2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组件(20)还包括转轴(25),所述转轴(25)设置于所述分割板(22)上,并且位于所述排烟腔(12)内,所述门挡A(23)和门挡B(24)与所述转轴(25)转动连接,所述扭簧(30)套置于所述转轴(25)上,所述扭簧(3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门挡A(23)上,所述扭簧(3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门挡B(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挡在与所述隔断环(21)贴合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烟防火装置还包括锁压组件(40),所述锁压组件(40)设置于所述排烟腔(12)一侧,所述锁压组件(40)包括:
支撑架(41),所述支撑架(41)固定于所述管体(10)上;
引导柱(42),所述引导柱(4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41)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柱(42)的另外一端朝向所述门挡组件(20);
熔断板(43),所述熔断板(4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41)固定连接;
压板(44),所述压板(44)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导柱(42)上,所述压板(44)与所述熔断板(43)远离所述支撑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
弹簧(45),所述弹簧(45)套置于所述引导柱(42)上,所述弹簧(45)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撑架(41),所述弹簧(45)的另外一端抵接于所述压板(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烟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柱(42)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引导段(421),所述螺旋引导段(421)设置于所述压板(44)与所述门挡组件(20)之间。
CN202020904104.6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Active CN212536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104.6U CN21253682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104.6U CN21253682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6822U true CN21253682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4104.6U Active CN21253682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6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36822U (zh) 一种隔烟防火装置
US20200298035A1 (en) Vented safety cabinet with thermally-actuated damper
CN207584092U (zh) 一种具有双阀片的烟道防火止回阀
CN108397631A (zh) 一种锁止型自封干式快速接头
CN203248797U (zh) 一种烟道止逆防火阀
CN113864499B (zh) 一种具备内外双防火功能的防火止回阀
JP2007151712A (ja) 逆火逆圧防止装置
CN113669465B (zh) 一种排烟防火阀
US20060260825A1 (en) Flap-plate flame arrestor
CN215980841U (zh) 一种提高密闭性的消防用排烟隔火阀
CN213017899U (zh) 一种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
KR101590904B1 (ko) 안전 캐비닛의 환기구 자동 차단장치
CN108179964A (zh) 一种能阻绝烟雾的防火门
CN1947817B (zh) 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着火后防爆灭火方法
CN111288171A (zh) 一种防燃气泄漏及爆炸的安全系统
CN219432530U (zh) 一种烟道防火止逆阀
CN216715428U (zh) 一种烟道防火止回阀
CN219262205U (zh) 一种高密封性防火窗
CN213655830U (zh) 一种紧急切断阀用防火罩
CN212203251U (zh) 一种防火止回阀
CN214835870U (zh) 一种钢结构悬板活门
CN219493169U (zh) 防火阀以及制氧机
GB2425338A (en) Connection member
CN211901730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燃气安全阀门
CN115479132B (zh) 一种公共烟道防火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